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從這個市場中穩定盈利首先從了解市場開始,下面帶你認識A股主題投資者結構,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場。
A股常見主題投資者結構
01.公募
02.私募
03.遊資
製造賺錢效應的主力仍然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遊資三股力量為主。
通常情況下,他們在大部分時間各自佔領各自的陣地。
目前情況舉例,公募基金抱團在中大盤消費股,如貴州茅臺、五糧液。
私募基金較為多樣化,大多聚集在中盤藍籌,大盤股。
遊資遊走於小盤題材股和次新等。
大多時候他們互不幹涉,有時互相成為對手盤,你來我的地盤拉高股價我就賣給你,在不同的主題板塊上進進出出。一旦他們對某個主題板塊的看法達成了高度一致,那麼必然會引起該板塊走出一波大行情,例如最近的新能源汽車板塊等。
三類資金的投資喜好和行為模式
公募基金公募基金一般都是高富帥出身,設立公募基金的股東多為實力國企或者金融巨頭,和管理層關係千絲萬縷。
我們經常把他們叫做國家二隊。
公募基金以「相對收益」為目標,以管理費為利潤來源。
由於公募基金的決策機制差不多,追求相對收益就是以跑贏大盤指數和打板同行為目標,因此,公募基金的投資行為很容易集中在少數幾個優質個股上形成抱團現象。
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多由一些非科班背景和公募轉戰私募的投資人士設立,其他不乏民間草根出身的投資高手。
大部分私募基金在設立之初便設定了嚴格的預警線和清盤線
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門檻低,人群結構複雜,決策模式和投資策略多樣化,有長期持股的價值派,有內幕的投行派,有頻繁炒短的遊資派,還有類似公募基金的組合投資派,因此我們看到,大部分私募基金的倉位和選股都各不相同。
遊資叫他們大戶也不算錯,是一群帳戶規模較大,能夠影響個別股票短期漲跌的短線資金
與私募基金一樣,遊資同樣追求絕對收益,遊資的資金來源有兩個:自己的,或者朋友私下委託的錢。
遊資偏好短線交易,往往選擇短期爆發力十足的個股反覆打短:他們是做深度研究,不過研究更多的是熱門股的爆發力和持續時間,而不是成長性、估值。
遊資的這種打板手法看似無釐頭,其實真是迎合了國人的文化。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