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之星】社區居民都說殷警官好,到底好在哪兒?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七年社區路

鑄就居民平安「金色盾牌」

7年前,他第一次來到在河東區二號橋街道陶然庭苑社區時,因社區物業管理不善,小區內私搭亂蓋、佔用綠地現象嚴重,秩序混亂、矛盾糾紛叢生,那時的他暗下決心:「要讓社區更好、老百姓更安心」;7年後,昔日的混亂小區變成了美麗家園,而他守衛這片的初心和行動卻從未改變。

他,就是公安河東分局二號橋派出所的陶然庭苑社區社區民警殷剛。

「六融八合」社區警務工作法

創新社區治理新模式

陶然庭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裡,有一間小小的警務室,警務室門口懸掛著社區民警殷剛的聯繫電話。不過這個電話,居民們很少用得上,因為群眾只要在社區,都能看到殷剛忙碌的身影。

殷剛知道,密織社區防控網,是加強綜合治理力度和確保社區平安的關鍵。而針對社區存在的這些突出問題,殷剛將社區警務工作置於社區整體治理體系中思考實踐,提煉總結出「六融八合」社區警務工作法,做到社區民警與各個網格員無縫對接,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獲取,全面掌握社區網格內基本情況、動態信息和群眾訴求,有針對性地預測、預警、預防各類安全隱患,使社區警務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在街道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幾年間,清整了私搭亂蓋、佔用綠草地問題,更換了新物業,大力整治小區秩序,而幾年中,殷剛的「六融八合」社區警務工作法也推進了社區治理創新,使社區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協同配合,全方位、全天候為轄區群眾提供貼心服務。

「網格員敲不開的門,告訴我,我上門做工作」,近日,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在社區有序開展,陶然庭苑社區有1806戶居民,分成六個網格,了解到網格員的普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殷剛一口氣包攬了諸如不開門、不配合住戶的難點工作。走在居民中的殷剛和藹、親切,耐心解釋人口普查的意義,打消了居民的疑慮,有力地推動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心存百家事

百姓離不開的「大忙人」

自2013年10月接任陶然庭苑社區至今,殷剛用7年的時間,走出了一條符合新時代社區治理新路子。僅2019年,他就入戶開展工作900餘次。在殷剛的不斷努力下,2019年轄區的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0%、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0%,小區盜搶案件實現「零發案」,鑄就社區平安的「金色盾牌」。

「只要在社區,就是一刻也不得閒」,這是在社區工作殷剛最深的體會。的確,社區民警心裡只要裝著群眾,就會忙。

「殷警官,請幫幫我們吧!」2020年2月3日,正在社區工作的殷剛接到一通求助電話。小區居民廖師傅的兒子精神病發作了,由於此時尚在疫情期間,能聯繫到的精神病院都不肯收治。情急之下,廖師傅給殷剛打來了電話求助。

殷剛接到電話後,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趕到了廖師傅家,先穩定了廖師傅的情緒,並幫助廖師傅安撫並控制住其發病的兒子,隨後,殷剛聯繫了多家醫院,當得知疫情期間入院確實存在困難後,他根據醫院提出的專業建議,耐心與廖師傅的兒子交流,逐漸緩解了其情緒上的波動。「多虧有您,否則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看著已經恢復平靜的兒子,廖師傅感激地說道。

「無論誰家有難事,只要一個電話,準能把他叫來」,陶然庭苑社區每個居民手裡都有殷警官的聯繫卡,群眾熟悉他,也樂意「麻煩」殷剛,而在百姓心中,殷剛是位群眾離不開的「大忙人」。

社區工作忙,各類事務又繁雜,為了服務好居民,多年來,殷剛養成了一個習慣,把每個月的重點工作、每天未完結的事項、需要為社區解決的問題統統記在紙上,「好腦子不如爛筆頭,隨時記一下,每天看一看,保證所有工作沒有遺漏」,殷剛說。而從這細小的一面,展現出的正是他對社區的責任心。

甘當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調解矛盾有妙招

社區居民都說殷警官好,到底好在哪兒?

其實,他幹的就是一些治安,幫忙、調解等百姓生活中的瑣碎事。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工作,反映的正是居民的所需、所急、所盼,為百姓奔走過程中也能讓大家看出他的人品和熱心。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小夥子找到殷剛投訴,「我平時上夜班,白天睡覺,樓上鄰居家有個孩子在屋裡踢球,吵得睡不著,找他家提意見,還把我數落一頓!」

「別著急,我幫你解決」,殷剛很快來到住在小夥子樓上的劉大爺家,進門後,他還沒有開口,劉大爺和老伴兒就先抱怨:「我這個鄰居,太刺兒了!孩子周二沒課在家玩兒一會兒,他就找上門來,說打攪他……」而此時的殷剛並插話,耐心地聽兩位老人把話說完,才和兩位老人詳述樓下鄰居的實際情況,希望兩位老人能夠理解鄰居的難處,慢慢做通了老兩口工作。之後,他又來到樓下小夥子家,轉述了老人的歉意,並囑咐他鄰裡之間遇事不要著急,互相體諒才能和睦相處,就這樣,一場鄰裡糾紛不到半個小時就被殷剛解決了。

「講道理並不難,關鍵是要讓對方聽得進去」,多年來和居民打交道,殷剛發現,解決矛盾糾紛時,要懂得傾聽,先讓雙方把心裡話說出來,再做工作效果最佳,因為只有經過情緒宣洩後的雙方,心情才能變得平靜,耐心地接受調解。因此,他願意做一個群眾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今年夏天,社區住戶李大姐求助稱,小區內的幼兒園的廚房安裝煙機,由於煙機位置較高,遮擋她家窗戶的光線,施工時,她也曾和園房交涉,但由於雙方溝通不善,問題沒有解決,還發生了口角,她希望民警能幫助協調解決。而此時,剛剛回到辦公室的殷剛猛灌了幾口水,舔了舔脫皮的嘴唇,再次起身衝到烈日下。

核實情況後,殷剛第一時間聯繫了幼兒園負責人。經過他的耐心協調,幼兒園負責人答應調整煙機位置,同時,也向李大姐表達了歉意,很快,幼兒園挪走了煙機,至此,去了李大姐的一塊「心病」。

「有殷警官在,我們住在社區有不僅有安全感,還更有依靠」,對於殷剛的工作,社區群眾連連讚嘆。在百姓心中,殷剛用細心、用堅持、用汗水,描繪出絢麗多彩社區平安和諧的畫卷。

記者:肖明舒

通訊員:楊宗衡

圖片:公安河東分局

原標題:《【平安之星】社區居民都說殷警官好,到底好在哪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平安之星 | 乃合買提:群眾的「亞克西」警官
    平安之星 | 乃合買提:群眾的「亞克西」警官 2020-12-21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的平安 是靠民警一步步丈量出來的 他說:被社區居民需要,我就...
    「18年一眨眼就過去了,細想起來沒有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每天都很充實。或許被社區居民需要,被社區居民肯定,我就無悔這一段青春了!」王剛這樣總結他的從警經歷。王剛說,今年高考期間,轄區內40多個報考軍隊院校和政法院校的高考生,來一次社區警務室就可以完成政審,不像以前需要跑三個地方才能完成。向轄區群眾宣傳建黨99周年光輝歷程、向轄區商戶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做好五四大街44號院的入戶登記、加班加點做好人口普查……工作計劃顯示,7月份,王剛的工作任務分為好幾項,但實際上,他做的工作很多都沒有登記。
  • 「「平安之星」候選人」一堅持就是30年!她成為社區大明星!
    在幸福街社區,就有這樣的一位老人,不嫌麻煩、不怕危險,致力於為打造「平安和諧」社區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只要她看到的或者找到她面前的,無論家庭矛盾、鄰裡矛盾甚至街頭矛盾,就沒有她不管的,也沒有她解決不了的。儘管曾出現子女反對、居民誤解的情況,但她還是一直堅持了下來,一堅持就是30年,並且她還要繼續走下去。
  • 曾都西城社區巡防隊:做居民身邊的「平安守護人」
    曾都西城社區巡防隊:做居民身邊的「平安守護人」 2020-03-11 21: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社區來了「萌警官」
    漫畫的主人公叫「萌警官」,它的原型是所裡的副所長張勇。一身絳藍色警服,身板筆挺,記者第一眼見到這位「萌警官」時,感覺並不像漫畫中「Q萌」的形象,倒是有些嚴肅、不苟言笑的範兒。「萌警官」是群眾一口一個叫出來的。7年前,他創作出可愛軟萌的漫畫人物,用連環畫的形式在社區內傳播防詐知識,大傢伙兒樂得看。
  • 「娃娃臉」警官黃銳:紮根社區,當好群眾的「貼心豆瓣」
    要把老人家照顧好哦,有困難及時給我們反映。」12月18日,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分局九江派出所社區民警黃銳在轄區大井4組入戶走訪時,對居民老王仔細叮囑。此前,黃銳在社區採集完人口信息回到派出所時,剛好碰到同事出警回來,旁邊扶著一名走失老人,原來就是老王的母親向奶奶。向奶奶90來歲了,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記性差很少出門。
  • 丁崗這位傾心為民的民警,平昌居民為他送來……
    導讀: 1月5日傍晚,鎮江新區平昌新城60歲居民殷亞軍,滿懷感激之情向丁崗鎮派出所送來一面印有「百年難出的一位人民的好警察」的錦旗,感謝民警時偉平幾十年如一日熱心關愛百姓,為民辦實事之善舉,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身邊的答卷人︱瑞安公安局「萌警官」:寓教於樂傳播平安
    漫畫的主人公叫「萌警官」,它的原型是所裡的副所長張勇。  一身絳藍色警服,身板筆挺,記者第一眼見到這位「萌警官」時,感覺並不像漫畫中「Q萌」的形象,倒是有些嚴肅、不苟言笑的範兒。  「萌警官」是群眾一口一個叫出來的。7年前,他創作出可愛軟萌的漫畫人物,用連環畫的形式在社區內傳播防詐知識,大傢伙兒樂得看。
  • 進校園,入社區,「平安N次方」先鋒隊在行動~
    防詐反詐旗幟高高飄揚,警民攜手共建平安新區。一個月以來,分局「平安N次方」 先鋒隊「文藝輕騎兵」先後走進高校、社區,面向1.3萬名在校大學生和社區群眾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文藝演出,備受關注,反響強烈。9月11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反詐新風暴,警民攜手行」防詐反詐文藝演出暨「平安N次方」反詐先鋒隊授旗儀式。
  • 蔡奇:深化「回天有我」 築牢社區防線 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他強調,「回天有我」是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居民共治的基層治理典範,要在疫情防控中豐富深化,築牢社區防控防線,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龍澤園街道龍澤苑社區門口,蔡奇遇到寒風中值守的工作人員正對進出的居民和車輛進行問詢測溫、信息登記。
  • 小小「藍馬甲」,平安大作用!東湖市民之家幫幫團助力社區平安創建獲點讚
    自成立以來,幫幫團圍繞傳遞黨和政府聲音的「放大器」、推動社區工作的「助力器」、疏解社會矛盾的「減壓器」、為居民辦事的「取暖器」的宗旨,圍繞構建和諧平安的社區的目標,為居民排憂解難、化解矛盾、貼心服務,得到了群眾及社會的認可。在東湖市民之家,幫幫團有一間辦公房間,桌子上擺放著群眾說事桌、調解桌的牌子,在辦公桌上,還有一本微心願記錄本。
  • 平安京》:當時跟朋友說平安京比王者好,然而現在……
    我不知道當時給多少朋友說平安京比王者好多了,然而現在越來越失望了。卸載了很多次,又下回來很多次,每次都有新的問題。真的。不想玩了……一星給曾經的平安京。一星給我愛的是式神們……,去評完虛榮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想到決戰平安京了(心酸……)嘖我第一次看到如此讓我糾結怎麼評論的遊戲……首先畫質和畫風是值得肯定的日系畫風MOBA恕我眼光低沒多少個=.
  • 青和居社區:用心用情服務好每一位社區居民
    記者李銳 攝在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武漢市檢察院下沉黨員、疫情防控期間下沉單位代表、居民志願者、街道幹部、社區工作人員等一起收看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現場直播。當桂小妹說到「白天敲門、晚上數燈。頂風冒雪、不分晝夜」等戰疫畫面時,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工人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部書記王華說:「聽了桂書記的發言,我非常激動。
  • 疫情中 「餘警官在線」持續在線!微信好友已加滿上限
    ↑疫情中 「餘警官在線」持續在線今年大年三十開始,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擴散,餘東放棄休假,與派出所的同事一起,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入戶排查、社區宣傳、日常接處警……為了讓群眾平安、轄區穩定,在警力最大化利用的情況下,餘東和所裡的同事們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
  • 解糾紛、護平安!「新安義警」、「星動力」來了!
    活躍在身邊的「武林大媽」、「平安運河管家」等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平安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今,建德的「新安義警」隊伍、餘杭的「星動力」平安服務隊因地制宜積極參加服務社會、防控風險、化解糾紛等工作,助力當地平安建設。
  • 【平安之星】他從黑暗中走出來 帶來一片明媚的「心光」
    心靈之光傳遞溫暖照亮他人不得不說,人生的每一步,王慧都會比別人多付出一份努力,但這也造就了他的執著與堅持。《民法典》公布後,他和南開區向陽路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天津城建大學的志願者團隊合作製作視頻課件,利用街道的「社區之家」,在社區進行《民法典》的宣講,借貸關係、遺產繼承、婚姻家庭問題,運用鮮活的案例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生動的普法教育課。
  • 武漢社區居民同做國慶面為祖國慶生
    10月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居民自發開展「家國情、鄰裡愛、國慶面」活動。社區全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社區抗疫先進家庭、少數民族家庭代表等以家庭為單位,同做長壽麵,同吃國慶面,倡導新民俗,雲端曬祝福,展示社區老百姓的小康生活,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華誕。
  • 溫泉街道東湖社區:宣傳平安三率,共建平安社區
    為進一步深化平安建設宣傳的覆蓋面,充分調動居民參與平安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近日,溫泉街道東湖社區開展了「平安三率」專項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們通過入戶發放宣傳手冊,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講解了「平安三率是什麼」,大力宣傳了平安建設的意義。
  • 好「片警」陶承龍的幸福之家
    在蕪湖市鏡湖區香苑社區,有一位深受居民信賴的「片警」陶承龍,十多年來,他把社區當作「大家」,投入真情,真心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很快,社區情況瞭然於心——香苑社區實有人口2萬餘人,商業門點、單位、行業場所共有470餘家。居民二代身份證換發工作的關鍵時期,為了方便社區傷殘居民和行動不便的老人換證,炎炎夏日,陶承龍用3個月時間跑遍了轄區的養老院和過渡房,上門共為16名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士採集照片,辦理二代身份證。社區工作事無巨細,瑣碎辛苦,沒有節假日。「不論是軍人還是警察,都是群眾關鍵時刻最需要的人!」
  • 都說姚明的名人堂演講好,那它到底好在哪兒?|富哥專欄
    說英文是一回事兒,用英文演講是難度更大的挑戰,但姚明用提前設計的很多趣梗和故事,用他獨特的幽默和智慧,彌補了自己的短板,讓原本枯燥的感謝發言「全程無尿點」。哪怕最後時刻出了個小岔子,也無法阻擋其成為一個堪稱完美的體育演講,進而在你我的朋友圈刷屏。下面就來說說,姚明的這個名人堂演講,到底好在哪兒?▲ 姚明名人堂英文演講完整版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