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典故——楊玉環的婆婆與「一日殺三王!」

2021-01-11 藏地讀行

長安十二時辰裡,太子李璵(李亨)在聖人面前,表現的戰戰兢兢、唯唯諾諾。

當然了,歷史上的李亨就不是啥硬實人。但把一朝太子憋屈成這樣,主要是因為李隆基有殺兒子的黑帳單,而且還是一天殺了仨。

所以,劇中何監(賀知章)、李必(李泌)都曾用過這個典故,來暗示太子地位的兇險。

今天我們來說說,李隆基的「一日殺三王」和楊玉環的丈母娘武惠妃。

十二時辰劇中的何監與李必

1、楊玉環之前的「網紅」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的《長恨歌》將楊玉環徹底捧成了「網紅」,讓大家都知道,李隆基最寵幸的女人是誰。

但在楊玉環之前,李隆基眼裡還有另一個網紅。要不是她死的早了點,有沒有楊玉環什麼事兒,還真沒準兒!

這個霸佔了唐玄宗前半生的女人就是——武惠妃。

武惠妃(699年-737年)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其父為恆安王武攸止,母為鄭國夫人楊氏。她因父親早逝,得到武則天庇蔭,自幼長於宮中。

713年(唐睿宗先天二年),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弄死了太平公主及其黨羽,成功登上皇帝寶座。

這時的武氏(尚未受封惠妃)已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少女時代的武氏,性情乖巧伶俐、善於逢迎,很快就博得唐玄宗的歡心。

李隆基將她納入後宮,封為「婕妤」,倍加寵愛。

武婕妤的肚子也真爭氣,咣咣一頓生,連生四子三女。分別是李一(皇九子,夏悼王)、李敏(皇十五子,懷哀王)、李瑁(皇十八子,壽王)、李琦(皇二十一子,盛王)、上仙公主、鹹宜公主、太華公主。

2、武惠妃與太子李瑛的上半場

開元十年(722年),武婕妤正式升職為惠妃,據其母楊氏神道碑記載「榮寵比後」。

開元十二年(724年),李隆基的結髮妻子王皇后,因擔心武惠妃恩寵太甚,且自己又無子嗣,便求助於巫蠱之術。

她請哥哥王守一刻玄宗名諱於木牌上,隨身佩帶以求得子。

不想,此事被人告發,李隆基查獲後將王皇后廢為庶人,這便是「符厭之禍」事件。

搬掉了頭上的大石頭,武惠妃一心惦記著再進一步。

可惜,她沒趕上好時候。

武則天代唐立周的陰影太大了,朝中大臣一聽武氏倆字就迷糊。武惠妃做為武三思的侄女,自然有人擔心她成了第二個武后。

當玄宗稍稍露出提拔武惠妃的意思,群臣激烈反對。

御史潘好禮上疏稱,「武惠妃的叔叔武三思和武延秀,都不是啥好鳥!」

而且,當時的太子李瑛,也不是武惠妃所生。如果將武惠妃立為皇后,難免儲位不安,於國不利。

李隆基在群臣反對下,沒提拔惠妃為皇后,武惠妃與太子李瑛的第一次隔空交手結束。

(《新唐書》將遂立皇后,御史潘好禮上疏曰:"妃再從叔三思也,從父延秀也,皆幹紀亂常,天下共疾。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儷宸極,則儲位將不安。"遂不果立。)

3、武惠妃與太子李瑛的下半場

雖然玄宗沒把武惠妃弄成皇后,但對她的寵幸一點沒減少。

皇帝再猛也是個活人,恩寵資源就這麼點。武惠妃冠蓋群芳,別人自然就少了。

時任太子的生母趙麗妃,是李隆基在潛邸時的寵妃。

據說她雖然出身低賤,本是潞州的歌伎,但容貌豔麗、能歌善舞。李隆基出任潞州別駕時,對她一見傾心,納為側室,極為寵愛。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七》):瑛母趙麗妃,本伎人,有才貌,善歌舞,玄宗在潞州得幸。」

但問題是玄宗和她的「保鮮期」已過,現在李隆基眼裡只有武惠妃一人。

趙麗妃能歌善舞,可惜過了「保鮮期」

心情失落的趙麗妃和皇甫德儀、劉才人(分別是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的生母),沒事兒就聚在一起發牢騷。

武惠妃的女婿楊洄(鹹宜公主的駙馬)是個善於鑽營之人,急丈母娘之所急,想急丈母娘之所想。

挖門盜洞的收集太子李瑛的黑材料,結果沒找到李瑛的短處,把李瑛他媽挖了出來。

武惠妃以此向李隆基哭訴,太子李瑛因目前沒有冊封皇后心懷不滿,結黨營私要謀害她們母子。

唐玄宗震怒,當時便想廢掉太子李瑛。

好在當時他身邊還有明白人,時任宰相張九齡力勸盛怒之中的玄宗,「陛下踐祚垂三十年,太子諸王不離深宮,日受聖訓,天下之人皆慶陛下享國久長,子孫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聞大過,陛下奈何一旦以無根之語,喜怒之際,盡廢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輕搖。……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

表明態度後,張九齡還給李隆基上了一堂歷史課,把「驪姬、江充、賈南風與獨孤皇后」的故事,又給皇帝講了一遍。

3、武惠妃的點球決勝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因受周子諒案件的牽連,被降職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新上來的貨名叫李林甫,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覺得備受寵幸的武惠妃是個結盟的好選擇,便不斷向壽王李瑁(武惠妃第三子)示好。

737年四月,武惠妃的女婿楊洄再次構陷三位親王,說他們與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鏽共謀異事。

這次,武惠妃沒直接去找李隆基哭訴,而是準備給太子來個「鐵證如山」。

她派人召三王入宮,聲稱宮中有賊,想請他們幫忙。

等到三王回去,準備帶人「抓賊」時,武惠妃跑到李隆基面前誣告:「太子、二王謀反,甲而來。」

玄宗派人察看,果真如此,這下「鐵證如山」。

等玄宗找宰相李林甫商議時,李林甫悠悠說道:「這是陛下的家務事,不是臣等應該幹預的。」

(帝使中人視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議,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

玄宗立刻下令將三王逮捕,上午下詔廢為庶人,下午便各賜一條白綾。

(瑛、瑤、琚尋遇害,天下冤之,號「三庶人」。)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林九郎

弄死三王子後,武惠妃也沒得好。

她晚上一閉眼,就見三位王子來跟她嘮嗑。

為了消解,武惠妃各種招數都用上了,「請法師做法」、「給他們改葬」、「用死人陪葬」,可惜全都沒用,王子還是每夜按點來談人生。

沒過多久,武惠妃就把自己嚇死了,年僅38歲。

你說你,沒有武則天那倆下子,搞什麼飛機?不折騰,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

(「歲中,惠妃數見庶人為祟,因大病。夜召巫祈之,請改葬,且射行刑者瘞之,訖不解。妃死,崇亡。」)

武惠妃香消玉殞,李隆基就閒下來了,他第一次感到了「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時有人跟他說,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能歌善舞、通曉音律,是個質地優良的老娘們。

(《新唐書》卷七十六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

李隆基招來一看,確實很對心思。

但直接搶兒子的媳婦,還真有點不好意思。

這時候,又有人幫皇帝著急了,給他出了個「曲線娶兒子媳婦」的招。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李隆基以給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下敕書命楊玉華做了女道士,道號「太真」。

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嚴太真」稱呼的來歷。

然後,天寶四載(745年),李隆基又給兒子壽王李瑁,另立了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

既然已經給兒子另找了媳婦,自己娶兒子曾經的媳婦就沒那麼「不好意思」了。

是年,唐玄宗正式冊立楊玉環為貴妃。

武惠妃點球決勝,弄死了太子,結果被親兒媳婦撿走了桃子。

其實,要不是武惠妃這麼折騰,以她專寵後宮的態勢,未必有兒媳婦的機會。

別忘了,楊玉環最猛的時候,李隆基還瞞著她,跟梅妃聊「人生理想」。

不過,就算是沒有楊玉環,最多也就是不會有楊國忠,安史之亂一樣會爆發。

天寶年間的根子已經爛了,就是不掉下來安祿山這個爛蘋果,也會是張祿山、李祿山、王祿山。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歡迎關注「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說的「一日殺三王」,到底指的是什麼事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在勸說他人時,曾提到過一個特殊的事件,「聖人一日殺三王」,這其中,誰是聖人?誰是三王?又為什麼要一日殺三王呢?這是編劇為推動情節虛構的事件?還是在歷史上確有其事?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們,對之前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印象深刻。該劇情節緊湊跌宕,演員表現抓睛,服化道也做的十分考究,實屬近年來影視作品中的佳作。
  • 邊江品評《長安十二時辰》01
    故事發生在中國古代的唐朝,玄宗天寶三載,整個故事的時間線,不算插敘回憶,只有十二時辰,也就是滿打滿算一天。從西周起古人就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了。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命名,每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前一小時稱「初」,後一個小時稱「正」。
  •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值得三刷的國產神劇,劇情篇
    《長安十二時辰》的時代背景是唐天寶三載,此時的長安依舊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然而平靜和盛世背後,早已激流暗湧,並在十餘年後,被醞釀已久的「安史之亂」撕的粉碎。而《長安十二時辰》,在這三個方面,都相當出色。一、炸裂燒腦的劇情作為一部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情節,不但包括小人物的掙扎、復仇與求活,而且涉及到帝國高層的權利鬥爭和角逐。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原標題:   血色殘陽裡,一隊黑騎漸漸逼近,拉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序幕。一時間,大廈雲譎波詭,聞者驚魂動魄,他們是西域胡商,抑或是突厥狼衛?此行究竟目的何在?
  • 《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不合邏輯的地方?
    2019年雖然被稱為影視寒冬年,但是以《長安十二時辰》、《都挺好》、《陳情令》等的影視劇的大火,也讓觀眾看到了,高質量的影視劇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一隻黑馬。《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火不僅讓雷佳音洗去了渣男「前夫哥」的標籤,也讓四字弟弟易烊千璽的演技展示在觀眾的面前。
  • 《長安十二時辰》裡這些「角色」後來怎麼樣了?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天保三載的上元夜,實際對應的就是天寶三載(公元744年)的正月十五,劇中人物在十二時辰之內密集登場,演繹出精彩的故事,而我們在這裡說的就是這些角色歷史原型未來的軌跡與最終的結局。
  • 確認過眼神 你是我愛的人 《長安十二時辰》那女人為何會愛老男人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34集時,一直在眾人口中的聖人終於露出真容:只見一個背影緩緩從鏡頭中出現,郭利仕(高力士)上前挽了一下,聖人緩緩走向龍座,再緩緩轉過臉來:花白的鬍鬚,花白的頭髮,圓圓的眼睛,圓圓的臉型,清瘦的身形……這版的唐玄宗,跟我頭腦中之前所有版本裡的唐玄宗真是大不同。
  • 《長安十二時辰》看得甚是欣喜
    不知為什麼,這個時代,高品質的歷史正劇或歷史改編劇越來越稀缺,所以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的出爐,顯得彌足珍貴,這是一部在攝影、配樂、臺詞、服裝、布景、道具、人物塑造上都充滿歷史氣息的劇集(幾首片尾曲更是全部選用李白詩詞),看得甚是欣喜;而它的外殼是美劇式的節奏感或者「套路」,這一點對普通觀眾來說
  • 伊斯《長安十二時辰》上演高難度跑窟
    目前,《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憑藉懸疑吸睛的劇情、精細考究的道具以及生動真實的人物收割眾多好評。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如何把「人肉信息檢索」變成古代黑科技?
    低技術環境裡,用另類方式實現高科技,製造了最大的驚奇感,也成就了幻想作品最激動人心的看點之一。所以作家們到底是怎麼今為古用的?來看看《長安十二時辰》是怎麼做的。《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大案牘術,其實還有一個很古典的香豔典故對應,那就是「翻書娘」。
  • 歷史劇這麼多,紅的為何偏偏是《長安十二時辰》?
    這也是為什麼一天的時間,《長安十二時辰》可以拍60集,目前上線的25集是第一季。像經由張小敬的救城,觀眾也跟隨他走在長安的一百零八坊,看到了盛唐的種種日常。馬伯庸博聞強識,小說裡他剛好可以掉書袋掉個過癮,有不少文史典故、人情風俗、歷史細節,翔實真切。而在劇版中,對於長安城的還原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消息傳出,該劇投資預計超過6個億,場景搭建總面積達70畝。
  • 如何吃上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火晶柿子?
    ——唐太宗(598-649),《貞觀政要》第八卷《論務農》以天寶三載上元佳節為時空背景的《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除了李必的神仙顏值與精緻考究的歷史細節之外,劇集中的唐代美食也在不經意間走紅網絡,成為了煲劇觀眾關注的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蕭規可以死,聖人不能殺
    熱劇《長安十二時辰》接近終局,彈幕裡很多朋友氣憤地說,算了吧,別看了,這劇爛尾啦。 究其原因: 一者,他們認為24集之後太拖沓了,很多劇情完全沒必要。 二者,前半程他們所喜歡的那個張小敬不見了,變成了個無法理喻的人。
  • 《長安十二時辰》伊斯上演高難度追逐動作戲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伊斯上演高難度追逐動作戲   目前,《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憑藉懸疑吸睛的劇情、精細考究的道具以及生動真實的人物收割眾多好評。
  • 《長安十二時辰》裡,姚汝能果真是宰相的孫子嗎?
    曹三郎/文1在《長安十二時辰》25、30集裡,通過姚汝能與右相林九郎新任命的靖安司司丞吉溫對話
  • 長安十二時辰:殺皇帝卻成了救皇帝,反派蕭規成催淚救世主?
    追了一個暑期檔,當周一圍飾演的蕭規死在大吉酒肆前,走到尾聲的《長安十二時辰》終於圖窮匕見,為所有觀眾呈上了一抹悲劇底色。龍波,蕭規,第八團旗手,在《長安十二時辰》38集前一直是觀眾眼前的最大反派。心思縝密,城府極深,計劃周密,性格暴戾極端殺人如麻。
  •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值得三刷的國產神劇,細節篇
    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不僅有著無比燒腦的劇情,諸多精緻真實的細節,同樣讓人眼前一亮。劇中呈現的各種服裝、道具,甚至街頭巷尾的小吃,都無比真實,且讓人心神嚮往。精美的場景、服飾《長安十二時辰》主創人員的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也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 胡風、和風、西風各歸其位,《長安十二時辰》擺正了大國文化心態
    但是《長安十二時辰》「沙盤化敘事」的底色很難改動,除了帶著讀者在「一百零八坊」遊竄,馬伯庸在故事中嵌入了不少長安的風物、世俗、人情。可以說,高密度的文化信息幹擾了《長安十二時辰》的敘事,這是它的缺點,也是它的優點。
  • 《長安十二時辰》拍得好,但看得累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拍得好,但看得累 這樣看來,富庶、繁華、人口與文化多元化的長安,且還是政治權力的中心,的確是產生偵探題材的好土壤。   不過,與「狄仁傑系列」和《妖貓傳》不同的是,《長安十二時辰》很有現代性,它基本上就是套了一個唐朝的外殼,講述一個反恐的故事。小說中,恐怖分子一開始是突厥人,突厥武力上打不過大唐嘛,就想在上元節這一天搞點恐怖活動,弄點火災爆炸什麼的。
  • 《長安十二時辰》伊利多斯變身雷佳音最佳助手
    伊利多斯在優酷上線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出過半,依舊保持著高熱度、高評分的優秀成績。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原著,講述唐朝上元節前夕,由於狼衛作亂使都城長安陷入巨大的危險中,百姓存亡繫於一線之間,死囚張小敬需在十二時辰內化解危機的高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