SWIFT會成為美國打壓中國的金融武器嗎?

2020-12-12 騰訊網

@路透社當地時間7月29日報導稱,中國的銀行們正急於推動拋棄國際收付電文系統SWIFT,改用國產CIPS系統來進行跨境支付清算,以此來規避美國制裁。

(圖源:reuters)

這並不是該媒體在相關主題下的首份報導。

早在當地時間7月9日,@路透社就刊發獨家報導,自稱有消息人士表示,中資銀行準備針對美國制裁威脅,制定應急計劃。當時該文章曾引起廣泛關注。

國外假新聞「專業戶」Zero Hedge隨後在標題上動文字,將其加工為中國香港被SWIFT切斷聯繫,銀行出現擠兌。

(注意甄別!)

(按: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月報導,Zero Hedge在今年就曾因編纂、發布涉及中國武漢的陰謀論言論和虛假消息被社交網站推特封禁)

一時間,圍繞SWIFT的各種討論沸沸揚揚,「美國要將中國香港踢出金融群」、「美國要從金融上給中國斷網」等傳言,在網絡流傳,引發關注。

對此,7月20日@澎湃新聞援引 學者@翟晨曦 的文章表示,類似《香港被曝踢出swift系統,我國可能面臨和美元脫鉤》(按:網絡傳言,注意甄別!)危言聳聽,但SWIFT是全球金融體系結算的基礎設施,非常重要。

那麼問題來了:

SWIFT是啥?美國動用SWIFT進行金融制裁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美方動用該工具,中國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又該如何應對?

SWIFT和CIPS分別是啥?

SWIFT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的簡稱。SWIFT接受歐盟法律轄制,其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該協會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盈利性的國際合作組織,為全球各國金融機構提供安全訊息服務和接口軟體,將全球原本互不往來的金融機構串聯起來,傳送有關匯兌的各種信息。

目前,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接入了SWIFT的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實現與其他國家銀行的金融交易。SWIF至少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

(圖源 SWIFT官網)

2019年6月,SWIFT在北京市西城區註冊設立全資子公司。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將以人民幣來計價和支付。這是SWIFT在全球範圍內繼美元、歐元之後,接受的第三個國際貨幣。

CIPS,即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2012年,基於國際地位和人民幣地位的提升,人民銀行啟動CIPS建設。以此應對金融風險,同時致力於完善跨境人民幣支付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

2015年,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全資控股子公司——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是CIPS的運營機構。

(圖源 CIPS官網)

CIPS旨在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渠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滿足各主要時區的人民幣業務發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據@澎湃新聞 報導界面顯示,2019年,CIPS處理業務188萬筆,金額34萬億元;另據SWIFT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中的份額為2.07%,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美國如何將SWIFT變成制裁工具?

路透社報導中提到的@中國銀行,就於1983年加入SWIFT,成為其第1034家會員。

SWIFT是怎麼工作的?

簡單地說,SWIFT制定了一個標準統一的接口和代碼。每個加入其中的會員銀行或者金融機構都領取一個代碼。這個代碼相當於身份證號,交易時只要輸入對方的代碼即可。

(轉引來源:正解局)

SWIFT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主要覆蓋歐非)、美國紐約(主要覆蓋美洲)、香港(主要覆蓋亞太)分別設立信息(電訊)交換中心(Swifting Center)。

「9.11」爆發後,美國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啟動「恐怖分子資金追蹤計劃」(Terrorist Finance Tracking Program, TFTP),授權美國財政部追蹤並凍結恐怖分子的資金流動,並迫使SWIFT予以協助,停止對被列入制裁對象的個人、企業、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並要接受實際執行情況的調查。

美國想制裁他國,就可以根據SWIFT裡的信息,追溯每一筆款項的來往,限制被制裁對象通過國際清算通道進行國際支付。

在「反恐」的同時,SWIFT也成為了切斷目標國家的戰略資源通道的「特殊武器」。

現在,SWIFT主要接受十國集團(G10)中央銀行的監督管理,其中,比利時國家銀行(NBB)在SWIFT的監督中起主導作用。

中國大陸首任SWIFT董事、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強調,SWIFT並不是單純的美元國際收付電文系統,也並非完全受到美國的控制,而是包括十多個主要國家貨幣在內的多幣種電文處理系統,且運行的貨幣仍在不斷擴充,其中也包括港幣和人民幣。

但美元作為全世界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與金融交易貨幣(超過42%的份額)及國際儲備貨幣(超過60%的份額),美元收付清算在SWIFT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美國作為全球美元最重要的供應與管理者,對SWIFT也就具有最重要的影響力。

諷刺的是,SWIFT設立的初衷,是成為一個不受任何政治影響和政府干預,為最廣泛的國際收付參與者提供專業電訊服務的中立組織,充分保護會員單位的商業秘密。

SWIFT,真能成金融制裁的武器?

答案,真的可以。

作為一個非官方的協會組織,董事會為SWIFT最高權力機構。長期以來,其董事長基本上都是由美國會員單位的代表擔任,CEO則基本上由歐洲人擔任。

對SWIFT施壓,讓其充當自己金融制裁的先鋒軍,美國在這事上是「老司機」了。

面對朝鮮核問題,2005年9月,從SWIFT數據入手,美國財政部指控朝鮮利用澳門匯業銀行的帳戶從事洗錢和偽造美元活動,下令美國金融機構停止與這家銀行的商業往來,匯業銀行隨後中止與朝鮮的業務,凍結了朝鮮政府在該行的美元存款。

(圖源 中新網)

面對伊朗核問題,2012年,SWIFT向伊朗開刀。伊朗的跨境匯兌被終止,款項幾乎無法通過官方渠道進出伊朗。

時任以色列財長部長尤瓦爾·施泰尼茨表示,該決定是對伊朗經濟的「一記重擊」,會令伊朗的石油進出口業面臨巨大困難。他甚至揚言,伊朗經濟可能將因此而垮臺。

(圖源央視網 2012年報導)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又聯合其盟國直接對俄羅斯發動了長達數年的金融制裁,包括凍結或罰沒被制裁對象在美資產、限制俄國某些特殊貿易和金融交易、切斷被制裁對象美元使用渠道(如限制使用SWIFT)、限制其他金融機構與被制裁對象進行金融交易等。

面對美國霸權,國際貿易變得更為複雜。其它國家不得不在國際貿易中「去SWIFT化」,另闢道路,以進行正常的商業聯繫和市場交流。

(圖源人民網)

一方面,美國以信息安全、數據隱私為名,滿世界開炮;另外一方面,美國頻頻「公器私用」,將本用來促進世界經濟和市場溝通的SWIFT變為自己黨同伐異的工具,成為國際市場自由貿易的最大破壞者。

即使利用SWIFT嘗遍了甜頭,美國依然不滿足,私下裡還要「玩陰的」:

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曾在2013年公開文件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一直在監控SWIFT信息;有黑客組織在2017年曝光,美國國家隊親自下場,利用計算機代碼入侵SWIFT的伺服器:

(圖源人民網)

真·美國行為。

美國把中國或者中國香港踢出SWIFT有多大可能性?

有先例在前,關於美國是否會以SWIFT發動金融制裁的討論,牽動著不少人的關注。

對此,業界大多認為,美國以SWIFT制裁中國,絕非明智之舉:

(圖源 環球時報)

根據@澎湃新聞 新聞界面顯示,學者@翟晨曦表示:

其一,從美國以往動用SWIFT進行金融制裁的情況來看,不同體量的國家面臨的壓力是不同的,對於中國這個體量的國家,完全切斷的概率暫時不高。

第二,SWIFT系統之於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晶片之於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性,動用這個工具的概率卻其實也不低,個別定點制裁的概率是存在的。

第三,雖然中國等國推出的全球支付系統正在逐步完善提升,但接入與運用的廣泛性與SWIFT比仍然有較大差距,金融支付清算系統裡的「鴻蒙」還亟待加速完善。

中國的金融業經受考驗的時點可能隨時會發生。但無論多麼困難,也無人可以否認和阻擋,未來10-20年,全球增速最高的大型經濟體是中國,全球優秀企業最集中、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大的金融市場都在中國。

(中國香港一景)

中國大陸首任SWIFT董事、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也認為,

從中國的情況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最大的貨物進出口貿易國,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擁有成長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並且還在進一步擴大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對外開放。

因此,美國要完全切斷與中國的經濟往來或實施全面封鎖是非常難以實現的,這將意味著開啟「新冷戰」,將推動中美脫鉤和世界分裂,將對全球貿易與經濟發展帶來嚴重衝擊,將使美元的全球需求量和影響力深受影響,將推動新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建立並與美國主導的體系抗衡,將對世界和平帶來極大威脅。

從中國香港的情況看,美國可能因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而對一些個人、企業等實施金融制裁,限制其通過SWIFT進行資金收付,但要將整個香港完全踢出SWIFT,則是非常複雜而敏感的,幾乎是不可能的。

香港目前屬於亞洲最重要的轉口貿易與國際金融中心,美國在港擁有巨大的經貿與金融利益,將香港踢出SWIFT,不僅中資機構和香港會受到影響,所有在香港的國際機構(包括美國的機構)都將受到嚴重影響。而這也必然會遭到中國的堅決抵制。

專家看來,美國一意孤行,最後可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香港乃至於整個中國,對此不必驚慌失措,應該冷靜應對。

資料來源:央視網、人民網、澎湃新聞、人大重陽、環球時報、晨曦的思想圈 、券商中國、路透社、相關主體官網等。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美國真的能利用SWIFT切斷中國的美元支付通道嗎?
    美國能夠切斷中國的美元支付通道嗎?一、支付結算和貿易往來密不可分有必要先讓大家明白,支付結算的本質是什麼。從表面上看,支付結算就是A把錢給B的行為。但實際上,支付結算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它往往代表著某種貿易往來。B給A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或者AB間存在借貸關係,總之是某種經濟上的聯繫,A和B之間的才會產生資金往來。
  • 今天很多浙商都來問,美國想把中國踢出Swift系統,可能嗎?
    SWIFT——全稱是「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是一家為國際結算提供信息服務的中立機構,總部設在比利時。作為一家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機構,它為何會被美國看中成為潛在的制裁」武器「?SWIFT在國際貿易中承擔著怎樣的角色?
  • 劉志勤:警惕SWIFT被美進一步武器化
    在美國幹涉香港事務的過程中,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跨境支付的金融機構間金融信息傳遞系統SWIFT扮演了重要角色。原本應是國際通用的貿易結算工具,卻成為少數國家打擊對手的武器。如果美國想要制裁某個國家或者機構,可以直接切斷該金融機構(或其對應的美元代理行)與美元跨境結算系統(CHIPS)的連接,從而使其無法進行任何與美元相關的交易。
  • 通俗易懂系列:介紹美國金融霸權的核武器,SWIFT體系
    目前,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接入了SWIFT的平臺。全球絕大部分的跨境匯款業務,都是通過SWFIT平臺進行。SWIFT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全球金融交易的標準。# 02 SWIFT如何成為美國金融霸權的核武器SWIFT名義上是一個國際銀行間的非贏利性的國際組織。但是,SWIFT的美元大額清算系統,是控制在美國手上的。
  • 銀行被踢出SWIFT有什麼影響?
    SWIFT的總部既不在金融中心紐約也不在金融中心倫敦,而是選在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美歐政治妥協的結果。SWIFT於1980年接入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則於1983年加入該體系。隨著中國經濟蒸蒸日上和國際貿易增加,逐漸成為SWIFT的重要成員,並且在SWIFT中獲得一個董事會席位。03 被踢出SWIFT有什麼影響?有替代方案嗎?
  • 中國在快速推進CIPS結算系統:美國想通過swift系統限制不了中國
    中國在快速推進CIPS結算系統:很早就說過,中國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美國想通過swift系統限制不了中國。目前全球已經有97個國家和地區的984個單位和中國CIPS對接,今年估計過千個。後續有問題,一年增加數千個接入也沒有問題。
  • 翟晨曦:美國動用SWIFT進行金融制裁的概率有多高?
    但這也增強了美國對SWIFT系統的控制力,使得SWIFT日後成為美國對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制裁的重要武器。4美國長臂管轄動用SWIFT金融制裁案例有了對SWIFT的控制權後。美國想制裁他國,就可以根據有制裁對象國代碼的所有信息,追溯每一筆款項的來往。
  • 邊打壓中國邊賺中國錢?美國對華出口創新高,網友:能反制嗎?
    疫情以來,美國貿易逆差持續擴大。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份美國貨物和服務貿易逆差增至631億美元;出口環比增長2.2%,達到182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成為了美國出口商們最大的「金主」。
  • 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切斷SWIFT根本辦不到,中國應對手段多
    美國能夠切斷中國的美元支付通道嗎?一、支付結算和貿易往來密不可分有必要先讓大家明白,支付結算的本質是什麼。從表面上看,支付結算就是A把錢給B的行為。但實際上,支付結算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它往往代表著某種貿易往來。
  • 美國長臂管轄的金融工具:SWIFT系統
    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戰的愈演愈熱,美國的部分政客試圖使用SWIFT系制裁中國,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會給兩個國家都造成巨大的損失,但毫無疑問,中國的損失會更大一些,因此中國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對。那SWIFT系統到底是什麼呢?
  • 華為被美國打壓,絕對不是其它中國手機廠商的好消息
    華為被美國打壓,有沒有中國手機廠家在偷喜?這真是其它國產手機廠家的機會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華為被美國打壓的本質:1、美國全面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戰略是堅定的,華為就是中國優秀高科技企業的代表;2、華為5G技術不是美國說的不安全,而恰恰是太安全,可能讓美國失去對全球通信網絡系統的控制、監聽。
  • Swift、國際清算系統和數字貨幣
    特殊情況下,可能一下子顛覆swift,那就是大多數國家通過行政命令或法令,禁止本國銀行使用swift系統。現在美國政府利用swift和美元清算系統實施制裁似乎常態化,今後它會走向何方,比如會不會或能不能把香港踢出swift系統和停止向香港供應美元,當然需要評估,不過很難進行準確的評估。對中國個別機構,比如個別銀行實施所謂的制裁則是完全可能的。
  • 中國和美國真的會爆發戰爭或冷戰嗎?SWIFT是個什麼鬼?
    而如果沒有了美元,我們的對外貿易就全完蛋了,會有幾億人失業,直接引發中國經濟崩盤,社會動亂等等嚇人的話來。如果美元霸權真有這麼大的威力,能讓中國崩盤,川普和他的白宮鷹派早就這麼做了,還打什麼貿易戰、科技戰等等費力的事情。事實上,美國將中國踢出SWIFT,不但對中國沒有壞處,反倒是大大加快人民幣國際化,促進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新的世界貨幣!
  • 打壓TikTok等中國公司 美國不敢與中國公平競爭了嗎?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參考快評 | 美國,不敢與中國公平競爭了嗎?!  針對美國將對TikTok和微信等中國軟體公司採取行動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月3日發表的上述評論,道出了美方近期對中國高科技企業「極限施壓」的虛偽和霸道。當其他國家企業取得領先優勢時,美方政客就會捏造藉口,動用國家力量進行不擇手段的打壓。有分析認為,美國正在對中國成功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進行政治掠奪,本質上是商業史上的一場巧取豪奪。
  • 如何看待美國對中國的金融制裁
    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孕育著無限的商機,美國對中國實施全面金融制裁,其他經濟體為了維持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必然會選擇其他幣種或其他方式作為替代的交易媒介,歐元和人民幣體系就有可能乘勢而上,美元體系必將受到侵蝕。再則,全面金融制裁中的凍結美元資產也會使得全球投資者對於美元信用心存疑慮,投資者自然會擔心自己的美元資產是否有朝一日也會因為「美國需要」而被凍結。這是美國不得不認真考量的風險。
  • 【見智】美國政府打壓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本質是中美兩國的國家競爭
    行政命令稱,美國「必須對TikTok的所有者採取強硬行動,以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這項命令將在45天後生效。 外國投資委員會和《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是川普政府打壓中國企業常用的兩個手段,此次全用在打壓字節跳動上。 一個超級大國,為何會對中國一家民企大動幹戈?
  • 打壓中國企業只會損害美國資本市場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執意將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敦促美方停止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近日,美總統川普將美國會此前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該法要求加嚴在美上市外國公司向美國監管機構披露信息的義務。美相關議員表示該法主要針對中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說,美方不顧中方監管部門與美方開展審計監管合作的積極努力,執意將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 美國金融制裁那一套,對中國不管用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美國對中國進行制裁,會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先來看看被美國制裁的個別國家造成了哪些影響。首先是伊朗,自2018年以來,美國在金融、能源等領域對伊朗進行了近乎「極限」的壓榨。另外,歐洲也不會受美國脅迫而把中國踢出SWIFT,甚至美國自己也幾乎不會把中國踢出自己主導的美元結算系統CHIPS。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與歐洲存著緊密的經濟金融聯繫,僅從貿易來看,根據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歐盟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為4255億歐元,超過美國成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
  • 這才是中國對美國打壓的最強硬反擊!
    就在美國打壓華為的時候,華為所在的城市,在2020年8月份就實現了5G網絡全覆蓋。從中國發放5G牌照到一個城市建成5G網絡,連一年的時間都不到。如此速度,今天的美國能比嗎?如今,深圳不但建成了5G,連5G+的系列應用都開始了,美國能比嗎?說起中國的5G用戶發展速度,恐怕川普都不敢看,不敢聽!或者說不想看不想聽!
  • 從不打壓它,韓國舉國造就的龐然大物,為何獨得美國的青睞
    從去年到今年,中國多家實體企業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清單」,不允許從美國採購零部件。其中包括華為、中興、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美亞柏科、等多家著名中國企業,今年又讓富士康,臺積電先後放棄華為的晶片訂單,可見美國對中國實體企業的打壓,已經非常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