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這四大陽謀,人盡皆知,卻是無解的存在

2020-12-14 騰訊網

所謂陽謀,是針對陰謀來說的。

陰謀是利用欺騙來蠱惑對方上當,實際的意圖跟真實的意圖不一樣,一旦被對方識破,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陽謀是光明正大的使用計謀,實際意圖與真實意圖相統一。很多時候,即使對方看出了陽謀的最終目的,也沒有辦法應對,這就是陽謀的厲害之處。

今天鐵鍋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陽謀。

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景公手下有三名大將,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這三人戰功顯赫,恃功而驕,晏子擔心他們功高震主,就建議齊景公幹掉他們。

齊景公採納了晏子的意見,於是晏子請來這三位將軍,送給了他們兩顆珍貴的桃子。很明顯,這三個人無法平分兩個桃子。

這時,晏子便提出,三個人比一比功勞,功勞大的人就可以拿走一個桃子。

於是,公孫接和田開疆各報戰功,滔滔不絕,分別拿走了一個桃子。這時,古冶子發現自己沒有桃子了,他認為自己的功勞也很大,氣得拔劍指向二位。

公孫接和田開疆聽到古冶子說出自己的功績之後,自愧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之後自盡了。

古冶子見到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愧,因此也拔劍自刎。

就這樣,晏子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了三個危險。此陽謀不可謂不高明。

圍魏救趙

戰國時期,魏國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就派田忌為相,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援趙國。

田忌打算直接前往邯鄲戰場,而孫臏則建議直逼魏國國都大梁,逼魏軍回師自救。

經過一番商量,他們決定將一部分兵力直攻魏國國都大梁,另一部分兵力埋伏在魏軍回國的必經之路上。

最終魏軍大敗,也解了邯鄲之圍。

此計謀地妙處在於,魏國的龐涓即使看出了孫臏的目的,也不得不中計,因為大梁一旦丟失,他們打再大的勝仗也於事無補。

推恩令

漢武帝時期,諸侯的勢力嚴重威脅到了朝廷。但是,不僅諸侯眾多,而且有些諸侯勢力很大,朝廷難以管控。

於是,漢武帝想了一個辦法,頒布推恩令。

即命令諸侯不再僅僅傳位於嫡長子,對於那些次子、庶子也要進行分封,都要給他們封地和財產。

推恩令地妙處就在於,一旦下達了推恩令,各諸侯王不管執行不執行,這個諸侯國都要分裂和內亂。為什麼呢?

其一,各諸侯如果不執行的話,財產土地還全部歸嫡長子所有。那麼其他兒子就會因為分不到財產而開始內鬥,自相殘殺,到時候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回土地,削弱諸侯的勢力了。

其二,如果執行了推恩令,就相當於原本一個大的諸侯國被分割成了若干的小國,小國,然後再分成若干個更小的國家。這樣一來,朝廷就更容易掌控。

推恩令這條陽謀真的是妙到了極點。

挾天子以令諸侯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漢王室衰微,各諸侯割據一方。

謀士毛玠為曹操獻策,「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謹記在心。

漢獻帝逃回洛陽之後,他親自趕到洛陽,將漢獻帝裹挾至許昌,開始以皇帝的名義號令諸侯。曹操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功的擁有了天下大義。

這一陽謀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成功地掌握了政治軍事上的主動權,曹操通過天子這塊招牌,名正言順的在二十多年間招攬了一大批的人才。

同時,面對曹操以天子之名發出的號令,各諸侯即使知道這是曹操的計謀,也無可奈何,只能奉命接收。

接受詔令無異於自斷爪牙,不接受詔令便會成為真正的漢賊,失掉人心。

這就是這塊天子招牌的威力。

以上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陽謀,十分無解。

諸位還知道,歷史上還有哪些高明的陽謀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歷史上人盡皆知的兩大陽謀,究竟強到何種地步?至今無人能解
    歷朝歷代中人們對於一個謀士最常用的褒獎之詞,無非就是「謀略超群,智計過人」這一類的話語了。由此可見,古代一個謀士所出的計謀有多厲害,很可能將會直接決定其身份和地位的高低。
  • 我國歷史上「最狠」的四大陽謀,一個比一個「無解」
    我國古代戰爭或者政治中都非常善用計謀,計謀這個東西,想得出來就有破解的方法。可是有些計謀明知是陷阱,卻還不得不踩,我們稱這些計謀為陽謀。在古代歷史上,有這麼四個陽謀,一個比一個難解。這招有解嗎?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如果龐涓不回援,齊軍可以真的進攻大梁。這招你認為怎麼解。二、晏殊的二桃殺三士兩個桃子殺死三個猛士,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但卻真實存在。
  • 無解的陽謀都是直指人心的,從推恩令說起
    陽謀是指光明正大的使用計謀,即使對方看穿了自己的目的,也咩有辦法應對。相較於陰謀,陽謀光明正大,卻也無法解決。因為陽謀都是直指人心最深處,隨人性而生,伴人性而終。提起漢武帝,推恩令的頒布絕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歷史上厲害的四大陽謀,明知是對方設的計,卻又不得不往裡跳
    說到陰謀,很多人會想起詭計多端的人,《桃花女》一書中,就出現了「由你有百般的陰謀,千般的巧計,怎當我萬般的堤備」,由此可見,陰謀是一個徹底的貶義詞。慢慢地,另一個新的詞誕生了,那就是陽謀。何謂陽謀?那就是光明正大地實現自己的計謀,這個詞則帶有褒義效果。
  •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3位名人,提及人盡皆知,卻沒人知道他們皆是杜撰而來
    文/小隻 標題:歷史上並不存在的3位名人,提及人盡皆知,卻沒人知道他們皆是杜撰而來 對於我們中國古代當中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大家一定想不到,這一個人在歷史當中根本就不存在。
  • 為何「推恩令」無解?或許是古代醫學不發達
    今天看到個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推恩令為什麼無解?有人提到了陽謀,有人提到了嫡長之類的,不過我覺得,其實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古代醫學不發達。 這裡稍微說一下推恩令是什麼,所謂推恩令,是漢武帝推出的繼承辦法。之前,家族繼承主要辦法是嫡長子制度,而漢武帝改成了諸子平均繼承,這就是推恩令。
  • 我國古代4大書院,河南就佔有兩座,門票實惠,最後一個人盡皆知
    書院也就是古代的學校,我國最早的書院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就是坐落在當時東都洛陽的麗正書院。之後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在宋朝的時候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正式制度。如今,我們還有著古代4大書院之稱,分別是應天書院與嶽麓書院以及白鹿洞書院這三所,還剩下的一個位置在嵩陽書院與石鼓書院中比較有爭議。
  •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幾大陽謀,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無解
    陽謀,是指根據現有的條件,在不影響和依賴別人的前提下,因勢利導、光明正大的改變現有資源,有計劃地達到目的。與它相對的陰謀有跡可尋,有破綻。而陽謀卻是無跡可尋,隨勢而動,比陰謀高明很多,也更加難以實施。生活中最常見的陽謀,就是「生意」。
  • 《科米的規則》:人盡皆知的大陽謀
    這不過就是4年前的事情,應該很多人都對當年的事情有印象。(不記得也沒關係,最後我會附上現實時間線帶大家重溫一下) 從2016年美國大選前的種種紛爭一直到現在,現實世界的故事「精彩」得不像真的。但如果作為一部電視劇,當成一個故事來看,其實並沒有那麼有意思。
  • 歷史上比陰謀還陰險百倍的3大著名陽謀,堪稱無解
    我們經常說別人的陰謀多厲害,但是我們卻不明白其實陽謀才是真正的厲害,可是比陰謀厲害多了。而且陽謀一開始就將自己的計劃公眾與眾,讓對方迫於無奈,不得不中招,陽謀是完全可以見光的。二桃殺三士。這個著名陽謀是孫臏謀劃的,直接坑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推恩令。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就大肆封賞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在劉邦去世之後,都已經成了氣候,大大威脅到了中央集權。漢景帝雖然採用削藩,但引起了「七王之亂」,漢武帝繼位之後,打算繼續削藩,但又怕諸侯王再起禍端。
  • 在歷史上陽謀無解,你看穿了也沒用,如今被老闆用到了職場!
    ▎《資治通鑑》中的陽謀《資治通鑑》這本書本身就是給帝王看的,所以裡邊有很多高端操作,比如「馮亭獻上黨」。白起討伐韓,已經拿下了野王這個地方,上黨已成囊中之物,但這的老百姓不喜歡秦國,寧願向趙國投降也不追隨秦國。
  • 張學友被稱歌神人盡皆知,但論演戲,四大天王演技的高低難以定論
    文/娛樂圈出品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娛樂圈中的四大天王分別指的是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四位男明星確實是不錯的男藝人,不僅每一位都是多才多藝,能唱歌能演戲,而且人品也十分的不錯,可以說是德藝雙馨的男藝人,不過自從四大天王誕生起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忠臣義士和姦邪小人。對於國家來說,忠臣是嘔心瀝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心為國為民,這樣的人死後自然是受到人民的愛戴。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
  • 司馬光砸缸為何人盡皆知?成為「網紅」背後,是司馬池在「操刀」
    很多人不知道北宋興也司馬光亡也司馬光,更不知道這人和王安石是死對頭,倒是對其砸缸的事樂此不疲,這件事不僅影響了一代小學生的課後作業,對於司馬光同樣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才被史書記住,關於砸缸故事的含義,你是否有真正的品讀過。
  • 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3個人,卻輕鬆騙過很多人,一說名字世人皆知
    受一些古代文學作品或者現代電視劇影響,現代人對一些歷史人物產生誤解,把歷史上不存在的人認為存在,比如《少年包青天》中每到包拯出現困難就及時出現的八賢王,歷史上是沒有八賢王這號人,是後人以宋太祖第四子趙德芳為原型創造的一個新人物。
  • 紅遍全球的兩位中國網紅,一位受到央視表揚,另一位在美國人盡皆知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小歐,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出現了網紅這個行業,很多網紅會通過自己的視頻給大家帶來很多正能量的東西,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紅遍全球的兩位中國網紅,一位被央視表揚,另一位在美國人盡皆知。
  • 史上最無解的陽謀,直接發布在期刊上,敵人看了想投誠
    筆者認為,史上最無解而浩蕩的陽謀距離今天並不遙遠,不但所有維度都極為匹配,甚至連產生及發布的過程都充滿了「陽」的味道。1938年7月1日,一篇叫做《論持久戰》的文章在延安解放周刊社第四十三、四十四期合訂本《解放》全文刊載,隨後流向全國,受到了全國各階層人士的關注。
  • 別把不確定的事弄得人盡皆知,這世間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寫在開頭的話:別把不確定的事弄得人盡皆知,這世間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從小學到大學,你除了年齡、身高等外在條件發生變化之外,你真正成長的是什麼?小時候的你,指著星星說長大以後我要當太空人,所有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告訴你,有夢想的孩子可真了不起。
  • 歷史上的四大陽謀有多厲害
    歷史上的四大陽謀有多厲害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誕生了無數的戰略家和謀劃家,同時也誕生了無數讓人驚嘆不已的計謀,當然計謀也有陰謀和陽謀的區別,陰謀以詭異為主,主要是要出其不意,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施展開來。
  • 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人盡皆知,整首詩卻無人問津
    這些句子,哪怕不會背誦全詩,也不影響這些句子的傳播,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今天說的這首詩中的名句也是人盡皆知,甚至不少人把它當作座右銘,全詩如下: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