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實習生 吳彥爽 文圖
近日,一款能從幾釐米變成一多米長的「金箍棒」迅速走紅網絡,引來不少人紛紛購買。然而,好玩的網紅「金箍棒」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又令人擔憂。對此,記者親自做了實驗,發現該款「金箍棒」彈出的瞬間,能擊碎玻璃杯。
伸縮「金箍棒」走紅網絡存在安全隱患
近日,一段網絡視頻,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其視頻的「主角」是一款可伸縮的「金箍棒」,幾釐米長的它,輕輕一按就能瞬間變成長棍,引得不少人紛紛購買。視頻中,消防人員對該款網紅「金箍棒」的安全性進行了實驗,其瞬間伸展彈出的衝擊力較大,可擊倒玻璃瓶,且其鐵皮邊緣也很鋒利,可能會把手割傷,提醒謹慎購買。該視頻在網絡傳播後,有多位家長通過網絡留言,或致電大河報新聞熱線諮詢,想了解鄭州中小學周邊商店是否有這種網紅「金箍棒」售賣,以及其危險性、是否適合孩子玩耍等。
家長李女士說,其孩子經常在學校周邊購買一些鐵質仿真兵器玩具,她也曾批評過孩子,並沒收了危險玩具,但孩子現在總在偷偷玩。她很擔心學校周邊已有網紅「金箍棒」售賣,給孩子帶來安全隱患。
記者調查:實體店未見「金箍棒」,網店有售
10月8日、10月9日,記者走訪了鄭州市多所中小學周邊商店,以及火車站周邊的玩具批發市場。走訪中,記者並未發現有網紅「金箍棒」在銷售。記者問及原因,一些商店、批發市場的店主表示,他們也覺得網紅「金箍棒」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沒有進貨銷售。
其中一家學校周邊商店的店主說:「剛開始,我看到有學生玩網紅『金箍棒』,也想進些來賣,但後來旁邊一家店賣的玩具把一個孩子的手給扎傷了,家長找來賠了一筆醫藥費,我發現『金箍棒』也有隱患,所以就沒進貨。」
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玩具批發市場一位做生意的店主告訴記者,「金箍棒」屬網紅產品,沒有限定適合年齡,且大多是三無產品,具有一定危險性,所以並未進貨銷售。網紅「金箍棒」等網紅產品大多在網絡平臺銷售。
記者搜索發現,有不少網絡店鋪有售網紅「金箍棒」,其價格根據其長短、外形的不同,從十多元到幾十元不等。其中,銷量最好的一家網店,月銷量達1700多個。
記者實驗:「金箍棒」彈出瞬間擊碎玻璃杯
記者通過某網絡平臺,網購了一款網紅「金箍棒」。收到快遞後,記者打開包裝,就看到其包裝盒上印有「危險,小心彈到人」的提醒。記者在其包裝上並未見到廠家、廠址等信息。
為了解網紅「金箍棒」的危險性,記者做了實驗。記者找來一個厚度約4毫米的紙箱,手持網紅「金箍棒」,打開其保險開關,鬆開壓緊彈射的大拇指後,手中的「金箍棒」瞬間對準紙箱彈射出去,紙箱上也隨之出現了一個凹陷的小圓洞。隨後,記者又找來一個約3毫米厚的玻璃杯進行實驗,同樣的操作,玻璃杯瞬間碎裂。
最後,為了測試網紅「金箍棒」邊緣的鋒利程度,記者找來一個土豆,從「金箍棒」鐵皮邊緣向下划去,土豆瞬間被切下一塊。
安全提醒:12歲以下的孩子不要玩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在一些網店,網紅「金箍棒」不僅被當作玩具售賣,還被當成魔術道具進行售賣。在鄭州經營一家玩具店的魔術愛好者小天(化名)告訴記者,他從學習魔術到表演至今已有十多年。對於網紅「金箍棒」,他關注過,也購買過。他覺得網紅「金箍棒」其實是仿照魔術師的「魔術棒」,其原理都是類似捲尺的伸縮功能,只是材質、外觀和長度存在差異,在表演魔術時,也會經常用到此類魔術道具。
對於安全方面,小天說,他曾購買過網紅「金箍棒」作為魔術道具練習使用,也清楚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無論是網紅「金箍棒」,還是其他具有安全隱患的玩具,在售賣時最好要註明適合人群。
小天建議,網紅「金箍棒」不要給12歲以下的孩子玩,且在玩耍時要佩戴手套,更不要在玩耍時對人彈射,避免傷己傷人。
最後,記者還諮詢了一位中學老師和一位小學老師,兩位老師均表示,不建議孩子玩網紅「金箍棒」等危險玩具,避免給孩子自身和其他孩子帶來危險。(編輯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