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祁縣人民醫院王之顓、李京、王麗、趙輝、趙海明、李豔輝六位勇士舍小家,為大家,不懼風險,逆向而行,第一時間踏上援鄂徵程。而作為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家屬,毫無怨言地擔起了家庭的重責、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用實際行動鼓勵「白衣戰士」勇往直前,盼望著親人早日凱旋而歸。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的家庭是名符其實的最美「抗疫」家庭。今天,他們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為大家深情講述支援武漢疫情防控期間的感人事跡,動人心弦、激人奮進。
趙輝
援鄂抗「疫」,是我無悔的選擇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上驟燃打響,面對持續上漲的紅色數據,面對血色加深的疫情走勢圖,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怎能不為疫情肆虐下的武漢同胞憂慮、揪心呢?在疫情面前,醫務工作者的字典裡沒有「退縮」二字。所以我和許許多多的同事們一樣,在第一時間寫下了請戰書。「我懇請領導批准我到一線,我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當初自己宣誓的南丁格爾誓言!」
2月9日凌晨3:00,手機鈴聲響起,出於職業的習慣與敏感,以為是科室出現了緊急情況需要我去加班,我立即接起電話,是院領導批准了我的請戰,同意我參加祁縣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出徵湖北武漢,我興奮不已,以最快速度收拾東西。「你怎麼這麼不讓人省心!這次新冠疫情你去武漢,你現在也是有孩子的人了,要是被傳染了怎麼辦……」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焦急的反對聲,我深知,我的戰場是在疫情的紅區-----武漢,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只會比17年前抗擊非典的戰鬥更加艱難。對於家人,我有著太多的愧疚,尤其這個時候,家人最需要我陪在身邊,我卻要遠赴武漢抗疫一線,不僅給不了家人慰藉,還害得家人為我擔憂。現在自己也是孩子的媽,更能體會爸媽的不舍與不易,看到爸媽滿頭白髮,聽著媽媽的責備、爸爸的囑咐,心裡真的很不好受!」但是作為一名白衣戰士,作為一名醫院的中層幹部,衝鋒在前,勇於擔當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出徵儀式上,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為我們送行,握手間無盡的是溫暖和鼓勵,話語中是千萬的叮嚀和重託,眼淚裡是即將離別的擔憂和不舍……我忘不了院長那深深的一鞠躬,他代表著同度時艱,眾志成城,劈波斬浪的豪情,更飽含著一種囑託與關心,這種力量,讓我熱淚盈眶。面對戰旗,我們豪情宣誓:「我們將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言,一個個目光如炬的眼神,緊握的右拳高高舉起,這都代表著我們即將奔赴戰場的決心,此時的我們是一個個白衣戰士,能夠代表山西晉中,代表祁縣醫療集團馳援武漢,是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我們職業價值的最高體現!
上午10時我和5名戰友作為山西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出徵武漢,奔赴抗疫一線!晚上6點多到達武漢,空乘人員流著淚的樣子仿佛還在眼前,「下了飛機,就是武漢,請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坐在開往賓館的大巴車上,看到空寂的街道,孤獨無華的路燈時,一絲悲涼不由湧上心頭,那一刻更多的是心疼,心疼得想哭。這不是我曾經嚮往的的地方,「武漢受傷了!」不要怕,我們來了,我們會和你並肩作戰,一起為你「療傷」。地標性建築上閃動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使我們的步伐更加堅定,請相信我們定會還你昔日的繁華美麗,因為我們身後有祖國堅實的後盾。
我們被安排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工作,為了更好地工作,我毅然剃光了心愛的長髮,不曾後悔,剃光的頭髮還可以再長出來,因為方艙醫院的生命卻經不起1分1秒的等待。我們的主要工作包括收集並上傳患者信息,病情觀察,生命體徵測量、指脈氧監測、口服藥物治療、核酸檢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在防護服、護目鏡、雙層口罩及手套的保護下,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顯得不那麼簡單。單核查患者身份、詢問患者需求這一項工作,就得花費將近1個小時,我們克服著種種困難,10小時的不出不入,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到變形的臉,胸悶噁心感、對乳膠手套過敏的不適等等,沒有一個人退縮,我們都願意做的更多一些,做的再好一點。終生難忘自己「上戰場」的準確時間:2020年2月12日凌晨2點,恨不得一步來到患者跟前,給予他們最貼心的照顧和關愛,可身上厚厚的防護服,偏偏拖起了後腿,平時矯捷的步履變得笨重蹣跚,連平時引以為傲的靈活操作因為層層防護的緣故也變得笨拙起來。誰曾想到第一次進艙不到半小時,厚厚的防護服就讓我透不過氣來,頭暈、噁心,只能張嘴呼吸,每一次和患者的溝通都好像要把全身的力氣用完。當病人看到我出現不適時還笑著跟我說,「不要著急,不用緊張害怕,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這裡有個凳子坐一會兒,能休息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休息,我們很感謝你們那麼遠的路來武漢支援,爸爸、媽媽挺擔心的吧……」聽到這裡我莫名的心酸,心裡的那道防線在此刻崩塌,使命感更加濃烈。我一定要幫助他們戰勝病魔,一起去推開那扇迎春的阻礙。
「常常有人問,身處疫區你害怕嗎?」 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是我知道,只要有堅定的信念,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我們一定會贏。方艙醫院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只有白天和黑夜。作為一個方艙的責任護士,我已逐漸適應了這種全副武裝的工作,我負責兩個病區近30位患者,每次接班後,我都會大聲的和大家打一聲招呼:「你們好,我是你們的責任護士,趙輝,現在由我來接班為大家服務。」早班時,我會跟隨大夫一起查房,並在自己事先製作的表格中一一記下每位患者的情況,何時採集標本;有無化驗結果;有無不適症狀;有無短缺藥品;有無所需物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測體溫、測脈氧、量血壓、發中藥、領物資、發一日三餐,還要時時刻刻關注每位患者的情緒、心理活動。病人們沒有家人陪伴,對疾病未知的恐懼,每天上漲的數據,都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為此,我會為他們不斷加油打氣。有一位50多歲的阿姨,每次我走到她的床前,她都會和我主動打招呼:「小趙,你好,看到你大大的眼睛就知道是你上班。她竟然記住了我這位小小的責任護士,心中無比感動。那天不知什麼原因,讓她滿懷出院的期望落空了,當我接班查房時,她便一股腦的向我訴說。我豎著兩耳仔細聽著她帶著鄉音的普通話,我能夠體諒她壓抑的心情,更能理解她想回家的心切,經過一番安慰,她波動的情緒終於有所平靜。看到她用快餐盒喝藥時,藥液會從周圍溢出,我急忙取來紙杯遞給她,她一臉說了好幾聲:「謝謝,謝謝……」,我終於深刻體會到了那句話的含義——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為了節省時間和醫護資源,我們每位醫護人員都練就了上班前後下來十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的「本領」,方艙條件有限,環境很難與醫院相比,上夜班氣溫低,大家都會用杯子接滿一瓶熱水來取暖。上下班途中大家都會唱一首歌來相互加油鼓勁,每每唱到那句「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那一刻我真是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在方艙醫院給我記憶最最深的是熱心的張大姐。她不僅主動幫我分發三餐,用物不夠的時候還會陪我下電梯去取,並提醒我要小心。她還說:「姑娘,有什麼事你就說,我替你做,等疫情過後我一定陪你好好逛一逛武漢,武漢真的很美。我已經和家裡商量好了,如果我走了,一定要把我的遺體捐給有用的人!」這麼沉重的話題,她卻說的那麼輕鬆,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生命的珍貴和脆弱,體會不到武漢人民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最最讓我興奮的是交接完畢出艙,摘護目鏡和摘口罩的時候是最爽的!我的眼睛漲得生疼,耳朵疼的好像要掉下來,我經常會摸一下耳朵看它是不是還健在!看著臉上一個個水泡,滿臉深深的壓痕,沒有委屈,只有勝利的喜悅和滿足!最最讓我難忘的是近20名患者聯名手寫感謝信,「感謝山西省祁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希望他們保重身體,平安健康,早日和家人團聚。來年相約武漢,定要看看他們究竟長什麼模樣!」看著患者寫給我們的信,我們更加深信今日的負重前行,終會換來明日的大眾安康!
在武漢抗疫的日子裡,我「光榮」地實現了好幾個「第一」: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穿「尿不溼」;生平第一次說那麼多的「謊言」;跟家人朋友說這裡吃的好,住的好,不用做家務,不用管孩子……你們就當給我放一段時間假讓我好好享受一下吧。其實我經常會失眠,每每結束通話之後淚水止不住的流,想孩子,想父母,想家裡的一切 。但我經常告訴自己,身在武漢,心也要在武漢,我要盡我所能,把我的患者照顧好,還他們一個健康的武漢。在公與私的天平間,我既然選擇了堅守,選擇了戰場,就要把所有的兒女情長藏在心間,等到戰疫勝利我要和我的隊友健健康康回去,向我的領導我的同事我的親人報告平安。我第一次沒有陪兒子過生日,我給兒子寫了一封沒有寄出的信:我的寶貝,雖然你的12周歲生日媽媽缺席了,媽媽沒有給你一個生日的擁抱和親吻,雖有小小的遺憾,但媽媽無悔!無悔這條援鄂路,無悔這趟援鄂行。我為自己生在強大的中國而感到自豪!願我的寶貝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儘自己最大努力為祖國作貢獻!我第一次收到叫做「印章」的珍貴禮物;第一次有患者堅持要從千裡之外給我郵寄特產;第一次知道負重前行的分量;第一次被那一聲聲的「謝謝」、一句句的「感恩」所融化。如果說武漢戰疫的日子是一種磨難,那麼我想說,感謝磨難淬鍊了我,讓我面對困難艱險時更加堅韌和剛強。
我沒想過當「英雄」,也沒覺得自己有多麼偉大,只想儘自己所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永遠記得和武漢大姐「待到春暖徵衣退,攜君看盡兩江花」的美麗約定,永遠記得我的每一位患者。援鄂47天,我收穫了感動,學會了堅強,我有幸走進這個意義非凡的戰場!每當有人跟我提起「江漢方艙的那些故事」,還是會不自覺的說:「我也曾是江漢方艙的一份子。」在這裡,我還要感謝來自家鄉的關懷,感謝家鄉各級政府和各級領導們,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還時刻關心牽掛著我們,為我們籌集物資:N95醫用口罩、酒精、84消毒液;為我們寄送家鄉特產:賈令燻肉、大紅棗、老陳醋......讓遠離家鄉的我們倍感溫暖。正是因為有了你們強大的支持,我們並不孤單!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最後,我要感謝我的醫院--祁縣人民醫院,沒有醫院的培養,就沒有今天援鄂的我,就沒有這次特殊的戰「疫」所獲與所感,這定將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而又難忘的記憶。從這場疫情中我看到了中國力量,看到了中國精神,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我為生在中國而驕傲!因為在那裡我見證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懂得了——當一個人的生命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時,使命比生命更加重要的家國情懷;我更深深地體會到了——護士的平凡,在於她屬於每一位病痛的患者,像平凡的小草在大地上紮根,而護士的偉大,在於能在國家需要之時挺身而出,逆向前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秉承南丁格爾精神,始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帶著這份抗疫精神,把更多的愛傳遞給每一位患者,為護理事業奮鬥終生!
原標題:《小家傳大愛 共築家國夢」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