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異法方異論》題解
《黃帝內經》中有一篇專門講,相類似的病,因為地理不同,風俗習慣不同而開方不同的論述,就是《異法方宜論》。
在大一的時候,我的《中醫基礎理論》老師說學中醫須得,上知天文,中通人事,下曉地理。那時覺得「中醫管的事還挺多。」因這不是我第1次解讀《黃帝內經》故此,選取章節的伏筆大致是:總論,《上古天真論》(知道老祖宗是誰);四季篇,《四氣調神大論》(上知天文),髒象類比篇,《靈蘭秘典論》(中通人事);地理篇《異法方宜論》(下曉地理)。這樣解讀下來,就會發現不是中醫管的事多,而是如果要解決問題的話,確實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知天文,曉地理,通人事」,並非要求我們成為天文學家、地理學家、人文學家。作為平凡人,能夠感知四季交替的變化而稍加養護,知道風土人情的不同而尊重人類的差異,如此可豁達通氣,觸類旁通。
中央屬於土,黃帝的家鄉在豫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