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噴氣式戰鬥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對於戰鬥機很熟悉的軍迷應該都知道,戰鬥機每次升級換代所帶來的性能提升都是碾壓式的,而作為最先進的五代戰機他們有什麼獨門絕技?
作為五代戰機標準的制訂者,美國總結了五代戰機4S標準,即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戰場感知能力和隱身能力,實際上在4S標準中有3S是上一代戰機通過升級也可以獲得的,只有隱身性能是五代機和前代戰機最本質的代差。
目前世界上服役的五代機有四款,分別是來自美國的F22、F35,中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蘇57,但由於本身技術能力的差異以及戰略指導思想的不同,這四款戰機隱身性能也有不小差異,其中美國的F22隱身性能最好,中國的殲20緊隨其後,這兩款戰機的正面RCS大約是0.01-0.03之間。其次是美國的F35和俄羅斯的蘇57,作為一款多功能聯合戰機,F35本質是美國研製的一款低成本五代機,性能自然和F22有差距,而俄羅斯的蘇57很明顯的繼承了蘇27的經典中央升力體布局,俄羅斯人在五代機的研發上追求的是極致的機動性,將隱身能力放在了第二位,這兩款戰機正面RCS大約在0.1-0.4之間。
不過近期日本一家雜誌卻提出了不同觀點,對世界主要戰機隱身能力進行了全新排名,但所給出的數據卻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在這份包含7款頂尖中美俄戰機的排名中,最讓人感到離譜的是美國現役的F22戰機雷達反射面積為0.0001平方米,而中國的殲20雷達反射面積竟然比F22大了一千倍,就連F35都要比殲20小近100倍!此外讓俄羅斯軍迷不爽的是蘇27的雷達反射面積竟然達到了0.5平方米,這基本已經是五代機最低標準了!
此外,這家媒體還拿F-22裝備的APG-77雷達醉了份探測距離對照表,根據表單顯示,美國兩款戰機最遠被發現距離分別是40公裡和60公裡,基本都屬於接近人眼目視的水平,隱身能力優秀。而中國的殲20被發現的距離達到了112公裡,這個距離已經是大多數國家中距離空空飛彈的射程範圍以內了,隱身性能只能說勉勉強強。剩下的三款戰機分別是蘇57的185公裡,蘇35的241公裡和殲16的355公裡!
對於日本這家媒體公布的數據我覺得我們看看就好,首先日本根本沒有機會接觸表單中除了F35以外的其他幾款戰機,此外這家媒體作為參照物的APG-77雷達他們也沒有,並且根據美國自己公布的數據,APG-77對於戰鬥機大小的目標探測距離也就200公裡出頭,很難想像他是怎麼做到在355公裡以外發現採用部分隱身處理的四代半戰機殲16,相信就算是美國人自己也不敢這麼吹吧?
實際上,殲20雖然有一堆巨大的鴨翼增加了雷達反射面積,但是相對於F22,殲20同樣少了一對巨大的水平尾翼,因此就機體整體設計而言,殲20和F22隻是取捨不同,考慮到殲20採用了更新的隱身塗料,兩款戰機隱身性能雖然有差異,但基本還是處於同一水平。
此外該榜單最讓人不解的是系出同門的蘇35隱身能力竟然是殲16的五倍!最奇葩的是蘇-35和殲-16的雷達反射面積,同樣具備蘇-27血統的兩機雷達反射面積差了5倍以上,兩款戰機都是蘇27的發展型,機體本身設計基本一樣,考慮到中國再隱身材料上的領先,殲16隱身能力理應比蘇35更強,再不濟也是同一水平!因此對於日本這家媒體給出的數據我們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