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檢十二時辰記】日晞篇 | 崇正黜邪存善法,法燈引航武榮城

2020-12-22 澎湃新聞

【南檢十二時辰記】日晞篇 | 崇正黜邪存善法,法燈引航武榮城

2020-01-03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前 言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寒來暑往,日月升恆。2019年如白駒過隙,十二時辰,時序分明;子時始,亥時終,南安檢察的每一個時辰,都見證著奮鬥者前行的腳步,記錄著擔當者無悔的付出,銘刻著堅守者不變的信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二時辰,生生不息,南檢人將接續奮鬥再出發,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

日晞篇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南安市檢察院嚴格按照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安排部署,認真謀劃、紮實推進,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做實做細檢察環節各項工作,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發展。今年來,共批准逮捕涉黑惡犯罪案件42人,提起公訴56人。

一是圍繞政治站位,加強組織學習。召開黨組會、黨組中心組學習會、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會議等傳達貫徹上級文件精神,深化思想認識。通過組織專項培訓、觀摩庭審等方式,著力破解法律適用難、指控證明難等難點問題,不斷提高辦案能力。

二是圍繞線索摸排,拓展廣度深度。健全與市掃黑辦、公安等部門協作配合機制,深化線索摸排,針對所有涉黑涉惡線索建立專門臺帳,結合辦案向公安局、監察機關移送線索19條。

三是圍繞「打財斷血」,提升打擊成效。開展涉黑惡案件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專項活動,與法院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督促查清並執行到位黑惡勢力涉案財產47萬餘元。

四是圍繞綜合治理,深化參與維度。針對辦理涉黑案件中發現的虛假訴訟等問題,發出民事再審檢察建議2件,均被採納;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13件,共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開展法律宣傳「六進」活動,深入鄉鎮、學校開展專項普法活動20餘場次,印發宣傳手冊1萬餘冊,加大掃黑除惡宣傳力度。

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發展

南安市檢察院牢牢把握憲法定位, 堅持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精準監督,注重實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是刑事檢察方面,依法監督立案11件11人、撤案6件6人;提出量刑建議2700餘件,法院採納率89%。開展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專項活動,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存在的問題發出檢察建議5件;開展判處實刑罪犯未交付執行等專項檢察,監督交付執行9人。

二是民事檢察方面,受理不服法院生效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申請監督15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件,依法提請上級抗訴案件2件,已獲市院支持。持續開展虛假訴訟專項監督,辦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5件。

三是行政檢察方面,強化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協作配合,建議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立案2件3人,均已立案。向行政機關發出行政執法監督檢察建議2件,均已採納。針對反映有侵佔林地建造墳墓的情況,督促林業部門查處在建墳墓,並建議對全市佔地建墓情況開展專項排查,要求相關人員進行補植復綠;並建議民政部門對全市佔地建墓情況開展專項排查,保護林業資源。

四是公益訴訟檢察方面,圍繞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等領域,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2件,已採納21件。針對2起非法採礦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有效推動「廢礦坑」生態環境修復整治。

落實檢察為民工作

南安市檢察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市委關於「強基促穩」「進企入戶」等工作部署,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一是進一步規範信訪工作流程,建立信訪件等級審批辦理制度,建立完善來信、辦理和答覆工作新機制,做好一周一匯總,一月一督促,一季度一評估,受理群眾初信初訪222件,落實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的工作要求。

二是8月份成立檢調對接工作室,建立線上視頻調解模式,與聯合調解中心及全市14個「兩代表一委員」聯絡點建立檢調對接互動互聯機制,今年啟動檢調對接8件,對2人分別作不起訴與不予批准逮捕決定,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是打造檢察監督指導中心3.0升級版,深化派駐檢察官工作室、網格化+檢察、青年法律創客空間等服務平臺工作,辦理各類諮詢、申請事項430餘項,提供案件查詢1230餘次,為律師提供服務700餘人次。

下期預告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下期服務大局篇,敬請期待!

THE

END

原標題:《【南檢十二時辰記】日晞篇 | 崇正黜邪存善法,法燈引航武榮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紫禁城十二時辰|美人篇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最近,隨著高分國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十二時辰體」在朋友圈、微博流行起來,網友們紛紛調侃起自己的生活日常:什麼一天都在打麻將的成都十二時辰、整天都在吃喝玩樂的暑假十二時辰……那麼,你想不想知道宮廷美人的十二時辰是什麼樣的呢
  • 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歷史錯誤
    這幾個句子,雖然和十二地支有關,但其中地支都是用來紀年的,與時辰無關。龐靈:這「大荒落」說的不是時辰啊!還有一些劇中用來解釋時辰的古語,其實本來不是解釋時辰,也不是解釋年,而是解釋月。除了紀年以外,中國古時還常用十二地支紀月。
  • 「十二時辰」簡史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在引發觀劇熱潮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在片頭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時間,既突出了劇中主題,又渲染了緊張氣氛。大家對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時辰」有多少了解呢?
  • 什麼是「十二時辰」?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十二地支又稱十二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幹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
  • 為何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比如,為何古人會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我們的先祖們是如何在沒有精確測量儀器的情況下,給生活加上了這些有效又奇妙的"標尺"的呢?早在殷商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有了明確的時間意識和時間觀念。此時的時間觀念,正反映著當時的人們對存在或世界統一性的理解。因為對世界的認識有限,殷商時期的人們在生活中大事小事都要佔卜,非常依賴神明。
  •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值得三刷的國產神劇,細節篇
    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不僅有著無比燒腦的劇情,諸多精緻真實的細節,同樣讓人眼前一亮。劇中呈現的各種服裝、道具,甚至街頭巷尾的小吃,都無比真實,且讓人心神嚮往。精美的場景、服飾《長安十二時辰》主創人員的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也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值得三刷的國產神劇,劇情篇
    2019年開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由雷佳音、易烊千璽、周一圍領銜主演。這部古裝懸疑劇上線之後,憑藉其精彩的劇情和精良的製作,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和極大的關注。而《長安十二時辰》,在這三個方面,都相當出色。一、炸裂燒腦的劇情作為一部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情節,不但包括小人物的掙扎、復仇與求活,而且涉及到帝國高層的權利鬥爭和角逐。
  • 貴陽美食十二時辰
    古時候的中國人,將每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剛好是今天的兩個小時。以地支來表示,分別記之:子時 丑時 寅時 卯時辰時 巳時 午時 未時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子時始,亥時終,循環往復。十二時辰是先民們的大智慧,讓我們懂得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人和美而樂。
  • 十二時辰的前世今生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兩個小時為一時辰。《新唐書·歷表》中明確指出:「古歷分日,起於子半」,以子時的中點,即現今零時(24時),為一日之始。
  • 致敬勞動者|記一群公交駕駛員在「五一」的十二時辰
    在五一節期間,在公交467線又聽到這樣的對話,這條公交線路的全體隊員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與便捷,堅守各自的崗位,每天共同演繹著「工人先鋒戰士的十二時辰」。5月1日,記者來到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西部公交467線,體驗467線全體駕駛員的工作十二時辰。
  • 永威十二時辰
    這個夏天,如果說有什麼比天氣還熱的話,那麼,《長安十二時辰其實,無論是在千年之前的古都長安,還是在現代社會的你我身邊,都有著精彩的十二時辰,等著我們去發現……△《長安十二時辰》宣傳海報△永威逸陽溪畔社區大門實景圖正如張小敬和李必維護長安百姓安居樂業一樣,縱貫一天的永威十二時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項目,都有人在忠實的執行自己的職責,保衛著業主生活的流暢運轉。
  • 五行時辰與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 讀懂十二時辰,就懂了我們的一生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裡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讀,指導著子孫後代過好每一刻當下。自漢代以來,古人為每個時辰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讀起來口齒生香。今天,名著君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十二個時辰所對應的時間,以及古人對於「事事有時」的解讀,讀懂了十二時辰,也就讀懂了我們的一生。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
  • 半畝園十二時辰
    一部《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讓我們有了「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痛快淋漓,也讓我們對古人十二時辰有了更多的認識。一時有一時的生息,在生生不息的十二時辰裡,是一個久遠的中國,是一個充滿了詩意的十二種色彩的中國。十二時辰始於西周,從漢代開始有了可以見諸於詩文的命名。古人說:「一日之間,時各有宜」。這個「宜」為適宜,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古人自有分寸。
  • 雲看展|十二時辰還有這樣的別稱?漲知識!
    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你那裡是幾時幾刻啦?現在這樣問時間可能大家聽起來有點不習慣,但在古裝劇或舊小說、戲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或聽到在處決犯人時,朝廷官員總會大喊一句:「午時三刻到了,拖出去斬了!」那會兒可沒有把一天的時間精確到分,而常使用的時間就是時辰和刻。
  • ——長安十二時辰
    最近,一部名叫《長安十二時辰》的古裝劇在優酷低調上映了,但剛剛上映不久,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尤其是在漢服界,更是被吹爆的節奏,那麼為什麼這部劇會被吹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典故——楊玉環的婆婆與「一日殺三王!」
    長安十二時辰裡,太子李璵(李亨)在聖人面前,表現的戰戰兢兢、唯唯諾諾。當然了,歷史上的李亨就不是啥硬實人。但把一朝太子憋屈成這樣,主要是因為李隆基有殺兒子的黑帳單,而且還是一天殺了仨。所以,劇中何監(賀知章)、李必(李泌)都曾用過這個典故,來暗示太子地位的兇險。今天我們來說說,李隆基的「一日殺三王」和楊玉環的丈母娘武惠妃。
  • 【漲知識】古代除了十二時辰 還有十五、二十四時辰……
    【漲知識】古代除了十二時辰 還有十五、二十四時辰…… 2019-07-26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品筆記·食用香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美食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及其寬廣,涵蓋了生活所能觸及的方方面面,而香文化作為品質輔助類衍生文化,也跟隨著走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還是老規矩,從《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中體現出的香來講幾味大家感興趣的香。
  • 新兵連十二時辰
    記者:谷旭日、梁曉航單位:武警河北總隊秦皇島支隊日月更替,交換輪迴,「時辰」,一種古老又充滿中國智慧的計時方式。當亙古不變的十二時辰,融入絢爛多彩的新訓生活,鑄就的是一個個活力四射的青春。就讓我們指尖下滑,一起來看看獨屬於新兵連的十二時辰。子時:未央夜新同志都已進入夢鄉,但學習室的燈光還亮著,班長骨幹在認真書寫《兵情日記》和《談心記錄》,每一個字都是一份真情,凝結著幹部骨幹對新戰友的濃濃關愛。丑時:眛旦而朝月明星稀,夜已深,中隊長悄悄地走到了床前,輕輕地給新戰士掖好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