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鬍子哥」:你不知道的流量變現操作
「鬍子哥」(右)與「巴山美食」睫毛哥在拍攝視頻
記者 來慶琳 實習記者 陳楚珺
記者手記
一直關注抖音美食達人「鄉村鬍子哥」,每每刷到他的視頻,總會看到流口水。偶然翻到評論,發現他竟是安康當地人。幾經周折,記者近日終於採訪到了這位「出道」一年,卻有著600萬粉絲的「優質美食自媒體」達人。正如此時,他的抖音認證已經從「優質美食自媒體」,變成了「抖音扶貧達人」一樣,記者在關注他的同時,更想獲悉在流量變現的路上,他是如何邁出步子的,他會如何發揮「帶貨」作用?
無處不在的網絡帶來的最大便利,便是消弭了地域差異。正處風口的各類短視頻平臺,更是將身邊人、身邊事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和「鬍子哥」一樣,越來越多的野生流量達人依附鄉土,獲得了類似輸出類英雄的爆發性力量,如同所有團隊競技遊戲中的通用法則,如何打好輔助,幫助這些野生達人繼續茁壯成長,進而反哺這片土地,或許將成為本地利用好這些流量,帶動鄉村發展的契機。
尋一處風景秀麗的野外,有潺潺溪流最佳。用石頭壘起灶臺,生上火,架上雙耳鐵鍋,用準備好的新鮮食材,現場做出一道或粗獷、或精細的美食,然後再大快朵頤……這,便是「鄉村鬍子哥」的工作。與我們野炊單純追求「野趣」二字不同,這一系列操作,都會由他的團隊用專業設備記錄,再用快速剪輯的手法,濃縮成60秒內的短視頻,發布到小視頻平臺「抖音」上,然後等著——「收穫」。
趙福海,是「鄉村鬍子哥」的真名,一個土生土長的安康平利人,整個小團隊都是長期在本地發展的媒體人,視頻的拍攝場地就在平利縣城邊一個叫藥婦溝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產自」七八線小城市的小團隊,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10萬+短視頻,其最高紀錄是單條視頻獲得了225萬的點讚量。靠著這些爆款視頻背後的奧秘,「鬍子哥」和他的團隊漸漸走上了流量變現的路子。
「優質美食自媒體」
「一臉鬍鬚,笑容樸實而又溫暖。」在剛剛落下帷幕的「抖音美食城市合伙人」頒獎大會上,趙福海的PPT上這樣介紹著自己。雖然臺下是「浪味仙」、麗江「石榴哥」、「紅雨老師」這些擁有頂級流量的美食達人,臺上的「鄉村鬍子哥」依舊從容平和。
「優質美食自媒體」,這是抖音平臺之前給「鬍子哥」的認證。而除了標籤加持,他還有反同質化內容這一「秘技」。
作為一個安康80後,他的短視頻裡總有著獨特的陝南鄉土烙印。叮叮咚咚的山泉水,竹筒裡煨出來的酸辣小河魚、柴火炕起的鍋巴,再配上鮮辣細膩的豆腐乳,還有晶光透亮的鹽菜扣肉,都是就著山泉現做現吃。在青山綠水間,以風捲殘雲的架勢享受完美食,再來一口山泉水,用衣袖擦去鬍子上掛著的水珠,最後長舒一口氣。這樣的視頻,若是晚上窩在被窩裡刷到了,任是誰都要咽咽口水,再默念一句「人間值得」。
然而,就在這樣憨厚敦樸、與世無爭的形象下,卻是他身上難掩的野心和鋒芒。短短11個月,他一手創建了「鄉村鬍子哥」抖音帳號,發布200多個鄉村美食教程小視頻,獲贊超4400萬,吸粉超過600萬,有粉絲甚至稱他為「男版李子柒」。
說起自身經歷,趙福海確實和「全網第一美食博主」李子柒有著相似之處,出身農村,去大城市創業,但最後還是回到鄉村。說起作品,「鄉村鬍子哥」對於自己和李子柒之間的差距毫不避諱:「自己也經常看各類美食博主的作品來充電學習,李子柒和她的團隊就很專業,我們還差得遠。」但也正因為不足,比起「東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鄉村鬍子哥」的作品更簡單淳樸,貼近普通民眾的鄉村生活,符合當下簡單粗暴、直抵心靈的圈粉法則。也正是靠著多了幾分人間煙火氣,「鬍子哥」和他的團隊才在過江之鯽般的美食主播中,脫穎而出,獲得金字塔尖上的流量。
頭部達人屬「野生」
和大多數網紅一樣,在成為萬眾矚目的流量明星前,「鄉村鬍子哥」也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
「2006年我從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畢業,在外面打拼近十年。幹建築掙到過錢,但最後因為對市場判斷失誤,創業失敗。到2014年,欠了100多萬外債,妻子也和我離婚,好在兒子還跟著我。現在靠著做抖音的收入還帳,只剩下二三十萬外債了。」說到曾經的敗北和家庭的變故,趙福海的臉上依舊從容,並無愁苦。「足球和拍視頻改變了我後來的生活。我上高中時很愛看電影,上大學我就存錢買了一臺DV,那時候就是拍宿舍日常,單純覺得有意思,沒有創作性的嘗試。後來創業失敗後就一直在家調整狀態,帶著孩子經常去鄉下玩兒,和縣城的兄弟們踢球,用DV記錄生活。」
大城市創業失敗後,趙福海體會到小地方的好處。「我會拍視頻的消息很快在小縣城傳開了。後來一些政府單位就來找我拍形象宣傳片。因為對當地比較了解,也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最後的片子也得到了大家認可。」就這樣,一邊靠拍片子掙錢還債,另一邊在不斷自學和實踐摸索,視頻漸漸形成風格,趙福海的膽子大了起來。
2017年,他在騰訊視頻創建了「福海獨闖陝南」欄目,將自己歷時45天,遊歷陝南28個縣區所見所聞的風土人情,以系列短片的形式呈現在更多人面前。因為有了廣告植入,旅途中的所有開銷都由本地這些廣告主承擔。最終,好幾萬的瀏覽量證明了他將目光聚焦鄉土的正確性。由此,這個蓄著絡腮鬍的陝南漢子,漸漸進入廣大網民的視野。
「去年10月,平利幾個做新媒體的老朋友找到我,提議組建團隊做短視頻。大家一拍即合,馬上研究帳號和內容的定位。民以食為天,美食也能跟我們陝南的好山好水和特色農產品結合得更緊密,所以我們就想通過『鄉村鬍子哥』這樣一個人物,帶領大家領略鄉村美食,回憶鄉土風情。」趙福海告訴記者。
實際上,說到安康有影響力的美食博主,「鄉村鬍子哥」並非唯一,甚至屬於後發隊列。在這次「抖音美食城市合伙人」頒獎大會上,全國57位獎項得主中安康獨佔兩席。除了「鄉村鬍子哥」,另一位獲得抖音城市美食達人的「秦巴憶味,秦巴奶奶」,也是安康本土的野生達人。他們不和公司籤約,單打獨鬥做內容,自然生長。還有此次並未斬獲獎項,卻擁有200萬粉絲的「巴山美食」睫毛哥,進駐抖音的時間比前兩位都要早大半年。
起步最晚,何以影響力最大?其實仔細對比不難發現,雖然大家都以鄉村生活為主線運營帳號,但「鬍子哥」的視頻中會有更巧妙的廣告植入,櫥窗中的商品也更為多樣,富有當地特色,也就是俗稱的「帶貨」。而這,也為「鬍子哥」的團隊帶來了一筆可觀收入。之後,升級設備,提升視頻品質,持續性高質量內容輸出和流量輸入,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最厲害的時候,一天漲了40多萬粉絲。」
流量在鄉村
除了自己找話題引流量,再做轉化,記者發現抖音一類的短視頻平臺也會主動為用戶提供話題,開放各種活動入口。
「上次去國家級貧困縣禮縣,幫助當地果農推銷蘋果就是抖音發起的活動,大家都可以通過平臺的報名入口參與進來。」「鬍子哥」告訴記者。在抖音官網上,類似活動還有很多。例如,幫助國家級貧困縣特色物產打造品牌,「山貨上頭條」活動累計銷售額超過2900萬元;抖音和貴州荔波縣共同策劃的「山裡DOU是好風光」項目,播放量超過2.4億次,帶動「五一」期間遊客增長65.98%。
說起抖音上發起的各種活動,「鬍子哥」也有自己的選擇。「『山貨上頭條』,我幫平利正陽的姜農賣了5000多公斤洋火姜。『來安康,dou安康』我也參加了,都是自發的。」據記者統計,「來安康,dou安康」話題下,幾乎所有點讚數10萬+的視頻,都來自「鄉村鬍子哥」、「秦巴憶味,秦巴奶奶」和「巴山美食」這3位安康本土的美食達人。而從「今日安康」等帳號的發聲來看,雖然官方在拍攝手法和畫面質量上有著絕對優勢,也在更宏大的層面上,展現了安康的整體面貌,卻沒有像其他城市的優秀案例一樣,把這些流量達人放在首要位置。當然從結果來看,也沒有贏得更多抖音用戶的「點讚」 。
歸根結底,正如喜愛「鬍子哥」,其實大家熱愛的是青山綠水間的鄉土情懷。在發達的城市和原味的鄉土之間,大家越來越懷念後者,而流量也跟隨大家的選擇,回到了鄉村。
「我們不會離開平利,鄉村還有很多話題。除了美食,我的視頻也關注過留守老人,我個人也常年資助平利興隆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記者了解到,「鬍子哥」並非一直是野生達人。在組建自己的小團隊前,他是平利縣大學生創業協會、平利縣創新創業協會的骨幹力量。
「現在抖音官方公布的綜合數據,我在美食達人榜上升到了第八!」發稿前,記者收到了「鬍子哥」發來的消息。比起一個擁有百萬級粉絲的抖音網紅,此時的「鬍子哥」,更像是一位就在我們身邊,且需要時常關心的老朋友。
(來源:安康日報)
往期回顧:
忤逆不孝,平利一86歲老母親因贍養糾紛將4子女告上法庭!
平鎮公路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平利愛歌合唱團10周年慶(全程錄像):在夢想裡放聲歌唱(多圖)
關注平利家園 了解安康大事小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爆料、招聘求職、尋人點擊閱讀全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