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5星中文中心(香港)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為柳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於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最風流的文人之一。早年屢試不中,科舉落弟後流連歌館坊曲,放浪形骸,好作豔詞,創作了大量反映市民生活情趣的通俗慢詞。中舉後才對雅詞感興趣,審美情趣大變。史載宋仁宗對柳永創作大量豔詞十分不滿,在進士放榜時,引用柳永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刻意把柳永名字劃掉。有人向宋仁宗推薦柳永做官時,宋仁宗也以「且去填詞」回復。柳永也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一生仕途坎坷,但取得了很高的文學成就,在宋詞發展史上有獨特地位。
鳳棲梧(宋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星中文中心中學寫作基礎班上周作文題是2016年中學文憑試作文題第二題:有人在活動當中找到快樂,有人在大自然之中找到快樂,有人在某個時刻、場景之中找到快樂 ……,你在什麼之中找到快樂呢?試為「我在________之中找到快樂」補上一詞, 並以此為題,寫作文章一篇。今天推薦吳騰逸、珊珊、路潤博、陳赫寧等4位同學的習作。
我在釣魚之中找到快樂(中三 吳騰逸)
陽光之下,水面綠草橫生,坐在板凳上,手捧一根黑色的長竿,竿的盡頭連著一條細細的白線,靜靜地垂直插在平靜的水面上……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快樂。
每逢節日回到老家,我都會釣魚。老家的水塘大,魚種多,站在岸邊可以勾來小白條,在塘中央可以抓到土鰱魚、鰂魚、鯽魚等大一點的魚。我最初釣魚,每每將剛釣的魚讓家裡老人家或煮或煎或蒸,得到的是品嘗鮮美魚肉的快樂。慢慢地,我覺得釣魚讓我找到自己,找到自然,找到快樂。
釣魚不止是把戰利品收入囊中,還是一個等待的過程。等待之時,一切皆定。平心靜氣者,得魚。一但有任何動靜,驚動了來食的魚群,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釣魚享受的是等待後成事的快感,但是那種靜待成果的過程也同樣讓人感到滿足。坐在木板橋上的板凳上,盯著水面上的橙色浮標,看蜻蜓在岸邊的雜草來回兜轉,看它一時激起塘裡的水,粼粼波動……當我可以把心完全靜下來,把所有的雜念拋諸腦後,所做的只是坐下來等,那就是我最原本的時候。一切的風吹草動都是擺設,我只傾聽著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當人達到了虛空的極點,就會清靜澄澈到極致,能夠看清世間萬物,首先是看清自己。每當我在等待到靜得心裡一片空白的地步,最先能看清的就是自己,自己一切的煩惱疑惑便都得到解開。釣魚時等待的靜,讓我初次理解到老子所說的以虛和靜的心態看世界,是多麼美妙。
達到了靜,不一會,魚線就會激起擺動。這時如果忽然把魚竿從魚塘裡拔起,可能可以抓來一條大魚當晚餐。但如果這只是水流牽動的小波紋,拔起魚竿會使附近尋食的魚被驚動,就很難再有機會在那個地方得到一條魚。這些拔起魚竿的機會千千萬萬,一時沒有把握住機會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魚鉤在水下,我們看不見水下在發生什麼。能否釣到魚似乎是取決於我們自己,但其實是線下的那一條魚先做決定啊。我們可以做自己的決定,但是那都是在天地自然選擇後的結果了,或許,這就是天道吧。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這是天道。
釣魚,使我感受到古人所寫的那種釣魚之樂,體會那種寵辱不驚、物我兩忘的境界,學習那種淡泊名利、靜觀人生和世界的審美態度。「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柳宗元的冰清玉潔之美。「閑釣江魚不釣名,瓦甌斟酒暮山青」,這是崔道融的淡泊曠達之美。「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是胡令能的生動活潑之美。「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張志和的清新自然之美。「一篙一櫓一孤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這是紀曉嵐的孤獨又豪放之美。「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這是船子和尚的清虛空寂之美……我還只是一個年輕的釣客,對釣魚之樂的品味,哪有文人騷客般通透和絕美?
有人說,真正的釣魚人能靜下來和天地自然交流互通,天人合一。當然,我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但是我可以做到的是,有意識到靜坐著感受自然的律動。自然是神奇的東西。在老家,我會一大早趕在雞鳴前來到塘邊小木橋,放好板凳立竿垂釣。這並不是為了趕早上魚兒毫無防備最悠閒的時候突襲,而是想從頭感受大自然新的一天的魅力。哪怕沒有釣到魚,那也是個美好的體驗。美好的一天從日出開始,最初的陽光照射到農田上,卷雲飄在頭頂,偶爾聽見遠處房子傳來的雞叫聲。魚塘的另一頭有鰂魚跳水,撲通一聲,一切又安靜下來。漸漸,水塘熱鬧了起來,慢慢循著自然的規律運動,魚兒也慢慢在鉤下聚起來吃魚糧。垂釣的每一天都是這樣開局,循著一樣的規律,明天走著相同的路,但是明天總有些不一樣的火花,給我一個釣客帶來無窮的歡喜。這或許就是釣魚最大的魅力吧。
在茫茫的人生中,我們都是釣客,只不過每個人想釣的東西不同。但是,有幾個人能夠理解當一個釣客的真諦,以虛和靜的心態享受垂釣之樂呢?
我,從釣魚中找到快樂,但一切還只是開始……
我在遊泳之中找到快樂(中二 珊珊)
人們需要快樂,就像需要衣服一樣。每個人都會追求快樂。我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我喜歡遊泳,在遊泳之中找到無可比擬的快樂。
大概是我和遊泳有緣吧!我剛出生時,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開始推廣嬰兒遊泳項目。我出生的第三天,護士姐姐將遊泳圈套在我的脖子上,讓我將肥嘟嘟的小手抓在遊泳圈下方的把手上,然後把我放進溫水池中。我便努力地蹬著粉嫩的腳丫,在小小的遊泳池裡不停地打轉。聽媽媽說,那時的我閉著眼睛,非常陶醉的樣子。我想,這快樂大概是緣於安全感,溫暖的水讓剛出生的我仿佛置身於羊水裡,感受到媽媽的溫暖和保護。
五歲時,爸爸經常帶著我和妹妹到小區遊泳池遊泳,很快我倆便學會了遊泳,經常在那裡玩樂。我們時常一邊大呼小叫,一邊用手撲通撲通地拍打著水面,濺起朵朵快樂又調皮的水花。水花跳到臉上、手臂上,瞬間,一股涼意透過毛孔滲入皮膚中,在盛夏的酷暑中帶給我一絲快感。有時,爸爸將泳鏡往遠處的水裡一丟,我和妹妹立刻如飛箭一般,躍入水中,朝泳鏡飛速遊去。這時,我總覺得自己像一條飛魚,在水上自由地飛翔,肆意地舞動,感受風與水從耳邊掠過,那份愜意無與倫比!我想,這快樂大概是緣於感官上的刺激,遊泳使我像海的女兒一樣,與水融為一體,感受水帶給我的快感。
六歲時,我開始去天河遊泳館業餘體校參加訓練。每次訓練要遊3000米,當我躍入池中,唯一的變化是變換泳式,不變的是在水裡不停地來回穿梭。日復一日,遊泳帶來的快感漸漸變淡,我的內心也苦悶起來。我不再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向遊泳館,我不明白遊泳能帶給我什麼。過了半年,我參加了人生第一次遊泳比賽。當號令槍響起,運動員們像離弦之箭插入水中,迅猛地朝終點奮進。我用眼角餘光瞥向兩旁,大家不相上下。突然,我右邊的對手爆發加速,和我拉開一米的差距,我的鬥志被激發了起來,不甘示弱,加快了手臂往前划動的速度,提高了小腿打水的頻次,未幾,我超越了所有的對手。當我到達終點,手觸摸到池壁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遊泳能帶給我什麼,也明白了奧林匹克口號「更快、更高、更強」的意義。那一刻,我能感受到自己燃燒著的內心,滾燙火辣。之後的每次遊泳訓練,我都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慢慢地,我在遊泳之中找回了快樂。我想,這快樂,不再緣於安全感,不再出於感官刺激,而是在於追求一個更優秀的自己的過程。
參加工作後,遊泳成了我工作之餘的閑暇運動。它既是鍛煉的好幫手,也是解悶的靈丹妙藥。有一次,我參加一次項目投標會,因為過於緊張,述標時答錯了一個問題,導致錯失一個大項目。會後,我非常沮喪,對自己失望透頂。那天晚上,當我跳入大海中,身體感受到海水溫柔的撫摸,大腦漸漸進入冥想狀態。在海水的搖籃中,我似乎變得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單純,我的沮喪慢慢消失。夕陽西下,雲彩滿天,遠山蒼翠,海鷗高翔,微風輕拂,海水呢喃。我放鬆地在水面漂浮著,看著星星一顆顆跳出來慢慢鋪滿蒼穹,也將靜謐和喜悅鋪滿我的內心……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算不上智者,但隨著年歲增長,我更喜歡到江河湖海中遊泳,時常體會那種「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覺悟。我不再單純追求速度,不再一味地追求一個更優秀的自己,而是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一些事與願違的情況,接受人生的孤獨感。遊泳讓我更親近自然,得到更多放鬆,享受更多內心的安寧,覺悟人生的真義。我在遊泳之中找到快樂,在這快樂中得到成長。當我遇到一些無可避免的煩惱和紛擾,我就穿好泳衣,向大海奔去……
我在數學之中找到快樂(中二 潤博)
世人對數學的看法十分不同,有人認為數學是枯燥無味的數列,有人認為數學是啟發智慧的工具,還有人認為數學是一種藝術。我也覺得數學是一種大自然創造的藝術,我從數學中找到快樂。
上小學時,我數學科幾乎都是考100分,這樣的好成績讓我時常從數學中得到快樂,滿足某種虛榮感。數學成績助我考上一所中學名校,我從中得到的快樂又增加了幾分。
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在沙灘上散步。這時,海水沖上來一個海螺,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我彎腰拾起海螺,只見海螺殼以螺旋狀向外散播。其外殼以一個均勻的比例擴大,這個擴散比例不大不小,比例再大一點會顯得誇張,再小一點會顯得侷促。海螺似乎是一個完美的存在,它的增長比例那麼優美、神秘又和諧。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久久駐足,不願離去。後來我才知道,海螺殼的擴散比例便是那神奇的「黃金比例」——0.618:1 。這個下午,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數學的美感。
數學帶給我無窮快樂,每當我看見一道難題,整個人便會精神抖擻,躍躍欲試。有時解題過程需要好幾小時,苦思冥想都不得其解;有時演算半晌,卻需要推倒重來;有時進度緩慢,考驗著我的毅力。當我走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地步時,經常感到茫然、無助,但數學題並非衹要努力和堅持就能完成。我需要不斷思考,嘗試新的方法,保持沉著冷靜,切忌急躁。但當我終於找到一絲新的線索,轉機就會出現。經過一波三折的解題過程,我終於解開難題時,那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和成就感湧上心頭。為了這一刻的快樂,前面的解題過程再困難,再漫長,再煎熬——也都值得了。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通過數學發現了一個神奇的音階規律:兩個音振動頻率之比為1:2、2:3、3:4,這兩個音才會比較融洽、諧和。如果偏離了這個比例,這個和聲就會給人不和諧的感覺。數學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奇妙的巧合,這令我思考,數學究竟是人類為了解決問題發明的工具,還是與自然的一個巧合?又或者説數學本身就與自然為一體,我們衹是一點點在發現它?真的是萬物皆數,數統治著宇宙?還有多少數學的規律、宇宙的規律沒有被人發現?「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人類通過數學探索宇宙的規律,感知宇宙的無限,這種超越一般功利的快樂,或許是常人難以感受到的至樂。
數學家都有著同樣的特質——對真理的熱愛。數學家們可以為了真理爭論幾百年,不斷發現、證明、研究,甚至為之付出性命。這種對真理的追求能夠帶給人純粹的快樂。許多數學家最大的遺憾,便是有生之年內無法尋求到他們想要的答案,他們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卻窮其一生都達不到終點。就像數學中極限的概念一樣,許多人已經將智力開發到了極限,目的地卻是他們永遠達不到的那個點……但衹要後繼有人,對真理的信念仍然存在,數學家們的精神便不會消失,他們從數學中得到的快樂就永遠存在。
在數學的海洋中,我也許一生都衹能探索到一小部分。個人的力量,在無窮無際的宇宙中是多麼渺小啊!先前聖人為我們開闢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道路,探索的過程將會無比艱辛,但再多的困難又都磨滅不了探索數學本身帶來的快樂。
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揚帆遠航,探索這數學奇觀。
我在微笑之中找到快樂(中一 陳赫寧)
人生就像一條毛毛蟲,渺小而微不足道;又或是像一條朝生暮死的蜉蝣,生命短暫而無能為力。我總是想要多幫幫別人,但我又能做到什麼呢?你能幫助那些住在幾平方米屋子裡的人嗎?你能幫助那些因為疫情而失業、沒辦法養家餬口的人嗎?你能幫助那些因貧窮而無法讀書的非洲孩子嗎?也許你可以,但你幫不到所有人。但有一樣能令人感到快樂,能令人的心情像煙花般綻放的東西,它就是——微笑。
雪萊說得太好了,笑實在是仁愛的象徵,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微笑並不難,實際上,微笑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東西。一個微笑,能解開心中的記恨,能撫平別人的焦慮,能照亮在黑暗裡低聲哭泣的人,能給人帶來無比的快樂。快樂究竟是什麼?農民因收割而快樂,老師以桃李滿園為快樂,漁夫以捕魚為快樂,而我卻從微笑中找到快樂。
我見過不同人的微笑,有人笑起來有些害羞,嘴上的小虎牙和眼中的星光顯得有些稚嫩;有人喜上眉梢,胸有成竹,眼中充滿了成功的希望;有人的笑卻是飽經滄桑,眼角的皺紋仿佛是時間的印證,那笑起來的眼睛,發著明亮的光煇,且充滿知足常樂的智慧。我還記得,上小學那陣子,身邊總是有幾個聊得來的朋友。我們有時會因為某一句話、某一個字而笑得合不攏嘴,我看著她們那些眯著眼的開懷大笑,也笑彎了腰。我也總是喜歡把這些趣事、糗事講給媽媽聼。他們活力的一笑,讓我也感到舒適和愉快,嘴角也不禁上揚。會傳染的笑,就是我的快樂源泉。
人們都説,微笑是世界上共同的語言。微笑不止快樂自己,更快樂著別人。因為它總是會帶著無比的魅力,令人可以放下心中沉重的包袱,開懷大笑。我還記得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學門口,總有一個戴著帽子發傳單的人。媽媽告訴我,若是他能快點發完傳單,就能早點收工回家。於是每次放學,我都伸手接過一張傳單。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那有幾分尷尬的神情。我每次都衝他微微一笑。我的笑感染了他,他也笑了起來,快樂得像個吃了蜜糖的小孩,眼角的皺紋也全部裸露在臉上。只不過接一張傳單,但如同「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他的笑容縈繞在我的腦海裡,他因為我接了他的傳單而快樂,更是因為我不經意間的一個微笑感染了他。有人說,要讓自己快樂,最好的方法是先令別人快樂。相視一笑,就能令雙方感到快樂。
苦難和壓力,是生活帶來的考驗。你不能幫助所有人,但卻可以給每一個人微笑。雖不能把他們從深淵拉回來,逃脫生活的魔爪,但我們起碼可以給他們一些安慰。看著別人的微笑,我就覺得後面還有人支撐著我。對我們身邊的親人,我們更應多一點微笑,用微笑傳達彼此的愛和關懷。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生活總是美好、快樂的。
快樂很簡單,只需一抹微笑。
5星中文中心致力於幫助香港中小學生提高中文科水平,重點輔導寫作和文言文。
一、小學課程
小學寫作基礎A班:週六16:00-17:30
小學寫作基礎B班:週日16:00-17:30
小學寫作中級班:週二16:30-18:00
小學綜合基礎一班:週三16:30-18:00
小學綜合基礎二班:週六8:30-10:00
小學綜合進階班:週一16:30-18:00
小升中文言文銜接班:週四16:30-18:00
二、中學課程
中學寫作基礎班:週日9:00-10:30
中學文言文基礎班:週六19:30-21:00
小學中學寫作銜接班:週日19:30-21:00
5星中文中心(香港)
Level 5 Chinese Cente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