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明朝皇帝從平民家庭挑選皇后,剛來中國的歐洲傳教士們驚呆了

2020-12-23 史海微言

遠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歐洲就開始流傳著各種關於中國的傳說,中國華美的絲綢製品流傳到歐洲,讓當時的權貴們為之著迷,所以將絲綢的音譯賽裡斯作為了遙遠中國的名稱。不過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東西兩大文明幾乎沒有過什麼直接交流,從陸路穿越整個亞歐大陸的旅途過於艱險,而且分布著眾多國家和部族,這讓雙方很難保持密切接觸。在黑暗的中世紀,歐洲各國普遍相信遠東有個信奉基督的強大王國,由約翰修士創建並指引,曾經派出過不少使者企圖和這個天然盟友進行聯繫。

當然這些荒誕不經的傳聞,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相繼遠航到東亞後都不攻自破。當教廷知道原來這個比想像中更龐大富庶的帝國,其居民居然全是不信上帝的異教徒後,派遣了不少虔誠的修士來中國傳導基督的福音,這些人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後,才開始用筆記和信函向當時的歐洲人展示這個神秘大國的第一手資料。他們的報告也讓歐洲人真正接觸到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並曾對正在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產生了很大影響。

這些明朝中後期來到中國的傳教士中,利瑪竇是最知名、也是在當時中國傳教進展最大的一個。這個博學多才的義大利人在萬曆年間來到中國,並且進入了首都北京。他積極學習中國的語言與文字,和士大夫們密切交流,要漢語寫成了很多基督教教義著作,吸引了很多有影響的官紳成為基督徒。很多中國學者向他學習歐洲先進的幾何、天文、機械等知識,都他的學識和風度十分佩服,為東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利瑪竇對中國文化也是欽慕的,對華夏文明體系抱尊重態度,這也是他能和明朝士大夫中聲望較高的原因。他所作的《利瑪竇中國札記》一書在歐洲很知名,是東西交流史上的名著。在談到最讓他驚訝和不解的中國習俗時,他提到的是作為世界第一大帝國的皇帝,天下最尊貴的貴族,他選擇妻子時居然不管其來自什麼家族、血統是否高貴純淨,只關心妻子的容貌和品德,這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

此時的歐洲還處於貴族政治末期,以各國王室為代表的貴族們處於絕對的第一等級,新生商人儘管在各種海貿活動中攫取了海量財富,但在政治上仍處於較低位置。歐洲哪怕是最小國家的王室成員,他們的婚姻對象都只會是對等地位的貴族,平民女子低賤的血統是不能汙染尊貴的王室的。這樣的婚姻往往純粹是政治利益的交換,至於什麼容貌德行之類東西根本無關緊要。

而古代中國的貴族時代早就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明朝太祖朱元璋起自民間,對世家大族沒什麼好感,而且對地位很高的外戚進入朝廷的後果很警惕,他留下的祖訓要求皇帝選後必須從民間寒門中挑選,而以後的歷代皇帝也確實遵從了他的遺訓。當然這不算非正常繼位的明成祖朱棣,作為親王時的他獲準娶了名將徐達的女兒。明朝在立朝創立的很多制度問題很大,不過對選後一事的規定卻堪稱英明,比當時的歐洲人進步得多了。

相關焦點

  • 歐洲傳教士眼中的明朝及其武裝力量
    最早進入明朝的歐洲傳教士,是義大利人範禮安,他於萬曆二年即公元1574年到達澳門。
  • 明朝奇葩十六帝選媳婦標準倒是挺統一,明朝皇后多寒門!
    一般來說,為了保證血統的高貴,皇后的人選,都是出身名門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樣可以才德雙修,通曉事理,督促皇帝勤政為民,也能自己處理後宮事務,為皇帝解除後顧之憂。然而,明朝的選後制度卻非常特殊,皇后大都來自民間。從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馬皇后開始,到末代皇帝崇禎的周皇后為止,基本都來自平民之家。
  • 歐洲「中國熱」:路易十四扮成中國皇帝,到處都是Cosplay
    可以說,路易十四對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崇敬影響了整個歐洲。甚至整個歐洲曾掀起了一股異乎尋常的「中國熱」。而這股「中國熱」一吹就是一百年。從貴族到平民,從吃穿住行到文化娛樂都沉醉在對中國文化的狂熱追求中。從法蘭西到俄國,歐洲王室穿起了中國的絲綢。
  • 明朝皇帝的愛情:千古一帝是「禁慾系男神」,皇后卻「豪橫」傲嬌
    明朝的皇帝很多昏庸無道,難得有幾個「正常人」,明孝宗朱祐樘是個例外。他不但親賢臣遠小人、勤於政事重視法治,而且寬仁和善、輕搖賦稅,百姓莫不對其感恩涕零。這樣一位創造了「弘治中興」的好皇帝,後宮虛設,一生只有1個妻子,是地道的「禁慾系男神」。
  • 世界公民利瑪竇,對明朝產生巨大影響的傳教士
    又因為科技發展,新航路地開闢,本來就對歐洲以外的世界十分感興趣的他,決定遠渡重洋去傳播天主教。為了傳教所做的努力利瑪竇是最早地進入中國傳播天主教的傳教士之一,在那個時代,這樣一個外域人進入明朝,為什麼還能受到這麼高的讚譽而且還能在明朝像一個中國人一樣待這麼多年呢?
  • 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一生有三位皇后,被他害死、燒死、廢掉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卻有二十多位皇帝,這是因為一些皇帝擁有多位皇后的緣故。其中擁有皇后數量最多的當屬嘉靖帝朱厚熜,他一生之中先後冊封過三位皇后。可是,嘉靖帝同時卻成為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三位皇后的結局都很慘,一位被嘉靖帝害死,一位被活活燒死,另一位雖然沒死,但卻被廢掉,打入冷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傳教活動
    在世界的另一端,歐洲人已經開始了邁向新世界的徵途,從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理大發現到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的持續進行,古代歷史中東方和西方發展就此開始轉折。 而伴隨著西方世界中歐洲各個國家向前邁進的歷程中,他們對外殖民和擴張也在很早的時期就影響到了中國。
  • 明朝皇帝順序表
    ...查看更多明惠帝朱允炆簡介及在位時間 朱允炆下落之謎  明朝第二個皇帝: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稱其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個迷:建文帝繼位之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在當時的中國大地吹過一陣清風,他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對當時的政治實行改革,實行惠民政策,重視農桑。
  • 明朝的皇后,為何大多出身平凡,徐皇后為何又例外
    如果想要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那要求就更高了。 一般來說,皇帝為了籠絡勢力,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親事。就好比清初的皇帝,都會與蒙古女子聯姻,目的就是籠絡蒙古勢力。孝莊為康熙選擇赫舍裡皇后,也是為了籠絡索尼一黨的勢力,共同遏制鰲拜。 但歷史上有個朝代與眾不同,這個朝代大多數的皇后,都出身平凡。那就是擁有276年歷史的明朝。
  •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中國目的並不單純,無奈被現實打敗
    15世紀到17世紀是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當然,以西方那種不公平交易,誰都不樂意買帳。所以,西方資本主義新市場的開闢都伴隨著武力因素,侵略掠奪難以避免。早在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馬開闢了歐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此後,葡萄牙殖民主義者的魔爪就伸到了東方。
  • 明朝皇帝朱高熾死時殉葬並沒有被終止,為什麼皇后沒有殉葬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可以說重新把人殉制度給明面化,其下令駕崩之後讓沒有生育過的妃子殉葬,以至於明朝的後世之君無比效仿,直到明英宗朱祁鎮開始廢除殉葬制度,可是人殉制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失,清朝的努爾哈赤依然實行了人殉制度,一直到了康熙年間人殉制度才得以終止。
  • 天主教九大影響中國的傳教士——為當時的中國撒下了美好的種子
    明朝時期, 王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除了外交使節,其他外國人一律不準入境。前往中國的路充滿了艱難和未知,可是一批又一批的傳教士不畏艱難,前赴後繼,將真理之光帶到了華夏!當他和日本的知識分子辯論時,日本文人反詰到「如果你的宗教所言為真,為什麼在中國卻沒有聽說過呢?」於是,他決定到中國宣教。1552年8月沙勿略乘「聖十字」號,歷時四個月抵達距廣東臺山縣正南30海裡的上川島。由於明王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除了外交使節,其他外國人一律不準入境。不久,沙勿略得知明朝政府嚴禁使團入境,入華前景什麼渺茫。
  • 「橫向」看歷史,明朝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
    後來發現原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儘管受到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大家們的思想一直是活躍的,他們都是始終處於進步狀態的。試想如果清王朝的統治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在很早的時候,不以「天朝上國自居」,又是何景象。今天我們來看看大明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我們都說大明的統治是非常黑暗的,甚至是荒唐的,那麼跨越大洋,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歐洲的社會是怎麼樣的?
  • 從朱祁鎮對王振的寵信,看明朝皇帝重用宦官的原因
    宦官們的黃金時代,無疑是明朝。雖然不能像趙高那樣謀朝篡位,也能與朝中大員平起平坐,甚至不把高官們放在眼裡,相當威風。 尤為難得的是,張皇后雖然手握大權,卻不貪戀權位,斷然拒絕大臣們垂簾聽政的提議;也不為娘家謀私利,處事公允,深明大義,極得大臣們的尊敬。 但是,同樣的事情,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張皇后千好萬好,朱祁鎮對她的感情也只會一年比一年變淡。因為他會長大,皇帝的本性,讓他下意識的不願意有人分享屬於自己的權力。
  • 中國唯一的天主教皇帝,永曆帝教名江詩丹頓還和教皇聯繫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大明滅亡。
  • 《大明風華》真實演繹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明朝皇家與民間的婚姻
    這些清宮妃子都是八旗權貴出身這樣才可以溫柔敦厚、通情達理,督促皇帝勤政為民、治理國家,也能統帥後宮,成為後宮之主,為皇帝解除家庭的煩惱。依然以皇后為例,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末代皇帝崇禎,明朝所有皇后除了朱棣徐皇后是出生名門之外,其餘都是民間女子。比如馬皇后,比如朱高熾妻子張皇后,比如朱瞻基廢后胡善祥,比如朱祁鎮妻子錢皇后,比如明孝宗朱佑樘唯一的妻子張皇后,在比如明熹宗朱由校的妻子張皇后都是出身普通。
  • 景致記錄:故宮之坤寧宮,明朝到清朝初年,居住過的皇后大多不幸
    在明朝時,坤寧宮一直是皇后居住的宮殿。 明朝天啟皇帝的張皇后,居住過坤寧宮。張皇后是明朝有名的美人,是從五千佳麗中,挑選出來的皇后。
  • 揭秘明朝滅亡真實原因,歷史學家:朝代的更替,並不是毫無徵兆!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大統一的王朝,一共相傳16人皇帝,並且在明朝時期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非常強盛的一個時代,但是熟知明朝歷史的人都會在心中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如此強大的明朝,國破卻如此突然呢?
  • 明朝經歷多少皇帝?
    明朝,中國歷史上一個風雲詭譎的王朝。從太祖朱元璋立國的那天起,明朝註定就不會安生,因農民起義而生,也因農民起義而滅,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人物,下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篇明朝歷代皇帝列表,來細數一下明朝的諸位皇帝們。
  • 明朝最可憐的皇后:生性善良卻被迫出家,幾百年後還被抹黑
    眾所周知,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有多少位皇后,恐怕許多人並不知道。如果不算死後追尊的,只計算生前曾享有皇后封號的,一共是二十位。按理說,皇后母儀天下,是何等的尊貴,然而有一位皇后卻很可憐,無故被廢,還被迫出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