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個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推恩令為什麼無解?有人提到了陽謀,有人提到了嫡長之類的,不過我覺得,其實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古代醫學不發達。
這裡稍微說一下推恩令是什麼,所謂推恩令,是漢武帝推出的繼承辦法。之前,家族繼承主要辦法是嫡長子制度,而漢武帝改成了諸子平均繼承,這就是推恩令。根據這項繼承法,諸侯國越分越小,於是不再對中央產生威脅。
那麼,這個辦法有解決嗎?
個人覺得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推恩令基本無解。
推恩令的核心在於財富的逐步分散
解決辦法就是:只生一個好。
但是,這裡問題出現了:你如何保證只生一個且這個能活下去?
一、只生一個?——避孕
避孕的技術突飛猛進是在當代科技出現後產生的多種避孕方式,比如物理避孕如保險套,化學/生物避孕如上環等等,還有更加徹底的結紮。
但是這些技術,在古代都無法實現。
儘管古代存在一些避孕措施,比如說魚鰾,但是其保存期限,普及程度,以及和保險套相比,差的很遠。
至於其他所謂的避孕方式,基本上看運氣,比如有說法用一些液體清洗下身,或者是體外等方式,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至於古代的墮胎方式,更是不可想像,死亡率很高。
在沒法解決避孕的情況下,總不能大量的殺嬰吧,好歹也是天潢貴胄。
二、超高的死亡率
其實第二點才更麻煩,那就是你無法保證一個兒子能夠活到傳承下一代。
經常會有人質疑為什麼古代的預期壽命那麼短不合理,畢竟有大量的活了很久的人。
然而,事實上,預期壽命是個平均值,一個100歲的極短壽命,碰上2個早夭的,直接能夠把平均壽命拉低很多。
以清朝的康熙為例,比如康熙是後代比較多的一個帝王,可以排除較多的偶然性,康熙本人活了68歲。
然而他的後代情況呢?
所以,把這一波算上的話,那個平均數,還要打個折扣。
這可是皇室,都無法實現高比例存活,更別提其他諸侯了。
所以,在無法保證一胎能活的情況下,大量生育才是比較保險的辦法。
至於其他因素,比如多子多福,以及諸子之間和父輩之間繼承的衝突,可以說是直接助長了推恩令的傳遞。
所以,解決推恩令的最佳辦法,在古代就沒有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