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霜發源於清朝末期,但在民國晚期名媛貴婦中才得到了廣泛的青睞。「宮霜」即由「貢霜」演化而來,俗稱珍珠霜。
早在《齊民要術》中就有關於護膚膏霜的初期記載。主要材料由牛骨髓和牛油脂,加入丁香、白芷等多種中藥提煉成的。護膚效果好,用後有奇香。
後在清朝宮廷經過改良,加入了珍珠粉、人參等成分,成就了後來的宮霜。
慈禧太后便是主要使用珍珠粉來養顏護膚,晚上入睡時將宮霜融合珍珠粉塗於面部、頸部、前胸、手臂,使皮膚與粉霜融為一體。
因長期使用宮霜,據《御香縹緲錄》記載,慈禧到老年時皮膚仍如二八少女一般白嫩細滑,史書載其有「不老容顏」。
宮霜雖曾失傳,但在清朝末期蘇州月中桂傳承的清廷秘方中重新秘制而成,因其護膚效用獨特,深得名媛貴婦的喜愛。
民國時期月中桂先後在京、津、滬、漢各大商埠設有月中桂分號,宮霜作為其主營產品全國大為流行,後由宮霜為基礎發展出了更接近於現代護膚品的珍珠霜。
月中桂也從最初的的經營宮粉、宮霜擴展到生髮油、髮蠟、鹼皂、香水、香膏等,一步步成為了中國響噹噹的護膚品老字號。
後因戰亂等原因影響,宮霜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改革開放後期,宮霜的叫法越來越少,慢慢演變成了後來千家萬戶大家耳熟能詳的珍珠霜。
現隨著科技的發展又由珍珠霜演變出更多的膏霜類護膚品,為現代護膚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