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土』夠『接地氣』!講的都是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不僅朗朗上口還好記。通過宣講,大家對黨的政策和全會精神了解得更深更透了……」這是近段時間來昭化區基層群眾聆聽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後的一致感受。
連日來,昭化區先後組織知客宣講隊、文藝小分隊、百姓宣講團等隊伍深入農村、企業、學校、社區等地,打造基層宣講「輕騎兵」,打通基層宣講「最後一公裡」,切實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落實好,推動全會精神在昭化大地落地生根。
知客宣講進農家 將全會精神送到群眾「家門口」
「各位嘉賓聽我言,五中全會作宣傳。中共中央國務院,立足長遠抓關鍵。十三五把小康建,十四五更不平凡。經濟社會大發展,二0三五遠景觀……」12日,在昭化區太公鎮回龍村的一場結婚慶典上,知客張克清大聲「唱」著自己編的「順口溜」,向嘉賓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近年來,昭化區針對基層宣講方式方法單一、靈活性不夠,宣講內容枯燥、缺乏吸引力等現狀,將農村知客納入宣講隊伍,打破過去照本宣科式的宣講模式,用基層群眾聽得懂的「土味話」進行宣講。
「種植業、科學化,家家糧倉裝不下。養殖業、環保化,農戶都養雞豬鴨……」13日晚,在磨灘鎮一家喜宴上,「金牌知客」李榮華一邊忙著幫主人招待客人,一邊吹起了全會精神「宣傳號子」。
一枝獨秀不是春。在昭化,張克清、李榮華等60餘名知客組成宣講隊伍,他們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的第一時間,通過電視、網絡、專題會等多種渠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相關精神,並結合自身認識和農村知客特點,將群眾關心關注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厲行節約等熱點內容,創作成「順口溜」以及快板、小段子,通過紅白喜事進行宣講,並通過放映公益電影來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截至目前,該區知客宣講隊伍已先後深入太公、磨灘、虎跳、紅巖等鎮,開展宣講30餘場。
文藝小分隊下基層 將全會精神搬到「舞臺上」
受冷空氣影響,連日氣溫持續走低,寒潮強勢來襲,而昭化區「振興鄉村·文化惠民」送文化(戲曲)、法治下鄉活動讓原本寒冷的冬天「熱」了起來。
「趁著這良辰美景天,容我把五中全會說一番……」15日一大早,虎跳鎮廣場上已經擠滿了觀眾,大家興致勃勃、翹首以待,全然忘記了當下的嚴寒。
川劇《變臉》、器樂獨奏《萬馬奔騰》、戲曲聯唱《梨園春早》、小品《脫不脫》等15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吸引了無數掌聲。演出現場,文藝小分隊成員劉小英作起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主題宣講,問答環節,村民們積極舉手、踴躍互動,現場氣氛熱烈,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全會精神「入腦入心」。
「考慮到天寒地凍大家來去不方便,鎮上還特意安排了免費公交接送,安逸得很!」現場看演出的虎跳鎮斷橋一組村民劉榮道打趣道,瀟瀟灑灑看演出,高高興興把家還。
據了解,為了讓黨的理論政策更加深入民心,昭化區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融入到相聲、小品、歌曲中,文藝小分隊帶著這些「精神食糧」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分眾化、互動式宣講,通過文藝表演傳遞黨的聲音、傳播全會精神,讓人民群眾得以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也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了實處。
迄今為止,該區共組織送文化下鄉活動演出80餘場,受眾過萬人。
百姓宣講團入車間 讓全會精神抵達基層「神經末梢」
「現在村社道路全都硬化了,家家戶戶建起了樓房,農民也開起了小汽車,孩子有書讀,貧困戶看病不花錢……這些都離不開黨的好政策。」16日,在元壩鎮四川俊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加工基地,昭化區百姓宣講團成員周俊英利用午休時間與基地務工的老百姓圍坐在一起,細述近幾年家鄉的變化,以拉家常的方式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聊」進職工群眾心窩裡。
「昭化區在阻擊返貧上建立了哪些機制?」「貧困戶脫貧後還能享受醫療扶貧政策嗎?」……交流現場,周俊英還回答了職工群眾關心的問題,面對面、互動式宣講,過去「文藝範」的理論更具「草根氣」,讓全會精神更易於理解消化。
據悉,昭化百姓宣講團主要由村組幹部、鄉賢能人、致富帶頭人等40餘名成員組成,大家深入工礦企業、工廠車間、鄉鎮農村進行巡迴宣講,讓全會精神暢通基層每一處「毛細血管」。
「不僅如此,我們還組建了12個區委宣講團,通過領導幹部帶頭宣講、宣講團成員集中宣講的方式,分赴各鎮各部門開展宣講。」昭化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除線下宣講外,該區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博微信等各類媒體平臺,讓廣大農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全會主要精神,減少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切實做到疫情防控與全會精神落實兩手抓、兩不誤。(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