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昧:霸王項羽麾下智勇雙全的猛將

2021-02-23 歷史崔

鍾離昧(?一前200年),姓鍾離,名昧。朐縣伊蘆鄉(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伊蘆鄉)人。楚漢相爭時,鍾離昧為霸王項羽麾下一員智勇雙全的猛將,多次在與劉邦正面對峙時給劉邦以沉重打擊,因此劉邦非常害怕且十分痛恨鍾離昧。

公元前203年,鍾離昧被漢高祖劉邦的軍隊圍困在滎陽城內,霸王項羽聞訊後不僅擊敗了圍困的漢軍,還將漢軍的糧道切斷,反包圍了漢高祖劉邦。漢軍被圍的沒有辦法,就想項羽求和,霸王不準。

兩軍交戰,處於膠著狀態時,雙方的間諜部門就開始發揮作用。由於漢軍無法突圍和求和,劉邦手下謀士陳平就向漢高祖劉邦建議採用賄賂手段,理解霸王項羽的團隊。陳平是這樣和劉邦說的:項王的忠臣,只有亞父 、鍾離眛、龍且、周殷幾個人,如果你能用萬金買通說客,去離間他們的君臣關係,再出兵攻打,項王必敗。

正所謂守業容易創業難,上篇我們分析霸王項羽的時候講過,項羽不僅武力第一,而且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能力強,而且年少成名,必然會導致對團隊缺乏應有的信任。陳平的離間計很好的擊中了霸王的性格弱點。

幾年之內,一大批精兵猛將在霸王的猜忌之下投靠了漢軍劉邦,最後在項羽吳江自刎前,只有鍾離昧始終跟隨在項羽身邊。被漢軍衝散了的鐘離昧最後投靠了他的好朋友韓信。

漢高祖劉邦在消滅楚軍,一統華夏之後,對項羽身邊大將開始了漫長的追殺。當漢高祖知道鍾離昧藏身於韓信軍中的時候,第一次通過命令的形式,交代韓信放人,押解鍾離昧進京。

面對上司劉老闆咄咄逼人的命令,韓信繼續裝傻充愣,拒不交出鍾離昧。既然韓信耍賴,耍賴界鼻祖劉邦再次發布命令,要求所有中層以上幹部一起去雲夢去狩獵。

此時留給韓信的只有2個選擇,如果去了雲夢,不交鍾離昧就是死罪,如果韓信不去雲夢,那就是抗旨不從,後果更加嚴重。

鍾離昧是怎麼死的

韓信韓大總管將所有顧慮與鍾離昧商議,史書上說鍾離昧與韓信的對話:漢王已經知道你要謀反,不敢來攻你,就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如果你把我殺了,去見漢王,你也回不來了。韓信不聽他的勸告,鍾離眛大罵韓信說:「公非長者。」並說:「吾今日死,公亦隨亡。」隨即自刎。韓信便帶著他的頭顱去拜見漢王,結果被漢王綁了起來,帶回朝廷。

史書都是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所記歷史也不一定全對,結合史書和人物的性格特點,關於鍾離昧的死因,另一種說法是鍾離昧已經失去繼續逃跑的動力,天下之大莫非皇土,對逃跑失去了興趣的鐘離昧,已經喪失了對生的渴望,同時為了不連累好朋友韓信,最後自刎殉國。

而韓信面對自刎的鐘離昧,帶著他的頭顱去拜見漢王,結果被漢王綁了起來,帶回朝廷。

了解更多的歷史人物,請繼續關注中國歷史名人微信號:lishi_cui

蘭亭閣歷史網鍾離昧相關歷史人物推薦:

1、回覆:項羽,查看古今勇力第一人西楚霸王項羽

2、回覆:範增和龍且,查看項羽身邊最忠心的部下,亞父範增和項羽帳下第一武將龍且

相關焦點

  • 檢點霸王項羽麾下五龍一鳳,各個功勳卓著
    霸王項羽,以武勇名傳千古。自殺殷通起兵反秦之後,破釜沉舟破章邯,斬殺蘇角,生擒王離,威震天下。
  • 楚霸王帳下猛將鍾離昧之死卻是與其好友韓信有關
    同為甲級戰犯的鐘離昧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此時說起鍾離昧來,還有一個人物就不得不提,這個人就是用兵如神、大名鼎鼎的楚王韓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裡有鍾離昧和韓信不得不說的故事。當年韓信父母早死,韓信就得靠釣魚和乞討裹腹,而就是在釣魚時,韓信認識了「老鄉」鍾離昧。鍾離昧選擇釣魚和韓信不一樣,他釣魚是「以待天時」。
  • 項羽麾下的五虎將,第二位則是一諾千金這句成語的出處
    大家都知道楚霸王項羽在我國的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項羽不但武力高強同時還有著很好的領軍才能。而且項羽帳下非常厲害的大將也有不少。那麼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項羽帳下比較有名的幾個大將。項羽帳下的大將1龍且龍且和項羽自幼一起長大,二人情若兄弟,龍且一直隨項羽徵戰四方。龍且武藝高強,在戰場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並且還有著非常厲害的帶兵能力。最後龍且對戰韓信是因為中了韓信的計最終戰死。龍且也可算得上是項羽帳下的頭等大將了。2季布季布也是項羽帳下非常厲害的將領。
  • 港城名人——大將鍾離昧
    鍾離昧是項羽麾下一員赫赫有名的大將,他的家鄉在東海朐縣,就是現在的大伊山東北30裡處的伊蘆鄉。項羽兵敗自刎後,他潛回家鄉伊蘆。
  • 鍾離昧之死——《楚漢筆記》之三
    項羽帳下的五員龍虎上將,除虞子期是虛構的人物外,其餘有史載的四人,至項羽兵敗烏江自刎後,只剩下了季布和鍾離昧。此前,英布投靠了劉邦,龍且戰死。季布和鍾離昧都曾是威風八面的將軍,這一下成了喪家之犬,在劉邦不依不饒的通緝下東躲西藏,奔命於江湖。但劉邦最終赦免了季布,並封他做了郎中。在楚漢時期,這個官職僅次於丞相、侍郎和尚書,可謂重用。
  • 楚霸王項羽失去「五虎上將」,也就失去了天下
    項羽與虞姬但是楚霸王項羽帳中也有五員久經沙場、能徵善戰的驍將,堪稱「五虎上將」:英布、季布、鍾離眛、龍且、項聲。這五員上將既有大家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他們雖然都是楚霸王項羽的左膀右臂,但「人生際遇各有不同」,而項羽失去了這五位虎將,也就失去了整個天下。英布:天下猛將,善用兵,名列「漢初三大名將」
  • 鍾離昧之死的故事
    鍾離昧之死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是一個和鍾離氏有關的典故,今天「鍾姓宗親網」小編就來和你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
  • 項羽自刎後麾下五虎將最終命運怎樣?慘死三個,只有一人得了善終
    項羽麾下五虎將:龍且、英布、鍾離眛、季布、虞子期。這個說法雖然是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蔡東藩在《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楚漢爭霸》中的演繹,但除了虞子期在正史中沒有明確記載,其他幾位在正史上的確是項羽麾下一等一的猛將,只可惜項羽不善用人,敗死在烏江邊,這幾位本是英雄的猛將不僅下場多是悲慘,而且迅速被歷史的塵埃掩埋了,沒有散發出應有的名將光芒。
  • 秦時明月:梅三娘沒有披甲術能否打敗鍾離昧?鍾離昧笑了
    鍾離昧拿手功夫是追風弧箭,而且他的身手要比梅三娘好,因此,就算用追風弧箭傷不了梅三娘,以鍾離昧本身的功夫也可以重創她。2、梅三娘破綻太多在和鍾離昧交手的過程中,梅三娘開頭處於上風,畢竟初出茅廬的鐘離昧缺乏經驗,更不知梅三娘的開路,因此吃了暗虧。不過這種局面很快被打破,鍾離昧逐漸佔據優勢,在梅三娘有披甲術護體的情況下還是重創了她。
  • 項羽自刎烏江後,手下五大虎將都是什麼下場?為何只有一個善終
    項羽的手下也是非常的優秀,其中五個在當時來說也是非常強悍的戰力猛將,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和虞子期。龍且:項羽最重要的猛將,他一死,楚軍的已無勝算的把握龍且是項羽手底下最能戰鬥的猛將,從小跟著項羽一起長大,兩人就是髮小,項羽對他也是非常的信任,在楚軍的地位很高,前後跟著項羽立下了赫赫戰功。
  • 項羽自刎於烏江,其身邊的5位大將,下場如何?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相信無人不知。他一生輝煌無比,從起兵反秦到分封諸侯,都是他極強軍事能力的證明。
  • 漢鍾離是八仙之首,歷史上有此人嗎
    說到漢鍾離大家就會想到他大腹便便手拿芭蕉扇,仙氣飄飄。「天下第一散仙漢鍾離」他的歷史原型有兩個。第一個東漢大將鍾離權,字雲房,號正陽。陝西西安鹹陽縣人,在《宋史》當中有記載;第二個是楚王項羽麾下的一員猛將鍾離眛。在《史記》當中有記載。
  • 項羽需要幾個回合把呂布挑下赤兔馬?
    所以能和呂布相提並論的人有這麼好幾個,但是霸王呢?且看項羽帳下五大將龍且、章邯、鍾離昧、英布、虞子期為楚軍五大將,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的部下從來不敢抬頭看項羽,如此多的勇武之人在項羽帳下卻懾於他的威嚴,可以想像項羽是何等勇武。加之項羽能扛起鼎,當時沒有幾個人能及。另外項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獨愛百兵之霸——戟!
  • 楚漢相爭38:韓信逃離楚營,項羽派鍾離昧沿途追殺,能否追上?
    範增隨即奏告項羽:「韓信極有謀略,臣屢次舉薦,陛下只是不用,今日他走了,必歸漢中,以後定成大患。」 項羽急差鍾離昧率二百輕騎,務必把他抓來。鍾離昧追到安平關,韓信已離開三天了。把關總管見鍾離昧責怪,分辯道:「他有隨身印信批文,說是有緊急公事,我們怎能阻擋?」鍾離昧以為現今棧道燒絕,無法進入漢中,便立即傳報三秦,要他們遣兵追趕。
  • 項羽帳下大將:龍且
    秦朝末年將領,西楚霸王項羽手下猛將,與名將鍾離昧為同鄉。自幼跟隨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參加項梁起義,聯合田榮大破秦軍於東阿。在九江王英布背楚歸漢之時,龍且率軍十萬大破之,聯合曹咎、周殷同為大司馬。在聽聞韓信平定河北、吞趙滅齊之後,龍且奉命率兵攻打齊地。 [2]公元前203年,參加濰水之戰,陷入韓信水淹圍城之計,力戰漢軍諸將,終為漢軍騎將丁復所殺。
  • 秦時明月:鍾離昧不姓鍾,孟姜女出現,怎麼還有感情線?
    02鍾離昧不姓鍾其他幾位將軍那裡都很順利的交接好了,唯獨在鍾離昧這齣了問題,因為鍾離昧曾經是大秦帝國的將軍。第一次聽到鍾離昧這個名字的時候,就覺得這是個小說男主才有的名字,真的是很好聽啊!不了解秦朝歷史的人,很容易誤以為鍾離昧姓鍾,畢竟鍾離這個複姓與慕容、上官、端木等姓氏相比實在是太少見了。起初劉季也不知道鍾離昧其實不姓鍾,一個勁地叫他鍾將軍,看來能言會道不代表「學歷」高呀!03與孟姜女有感情線?
  • 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猛將可以單挑項羽?
    項羽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如果仔細看的話,項羽是把當時所有的對手全部打敗了。秦朝最後的名將章邯,一戰就把起義軍打得作鳥獸散,但是遭遇項羽只能投降。王翦的孫兒王離帶著秦滅六國的精銳南下,遭遇項羽被生擒。彭城之戰劉邦56萬聯軍,被項羽3萬楚軍打得沒有招架之力,用兵如神的韓信在此戰中只有招攏敗兵的份。而要說到項羽的單挑能力,參考早期項羽殺掉會稽太守殷通。大澤鄉起義之後,殷通找來項梁商議起兵,沒想到被項梁火併。殷通的部下陷入混亂,項羽格殺一百多人才止住混亂,太守府的人都嚇得趴在地上。格殺百人對項羽來說是小意思,那麼歷史上能夠做到的有哪些人呢?
  • 項羽真的力大無窮嗎?霸王舉鼎700斤,換算到今天有多少?
    導語:項羽真的力大無窮嗎?霸王舉鼎700斤,換算到今天有多少?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鼎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鼎不只是單純烹食的器皿,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鼎器之重在當時得到世人的廣泛認可。舉鼎也自然而然成為彰顯力量的一大方式,古代的不少氣力驚人之輩都有舉鼎的事跡,在這之中最為出名,讓無數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霸王舉鼎。那麼,號稱天生神力的霸王到底有多大的力氣,霸王舉的鼎到底有多重呢?霸王舉鼎的故事流傳已久,古代人都因該事跡對霸王項羽肅然起敬,認為其天生神力,不愧當時的霸王之名。
  • 霸王項羽到底用啥兵器?不是霸王槍、霸王戟,他只用這一種短兵器
    西楚霸王項羽,是千古少有的猛將,所以司馬遷才評價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至少在西漢之前,沒有再比項羽勇猛的人了。
  •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只有這3位
    一場戰爭的勝利和統兵的將領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歷史上名將甚多,但是最令人所津津樂道的卻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們。在中國歷史上能夠真正擔任「猛將」名號的人很少,尤其是此三人一出,再無人可堪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