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秋蟬》一開播就顯示出超強實力,節奏比《麻雀》、《風聲》、《追風者》等諜戰劇都快,而且在雙臺加四個一線網劇平臺同時播出,勢力似乎無劇能擋。可是當劇情剛剛上路,劇集剛播過五分之一時,很多觀眾卻開始紛紛棄劇,收視率急速下滑,究極個中緣由,很多網友都表示:髮型濾鏡還能忍,這一點要是在後繼的劇情中不加以改善,或將任嘉倫推下神壇。
1、 髮型+濾鏡導致真實感缺失
潮流是個輪迴,在電視劇上也是如此,幾年前拍戲大家都喜歡用濾鏡加美顏,最終造成了一大波"臉盲劇"上線,讓很多觀眾看完全劇了還沒弄清誰是誰。但是這兩年,很多無濾鏡的超級真實作品陸續上線,在觀眾中收穫超多好評,例如電視劇《我是餘歡水》,電影《少年的你》等片子,即使真實得幾乎無妝的上線,一樣收穫了大家如潮水般的好評,這就是真實的力量。
《秋蟬》一開演,任嘉倫的髮型就成為熱搜話題,他的髮際線真是能逼死強迫症患者,那整齊劃一的美人尖,那只有前額看不到頭皮的大背頭,真是無法理解的神造型。不過好歹任嘉倫小哥哥是偶像派明星,對於外形講究到極致這一點想明白了還是能忍的。
2、 老戲骨沒有好好利用
在宣傳期,《秋蟬》的配角名單中出現過很多老戲骨的名字,例如張涵予、李小冉、劉學義、何中華等,但是在這部戲中,老戲骨們別說"送一程",就連將任嘉倫"扶上馬"都沒做到。試想如果在這部戲裡,任嘉倫能和張涵予在套路和反套路之間飆一場戲,然後兩人互不知道真實身份,那就精彩了,不過劇情才過五分之一,老戲骨們沒有好好利用這一點也可以忍,後面小鮮肉們或許會有精彩的發揮也不一定。
3、 感情戲發展過早過深
諜戰劇和愛情劇的觀眾群體其實還是區別很大的,如果打上了諜戰的頭銜,卻包裹著愛情劇的內核,觀眾失望之下高開低走真的很正常。但是劇情才打開,李曼和任嘉倫的感情線雖然開始得早,但如果在後半段講諜戰講得更多的話,想想還是可以忍的。
4、 個人英雄主義不符合歷史
但是看到第十集之後,很大觀眾都發現這劇有往"抗日神劇"方向跑的擔憂了,周邊的所有人拋卻生命都只為掩護任嘉倫飾演的秋蟬,在生死存亡和民族大義面前根本沒有人性的真實猶豫;宮本抓到地下黨都不帶審問的,見一個殺一個,仿佛早就知道了秋蟬是誰,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提供線索;唯獨男主角任嘉倫即使被宮本多次懷疑,卻因為養父和天皇的關係無人敢動,個人英雄主義的橋段已經嚴重脫離真實的歷史了。
如果繼續這麼誇大的演下去,任嘉倫在《錦衣之下》、《大唐榮耀》中所塑造的流量加演技的神壇早就搖搖欲墜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包括全世界每一個正義戰爭的勝利,都和群眾的共同參與密不可分,個人英雄主義無限膨脹是所有"抗日神劇"的共同點,《秋蟬》裡所有的槽點都能忍,但是如果任由這一點繼續發展下去,任嘉倫演技神壇只怕不保!
——END——
作者:電影圈大咖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