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17日,張作霖正在家裡搓著麻將,興致剛剛開始,就有屬下通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讓其他人先玩著,牌局先不撤,自己去敷衍對方幾句就回來。但見到來人後,他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來人是日本駐華大使芳澤謙吉,他一見到張作霖,不僅沒有任何寒暄,還從皮包裡拿出一份文件,遞上去就要請張作霖籤字。
張作霖瀏覽了內容,眉頭一緊,心中暗暗道:這不是之前日本人與袁世凱籤訂的那份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嘛。
而在他思索的時候,芳澤又急不可耐地拿出了另一份重要文件《滿蒙新五路協約》。其中約定,將五條鐵路的修築權全部委託給日本人。
看完內容,一生戎馬的張作霖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不僅進入東北的交通被打開,日本人要想控制東三省也是輕而易舉,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將會背負一生罵名,被人戳脊梁骨。
這是他不願意的。儘管在外界眼裡,他是割據一方的軍閥,也沒少幹過出格的事情,可「不當漢奸賣國賊」始終是他堅持的底線和原則。
於是考慮再三,他婉言拒絕了面前的這位駐華大使。之後幾天日本方面再次派人出面交涉,但都被他一一打發了。
直到不久後,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即將兵臨北平城時,芳澤趁機又來到中南海對張作霖說:「只要籤了新五路協約,日本方面立即派兵幫你解圍」。
見芳澤又來,張作霖回應道:我現在太忙,等騰出時間來籤完字,再通知你來取。
過了三個小時,張作霖讓人通知芳澤前來,把裝在袋子裡的文件交給了對方,並告訴說「大帥已經籤了」。芳澤接過文件,心中大喜,志得意滿的乘車就回了去。
可回到使館,打開文件一看,上面竟然只有一個簡單又醒目的「閱」字。芳澤頓時傻了眼,再次被張作霖當作猴耍的他,內心是又氣又恨。
隨後他把這件事向上級做了報告,本就對東三省覬覦已久的日本關東軍,再也忍無可忍,決心使出卑劣手段,除掉張作霖。
6月4日這天凌晨五點三十分,當張作霖的專列行駛到皇姑屯附近時,鐵軌上日軍預先埋伏的炸彈轟然爆炸,將張作霖炸得不省人事。
當同行的士兵小心翼翼地把他從車廂裡抬出來,並用汽車以最快速度送到大帥府醫治時,醫生發現他的一條手臂已經被炸斷,鮮血從脖子上不斷冒出,當天上午九點三十分左右,最終因為失血過多,傷勢過重而離世。
臨終前,張作霖撐著最後一口氣向周圍人交代:讓小六子趕快回奉天。說完,含恨而去,終年54歲,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縱觀張作霖的一生,早年投身綠林。所謂亂世出英雄,殺伐果斷的老張立足關外,終成一代東北王。年少家貧,老張平生識字不多,自己又是打打殺殺起家的,所以對待文人知識分子非常不友好。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於1927年6月在北平就任陸海軍大元帥。這期間老張魔鬼上身,瘋狂絞殺了李大釗,包括著名記者邵飄萍、林白水等二十餘位革命者在內的文人知識分子遭到其殺害。
有人說他是殺人如麻、反動的舊軍閥,也有人說他是愛國將軍。其實客觀而言,他的確是封建落後的軍閥代表,在外交上也與日本人有過妥協,他不能稱為民族英雄,但始終維護民族利益的行動還是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