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闔是鬼谷子十三篇開篇第一章。在捭闔篇裡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先所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今天這篇內容就跟各位聊聊這句話。
這句話意思是說:「聖智之人在處理人世間事物時,都是會依據事物的規律性來考察其發展趨勢變化的重要,開展各方面的比較參考,得到全面的認識,才可以取長補短,就虛避實,才可以把問題解決的張弛有度。」
用我們如今的理解便是,看事物的重要之處,就需要正確認識操縱整體事件的核心,這樣才會得到主動權和把控權,緊要關頭可以做出合理有效的決策。
《前出塞》
唐代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這幾句源自杜甫的《前出塞》這首詩,堅信大家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這幾句的意思,便是跟我們平常老話說的「打蛇要打七寸」是一個意思。
不論幹什麼都要抓住關鍵;人世間不論任何的事物,只要是喪失了核心,都將不長久,因此 ,做事找對核心點,核心人物,才可以一擊必中,這也是我們出來做事要想操縱局勢的一個很重要的法則之一。
擒賊先擒王如何去徵服一個群體?
俗話常說「偷雞摸狗」,這句話是說誰的呢?
這句話最開始是說狐狸的,狐狸在偷雞時,假如碰到了狗在看家門,會主動性誘惑狗追它,隨後讓狗掉入自己所鋪設的陷阱,而這時它同伴便會藉機捉到雞,逃之天天。
要想徵服整體雞群,務必先打擊掉他們的保護層,而雞群一旦失去核心點,便會迷茫手足無措,到處奔逃。
狐狸處理掉了看門狗,雞則任它予取予求,恰好是應用這一個道理。
打擊一個群體,最先要把群體中最強者處理掉,方予自己可乘之機,這就是正所謂的「擒賊先擒王」了。
在整體食物鏈中,人類儘管是自認為駕馭一切,一些動物的智慧和行為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動物就懂得了這樣的捕獵方式,人類通過觀察了解,轉換成的知識。
當然,作為縱橫家的創始人,鬼谷子的智慧並不是這一兩篇文章就能說得完的。
鬼谷子集畢生心血,為後人留下《鬼谷子》一書。其領域涵蓋管理、商場、職場、處世等各個領域,以精彩紛呈的故事呈現鬼谷子的智慧謀略。
《鬼谷子》作為道家的經驗總結,它融會了鬼谷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其價值是不言自明的。這本書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關於心理學的書籍,主要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事,從人性的角度,任何挖掘出人性的弱點,察言觀色,走向成功。
讀《鬼谷子》知道,如果遇到的是豬,你不用跟他談思想,因為他關心的是飼料。讀《狼道》知道,不要把秘密告訴好朋友,因為好朋友也有好朋友。讀《羊皮卷》知道,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因為運氣差的人根本笑不出來。讀《人性的弱點》知道,心情要留給懂你的人,感情要留給愛你的人。讀《墨菲定律》知道,教會你不要相信任何人的人,永遠都是你最信任的人。
這五套書集演說技巧、人性弱點、心理學之精華,為老闆、經商、職場人所必讀。書中涵蓋了很多經典案例,每篇都有解析與導讀,教會大家為人處世的生存法則和智慧謀略,借古人之經驗,少走很多彎路。
學謀略,學心理學,這五本足矣,五本限時特惠88.8包郵到家,一場電影的錢,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