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一個人,有時候一句話就夠了.mp3
05:56來自人民日報
1
說話容易,會說很難。語言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口無遮攔,容易傷人又傷己。
古人有云:「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溫和地與人溝通,常給人一種比穿上布帛還溫暖的感覺;但如果惡語傷人,那可比長矛利戟刺人的傷害還要嚴重。不知分寸的指責會打擊一個人的自信,而真誠的鼓勵和安慰則能促使人上進。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因為身患小兒麻痺症,右腳行動不便,這讓他非常自卑,成績也不好。他的老師知道他對讀書很感興趣,不但沒有指責他學習成績差,反而經常給予他安慰和鼓勵。
從此,他不再覺得自己是個笨小孩。通過不斷努力,他的人生也開始發生轉折,最後成為一名著名的作家。後來,他特意回到自己的小學,找到當時學校成績最差的孩子,語重心長地鼓勵道:「你是個好孩子,我以前也和你一樣,學習成績很差,不要灰心。」
語言,可以是冬日的暖陽,也可以是一把利劍。一句傷人的話能毀掉一個人,一句安慰的話卻可能會拯救一個人。在生活中,少指責,多安慰,不僅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很多時候,改變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2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是如果不懂得把握說話的分寸,就可能會在無意之中說出傷人的話而不自知。
讀者曉麗跟我說,自己剛剛和一個老朋友鬧僵了。曉麗因為之前生病需要口服激素,導致身材有點微胖。有一次,她在網上看中了一款衣服,很喜歡,便滿心歡喜地發給朋友問好不好看,誰料朋友沒頭沒腦地回道:「我說你啊,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材,這款衣服只適合那種又高又瘦的女孩子穿,你穿就算了吧,別丟人了。」
曉麗聽了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朋友見她一直沒回話,不以為意地補了一句:「我這個人,你知道的,說話性子直,開玩笑的,別放心上。」曉麗什麼都沒回,直接和這位朋友斷了來往。
「人有短,切莫揭。」很多時候,一句沒有分寸的玩笑話,看起來無足輕重,實際上卻會掃人興、傷人心。
傷人的話就好比是釘在籬笆上的釘子,即使釘子被拔出來了,可是痕跡卻永遠都會在。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一句無心的話,會給他人帶來多大的傷害。所以,與人交往時請記得少貶低、多讚美。
3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喜歡埋怨上天不公。殊不知,埋怨的話語就像病毒,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讓自己陷入自怨自艾之中。
古話有言:「憂則天下皆窄,怨則到處為仇。」與人交往,理應多點體諒,少點埋怨。
埋怨的話語,就像是鋒利的刀刃,傷人又傷己;體諒的話語,就像是夏日的清風,讓人身心舒暢。
埋怨,除了讓自己更加心煩,毫無用處。語言是有情緒的,一旦埋怨成為習慣,容易讓人越陷越深,總覺得事事不如意。
少埋怨,多體諒,凡事多換位思考,才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投稿郵箱:rmrbydtg@163.com
本期編輯:李娜,實習生:鄒雅瑩
【來源: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