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尿失禁 多做提肛活動

2021-01-16 浙江在線

  前幾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杜傳軍醫師的門診來了一位五十出頭的大姐,陪著她來的還有她的女兒。

  大姐挺扭捏,遠遠地站在桌子旁邊。杜主任一看她的神態,便心領神會,便叫大姐的女兒和其他病人到診室外面等一下。

  「你和我說,有什麼問題?我這裡是泌尿外科門診,看的都是那些事兒,不用難為情。」杜主任說。

  不得已要出門

  要墊上成人尿不溼

  大姐這才稍微放鬆一些,「其他沒什麼,就是好像摒不牢,專門要上廁所,到一個地方,我要先看好廁所在哪裡,如果沒有,我寧願不去的。」

  大姐說,三個月前的一天,她和小姐妹去爬山,天氣熱,多喝了幾口水,熬不牢想上廁所,但走了半天也找不到,越走越急,越急越慌。下山了,終於看到廁所,便心急火燎跑進去,大概是太急了,褲子還沒脫下來,就尿了。

  以前社交活動很多,早上跳廣場舞,下午去小姐妹家打麻將,晚上走運河,生活蠻有味道。自從那次洋相出去後,這些活動她都推掉了,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看電視,人也蔫掉了。而且在家裡也憋不住尿,想到上廁所就要立即去。憋尿的時候,如果大聲說話、拿個東西,都會憋不住。

  「實在要出門,要墊上成人尿不溼……這樣,怎麼叫我出去啊。」大姐說。

  45歲以上女性壓力性尿失禁

  患病率近40%

  杜主任說,這種情況在大姐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中很常見,這是一種疾病,叫壓力性尿失禁,可以治療。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壓突然增加時出現無法控制地漏尿,大笑、咳嗽、打噴嚏、跑跳等動作都可引發,特別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

  相關部門曾對722名45歲以上女性進行統計,有壓力性尿失禁的人數是284例,患病率為39.34%。但由於醫學知識缺乏、羞於示人等傳統觀念影響,尿失禁女性的就醫傾向非常低,僅有10.92%的女性曾到醫院就診。

  杜主任說,如果只是偶爾漏尿,也屬正常,但如果經常發作,就要到醫院就診。如果不處理,壓力性尿失禁的症狀會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嚴重影響個人衛生,導致皮膚感染、泌尿系感染、膀胱結石,嚴重時會影響腎臟功能。

  杜主任建議,如果患者實在覺得難為情,可以專門去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專科門診」。

  預防尿失禁

  多做提肛活動

  杜主任說,目前治療尿失禁的方法有好多種,醫生會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選用。輕度患者可運用行為鍛鍊或藥物治療等保守方式緩解症狀。對於保守治療無效或者症狀比較嚴重的,就要考慮手術治療,比如微創「吊帶手術」,手術不複雜。女性的盆底肌,承託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與控制排尿、排便等有關。女性生產和年齡增大,盆底肌肉逐漸鬆弛,產生尿失禁。「吊帶手術」,簡單講就是用一根特製的穿刺針,把一條聚丙烯網帶U形懸吊繩固定於尿道下方。替代鬆弛的肌肉韌帶,恢復正常的尿道關閉功能。手術過程只需要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比例很高,如何預防?

  杜主任有幾點建議——

  1.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要定期做孕、產後檢查,避免產後的重體力勞動和咳嗽、便秘等使腹壓增加的疾病。

  2.如果孕期或產後有尿失禁症狀,要儘早做盆底肌肉的鍛鍊治療,尤其在產後一年內做盆底肌肉的鍛鍊治療,多數患者可以康復。

  盆底肌肉功能鍛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臥後,各做45-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

  3.圍絕經期,要積極治療慢性支氣管和便秘等腹壓增加的疾病,定期婦科檢查。平時不要憋尿,注意減肥,飲食要清淡,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便秘。

相關焦點

  • 日常提肛,預防痔瘡?
    日常提肛,預防痔瘡?Q什麼是提肛運動? 提肛也就是肛門括約肌鍛鍊,和盆底肌肉鍛鍊很難完全區分開來,所以常被看成是一個整體性的訓練。盆底肌肉鍛鍊(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FMT),包括PC肌鍛鍊,Kegel鍛鍊等鍛鍊方法都是提肛運動的升級版。
  • 「笑尿了」可不一定都是好事,這些常見因素都可能導致女性尿失禁
    在泌尿外科門診,女性尿失禁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尿失禁又稱小便不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從膀胱經尿道自行外溢的一種病症。尿失禁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但在女性和老年人中更為常見。目前,全球有2億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困擾,其中成人女性尿失禁發生率為25%-45%。國內一項多區域調查表明,中國女性尿失禁發生率為30.9%,中國男性尿失禁發生率為3%-10%。哪些因素會導致女性尿失禁?
  • 壓力性尿失禁——不再是難言之隱
    壓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簡稱SUI)的定義是指噴嚏、咳嗽、大笑或運動等腹壓增高時出現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其發病原因有妊娠、分娩、人流、引產、手術、肥胖及年齡增大等。
  • 男人堅持做提肛運動,有哪些好處?
    提肛運動是指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後放鬆,一提一松就是提肛運動,那男性常做提肛運動,有什麼好處呢?提肛運動能夠有效改善局部血液的循環,還能顯著提升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可以預防肛門鬆弛,進一步可以防止痔瘡以及脫肛的症狀。
  • 超簡單的提肛運動,每天堅持做,身體自動收穫好處,別不好意思做
    其實很多運動並不費時間,動作也很簡單,一學就會,好處也不少,比如說提肛運動。提肛運動怎麼做?提肛,其實就是提收自己的肛門,其實動作也很見到,只要有規律的網上提收肛門,然後停頓幾秒鐘,再放鬆身體,這樣一緊一松就已經達到了鍛鍊的效果。對肛門附近的肌肉有很好的鍛鍊作用,並且還可以促進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預防痔瘡以及其他一些症狀的出現。
  • 經常做提肛運動,對身體可能有幾大好處,但你做對了嗎?
    對於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預防婦科病的。那麼提肛運動具體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有什麼注意事項嗎?經常做提肛運動,對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提肛運動對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提肛運動最主要的就是可以鍛鍊到肛門處的肌肉,可以促進肛門部位的血液的循環,對於防治痔瘡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 男人每天堅持做提肛運動,一段時間之後,三個喜人變化慢慢降臨
    提肛運動可以促進激素的分泌,這是因為提肛運動能夠通過調節機體的陽氣來幫你補充陽氣,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講,只要是運動都可以補充陽氣,而提肛運動可以有效的促進機體神經。若是男人平常沒什麼事就可以做一下提肛運動,對於男性來說這項運動是一種十分健康的運動,所以經常做提肛運動有助於促進激素的分泌,讓男性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避免漏尿的情況出現,提高排尿功能。
  • 40歲後女性做4件事預防,提肛運動有幫助
    劉女士今年47歲,有兩個寶寶,今年小二剛剛去幼兒園,她有了自己的時間,為了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她迷上健身運動,不過有一點讓她非常尷尬,那就是當她做運動、跳躍、或者較為劇烈的活動時,甚至在深蹲的時候竟然會漏尿的情況!這種事她不好意思問別人,但當這個成為常態後,她想著到這樣是正常現象嗎?
  • 沒事常做提肛運動,4個好處身體會告訴你,能堅持嗎?
    而將提肛運動運動得最好的,或許便是我們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的養生四訣是:「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其中「十常」便包括了提肛,即:肛常提。讓乾隆皇帝迷戀的「提肛運動」,到底是什麼?提肛運動又名為凱格爾運動,這項運動最開始是為了用來改善尿失禁、婦女的產後尿失禁、女性產後鬆弛問題,後來被推廣到治療男性性問題上。到了現在,現代醫學又發現了提肛運動有幾個好處。
  • 一咳嗽或一笑,就會漏尿,是得了尿失禁?怎麼才能緩解?
    一咳嗽、大笑或用力搬抬重物時漏尿,這種情況其實是尿失禁的一種情況。這種問題往往更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根據統計,有超過23%—45%的女性,會出現這種尿失禁的情況。而女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自然生產。
  • 成年人的尿褲子:尷尬的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這種類型的尿失禁包括膀胱不穩定,逼尿肌反射亢進,膀胱痙攣和神經源性膀胱(未抑制膀胱),尿失禁與逼尿肌收縮未被控制有關。 2.壓力性尿失禁 身體運作如咳嗽,噴嚏,顛簸或推舉重物時腹內壓急劇升高後發生不隨意的尿液流出。尿道括約肌功能不全,致使尿道阻力不足以防止尿液漏出。 3.充溢性尿失禁 當長期充盈的膀胱內壓力超過尿道阻力時即出現充溢性尿失禁。
  • 無論男女,每天堅持做提肛運動,鍛鍊肌肉,趕跑便秘!快試試
    ,提肛運動已經變成大家所鍾愛的一項活動,那它到底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一、最不費力的「運動」,好處不少1、有助於預防、治療肛門類疾病提肛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肛裂、脫肛、肛門鬆弛、痔瘡等疾病。,有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細胞組織水腫;避免靜脈瘀血、擴張,預防肛門類疾病的復發。
  • 為什麼男人喜歡提肛運動?每天提肛50次,三個月後,驚喜連連
    生命在於運動,保持好的運動方式,經常運動鍛鍊,對身體護理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對於很多男性來說,堅持提肛運動,對身體調節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也是他們改善身體的秘密武器,為什麼這樣說呢?男性堅持提肛運動,會收穫什麼?不要多,每天進行提肛50次,三個月後,驚喜變化會悄悄出現。
  • 堅持做提肛運動,身體會收穫哪些好處?
    提肛運動做起來其實非常的簡單,且在任何場合都可以做。平時工作的過程中經常做一做提肛運動,對肛門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痔瘡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現在身邊有很多人深受痔瘡的困擾,不僅會有疼痛感,還會有出血現象,嚴重時需要手術才能止血。
  • 怎樣正確進行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這是一項很簡單又是沒有副作用的訓練運動,對盆底肌的肌群的肌力訓練都是有好處的。首先跟大家講講什麼是提肛運動,都有些什麼好處?提肛運動很多人又稱為「肛提運動」,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對盆底肌肌力的訓練,最初是運用於張力性的尿失禁,後來用於盆底肌鬆弛或是異常收縮導致的一系列疾病,例如對預防盆底肌鬆弛或是著床脫出都是有好處的。在做的過程中是站直,雙手自然下垂或是插住腰部,是先深吸氣後屏住呼吸,使肛門收縮向上,堅持5秒,放鬆,再如此重複幾次。
  • 一個月提肛運動帶來的變化
    人們總說,做運動對身體好,對腸道好,聽說對對肛門也好。但運動了一段時間,好像沒有什麼變化,依舊會出現便秘,也會長痔瘡,看來運動對改善肛門沒有效果。不不不,我們的尤明輝主任說,這是運動方式沒對,如果需要改善肛周情況,我們應該做提肛運動。
  • 世界尿失禁周中國大型公益巡講活動啟動
    本報訊 (記者楊鳳立)每年6月的最後一周是世界尿失禁周,為進一步普及尿失禁的疾病知識,提高女性對尿失禁的防治意識,「2011世界尿失禁周——中國大型公益巡講活動」正式在北京啟動。三甲醫院知名專家將走進社區,近距離解決眾多尿失禁女性患者的疑問,傳授更多防治辦法。
  • 堅持做提肛運動,身體會收穫哪些好處?早了解早受益
    提肛運動做起來其實非常的簡單,且在任何場合都可以做。平時工作的過程中經常做一做提肛運動,對肛門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而經常做提肛運動能夠預防痔瘡,還可以避免出現脫肛的症狀。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有一個通病,則是久坐。經常一坐便是一整天,如果遇到加班,久坐的時間還會更長。長時間的坐著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對肛門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並且也很容易誘發便秘。
  • 堅持每天做提肛運動,幾大好處可能很快看得見,早了解早受益
    最近提肛運動十分火熱,不少人都在做,那麼到底什麼是提肛運動呢?對我們身體又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在醫學上提肛運動稱之為肛門舒縮運動,顧名思義,提肛運動就是一種通過提肛這一過程有效增加肛周局部肌肉活動,從而有效改善肛周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靜脈淤血曲張,提升肌肉收縮力的運動。每天堅持做提肛運動,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呢?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
  • 吳士良:探索尿失禁的先行者
    關於尿失禁的那些「第一」  採訪之前照例要做功課,令人沒想到的卻是,除了北大醫院官網上那一小段孤零零的專家簡介,有關吳教授的資料在網上竟然遍尋不著,惆悵之餘,採訪只好從零開始。然而,隨著不斷地接觸,吳教授像扒開沙堆後露出的金子一樣,用很多個「第一」亮花了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