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證券正式處罰落地!三項業務暫停6個月,受罰高管由5人變4人...

2020-12-18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繼監管處罰事先告知書之後,證監會正式對江海證券及四位高管下發處罰決定。

具體處罰結果是,江海證券被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與事先告知書不同,被罰高管從5人變成4人,其中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饒晞浩被罰最重,兩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基金機構的董監高,一個月內將被免職。

上半年,江海證券淨利潤0.22億元,同比降低了95.09%,出現斷崖式下降。主要是因為資管、自營收入同比下滑,而信用業務上半年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同比增加。暫停業務後,無疑給江海證券戰略規劃中的「兩翼」(自營、資管業務)「雪上加霜」。

近年來市場監管的力度不斷加碼。根據證監會公告統計,今年以來截至9月16日,監管機構開出的券商罰單約50餘張,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40餘張。券商因業務違規遭到暫停業務的多達6家,包括江海證券、宏信證券、中山證券、太平洋證券內蒙古分公司、東海證券、華林證券。

江海證券三項業務被暫停6個月

經查,江海證券債券投資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股票質押業務三項業務均不合規。

一是,開展債券投資交易過程中,存在交易員資格管理及交易行為管控不足、標的證券和對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有效性不足等問題。

二是,開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時,存在違規新增通道業務、內部管理混亂、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三是,開展股票質押業務時,存在業務決策流於形式、盡職調查不充分、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問題。

對此,證監會處罰江海證券暫停這三項業務6個月。具體是: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已持有存量債券可以賣出,不得新增買入,為防範流動性風險而從事的必要債券交易除外,回購交易融入資金規模不得增加),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按規定為接續存量到期產品持有的未到期資產而新設立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不限制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備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存續合約可以依規辦理延期)的行政監管措施。

被罰高管從五人變成四人

與監管處罰事先告知書不同的是,被罰的高管從5人變成4人,具體處罰措施是證監會公開譴責並限制領取相關報酬和福利,其中饒晞浩被罰最重,兩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基金機構的董監高等。

在之前的監管處罰事先告知書中,證監會擬對涉及的相關業務部門領導共五人進行處罰。包括擬對饒晞浩、孔德志、蔣寶林作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並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擬對葛新作出公開譴責及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擬對董力臣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在正式處罰中,僅對饒晞浩、葛新、孔德志、蔣寶林做出相應懲罰,而董力臣則被排除在外。

由於饒晞浩作為公司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對債券投資交易中的違規行為負有領導責任。

對此,證監會認定饒晞浩為不適當人選,兩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基金機構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擔任證券公司債券投資業務主要負責人職務,並限制領取2018、2019年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和福利等權利(公司已支付的部分應退回)。此外,江海證券應當在收到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決定書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免除饒晞浩現有職務的決定。

而葛新作為公司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蔣寶林作為股票質押業務分管副總裁、孔德志作為資產管理業務分管副總裁,均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管理責任。按照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葛新、蔣寶林、孔德志通過證監會官網予以公開譴責,並限制領取2018、2019年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和福利等權利(公司已支付的部分應退回)。

江海證券「兩翼」受重創

江海證券是哈投股份的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67.67億元,是黑龍江省轄區內唯一一家國有控股券商。

今年上半年江海證券淨利潤出現斷崖式下跌。哈投股份2020年半年報稱,報告期內,江海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7.49億元,同比降低了38.19%;實現淨利潤0.22億元,同比降低了95.09%。截止2020年6月30日,該公司總資產380.29億元,所有者權益98.71億元。

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江海證券(母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入7.17億元,佔證券行業份額僅為0.336%;淨利潤0.13億元,佔比僅為0.016%。

對於淨利潤的大幅減少,江海證券表示是由於本期自營收入比同期減少,同時營業支出中當期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同比增加,營業支出同比增加。

半年報還顯示,江海證券的戰略規劃是「以經紀業務為基礎,以投行業務為龍頭,以自營和資管業務為兩翼」。

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均實現正增長。2020年上半年,江海證券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8億,同比增長了6.04%;投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了8.03%。報告期內,公司完成各類債券承銷共89支,承銷金額258.40億元,債券承銷總金額行業排名第34。

資管、自營、信用業務均同比下滑,其中信用業務同比下滑接近兩倍。2020年上半年,資管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25億元,同比降低了50.77%;自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同比降低了64.03%;信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32億元,同比降低了173.84%。

信用業務收入下滑,江海證券表示上半年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同比增加。半年報顯示,哈投股份上半年信用減值2.48億元,同比增加341.47%,其主要原因是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股票質押業務計提減值所致。半年報中,江海證券還涉多起股票質押業務的糾紛仲裁案。

資管業務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江海證券代三項定向資管計劃的訴訟仲裁案已作出裁決,已經申請強制執行。江海證券代「江海遠航3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的訴訟案仍在審理階段。

而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無疑將給江海證券「兩翼」發展「雪上加霜」。

在最新的券商評級中,江海證券從去年的BBB降到了C級,連降5級,為98家參評券商中連續降級最多的券商。

除了遭遇降級外,江海證券還計劃以不低於3.64億元轉讓控股子公司江海匯鑫期貨51%股權,這也意味著出售控股權;而母公司哈投股份卻遭遇股東減持。

經董事會批准,江海證券計劃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江海匯鑫期貨有限公司51%股權,掛牌價格為不低於評估值36352.79萬元。本次轉讓完成後,江海證券尚持有36.5%江海匯鑫期貨股權。截至2020年6月底,該轉讓事項正在進行中。

8月31日,哈投股份發布股東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稱,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於自身經營需要,計劃於2020年9月23至2021年3月21日通過證券交易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不超過4161.14萬股,不超過該公司總股份的2%。

年內6家券商被暫停相關業務

近年來市場監管的力度不斷加碼。記者根據證監會公告統計,2020年以來,券商因業務違規遭到暫停業務的多達6家。截至9月16日,年內已有江海證券、宏信證券、中山證券、太平洋證券內蒙古分公司、東海證券、華林證券等券商及分支機構收到罰單,相關業務被暫停,其中部分高管被要求限薪、公開譴責,甚至2年內禁止擔任證券公司董監高。

證監會8月31日公告稱,宏信證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違規新增表外代持;二是定向資管產品進行買斷式回購交易時,合規風控未予以預警核查;三是合規風控存在異地展業稽核審計次數不足、質押券信用等級低於投資要求未予關注、債券交易詢價留痕監控不到位、中後臺部門未設置交易明細核對專崗、部分回購交易首期質押率超300%等問題。

對此,證監會對其採取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責令公司對相關負責人曹東初、梁橙橙、姜惠平和常亮進行經濟處分與問責。

深圳證監局8月19日公告稱,經查,中山證券存在董事不具備任職資格卻實質履責、擅自改變公司用章及合同管理審批流程、印章管理混亂以及人員薪酬管理不完善、關聯交易管理不到位等其他公司治理與內部管理問題。

按照相關規定,深圳證監局決定,中山證券一年內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含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自營業務、需要跟投或包銷的承銷保薦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包括債券質押式回購交易等。

而董事長兼管委會主任林炳城、總裁胡映璐、合規總監袁玲在證監會官網被予以公開譴責。管委會副主任併兼辦公室主任孫學斌、董秘石文燕、直接責任人員黃元華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兩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董監高,公司30個工作日內應作出相應免職決定。

5月9日,內蒙古證監局在官網披露一則行政監管措施決定,因其員工私自銷售非太平洋證券自主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以及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混亂、合規管理失效,對太平洋證券內蒙古分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責令其暫停新開證券帳戶1年。太平洋證券此後也被雲南證監局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4月29日,江蘇證監局公告稱,東海證券在2014年至2017年資產管理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個別業務開展過程中未勤勉盡責、風險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問題,反映出公司未有效執行相關業務規則,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最終決定對公司採取暫停新增私募資管產品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0年初,上市不足1年的華林證券也被證監會限制業務活動,經查,華林證券存在未規定各內控部門的職責分工、從未對子公司進行合規檢查以及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中大量職位由存在關聯關係的人員擔任等七大類問題,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治理結構不健全。

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華林證券採取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作為華林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立被證監會認定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決定其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從今年以來的暫停業務監管措施看,多數出現在資管業務合規管理不當、債券交易違規、公司內部管理混亂等方面。監管部門一般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或暫停業務,監管的處罰力度趨嚴。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券商人士看來,相關違法行為處罰趨嚴,也意味著監管部門對類似違法行為的從重處罰。

相關焦點

  • 洞察|江海證券三項違規遭重罰,三大業務遭暫停半年!今年1~5月業績...
    近日,繼中山證券之後,又一券商因嚴重違規收到證監會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證監會擬暫停其三項業務,以及認定其三名高管為不適當人選。據哈投股份6月22日發布的公告稱,哈投股份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
  • 又見券商重罰:江海證券案涉三宗罪 三大業務暫停半年
    在監管嚴查之下,又一家中小券商因業務違規將遭遇重罰。6月22日晚間,上市公司哈投股份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一系列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及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由於債券自營、資產管理、股票質押三大業務領域均存在問題,證監會擬暫停江海證券上述業務6個月,並對分管領導給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並限制有關權利等監督管理措施。
  • 中山證券處罰落地,三項業務被暫停一年!錦龍股份被立案調查,涉及...
    時隔逾2個月,中山證券處罰正式落地。8月19日公司三大業務被深圳證監局處罰暫停一年: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董事長、總裁、合規總監被予以公開譴責;多名高管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隨著中山證券處罰塵埃落定,圍繞控股股東的立案調查正式開啟。
  • 監管動態 總裁剛談「行穩致遠」,江海證券三項業務就被停業6個月
    財經網資本市場訊,9月13日,哈爾濱哈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投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的三項業務被證監會要求停業6個月,江海證券一位副總裁被要求免職,江海證券三位高管被證監會予以公開譴責。
  • 三大核心業務出問題,江海證券債券自營、資管備案、股票質押全部...
    從處罰結果來看,江海證券被限制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 個月、被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 個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 6 個月。同時,中國證監會還對涉及的相關業務部門領導以及公司負責人進行了處罰。按照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擬對江海證券作出如下監督管理措施:一是,暫停債券自營業務 6 個月(已持有存量債券可以賣出,不得新增買入,為防範流動性風險而從事的必要債券交易除外,回購交易融入資金規模不得增加)。
  • 2020年證券公司評級結果:25家券商遭降級 江海證券連降5級至C
    其中,江海證券級別下調的幅度最大,連降5級至C級。  搜狐財經發現,今年年內遭遇監管部門處罰的中山證券、太平洋(601099)證券、新時代證券等均獲得CCC評級;其中,中山證券和德邦證券與去年相比級別下調3級。
  • 中山證券業務暫停重罰落地,控股股東錦龍股份遭立案調查,這家深圳...
    受處罰和立案消息影響,錦龍股份(000712.SZ)今日開盤即現一字跌停,報15.7元/股。重罰落地,監管直指四大問題6月11日晚間,錦龍股份曾「預告」稱,收到中山證券轉來的深圳證監局出具的監督管理措施《事先告知書》。
  • 江海證券收罰單:上半年淨利大跌95% 今年分類評價連降五級
    來源:中國證券報在事先告知書下發一個多月後,監管層對江海證券的處罰落地。9月13日,哈投股份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及相關人員收到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因在開展債券投資交易過程中存在多類問題,江海證券債券自營等三大業務被暫停6個月,分管副總裁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另有三名高管被公開譴責。
  • 深圳證監局處罰中山證券:高管遭譴責 多項業務被叫停 控股股東錦龍...
    深圳證監局近日公布了對中山證券的處罰決定:經查,深圳證監局發現中山證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1名董事不具備高管任職資格,實際履行高管職責;二是未履行公司規定程序,擅自改變公司用章及合同管理審批流程;三是印章管理混亂,存在公司印章使用審批授權和流程不清晰、未嚴格執行雙人保管要求、未完成審批流程即予用印等情形
  • 首創證券債券自營業務兩宗違規 遭暫停該業務3個月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5日訊 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首創證券」)存在對債券交易的管控不足、尚未建立現券交易的交易對手白名單及額度管理制度兩宗違法行為,被證監會採取暫停債券自營業務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 國融連升5級,江海連降5級,網信墊底D類
    安信證券連升2級,從去年的BBB上升為AA級,光大證券、國金證券、申萬宏源、銀河證券、中泰證券此前均為A級。從升降幅度看,上升幅度最大的為國融證券,今年連升5級,從去年的C級升返回至BBB級。國融證券2018年的評級為BBB級。國融證券於2019年5月份因債券交易中存在風控問題被監管下達處罰函,該相關處罰記錄在2018年分類監管結果中。
  • 中信證券20人「最豪華」高管團隊出爐:投行獨佔5人,各業務線負責人...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中信證券已基本完成了「史上『最豪華』券商高管戰隊」的組建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批高管團隊成員總人數將高達20人,創下證券行業單家券商高管總人數的歷史新高。20人團隊中,有5名高管(含4名被董事會聘任,尚待取得高管任職資格批覆)來自投資銀行業務條線,佔比達到四分之一。
  • 承銷金茂集團公司債未審慎調查關聯關係 中山證券的「王牌」業務又...
    中山證券又因債券承銷業務違規受罰2016年5月,山東金茂紡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茂集團)發行了公司債券「16金茂01」,發行金額5億元,中山證券為其承銷機構。根據中山證券官網介紹,中山證券的投資銀行類業務中,債券發行承銷業務表現亮眼,差異化競爭力突出:在券商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排行榜中,中山證券2015年承銷金額位列全國第6,承銷債券只數排名第2;2016年承銷金額和承銷只數均位列全國第8,獨家主承銷總數量位列全國第4;2017年與2018年承銷金額位列全國第10,為連續四年承銷金額排名前10的券商。
  • 罰單領到手軟,中山證券債券承銷業務未審慎調查被出具警示函
    今年6月,中山證券大股東錦龍股份公告稱收到中山證券轉來的深圳證監局出具的監督管理措施《事先告知書》, 闡述了中山證券的「四宗罪」,包括 1 名董事不具備高管任職資格,實際履行高管職責、印章管理混亂等。責令中山證券限期改正,並暫停中山證券部分業務,責令中山證券限制董事長、管委會主任林炳城、總裁胡映璐、合規總監袁玲領取 2019 年績效獎金等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等權利,已領取部分應退回公司。近兩個月後,這份處罰正式落地。
  • 廣發證券高管換屆 高管團隊人事變動不大、康美利刃壓頂
    原標題:廣發證券高管換屆,高管團隊人事變動不大 康美利刃壓頂 摘要 【廣發證券高管換屆 高管團隊人事變動不大、康美利刃壓頂】據6月9日晚間廣發證券連續發布的多份公告顯示
  • 廣發證券:市場盼望的監管處罰 可能不會來了
    翻點廣發證券的近期資訊,行家隱隱覺得,市場盼望的監管處罰,可能不會來了。超出預期的過會自從康美案以來,市場一直有傳言,廣發證券將被問責。然而,這一傳聞似乎不會成真。就在昨天(6月11日),山西壺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西壺化)上會之前,有媒體稱,這家兩度闖關IPO的企業,或將因保薦券商廣發證券而收到牽連。
  • 廣發證券兩名副總遭降職 涉及康美項目事件!投行業務受...
    據接近廣發證券的人士告訴記者,嚴格落實整改的廣發證券投行進入驗收階段,暫停接近半年的保薦業務資格有望在2021年的1月恢復,但債券承銷業務按照此前的處罰結果,距恢復還有半年時間。在科創板與創業板實施註冊制的背景下,2020年成為券商IPO業務的收入大年,而廣發投行卻遭停擺,損失可謂巨大。
  • 「原創」廣發證券公告高管換屆,一舉一動引關注,粵民投入主幾成定局
    來源:財聯社總裁離任後一個半月,廣發證券發布公告完成高管換屆。6月9日晚,廣發證券公告稱,公司成功召開了了第十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會議決議通過孫樹明擔任董事長併兼任公司總經理的決議,同時公布了專門委員會的人選及9項高管任命。
  • 950人離職,14%受罰,傳媒業超1/3換血|2019董秘離職大掃描
    監管趨嚴的態勢下,950位離職董秘中,14%違規被處罰,其中4人被處以市場禁入的重罰,ST康美前董秘邱錫偉被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2019年,上交所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正式落地,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板,首批25隻新股上市交易。年內,共有70家企業登陸科創板,截至2019年底,其總市值超過8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