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盤踞山西38年,成為最富有軍閥,全靠此人一路扶持

2020-12-12 鳥瞰歷史

在民國軍閥混戰的時代,閻錫山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在所有軍閥當中,閻錫山是活得最久的一個。在他的掌控下,山西的經濟雄厚,武器精良,在抗日戰爭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閻錫山的發跡史。

閻錫山出生於188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打著去南方平亂的名義,率領部下殺到山西,幹掉了當時的山西巡撫陸鍾琦,從此成為了山西都督。由於山西距離京師很近,這讓清朝十分惶恐,後來袁世凱上臺後,閻錫山隨之投靠,進而鞏固了他在山西的地位。

隨著袁世凱的下臺,閻錫山成為了山西掌控一切的存在。閻錫山畢竟曾留學日本,在各地軍閥混戰不止的時候,閻錫山在山西任用了一批精幹人才,在山西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以達到保境安民的目的,把山西治理得很像樣子。在民國時期,山西就是閻錫山雷打不動的一塊地,也成為了北方少數幾個沒有受到戰亂影響較大的省份。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閻錫山在山西積累了雄厚的經濟資本,而這都要歸功於一個人,他就是閻錫山手下的得力幹將,巨商賈繼英。賈繼英的發家,還要從1900年慈禧逃難到山西說起,當時慈禧提出要借賈繼英10萬兩銀子應急,而賈繼英一口氣給了慈禧30萬兩。投桃報李,慈禧後來就把她在西逃期間的財政稅收,都交給賈繼英的大德恆票號管理。

從此,大德恆票號在全國大開分店,而賈繼英也成為了資產過千萬兩白銀的山西巨富。閻錫山統治期間,也是山西晉商最輝煌的時刻,後來大德恆票號也成為了晚清戶部的專用銀行,賈繼英也成為了繼胡雪巖之後,第二個紅頂商人。

民國時期,賈繼英在閻錫山的支持下,在山西大興工業,更是賺得盆滿缽滿,為了回報閻錫山,賈繼英也給了閻錫山雄厚的財力支持,為閻錫山武裝出一支晉綏軍,這支部隊裝備精良,在抗戰期間有很亮眼的表現。

相關焦點

  • 民國軍閥走馬燈似的更替,為什麼閻錫山能統治山西38年
    閻錫山(1883-1960)被譽為山西的「土皇帝」,人稱「閻老西」,「亂世狐狸」。從1912年當上山西都督,到1949年敗退臺灣,閻錫山統治山西時間長達38年之久,是民國時期各封疆大吏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 此人佔據山西幾十年,是民國眾軍閥掌權最久的,卻在臺灣孤獨而死
    民國時期,幾乎每個省份都有軍閥把控著,雲南有蔡鍔,廣西有李宗仁、白崇禧,東北有張作霖,而山西也是有著閻老西。閻錫山盤踞山西幾十年,也可以說是山西的王了,人們都習慣性地把他叫做閻老西。再補充了軍備後,閻錫山等中國同盟會會員便決定進行了起義。在29日的早晨,起義軍成功攻入了城內,當時任山西巡撫的陸鍾琦被起義軍殺死。山西也進入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起義軍建立了軍政府,也因為閻錫山是山西人,加上又有出眾的軍事才能,便被大家推舉成為了山西都督。就在山西轟轟烈烈地進行革命時,清朝也終究是感受到來了革命帶來的危機。
  • 「山西王」閻錫山:文人軍閥,留下數百萬字遺著,給自己寫輓聯
    近代史上最值得被人們熟記的文人將領非偉人莫屬了,有在橘子洲頭憶往昔歲月的感傷,也有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豪氣,更是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感性。與偉人的豪邁詞風相比,另一位大人物對文學的擺弄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他就是歷經軍閥混戰以及各類重大事變後仍執政山西省長達三十八年的閻錫山。
  • 他是屹立不倒的軍閥,在山西統治達38年,解放軍到來後結束了統治
    我們都知道,在袁世凱手裡有一支北洋軍隊,但是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隊群龍無首,所以就紛紛佔據一方,成為了軍閥,他們誰也不服誰,其中有幾股力量比較強的軍閥,分別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馮國璋、吳佩孚為首的直系軍閥,還有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綏系軍閥。
  • 閻錫山為什麼打不出山西?
    ——閻錫山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江山鼎革,閻錫山主政山西38年,全程參與和見證了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就政治生命的長度而言,閻氏在同類軍閥中無出其右者,但是,就軍閥事業的廣度而言,閻錫山在同類軍閥中的表現很一般——地盤囿於山西一地(曾短暫控制綏遠),始終沒有完成向山西省外的擴張。
  • 民國軍閥割據,為何閻錫山偏居山西,卻能力壓各路軍閥成軍閥之首
    如閻錫山、段祺瑞、張作霖之流,不僅善於節流,更善於開源。將自己的地盤經營的有聲有色,還從外界得到列強的支持。手下的軍隊自然數水漲船高,一度都達到數十萬的規模。這裡就說一下民國政壇常青樹閻老西。1912年,閻錫山基本上掌握了山西的軍政大權。
  • 「山西王」閻錫山一代霸王最害怕的人,嚇得連頭都不敢抬起
    1920年前後的聯省自治風潮旋生旋滅,但同樣打著「保一方平安,促一地繁榮」的閻錫山卻能統治山西38年,成為名副其實的「山西王」。閻錫山的圓滑也是在清末民初「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環境下歷練出來的,他總結經驗教訓,提出「三不二要主義」,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後來他進一步概括為「保境安民」,對外界的爭鬥採取「中立」。經過數年的苦心經營,使山西成為他獨霸一方的小天地。
  • 山西王閻錫山:抗戰後失去地盤,他如何重新崛起?
    閻錫山,國民黨陸軍上將,著名晉系軍閥,人稱「山西王」,在蔣介石上臺後,為了自身實力不被削弱,一直都在和老蔣作鬥爭。在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為了抵抗紅軍勢力的滲透,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表示了很大支持,與此同時,還建立了「自強救國同志會」、「青年救國團」等團體拉攏民心。
  • 山西王閻錫山一生誰都不服,為何偏偏見到此人,要下跪行禮
    近代歷史中,那些湧現出來的各路軍閥無疑給中國近代增添了很多神秘又傳奇的色彩,各路軍閥雖然性格不同,但是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愛國。所以很多人給近代軍閥的總體評價都是「小節有失,大節無傷」。但是很奇怪的,軍閥大部分都驍勇善戰,無所畏懼,但是有一個人卻讓其中的兩個軍閥都感覺到害怕,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 在山西的時候,閻錫山當了40年老大,為何他手下的晉綏軍沒人作亂
    可是在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為了自己的利益,反叛上司、與友軍互相攻伐,數不勝數。但是當時全國最有名的就是西北軍馮玉祥將軍了,此人本是清朝的淮軍兵丁,卻倒戈了清朝、之後又倒袁世凱、倒段祺瑞、倒吳佩孚........等等,時人戲稱為「倒戈將軍」。 也許是由於他的帶頭作用,倒戈他的部下也非常多。即使如此,馮玉祥將軍依然堅持抗日,從未改變,很是讓人佩服。
  • 民國軍閥靠一張嘴數次挽救蔣介石,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有一個軍閥堪稱天才說客,他參與了中國近代歷史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在很多決定中國政局的關鍵事件中扮演了天才說客的角色,這個人就是民國軍閥何成浚。何成浚出生於1882年,他是湖北隨州人。何成浚為蔣介石立下的第一大功就是成功遊說閻錫山。閻錫山從辛亥革命後開始執掌山西軍政大權,被稱為「山西王」,在當時有很強的實力與影響力。蔣介石北伐時,閻錫山並沒有第一時間響應。在何成浚的遊說下,閻錫山覺得自己必須要跟蔣介石合作才有出路,在這之後閻錫山才響應了蔣介石的北伐,成為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
  • 盤踞西南的四大軍閥,是指哪四個省,軍閥頭目又是誰?
    北洋集團創始人袁世凱死後 ,全國出現了,群雄割據的局面,各地軍閥群雄並起,如東北有張作霖,河北有馮國璋,安徽有段祺瑞,山西有閻錫山,西北有馮玉祥,浙江有盧永祥,江蘇有齊燮元,還有後來的東南五省的聯軍統帥孫傳芳。以上這些軍閥都是北方,東南,西北等省份的大軍閥。
  • 他28歲獨霸一方,執掌山西38年,民國四朝元老,至今為人們所懷念
    山西王閻錫山閻錫山1883年出生於山西五臺,早年讀過私塾,後來參加山西武備學堂,因為成績優異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學成歸國後擔任陸軍團長,1911年殺死山西巡撫,響應武昌起義,宣布山西脫離清政府,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大功,1912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督軍,這一年他28歲,堪稱少年得志,也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督軍,從此開始了他獨霸山西38年的傳奇生涯。
  • 閻錫山當上都督後第一次回家過年為何還鄉不「衣錦」?
    民國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最大的歷史貢獻是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但各路軍閥為了自身利益,盤踞一方,連年徵戰,使生靈遭受塗炭。對民國那段歷史,用「亂花漸欲迷人眼」和 「你方唱罷我登場」來形容或許最恰當不過了。
  • 閻錫山逃離山西後,太原為何沒能和平解放?他把權力過渡給了5人
    它作為山西的省會城市易守難攻,也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人稱山西王的軍閥閻錫山了。他盤踞山西長達30年之久。可謂是成也山西敗也山西。閻錫山是山西本土人士,1883年出生於山西佛教聖地五臺山,隨後在學習生涯中曾留學日本,並在留學期間加入了中國同盟會。
  • 閻錫山曾稱霸山西長達38年,他的五個兒子,最終都有何結局?
    談起中國近代史的時候,閻錫山是其中重要的一篇,在民國時期,閻錫山是能與蔣相對抗的大軍閥。他曾持續掌管山西三十八年,這在時局動蕩,政權更迭極快的民國時期可以稱得上是"不倒翁"的存在,閻錫山也因此擁有了"山西王"的美譽。
  • 觀一座閻府院,讀半部民國史,山西閻錫山及其故居的是是非非
    他對山西的絕對統治長達38年,這在民國時期各地軍閥中是絕無盡有的。閻錫山自稱是在「三顆雞蛋上跳舞」的人(三顆雞蛋指的是蔣介石,日本人,紅軍)。閻錫山於清光緒九年九月初八出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現在的山西定襄縣河邊鎮),那條河叫滹沱河,河,在河的對面,有一徐姓人家,閻、徐兩家人一家富一家窮,雖沒有過多的交往,但應該還是相互有所了解的。
  • 閻錫山最任性兒子,娶完二嫂到美國開貨車,偷偷買票參觀中國老家
    核心提示: 眾所周知,在軍閥混戰的民國時期出了很多風雲人物,如張作霖、袁世凱、馮國璋、段祺瑞等,這些軍閥在民國時期都有顯赫的成就,他們其中有些後代同樣成就斐然,曾為國為家做出過貢獻,而有的則是在民國結束後選擇成為了普通百姓,直到今天也鮮為人知。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三:東花園裡看閻錫山的舊居
    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院內最值得關注的閻錫山舊居啦。1900年,閻書堂的錢鋪倒閉,閻錫山隨父躲債流落太原。當天上午,作為起義主要首領的閻錫山在一片混亂之中被推舉為都督,從此開始了他對山西長達38年統治,而這一天,恰好是閻錫山二十八歲生日。
  • 「山西王」閻錫山之子,為娶嫂子和家人翻臉,流落異國當貨車司機
    閻錫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軍閥,在晉掌權近四十年,有著非常雄厚的根基,人稱「山西王」。閻錫山縱橫捭闔數十年,有權有勢。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上將大軍閥,卻為家務事煩心頭疼。"山西王"閻錫山之子,為娶嫂子和家人翻臉,流落異國當貨車司機。「山西王」閻錫山與二太太徐蘭森生有五子,分別是:長子閻志恭、次子閻志寬、三子閻志信、四子閻志敏、五子閻志惠(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