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用18牆建房,有梁無柱可以做4層嗎?

2020-12-14 油茶農夫

在我們的南方,像廣東、廣西,湖南的南部,砌牆很多都是用的18牆,那個時候無梁無柱的房子,大部分的都是建的兩層,也有很多的平房。但過了些年以後,房子的牆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下沉。很多人又不得已,又要想辦法重做。3層也好,4層也罷!房子的基礎才是核心問題,小趙今天在這裡就和大家一起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樓層的淨高就是12米,這在農村來說,算高層。房子越高,承載力就越大,全部都在地基上,這對於無柱牆來說,一層牆體壓力是相當大的。這類房子如果做了樁基礎,那又另當別論。

柱子,能夠減去房子對牆體一半承載力,還有效的起到連接、固定房子的作用。單獨的18牆體,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單獨的18牆,支撐起12米樓房,沒有一點問題。關鍵是,基礎如何?只要地梁出現了一點點下沉,在牆體上就特別明顯,尤其是樓層高的房子。

現在在農村裡,無構造柱的又做上幾層的房子,很多的包工頭在不做樁基情況下,是誰都不敢接,因為他們自己也無法保證房子會不會出事情。

哪怕基礎做得再好,牆體的灰縫砌的再均勻,磚牆的整體性上不強,稍微房子基礎有一點偏差或者地殼有一點變化,房子的牆體就變得特別脆弱,不堪一擊。

總結:寧願少建一層,也要將柱子加上,萬一到時候出現什麼問題,後悔都來不及!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建房,用紅磚下大腳基礎,用預製板做三層四層的樓房行嗎?
    現在的的生活好了,建房建三層四層的都有很多,牆體也自然都是用的紅磚。農村現在建房,多數都是的採用磚混結構的方式,現在農村用預製板的還是真的少了,現澆樓板都成了農村建房的新寵。但是在80、90年代的農村裡,用預製板建4層的樓房,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農村建房砌磚有12牆、18牆、24牆,用哪種牆更保暖和隔熱?
    ,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建房砌磚有12牆、18牆、24牆,用哪種牆更保暖和隔熱?在農村常見的砌牆方式有12牆、18牆、24牆。在我們這裡農村,普遍都是用18牆比較多。用24牆的還是比較少的,因為在我們這裡宅基地比較緊缺,而面積也普遍較小。如果使用24牆的話,會導致建築室內面積變得更小了。像有些北方的地區,宅基地是比較大的,可以蓋一個大院子。在北方也有很多人是用24牆來蓋房子的。那麼用哪種牆?比較隔熱和保暖呢?
  • 農村自建房,可以先打完頂板再回填走廊兩邊的牆嗎?這是不可以的
    農村自建房和城市建大樓有個最根本的區別,那就是城市建樓現在多是框架結構,農村則多是磚混結構。兩者結構不同,在建造時,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城市大樓,常常是柱子、主牆板先用混凝土澆築起來,上面打現澆頂後,就可以接著進行上一層的工作了,而在下面,需要有隔離的地方打隔離牆,就會有另外砌磚的人在下面做這些工作,也叫填芯。
  • 農村自建房磚混結構基礎梁咋做?自己了解基本規則,不要不懂裝懂
    農村自建房基礎梁該怎麼施工?這個基礎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梁。目前農村的自建房,大多數都已經用上了地梁,當然那些蓋一層房的除外。所以,就目前來說,這個地梁的施工要點還是挺重要的,很多人會糾結,不知道自己家的地梁該怎麼施工,怎麼樣施工才算完美。
  • 農村建房牆體越厚越好?網友為此吵翻天,18牆、24牆哪個更合適?
    前段時間有個建房案例很火,來自重慶業主投稿,這位業主只花18萬就蓋好了兩層樓,錢是怎麼省的呢。原來房子外牆用的18牆,內牆用的12牆,引起了不少網友爭議。農村朋友在建房時都會發現牆體會有不同的厚度,有的比較薄,比如18牆,實際厚度178mm,有的呢比較厚,比如37牆,厚度有370mm。有人說,南方不用考慮保溫,18牆就夠了;有人說,房子要想結實,至少得24牆。那麼牆體厚度不同對於房屋有什麼影響呢?農村建房什麼厚度最適宜?下面來和大家仔細說說。
  • 農村先澆築混凝土(柱、梁、樓板),再去砌牆,這樣做是框架結構嗎
    現在農村的自建房,有很多都是先倒柱子,然後再砌牆,砌好後再倒圈梁和樓板,很多人就在問,這種做法是不是框架結構?首先,我們要分清楚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的結構。框架結構:房子的主體受力,全部都在房子的柱子和圈梁上,柱體和梁體,所用的鋼筋要比磚混鋼筋要大。
  • 專家告訴你:農村建房砌磚有12牆、18牆、24牆,用哪種牆更保暖和隔熱?
    大家好,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建房砌磚有12牆、18牆、24牆,用哪種牆更保暖和隔熱?即使你因為各種原因拒絕了他一次兩次。若沙發背後有空隙。掌握好自己車輛變速箱的控制尺度。」梁健心裡亂亂的。只需要你會說這4句話!1。傷人的是。所謂的愛。害怕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個沒用的人。基礎不差這點錢。女人立足於自己。同樣是針對紅色或綠色什麼時候的檢測圖。
  • 農村自建房三七牆比二四牆結實嗎?用三七好還是二四好?
    農村自建房用多大的牆,這個是分地方的。比如北方陝西山西那些地方,他們建的都是窯洞,牆體都特別大,一般都是37牆,還有的是50牆。到了北方平原地區,大多都是24牆,不管是前後牆還是山牆,全部都是24,中間一些隔斷有時候會用到12牆,比如衛生間隔斷、廚房和餐廳隔斷這些,主要是這些隔斷就起個隔離開的作用,並不承重,所以可以小一些。而到了南方一些地方,習慣外牆用18。
  • 一個敢建一個敢住,農村自建房只有柱子和地梁而沒圈梁,牢固不?
    當然,還有些錯誤並非施工人員所致,他們只是執行房主省錢的初衷,能省則省,所以就有了無圈梁、無馬牙搓、無柱子之類的自建房。如果一座自建房柱子和地梁都有了而沒有圈梁,那它牢固不咯?刺楸認為不牢固,理由如下。
  • 在農村建房,光基礎就多花好幾萬,有必要嗎?要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所以,這些年來,農村自建房也越來越注重地基。其實這是一件好事,你不管蓋多豪華,外表多麼漂亮的一棟樓,你地基不穩,這房子住得就揪心,人也沒有安全感。但同時,也有人在地基上造成了鋪張浪費,比如說瘋狂在地基上花錢。有的人就覺得這沒有必要,比如說你蓋兩層樓還用樁基礎,這不是浪費錢嗎?
  • 如何用18萬建兩層農村自建房,重慶秦先生分享三點「訣竅」
    1、基礎施工-採用條形基礎 農村建房中基礎施工中,條形基礎可以說是最經濟實惠。 2、牆體砌築-外牆18牆,內牆12牆 先跟大家說一下牆體厚度,常見牆體砌築為12牆、18牆、24牆和37牆。
  • 農村自建房一定要用到地梁嗎?先明白地梁的作用,然後再說用不用
    現在的農村自建房,人們越來越追求更好,用的料也比以前多了太多。比如說以前的房子從來不會有地梁,但現在基本上都有地梁。所謂地梁,就是地基處用鋼筋混凝土打一圈梁,將整個地基用這個圍起來,我們向上砌的磚都在這個地梁上,等於是房子的重量全部壓在地梁上。那有的人感覺這樣很浪費,說這個地梁是必須要用的嗎?我如果不用地梁行不行?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這個地梁的作用是啥,然後再說一下不用地梁行不行。
  • 農村自建房地梁要做多高?有沒有什麼標準?梁型上該如何選擇?
    #農村自建房的地梁做多高?有沒有個具體的標準?很多人看到這類問題時,都會把地梁和地基混為一談,地基裡包括地梁,但地梁不等於全部地基,它是地基的一部分。過去農村自建房多沒有地梁,因為大家都是一層瓦房,沒必要用到地梁,地基整體承受的壓力並不大,用地梁會造成浪費。
  • 農村的平房,想加蓋二層,用什麼方式、材料好!
    在農村裡,原來有很多人建的平房,當時建的時候也沒有做計劃建兩層。在做基礎的也只做一層的基礎,很多甚至連地梁都沒有做。後來過了幾年,形勢變化快,自己又想加蓋一層,這樣就不放心基礎問題。怎麼辦?擔心!是正常的現象,房間基礎是關鍵,像這樣的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處理。
  • 在農村建房,做37牆好還是做24牆好,哪個結實?
    37牆,要比24牆寬12公分,每個平方要比24牆多64塊磚,無論是牆的結實程度,還是牆的承壓力,都要比24牆穩、結實得多。接下來小趙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在過了的農村裡,很多的老房子,不管是夯土牆,還是用田泥做土坯磚,它的寬度都是到了37公分寬,有些還會超過這個數(只是用土坯磚或夯土的話,一般都不會建太高,最多都只有一層,因為土坯房的承壓能力達不到承壓要求)。現在砌牆,都是用黃沙水泥灰,做的都是滿砌滿灌,做出來的牆體,不亞於鋼筋混凝土牆。
  • 農村房子想修框架結構,卻先澆築柱子再砌牆,合理嗎?
    問:農村建框架結構的房子,先砌了牆再澆築梁與樓板,可行否?這樣施工建出的房子屬於偽框架結構,但農村卻常這樣修框架結構房子。而今,農村建房開始注重質量而捨得花錢,開始朝著商品房的標準靠近,有不少人已不再滿足於磚混結構,轉而採用框架結構以求房子牢固。可或許是圖施工方便,也或許是一些農村施工隊技術不行,並未嚴格按照框架結構柱、板、梁一體澆築的施工方式操作,而是採用先柱牆,後板梁的順序施工,建房主家的專業知識又匱乏,施工隊又表現出十分專業的樣子,如此操作究竟科學否?
  • 農村自建房,12、18、24哪種牆體最適合?
    農村自建房,12、18、24哪種牆體最適合?,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有很多爭議,有的人說,南方建房不用考慮保溫,18牆就夠了;有人又說,房子要想結實,至少得24牆,不然住著都不安心。那麼農村建房到底什麼牆最合適?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而房子就是家,有家才有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在努力大半生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可以讓後代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
  • 農村修房砌牆後再澆梁與樓板,該按框架結構還是磚混結構給工錢?
    農村建房一般用行規代替規範,更多是靠師傅的個人經驗而非國家相關標準,而不同師傅的經驗有差異,質量就難以得到保障。比如建房所採用結構,同樣為框架結構,但施工工藝流程卻不一樣,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於框架結構,農村多是先做柱子再砌牆,而後再做梁與樓面,順序與常見的框架結構施工明顯不同,如此做法是否可取呢?
  • 自建房中,啥是12牆、18牆、24牆?
    農村自建房中,12牆、18牆、24牆分別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