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管理還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2020-12-23 電子發燒友

智慧城市的管理還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企業網D1Net 發表於 2020-03-02 14:20:55

「天災人禍」一直是人類無法避免的危機事件,其突發性常常影響社會公共安全。今年,四川涼山森林火災、深圳高空拋物砸死兒童、四川宜賓6.0級地震……多起突發事件的發生,不僅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也讓人開始反思如何有效預防及處理突發事件,儘量減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AI創造智慧應急管理新機遇。

隨著目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類突發事件和災害事件不斷增加,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

網絡傳播工具的豐富與活躍加速了信息的蔓延發酵,社會對此類事件的關注度正日益提升。痛定思痛,做到在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後管理,建立必要的應對機制,科學有效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才是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國家非常重視應急管理工作的建設發展,通過系列相關舉措,整合優化應急資源力量。由於應急管理所涉及涵蓋的方面較為廣泛,各領域的安全監測預警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又各具特點。

因而,提升城市級大數據採集、分析及精細化信息感知預警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加快接入並整合相關部門的已有系統及存儲數據,實現對各類事故災害隱患的實時監測與協同處置;另一方面,現有監測預警裝備亟須智能化升級。

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據採集、傳輸和分析方面的技術優勢日益顯露,能夠做到對視頻內容的實時分析、對隱患信息的深度挖掘、對風險隱患的精確預測,並能夠圍繞突發事件進行預測、評估和追溯,為應急處理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決策依據。

AI賦能智慧應急管理新升級

智慧平安城市的應急管理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須做到統籌協調、應急聯動,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安全和應急管理中的「智治」應用,賦能增效,帶動應急管理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1)智慧預警,機制前移

構建智慧城市的數據生態系統,需要做到對異常變化的敏銳感知。要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優勢,針對人、車、物、地、事件信息進行實時採集與分析,將危險源、隱患、事故等數據相聯動關聯,實現對複雜場景的敏銳感知與精準掌控。重點預測判斷關鍵部位、重點目標是否存在潛在危險,做到預測防範,機制前移。同時,也要做好隨時聯動周邊可調動資源的準備。

(2)頂層設計,數據融合

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管理系統,針對突發事件的預防、預警、響應和恢復各個部分環環相扣。因此,加強城市各類靜態採集與動態感知等多維數據之間的融合,全面打通「情報、指揮、聯動、保障」四位一體至關重要。此外,要從全局著眼,做好「十三五」時期全國應急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

(3)事件流轉,處置調度

要明確預警責任劃分,合理設計事件處置流轉原則,並提供指導依據及指派機制。及時處理布控告警、接報事件、人員感知、車輛感知等相關事件,實現「預警-推送-接警-處置-反饋-統計」的管理閉環。另外,還應密切關注事件處理結果。應急管理的本質就是公共安全治理,評價其效果就要看公共安全水平是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是否增強。要積極借鑑學習各地類似事件的處理原則及寶貴經驗,並將相關工作的部署準備由非常態轉向常態,並通過建立考核機制,促進應急系統的推廣應用。 AI落地智慧應急管理新應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立足國家頂層戰略,圍繞城市運營管理,積極著手布局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在城市風險預測預警方面的相關應用。在具備多個成熟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突破性地實現平安城市所有動態、靜態數據自動融合關聯分析的成果,針對智慧平安城市的智能監管,提出以多維數據融合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平安城市風險防範解決方案,應用涉及事前預警、事中管控和事後研判的應急管理階段,。

隨著以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為代表的國家大型項目的推進,目前,全國視頻監控數量將達2億,在經過近十年的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網整合之後,視頻感知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智能化水平也有了較為顯著的提升。在應急管理領域,以薩擅長綜合運用AI視頻目標智能分析及多維數據融合手段,賦能城市中的視頻監控設備「軟」升級,實現對城市中重點目標、異常情況、高危隱患等各類風險態勢的實時感知、預測預警,可廣泛應用於環境分析、路面分析、重點車輛運輸監管、安全生產監管等諸多場景。

對各類隱患的防範,應重點關注事件源頭的風險預警。以安全運輸為例,路面上行駛的渣土車、危化品車、大貨車等重點車輛往往是易引起道路安全問題及突發事故的高危車輛。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城市智能視頻目標分析技術,能夠對這類重點車輛進行智能化、全天候監管,發現渣土車不加蓋、危化品車無押運員等行為,及時將情況推送至交管部門、城市管理部門。

同時,多維數據融合分析技術,可將人員、車輛、道路數據關聯互通,從道路人因隱患方面進行監控,對重點車輛不按規定時間、規定路線行駛的駕駛人員進行歷史違章行為追溯、歷史路徑分析及長時間行駛記錄的挖掘分析,並根據相關信息進行風險評估並,聯動城管、運輸、交警等多部門,形成完整的事件處理閉環,著力提高預測預警能力和風險防控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生產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問題,以薩將視頻人工智慧、物聯網與瓦斯數據等各類信息進行融合分析,實現從生產、倉儲到運輸,從廠區、園區到路面,各環節進行全過程把控,推出完整的生產安全一體化監管解決方案。

通過多維度、多方面地解析海量數據,智能化地記錄工作人員在崗情況、生產狀態與三違行為,及時檢查作業環境異常、車輛違停、物品違規擺放、貨物遺失等非正常現象,對易燃易爆品、有毒物品等危險源實時監測預警,實現安全生產要素間的互聯共享、智能關聯和可視化挖掘,為統一調度、科學決策奠定基礎,聯合多部門協同管理,實現高效的應對突發狀況指揮能力,形成完整的事件處理閉環。

此外,該技術還可針對社區人、車出入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重點關注周邊徘徊、逗留等行為可疑的目標對象,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反饋給生態單元內的安保力量,壓降社區危險事件隱患。同時,利用視頻智能分析技術,還可對社區內可疑人員入侵、物品遺失、煙霧明火等異常狀況,及時預警告警,提升社區智慧應急管理風險感知水平。

基於智能化城市視頻分析能力,產業紛紛積極構建智慧應急管理新模式,支撐服務城市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升級,守護平安中國,為人民構建更加平安的生活。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7年了,為什麼智慧城市還不智慧?
    新華三嶽鵬告訴「甲子光年」,儘管城市大腦已經被人們喊了數年,但還是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大腦」的數據不更新。  不更新的背後,是城市大腦缺乏實際應用場景,缺乏應用數據的返孵回流。  一智慧城市從業者舉了一個例子。此前,一些城市主動找到他們希望其「接盤」他們的城市大腦項目。
  • 平湖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他們瞄準城市管理這一重要板塊,整合了涉及城市管理的十餘個平臺數據,跨部門共享大量城市管理資源,建成了集智慧感知、深度融合、統一服務、主導決策於一體的城市管理指揮中心,持續提升城市數位化治理、精細化管理的「繡花」功夫,讓管理更加「耳聰目明」。
  • 平湖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近年來,立足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領域進行了廣泛應用,平湖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瞄準城市管理這一重要板塊,整合了十餘個城市管理平臺數據,跨部門共享大量城市管理資源,建成了集智慧感知、深度融合、統一服務、主導決策於一體的城市管理指揮中心,
  • 布裡斯班水智慧城市建設管理模式及啟示
    (3) 流域連接城市流域連接城市作為水智慧城市實施的第三個層次,其將範圍擴大至整個流域,考慮城市與它所屬的流域及周圍的城市存在的內在的聯繫和依賴性。積極參與流域水資源管理,旨在確保水、糧食和能源資源,減少洪水風險,加強有助於流域經濟和環境健康的活動。
  • 7年了,為什麼智慧城市還不智慧?|甲子光年
    2.城市「腦梗」不過,在城市大腦的當前發展階段,雖然投入智慧城市的各方角色都開始在意識上更重視「運營」,但是行動一時還沒完全跟上。新華三嶽鵬告訴「甲子光年」,儘管城市大腦已經被人們喊了數年,但還是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大腦」的數據不更新。不更新的背後,是城市大腦缺乏實際應用場景,缺乏應用數據的返孵回流。
  • 啟真新論|浙大公共管理學院鬱建興:構建「智慧農批」,優化城市管理
    本期,我們推出的是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鬱建興《構建「智慧農批」 優化城市管理》一文。觀點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我們也期待聽到您的聲音!投稿郵箱:zdxmt@zju.edu.cn。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多個轄區街道,初步判斷是由人際傳播或物品環境汙染引起的感染所致。疫情發生後,引發了人們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環境的關注。
  • 要數據跟要飯一樣,就這還搞什麼智慧城市?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地採訪發現,部分地方在建設智慧城市時仍存在數據少、欠帳多、成網難、平臺重複建設等問題,其背後,則是數據返還難、共享難、積累難的沉痾。▲觀眾在第十屆中國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上體驗5G技術應用的虛擬實境遊戲(2020年9月11日攝)黃宗治攝/本刊數據少、欠帳多、成網難記者注意到,多數城市的數字城市建設仍在路上,特別是數位化程度低、數據無法互通、數據應用重管理輕服務等現象明顯,離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智能服務的智慧城市還很遠。不少城市數位化程度低、歷史欠帳多。
  • 為城市引入智慧,正確地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計劃
    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估計,到2025年,全球約600個最大城市將佔全球GDP的60%以上。這意味著我們的城市不僅必須具有可持續性,而且還必須具有安全性和包容性。智慧城市的概念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是最近變得很流行。創建成功的智慧城市取決於正確地選擇一些關鍵區域。
  • ...為導向打造智慧城市 訪浪潮集團副總裁、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
    正是這一點,讓智慧城市與外界的預期出現了差距。事實上,對於上述問題,我們需要理性看待,當前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還處在早期階段,還需要沉澱,把基礎搭建好,將各項信息化應用和數據融合好,只有把問題找準,才能把智慧城市貫穿下來。《中國經營報》:信息化摸排和網格化管理是這次疫情期間總結下來的非常重要的城市管理手段,能否結合浪潮「智慧泉城」的項目談談它們在基層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
  • 「一網統管」賦能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
    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以城市管理智慧平臺為載體,一體推進平臺數據池、傳感層、應用端建設,推動線上管理、線下管理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網統管」城市智慧管理新模式,創新城市管理理念措施,賦能城市管理運行。一、高起點搭建「數據池」,夯實智慧管理基礎將數據信息匯集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整合市、區縣、街道三級城市管理網格數據資源,建成了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一張圖」;運用智慧平臺的「雲、網、數、端」技術架構優勢,完善更新城市管理基礎數據,明確部件的精確位置、主管部門、權屬單位、規格型號、現狀照片等屬性,建設城市管理行業資料庫。
  • 上頓渡城市建設和管理存在啥問題?上午,杜曉良區長「現場辦公」!
    上頓渡城市建設和管理存在啥問題?上午,杜曉良區長「現場辦公」!他強調,要樹立城市建設為民、便民的理念,迅速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和漏洞,強化城市管理,大力推進棚改,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和人居環境。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孔濱兵陪同。
  • 智慧消防工程師證書是什麼樣的,賢思學教育智慧消防工程師的含金量...
    例如,搞好消防物聯網(在這裡裡邊,有做感應器的,有做通信的,有做軟體系統的,有做運用的),先讓消防可以搜集產生特有網際網路大數據(這種數據信息,別的單位、本人不容易幫你搜集,就是你特有的);例如,融合消防技術專業,分析數據的運用優化算法和標準,怎麼判斷企業消防管理能力、地區火災事故風險性,如何指引救火作戰、剖析戰鬥效率?這種事情,都能夠幹起來。
  • 城市社區如何智慧治理?
    12月16日下午,由杭州市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中心、杭州市社會科學院、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城市社區智慧治理論壇上,來自長三角地區各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城市社區智慧治理」主題,探討新時代加強和完善城鎮社區治理體系、提升社區智慧治理水平等問題。城市社區智慧治理論壇現場。
  • 青島市智慧城市管理專題培訓班在深圳舉行
    為進一步學習深圳城市管理模式、創新理念,青島市智慧城市管理專題培訓班近日在深圳開班。 學員們通過現場教學、互動交流、講座授課等多種形式,系統學習深圳在推動城市管理智慧化、生活垃圾分類、綜合執法等方面積累的先進經驗和實踐成果,拓展工作眼界和思路。
  • 威勝信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公共基礎設施管理聯合實驗室成功...
    聯合實驗室將參與多項智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領域國際與國家標準編制、共同完成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搭建智慧公共基礎設施管理技術創新平臺,開展圍繞智慧公共基礎設施管理領域的城市規劃、設計、建造、運營、諮詢等業務。
  • 日照:打造「智慧大腦」 讓城市管理更智能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城市綜合治理的方向,12月4日,日照市網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臺正式上線。平臺由日照市委政法委會同日照市大數據發展局與日照移動公司聯合開發,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量身打造了以「網格全科化、數據共享化、應用智能化」為特點的社會治理網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臺。
  • 日照打造「智慧大腦」 讓城市管理更智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潘俊宇 通訊員 毛淑娟 日照報導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城市綜合治理的方向,12月4日,日照市網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臺正式上線。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樞紐型工程,日照「城市大腦」啟動建設以來,覆蓋自然資源、公共安全、建設交通、行政執法、應急管理等領域,形成市域治理要素一張總圖,實現「一屏觀全市、一網管全城」的有機統一,讓城市管理變得更精細。
  • 渝北以精細化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13時25分訊(通訊員 張澤美)今(15)日,筆者從重慶市渝北區獲悉,近年來,該區通過精細化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設使城市文明品質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街頭巷尾,由精細化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文明風尚無處不在。
  • 科技感爆棚的「智慧園區」該是什麼樣子?
    園區是城市發展地方產業、增強經濟實力的重要平臺,也是壯大區域經濟、進行城市經濟轉型的有效載體。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智慧園區建設作為推動園區發展模式變革、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選擇,已在全國各地迅速興起,並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
  • 我區以精細化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
    ,在街頭巷尾,由精細化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文明風尚無處不在。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近段時間,渝北城區部分路口不再有文明勸導員,卻多了新安裝的語音智慧人行信號燈。原來,今年,我區在36個路口新建設了語音智慧人行信號燈。這套系統不僅有紅綠燈提示,還帶有LED顯示屏和智能音響設備,通過醒目的文字提示和文明的語音提醒,督促車輛和行人遵守交通規則,規範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