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區運用「街鄉吹哨、部門報到」這一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緊扣冬奧服務保障促民生這一契機,推進基層治理向解決群眾需求深化。
以「吹哨報到」機制改革為統領,在服務群眾中踐行初心使命
緊緊圍繞群眾需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接訴即辦」等熱點難點問題,以點帶面,確保「吹哨報到」機制改革重點工作取得實效。
統籌協調,凝聚防控合力。堅決履行屬地職責,啟動一級響應機制,將冬奧會賽區防疫納入地方防控體系,與服務保障融為一體,緊盯年底賽區基本建成和運行基本就緒的目標,堅持安全、施工、運行共抓,保障明年系列測試賽服務保障工作。在全區分步開展「示範社區(村)創建」「黨員聯萬戶、幹部駐村居」等專題活動,推動形成「一把手」抓帶頭、「一張網」抓防控、「一盤棋」抓統籌、「一竿子」抓到底的工作局面。統籌調配、全面發動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村居黨員幹部、物業保安、志願者等5萬餘人參與社區(村)疫情防控,建立前線臨時黨支部,通過「雙報到」機制和下沉聯繫機制持續推動黨員幹部下沉一線,累計推動區級部門、駐區單位2.8萬餘人、22.6萬餘人次下沉社區(村)一線參與防控工作。
精準施策,解決群眾訴求。全力做好「接訴即辦」工作,建立區領導指揮調度、區城市服務管理指揮中心綜合協調、街鄉鎮和委辦局具體落實的三級工作體系,堅持周例會、「一對一」對單、「面對面」指導等形式交流工作經驗,指導各單位精準、快速辦單。深入探索「雙考核」工作制度,促進考核科學化、全面化、系統化。針對全區共性問題和複雜疑難問題,制定複議定責、風險評估、督查督辦和提請報告等10餘項制度。對於風險較高的工單,建立完善提前預判、快速響應、協調跟進、考核回訪、重點反饋等閉環管理機制,確保群眾訴求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多措並舉,推進垃圾分類。結合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確立生活垃圾「5+1」分類模式,實現黨政機關、社區、村莊、社會單位4個領域全覆蓋,垃圾分類5個運行環節逐步完善。保障每個社區(村)至少一處四類桶站和再生資源回收點,社區(村)設置裝修垃圾暫存點、廚餘垃圾堆肥點,容器配置率和桶站符合率達到100%。配備各類垃圾清運車輛804輛,各類垃圾隨產隨收、隨滿隨運,收運覆蓋率達到100%。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採取單位預約+巡迴宣傳的方式,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作用,推進垃圾分類宣講活動進機關、進街鄉鎮、進社區(村)。各社區(村)還啟動「敲門」行動,把垃圾分類知識送上門。不僅線下宣講,線上有獎競答、「北京延慶」APP直播活動同樣如火如荼開展,實現垃圾分類宣傳全覆蓋。
以「吹哨報到」系統建設為抓手,在區域基層社會治理中提升治理效能
為滿足條塊協同推進基層治理的需求,開發上線延慶區「吹哨報到」信息化系統,涵蓋全區18個街鄉鎮、74個區級職能部門、57個基層站所、20餘家公共性服務企業。
分級哨源,「級、事、人」精準到位。建立多層次「吹哨」機制,將群眾訴求分為普通哨、重點哨、疑難哨三級哨源,針對疑難問題,建立哨源升級機制,保證「哨隨事動,事隨哨結」。全區所有處級班子單位接入系統平臺,明確「吹哨」事件牽動「報到」部門範圍層級。街鄉鎮與「報到」部門對接,暢通「二次會商」「疑難定責」等問題解決的渠道,切實凝聚治理合力。部門依據街鄉鎮描述,指派對應人員報到,回復街鄉鎮。
保證效率,「平臺、數據、重心」聯動融合。整合「吹哨報到」信息系統與網格化管理系統深度融合,推動網格線索轉化為哨源線索,推動基層線索未訴先辦、熱線工單精準定位、疑難問題及時吹哨。完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從時間、來源、歸屬、解決情況等多方面進行智能統計,為提前研判各類風險奠定數據基礎。推進各單位將工作重心聚焦到服務群眾的主責主業上來,推動電子化無紙化操作,各環節流程痕跡自動記錄、隨時查詢,縮短訴求工單流轉辦理時間。
賦權落地,「屬地、過程、績效」強化監督。設置街鄉鎮「報到」「解決」「滿意」三項評價環節,對職能部門推動辦理情況進行一「哨」三評判。辦理結案環節需街鄉鎮同意方可完成,有效防範「吹哨」不「報到」,「報到」不辦理的現象。工單辦理狀態、時限進度、責任分工可查可看,區級調度平臺實時掌握哨單各方進展動態,對推進不力、推諉扯皮、跟進緩慢的職能部門,實現即時發現、事中督辦、事後問責。建立健全雙向考核評價機制,通過系統匯總分析,年終對「吹哨」和「報到」部門相應打分,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以「吹哨報到」改革創新為契機,在城市精細化治理中打造「楓橋經驗」
經過督促相關專項工作組創新舉措,延慶區「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各項工作取得一定實效,產生了一些創新成果,為提升基層精細化治理水平提供有益借鑑。
創新工作舉措。聚焦問題街鄉鎮、社區(村),建立83項整改臺帳,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實行三級督辦和月度、季度銷帳管理。各街鄉鎮通過總結專項治理、「吹哨報到」機制改革經驗,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康莊鎮探索建立「村民說事」制度,以村為單位,黨員聯繫服務群眾實現網格化,抓實「領導包片、機關幹部包村、黨員包戶」三級網格體系,在全鎮34個村覆蓋推行。舊縣鎮探索三級網格化黨建新模式,製作黨員聯繫群眾網格圖,完善群眾訴求表達等機制,不斷推進農村基層組織管理方式從被動處置問題向主動發現問題轉變。
探索區域特色。堅持高標準、系統性、常態化的總要求,聯動運用「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把創文明城區、辦百姓事實、迎世界盛會放在重要位置,開展創城攻堅「百日大決戰」、「五大不文明行為」專項整治、「文明餐桌」創建等活動,42.4萬人次參與系列志願活動,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完成區級大數據平臺建設,區級城市大腦初步實現遠程聯動指揮調度。打造社區議事廳示範點,制定「月協商」活動計劃,確定192個議題。
營造良好氛圍。開通「你說我辦」欄目,有效留言信息轉區城市服務管理指揮中心派單督辦,以12345工單現有辦理流程為基礎,形成群眾留言信息辦理的完整閉環。以「北京延慶」APP為基礎載體,串聯相關信息化平臺,明確19項重點任務,建立健全會商調度、民情匯總研判、訴求流轉督辦等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