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懋科技跨界投資引交易所問詢 徐州博康規避借殼的資本棋局路徑...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婷

華懋科技在控制權變更完成僅兩個月後,便對「第三方標的公司」徐州博康進行跨行業投資,引發上交所問詢。1月6日,上交所對華懋科技對外投資事項下發問詢函。上交所提出三方面問題,要求上市公司進一步說明投資必要性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以及標的估值等。

對此,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認為,華懋科技投資標的公司一系列資本運作,有規避借殼上市嫌疑。

短時間變更實控人並跨業投資

1月4日華懋科技公告,公司參與的產業基金東陽凱陽以3000萬元人民幣向徐州博康增資,增資完成後將持有徐州博康1.186%股權,同時東陽凱陽向標的公司實控人傅志偉提供5.5億元的可轉股借款,有權向傅志偉購買其持有的徐州博康股權,且在行使轉股權的同時,有權以2.2億元的投資款受讓傅志偉持有的徐州博康股權。

上交所問詢函指出,標的公司徐州博康主要從事光刻膠化學品業務,與上市公司汽車氣囊布和安全氣囊袋主業無關,屬於跨行業投資,同時上市公司截至去年三季末貨幣資金8.05億元,此次投資金額8億元,佔公司貨幣資金99.38%,其中僅3000元用於向標的公司增資,5.5億元為借款。上交所要求說明該筆8億元的投資其中主要資金用於借款,而非直接投資的原因及合理性,並要求說明該投資是否為財務投資等。

徐州博康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9億元,淨利潤1.33億元,淨利潤顯著高於營業收入,且公司新生產基地投產時間不確定,同時標的公司實控人承諾未來三年扣非淨利潤不低於1.15億元、1.76億元和2.45億元,本次投資估值較2020年9月增長57.9%。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標的公司最近三年扣非後淨利潤,並結合標的公司近年業績情況說明業績承諾的可實現性;以及結合前述具體情況詳細說明本次投資標的公司估值短期內快速增長的合理性。

儘管華懋科技公告中聲稱此次對外投資不構成關聯交易,但公開資料卻顯示,標的公司股東星香雲合伙人之一為蔣昶。同時,公司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寧波新點合伙人之一亦為蔣昶,其合夥出資比例為39.09%,上交所要求說明二者是否為同一人,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其他利益安排。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認為,一般而言構成借殼上市需滿足實控人變更以及主業變更兩個條件,為了規避借殼上市,一些資本運作通常採取了「兩步走」方式,先變更實控人,再變更主業。但在這過程中,對於短期變更實控人和主業的現象監管趨嚴,其中不乏一些資本運作參與者採取更為巧妙的「障眼法」,企圖規避逃脫監管。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急功近利者難免露出馬腳。

標的公司主業盈利能力存疑

公開數據顯示,徐州博康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2.03億元、6216.64萬元、1.1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23.82萬元、-2661.00萬元、1.33億元。

華懋科技公告稱,徐州博康2019年度數據異常主要受到江蘇全省境內環保整治影響,導致開工率不足50%,停產約6個月;2020年受疫情影響,停產約3個月。

在況玉清看來,淨利潤收益明顯超過主營業務說明公司的利潤主要來自於非經常性損益收入,這其中可能包括政府補貼,資產處置等等非主業的收入。

目前徐州博康已經形成光刻膠單體、光刻膠、光刻膠全產業鏈生態圈,計劃2020年7月份投產,預計產值超過15億元。

2020年4月14日,徐州市產業引導基金參與設立的首支產業基金從項目退出。華擎光電產業基金規模2.245億元,存續期四年,主要支持徐州博康,自2016年起,徐州市產業基金先後為徐州博康及其關聯企業設立3支產業基金,總規模16.2億元,累計提供12.14億元資金支持。

對此,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徐州博康仍處於需要政府基金引導階段,加之公司目前扣非淨利潤情況不詳,公司業績對賭能否兌現還存在較大的風險和疑慮。

在此種情況之下,業內人士認為,事實上華懋科技今年以來的一系列資本運作,有規避借殼上市嫌疑。

規避借殼資本棋局路徑顯現?

去年至今以來華懋科技控制權變更系列資本運作引發了市場質疑以及交易所的持續關注(期間還一度被處以責令改正監管措施)。

從股權結構上看,目前控股股東東陽華盛與第三大股東寧波新點為一致行動關係人,合計持有華懋科技25%的股份,其中東陽華盛持有上市公司15.9449%股份。雖然東陽華盛股權結構中東陽國資持股佔比達到了76.19%,但卻由持股僅2.44%的華為投資實際控制。

對此,華懋科技認為,華為投資系東陽華盛的對外代表,且全權負責投資管理業務以及其他合夥事務之管理、運營、控制、決策等,故能夠對東陽華盛形成有效控制。同時鑑於袁晉清與林暉分別持有華為投資54.65%、34.43%的股權,因此兩人成為華懋科技的共同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控制權變更完成同時,按計劃原上市公司董監高還將全體辭職,在監管的關注下,華懋科技將全體辭職解釋為提前換屆,非永久辭職。

在一系列資本運作中,華懋科技對外投資是一個重要的疑點,儘管華懋科技聲稱此次對外投資不構成關聯交易,但公開資料卻顯示,標的公司股東星香雲合伙人之一為蔣昶,同時,公司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寧波新點合伙人之一亦為蔣昶,其合夥出資比例為39.09%。

在監管步步緊逼之下,華懋科技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中的疑點也浮現。為何在東陽華盛尚未成立時,華為投資就已經啟動了收購華懋科技控制權的計劃?雖然東陽國資持有東陽華盛76.19%的股權,卻仍然由持股比例僅僅2.44%的華為投資實際控制?為什麼新實控人控制上市公司僅兩個月之後就宣布跨業投資?徐州博康的上市計劃是否已經繞道?

下一步華懋科技資本運作又將如何?本報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華懋(mào)科技|安全氣囊材料龍頭進軍光刻膠了
    公司投資5.8億元 進軍半導體關鍵材料光刻膠領域:2021年1月3日,公司發布旗下產業基金東陽凱陽於2020年12月30日,與傅志偉、上海博康、徐州博康籤署了《投資協議》及其附屬文件。徐州博康主要從事光刻材料領域中的中高端化學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 紫天科技:一家創業板公司的借殼之旅
    作者|文一爾來源|野馬財經當創業板能有條件借殼的消息流傳時,不由讓人一聲嘆息。就在近年,創業板變相借殼的交易屢見不鮮,這其中過程漫長繁瑣。江蘇紫天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280.SZ)(以下簡稱「紫天科技」)的逐步借殼變身之路,堪稱典範。
  • 亞美系亞美科技深陷傳銷泥潭 借殼博元或成南柯一夢
    2020-08-25 09:41:57 來源:時代周報 在回復股轉系統問詢函的第二天,深陷傳銷疑雲的亞美科技就巧合地發生了一系列的信息變更。資本市場的老八股之一「退市博元」(舊名鳳凰化工,600656)正試圖改頭換面重新回到舞臺中央。
  • 華懋科技:關於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協議轉讓部分股份暨權益變動的...
    本次協議轉讓事項尚需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合規確認後方能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        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股份過戶手續。本次協議轉讓事項是否能夠最終完成尚        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 華懋科技(603306.SH):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華為投資的主要股東袁...
    格隆匯5月7日丨華懋科技(603306,股吧)(603306.SH)公布,公司控股股東KINGSWAY INTERNATIONAL LIMITED(金威國際有限公司)(「金威國際」或「轉讓方」)於2020年5月4日與華為投資籤署的《關於轉讓華懋(廈門)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框架協議》僅為原則性框架協議,具體轉讓事宜尚需根據情況進一步洽談,最終以籤署的正式《股份轉讓協議
  • 新智認知: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延期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
    新智認知: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延期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 時間:2020年12月16日 20:36:32&nbsp中財網 原標題:新智認知: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延期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公告
  • 擬跨界醫療健康領域遭問詢 中迪投資暴漲之後遇暴跌
    擬跨界醫療健康領域遭問詢,中迪投資暴漲之後遇暴跌12月3日,中迪投資再次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這已經是數日間中迪投資第三次發布股價異常波動。但不同的是,前兩次懷揣的是對股價暴漲的喜悅,而這一次,則是由於股價出現了暴跌。在業內看來,中迪投資近日股價的暴漲暴跌皆緣於數日前發布的一項重大資產重組計劃。
  • 海底撈跨界玩金融:進軍量化投資引熱議
    海底撈跨界玩金融:進軍量化投資引熱議 關注中金在線:
  • A股併購變奏:從跨界併購到產業鏈整合
    輕資產、高溢價、強對賭成為重組標配,跨界併購、蛇吞象交易一次次刷新資本想像。亢龍有悔。狂熱的跨界併購浪潮,最終迎來監管「降溫」,市場逐步回歸理性,證券化套利現象減少,產業鏈整合明顯增多。如今,A股已是全球第二大併購市場。隨著資本市場估值體系的重構,併購重組市場也在孕育新的嬗變——一個產業縱橫、強者恆強的新時代併購畫卷緩緩展開。
  • 大豪科技跨界「喝酒」,停牌前漲停收上交所問詢函
    這一次,「跨界喝酒」的大豪科技不僅喜提十連板,還「喜提」了一封上交所的問詢函。「跨界重組」收上交所問詢函本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大豪科技,通過跨界「喝酒」搖身一變,成了「白酒+食品飲料」的雙料消費股。早在11月24日,大豪科技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一輕控股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並向京泰投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紅星股份45%股份。自此,大豪科技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紅星股份100%的股份。
  • 國中水務2億元跨界進軍康養產業 可行性存疑收上交所問詢函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2日訊(記者 胡靖聆)昨日,上交所對國中水務下發公司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事項的問詢函。要求國中水務說明本次跨界投資的主要考慮,公司董事會的決策過程和依據等問題。2020 年 3 月 31 日,國中水務披露公告稱,擬出資 2 億元與都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都健康)共同出資設立上海鵬都頤養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公告披露,合資公司主營康養產業,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醫藥、醫療器械銷售、諮詢等業務,涉及較廣。
  • 爆雷、破產、借殼、揮別舊模式……2019併購七重門
    併購的領域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汽車等行業,比如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北京君正收購ISSI等。運作模式上,這些項目基本上延續了由相關投資者先設立併購基金,再收購或私有化標的公司,之後再注入上市公司的傳統路徑。
  • 起底神秘的FA行業:為資本與項目組局,科技改變遊走路徑
    在浩瀚無邊暗流湧動的全球資本市場,企業項目資產的孵化、增值與裂變,以及創投資金的來源、去向與融通,無不蘊含著各方力量博弈的大學問,而在這之中常常有一隻名為「FA」的巨手,能夠引導市場棋局的走向,甚或有時候直接扮演組局者的角色,以一己之力攪弄風雲。
  • 華懋新材被疑遭賴氏家族控制 公司關聯交易存隱患
    7月30日,證監會發布公告,華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懋新材」)首發申請被審核通過,距離該公司7月18日首次預披露僅僅12天。  然而,華懋新材存在實際控制人賴敏聰家族關係錯綜複雜又絕對控股、關聯企業眾多且與華懋新材有業務往來、行業地位與前景披露語焉不詳等問題。  華懋新材不可言說的秘密背後究竟有何原因?
  • 新智認知: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公告
    證券代碼:603869 證券簡稱:新智認知 公告編號:臨2020-066        新智認知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全球PE流動情報站(2020.4.4):美聯英語借殼上市中金資本等獲退出...
    美聯英語借殼上市納斯達克 中金資本、道格資本、慕華基金獲退出通道3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中國成人英語龍頭品牌美聯英語,在歷經了15個月之久的波折後,終於登陸納斯達克,以SPAC(借殼上市的創新融資方式)的方式與已上市現金殼公司EdTechX完成合併上市。SPAC是美國的一種特殊上市途徑,即殼公司先上市融到資金後,再去尋找優質資產裝入,最後通過股票增長獲利。
  • 深交所向達志科技發出問詢函
    每經AI快訊,2020年7月16日,深交所向達志科技(SZ 300530,收盤價:45.48元)發出問詢函,表示該公司於2020年6月16日披露《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年報問詢函回復》,根據《回函》,該公司貿易業務第一大客戶為江蘇中冶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化工」),2018年、
  • 高價兜售車載產品,亞美科技深陷傳銷泥潭,借殼老八股博元或成南柯...
    但在此之前,它已經接連收到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二次問詢,圍繞著重整出資人「亞美科技」的傳銷疑雲始終籠罩。圖片來源:亞美科技官網因財務造假而退市的博元究竟是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亦或者演了一出換湯不換藥的老戲碼?神秘闊綽的出資人亞美科技又是什麼來路?傳銷陰影之下,博元真的能如願回到資本市場嗎?
  • 普麗盛如期回復深交所問詢,重組事項穩步有序推進中
    11月25日晚間,普麗盛如期發布了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重組問詢函回復的公告。做為創業板註冊制下借殼第一股,公司此前披露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將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擬置出資產,與交易對方持有的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差額部分由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方式進行購買。
  • 中概股併購回歸第一股 學大教育的跨境轉板路徑
    這其中既有回歸後連拉29個漲停板的暴風科技,也不乏仍在籌備回歸事宜的奇虎360、噹噹、易居中國、如家等知名企業。與這些企業私有化回歸的方式不同,學大教育的私有化方式獨闢蹊徑。但在這條「近道」的背後,隱含的是學大教育為規避借殼上市所作出的種種精心安排,回歸迫切之情躍然於紙。如果這個方案最終獲得通過,資本市場另一場盛宴或許又將開啟。  又一家中概股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