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集團:遷址上海一年,並未萬事大吉

2020-12-16 房務觀察

一晃,距離三盛集團高調轟烈地設立上海總部至今,已經一年有餘——確切地說,是十四個月過去了。

「遷都」滬上,借全國金融中心的前沿政策和國際效應,實現戰略升級和規模擴張,這在房企中本不是鮮事,閩系尤喜。

但不比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就真正「搶灘登陸」了上海灘的世茂、旭輝、陽光城等,甚至沒趕上2016-2017年房企入滬小高峰期內融信、正榮等小老鄉的腳步,三盛集團到魔都的時間——不能說遲,但已不算最佳時機。

首先,能否融入環境並如魚得水。

剛落腳上海時,三盛集團地產總裁馮勁義曾代表公司描繪願景,表示要深耕長三角,未來在此區域的份額佔比要達到40%。但其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全國共71個地產項目中,仍以其「老家」的佔多半——36個都集中在福建省。長三角的數量雖緊隨其後,也有18個,佔比達到了25%以上,但其中基本都在丹陽、太倉、瑞安這樣的縣級市,以及武進、越城、海門這樣的市轄區。

雖然「海闊憑魚躍」——上海的環境、資源、信息、渠道、人才等等,的確更適合發展和發揮。但任何行業都有「生物鏈」,房企間的「馬太效應」又向來格外明顯。因而在精英扎堆、「神仙打架」,市場醇熟度和產品精良度都極高的長三角,三盛的優勢,不能說沒有,但可能難以突出到足夠支撐他的目標,也應該是其起碼目前還拿不到核心城市土地的重要原因。

同時,規模焦慮或使其進退維谷。

近年,國內的融資政策環境大變樣,從去年的暫停部分房企境內發債和ABS融資,約談信託公司嚴控房地產信託規模,到今年家家繞不開的「三條紅線」,不同規模、背景的房企在融資成本上的差距愈發拉大。對三盛這樣處在規模擴張期的中小房企,處境不說舉步維艱,也必定難言舒坦。

為借殼收購利福地產後更名為「三盛控股」的地產平臺,是三盛「雙千億」目標的籃子之一,因為被寄予厚望,三盛在這裡面放入的雞蛋更多一些。

公開信息顯示,三盛分別在2017年、2019年和今年10月,先後三次向三盛控股注資。「砸錢」立竿見影,2018-2019年短短一年間,三盛控股的總資產規模就從98.68億元飆升至234.77億元,最近一次收購控股股東Mega Regal股權的操作後,資產規模進一步膨脹至400億元。

也是得益於資產支撐,三盛控股的銷售規模開始激增:2018年還只有11.42億元,2019年就達到了113.22億元,其自行披露的中期報告顯示,至2020年6月30日止,籤約銷售總額實現145.73億元,同比增長近130%。亦開始扭虧為盈,2019年實現營收20.46億元、歸母淨利潤0.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09%、141.60%。2020年上半年期內,營收總額15.95億元,1.72億元。

但代價也如影隨形。公開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三盛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從75.64%到87.58%,再到93.58%,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又進一步達到94.58%。上半年負債總額322.66億元,較2019年末大增219.76億元,而一年內到期借款約72.91億元,但當期現金及等價物為19.46億元,遠遠不能覆蓋。

而0.27的現金短債比,和10.83%的融資成本,明顯前者低於「紅線」要求,後者高於行業合理水平。

但三盛還是沒有——或者說不敢停下擴張腳步。據易居研究院統計顯示,(今年前7個月,公司已斥資128億元新增了貨值324億元的土儲,同比劇增509%和1509%。)

三盛的心急,不是沒來由。畢竟其真正意義上涉入房地產已是2000年之後,那時,世茂和旭輝早已在上海有了一席之地,並開始了全國化徵程。而這個行業裡,原本就三年一個小周期,五年一個大周期,政策出臺或修改更是隨時隨地。近年來,動蕩則更加頻繁,一步落後或踏空,要麼望塵莫及,要麼粉身碎骨。往前十年——哪怕五年,「強擴張、高槓桿、快周轉」這招還行之有效,但如今金融政策愈發嚴苛,慣於使用民間資本和海外資金的閩系房企們被束手束腳。於是,他們中已經具備了較為安全規模的,開始強調經營效率和優化負債,追求有質量的增長。但以三盛為代表的閩系中小房企則陷入了「進亦憂退亦憂」的困局:不衝規模,就沒未來,過於激進,可能直接倒在現在。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另外,多元化成果甚微。

地產之外,科技、健康、教育和金融,是三盛集團旗下的另外幾大板塊。

但從這幾項的目前表現來看,有的一塌糊塗,有的一潭死水。

10月31日,三盛教育公布本年度三季報。數據顯示,三盛教育2020年1-9月營收總額為2.39億元,同比減少52.4%;歸母淨利潤虧損5680.54萬元,同比下滑182.84%;扣非後淨利潤虧損5987.58萬元,較去年下降237.43%。而這已經是它連續淨利潤下滑的第四個季度。

同時,因三季度計提高額減值損失,變更募資用途等問題,三盛教育在今年早些時候還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在國內教育類上市股裡,三盛教育是少有的股價連跌五年,始終遊走在破淨邊緣的一支。對此,三盛教育的對外解釋可概括為「還未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業績增長點」。

其實縱觀三盛教育的過往,不難發現三盛集團對這個板塊的操作和在地產上的如出一轍:都是靠頻繁併購「餵胖」業績,但這種增肥都是「虛胖」。

健康方面,主要是青盛養老和安心養老兩個平臺。但除了三盛自己在官網上說明了與二者的關係,其他有關這兩個機構的公開信息中,難覓三盛的名字。

金融板塊,華通銀行號稱以「線上業務為主」。不過根據房務查詢,這個APP近90天內在iOS系統上的被搜索次數僅有4605次,平均每天僅有51次左右。而在安卓市場裡幾大主要機型上的累計下載量只有不到9萬次,哪怕加上其他幾個應用平臺,也才堪堪過10萬次。

而金融的另一枝,中科金,就連三盛自己在官網上都沒寫明干係何在。

還有,文化虛浮。

不知從何時起,三盛的曝光點都聚焦在如徒步、春晚、博餅這些熱鬧的表面上。

當然,徒步磨鍊意志,春晚展現風貌,博餅復興民俗,沒毛病。但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這都是錦上添花,前提是先有錦。如今的三盛,再沒做出像百督府、廈門三盛·國際海岸、濱江國際、福州·三盛濱江國際那樣的經典作品。

是遠離故土削弱了靈氣?還是急於擴張再難平心靜氣?或許,在魔都的閃爍霓虹中,三盛應該抽空思考下。

相關焦點

  • 對三盛集團的兩個誤解|三盛宏業|三盛控股|三盛集團有限公司|三盛...
    都說三盛倒閉了,那很多人就真覺得三盛倒閉了,購房者、機構看到三盛兩個字都繞著跑。前幾天,三盛集團的濟南項目國際公園,有一個銷售被購房者跳了單。從蓄客到談好折扣再到定單,銷售在這個購房者身上努力了快一年的時間。但在下單的那一刻購房者拿著網上的新聞給銷售看說:你們三盛要倒閉了,我怕爛尾,不買了。
  • 三盛集團:新LOGO,新發展
    9月16日,三盛集團品牌煥新發布,新LOGO「San-Sum三盛」閃亮登場。時代浩蕩向前,市場環境、社會文化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品牌煥新是打造品牌路上永恆的課題。  魯網9月19日訊(記者 於建軍)9月16日,三盛集團品牌煥新發布,新LOGO「San-Sum三盛」閃亮登場。
  • 亞士攜手三盛集團開啟戰略合作
    3月10日,亞士與三盛集團籤訂了2020年度外牆塗料工程和保溫工程集中採購合作協議。這是雙方的首次戰略合作。三盛集團起源於1988年,在福建創立,如今是一家擁有三盛地產、三盛教育、三盛健康、三盛科技四大業務板塊的大型產業投資集團,控股多家國內及香港上市公司。
  • 攀登新生向上 三盛集團春晚成功舉辦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晚會現場特約記者 李文鎧 通訊員 俞冬錦 中房報記者 倪鳳友 | 福州報導1月17日,被業界稱為「中國最美企業年會」的以「向上2020」為主題的三盛集團春晚在福建大劇院舉辦三盛各區域、各產業16支表演團隊同臺競技,攜手奉獻了一場飽含家國情懷的文化盛宴,將「新事業同行、新發展向上」企業理念表達得淋漓盡致。「向上2020」三盛春晚評委陣容,由30名來自全國財經、包括《中國房地產報》社融媒體在內的地產媒體及優秀自媒體代表組成的大V評審團,以及由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執行董事兼總裁程璇,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等5位評委共同組成。
  • 林榮濱的信心:三盛集團從容面對「紅線」,規模財務雙優發展
    來源:時刻頭條三盛集團設立「福州上海雙總部」,既是其全國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有利於規模的穩健擴大。作為「閩系房企」的一員,三盛集團積極發揮「愛拼敢贏」的閩系精神,在城市布局和銷售規模不斷取得突破。設立上海總部:助力規模增長作為一家「閩系房企」,三盛控股母公司三盛集團起家於福建,憑藉亞洲十大超級豪宅-百督府,千畝國際社區-國際公園,託斯卡納等眾多明星項目,在福建區域成功打造了深入人心的品質感形象。
  • 三盛集團:深耕福州 成功打造城市品牌感
    圖:福州2020年新房銷售面積及銷售價格情況深耕福州,打造深入人心的品質感形象三盛集團成立於1988年,是一家擁有三盛地產、三盛教育、三盛健康、三盛科技四大業務板塊的大型產業投資集團圖:三盛集團全國布局圖三盛集團發軔於福州市,在城市深耕戰略指引下,三盛堅持「有質量的發展」,憑藉亞洲十大超級豪宅-百督府,千畝國際社區-國際公園,託斯卡納等眾多明星項目,在福州和整個福建區域成功打造了深入人心的品質感形象
  • 馮輝明履新上坤集團執行總裁 曾任三盛地產常務副總裁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倩)5月7日,新京報記者從上坤集團獲悉,原三盛地產集團常務副總裁馮輝明履新上坤集團執行總裁,分管融資、財務、資本市場。據悉,此前上坤集團並未設執行總裁一職,而馮輝明到任後將直接向上坤地產創始人兼CEO朱靜匯報。
  •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以極致匠心支持企業黨建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發自肺腑地說。程璇說,「三盛堅持黨員優先培養機制,近年來已有多位『盛創生』黨員成長為集團及各區域公司的骨幹、高層領導。」三盛集團2012年7月,三盛集團黨支部成立,2018年就正式升格為黨委。三盛現已擁有正式黨員180餘人,中高層的黨員就有36名。
  • 三盛集團「AB面」:衝擊雙千億 旗下項目頻觸違規紅線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三盛集團「AB面」:衝擊雙千億 旗下項目頻觸違規紅線本報記者 方超 劉媛媛 上海報導旗下項目屢觸違規紅線,志在衝擊雙千億的三盛集團似乎「失速」了。對此,三盛集團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其實這個項目,我們不是施工方,我們是跟雅居樂合作的,施工其實是雅居樂在負責」,但「這個東西畢竟操盤是我們,角度、細節也不好過於對外公開」。進擊千億之困志在衝擊千億的三盛集團儘管已將總部遷移至上海,但是卻遲遲無法拿到進入上海市場的入門券。
  • 三盛的新起點:品牌煥新 聚勢迸發
    start=1(三盛集團全新品牌LOGO設計解讀)9月16日,三盛集團來滬一周年之際,重磅發布全新品牌LOGO「San-Sum三盛」,即日起正式啟用。製造業出身的三盛,自帶「極致」基因,升級後的LOGO,以簡潔鮮明的現代視覺語言,傳達出更具辨識度的品牌形象,也意味著公司將以嶄新的面貌面向更廣闊的舞臺。發布會上,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表示,「在我們向上同行走過的新一年,全新品牌形象推出恰逢其時,伴隨著的是我們對過往優秀傳統的堅守,也展示出我們對未來不斷追求的渴望。
  • 「扭虧為盈」三盛控股:千億路漫漫
    以遷「都」上海為錨點,三盛控股發力長三角、志在三年千億,但銷售增速下滑、槓桿較高、短債壓力大,也成為其千億路上的「攔路虎」。」作者 | 陳盼盼出品 |焦點地產新聞2019年9月6日,正榮、金科的上海總部迎來新鄰居——三盛集團正式將總部遷至虹橋商務區的虹橋正榮中心,福州上海雙總部戰略隨即開啟。
  • 三盛「雙馮」馮輝明履新上坤集團執行總裁 上市好幫手
    這一次,朱靜找來了三盛地產集團原常務副總裁馮輝明。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獲悉,馮輝明已於5月6日正式入職上坤集團,目前職位為執行總裁,未來主要分管上坤集團財務、融資和資本市場。
  • 三盛集團入滬「周年考」:地產平臺業績大增 債務壓力成擴張隱患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記者 郭陽琛童海華上海報導距離三盛集團入滬開啟「雙總部戰略」已一年有餘。約期過半之下的規模焦慮旭輝、陽光城、正榮……眾多閩系房企相繼將總部遷至上海,進而實現全國化和規模擴張的目標。儘管20年前便進軍房地產業,三盛集團在規模擴張方面卻「慢了半拍」。去年初,林榮濱提出「雙千億」目標,即三盛集團地產板塊三年實現資產與銷售千億元。
  • 三盛集團斬獲「2020年度中國房地產最具潛力獎」,聚焦優勢區域凸顯...
    在這一背景下,三盛集團自去年下半年啟動上海總部後,圍繞戰略打法開展了改革,以嶄新的姿態從容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不斷獲取優質土儲打開未來業績成長空間。針對城市布局,三盛集團提出"跟人走"與"跟人流走"的策略,聚焦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
  • 三盛集團地產上市平臺三盛控股(2183.HK)榮獲「2020年度投資價值...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張蓓 北京報導12月1日,由華夏時報主辦的華夏房地產投融資高峰論壇暨金瓴獎頒獎盛典在北京盛大舉辦,三盛集團地產上市平臺——三盛控股
  • 康潔科技集團併購奧圖股份 公司總部已遷址上海
    2019年12月19日,康潔科技集團與奧圖股份共同籤署了併購協議,併購奧圖股份,形成戰略聯盟。康潔科技集團是一家環衛運營服務企業,而奧圖股份主打垃圾桶、垃圾分類智能化設備等。這次併購,讓康潔的產業延伸又多走出了一步。2019年,康潔科技集團大事不斷。11月,昌邑市康潔環衛工程有限公司變更工商註冊信息,正式更名為康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努力擺脫「地方企業」的印象。
  • 品牌煥新增厚影響力 三盛集團獲「2020年度中國房地產最具潛力獎」
    在這一背景下,三盛集團自去年下半年啟動上海總部後,圍繞戰略打法開展了改革,以嶄新的姿態從容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不斷獲取優質土儲打開未來業績成長空間。針對城市布局,三盛集團提出「跟人走」與「跟人流走」的策略,聚焦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
  • 林榮濱的難題:三盛控股頻觸質量「紅線」,雙千億徵程停滯
    如果說將總部遷至上海,是三盛控股全國化的布局,那「雙千億」目標則將其追逐規模的「野心」顯露無遺。 誠如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所言,「沒有千億,未來在這個行業裡沒法坐在這兒。」
  • 三盛集團捐贈500萬元 援助武漢抗擊疫情
    三盛集團捐贈500萬元 援助武漢抗擊疫情 三盛集團
  • 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滿足人們多樣生活需求
    會上,三盛集團董事長兼三盛控股(2183.HK)董事會主席林榮濱就「住房消費,均衡發展」這一議題發表了自己獨到見解。長期以來,血液裡流淌著實業精神的三盛集團一直堅持發展的平衡之道。當前,三盛集團嚴格把控項目風險,在以現金流為導向的投資策略下,土拓整體呈現出「穩、準、快」的狀態,有效支撐公司規模擴張速度的同時,也保證財務的健康與安全。同時,三盛集團強調拿地側重弱限購、弱限價的區域,並設置投資紅線對風控強要求,對風險的把控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