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六大科室攜手切除60斤大腫瘤——仁濟名醫「還原」手術現場

2020-12-17 健康中國—上海站

腹部長了一個重60斤、直徑達50cm的腫瘤是什麼概念?要知道,60斤已經接近一個10歲孩童的正常體重了!

是不是聽著就覺得可怕?可這卻是實事。

1、起因

45歲陸先生近半年來肚子越來越大,起初以為是「發福」,但是經過一段減肥時光後,雖然四肢苗條下來了,但陸先生的肚子狀態卻如「臨盆」。

這不對啊!到底是怎麼了?

2、求解

隨著肚子越來越大了,陸先生痛苦不堪...

直到陸先生經醫生朋友介紹,專程找到了擅長極為複雜疑難手術的劉穎斌教授,一切才開始有了「解」。

3、病情

經劉穎斌教授檢查,陸先生大腹便便的原因是「腹部長了個巨大的腫瘤」。而且這個腫瘤已經長滿了整個腹腔和盆腔,直徑已達50釐米。

同時陸先生腹腔內的臟器都已經被這個「不速之客」鳩佔鵲巢,正常的腹腔臟器,如肝臟、胃、胰腺、小腸、結腸等全部被推向了右上腹,堆積在狹小空間內。

而且左側腎臟已完全被腫瘤包圍,腹腔內的重要大血管都和腫瘤緊貼,隨時有被侵犯的可能。

總而言之,這個大腫瘤就是「非摘不可,摘除極難」。

4、戰役已打響

怎麼辦呢?

劉主任團隊充分考慮了手術的風險性和艱難程度,先後邀請麻醉科、泌尿外科、頭頸外科、胸外科、血庫及重症監護此六大科室進行聯合會診(MDT),同心協力制定手術方案,並進行術前準備,更是為患者籌備了10000毫升血製品,還請介入科宋衛華主任進行了左腎動脈栓塞手術,因左腎被腫瘤包繞,需要切除,術前栓塞減少術中出血。

5、開始

6月22日,這場庖丁解「瘤」戰役最關鍵一環,正式開始!

6、最關鍵一環

首先,麻醉科主任陳杰為患者在特殊體位下完成麻醉(患者在正常體位下已無法呼吸)。

緊接著,在護理團隊吳德標、郭自聞配合下,主任醫師劉穎斌、陳煒、副主任醫師王許安、陳濤、陳旭陽等醫師,憑藉十年如一日的經驗和謹慎,經過抽絲剝繭般的細緻,層層深入分離血管和組織結構,終於在出血量不到1000毫升的情況下,成功切除這個重達60斤的「大瘤子」。

7、新生

至此,陸先生的「減肥時光」終於告捷,如獲新生!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海上名醫」平臺,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膽胰外科主任劉穎斌,麻醉科主任俞衛鋒,重症醫學科主任皋源,手術室、手麻科護士長陳哲穎,帶來《六大科室攜手切除60斤重巨大腫瘤——「還原」手術現場,仁濟名醫齊聚直播間》視頻直播。

時間

2020年6月30日(周二)19:00-20:30

觀看全程視頻

下載百度APP,關注健康中國上海站,屆時即可觀看視頻。

相關焦點

  • 一個「硬幣孔」就能根除前列腺癌 仁濟醫院泌尿科機器人手術開啟...
    今年60歲的患者沈先生於1個多月前體檢時,發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升高,到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局限性前列腺癌。目前,對於前列腺癌的最佳的治療方案是根治手術。患者明確表示,希望術後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薛蔚決定為其實施醫院首例經腹膜外途徑單孔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 遂平仁安醫院再次成功完成經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 - 瀟湘名醫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孫夢瑤)近日,遂平仁安醫院外科二病區成功為一位腎上腺腫瘤患者實施了經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患者男性,遂平縣陽豐鄉人,1月前體檢時發現左側腎上腺佔位,輾轉多家醫院,最終決定在仁安醫院進行治療。
  • 媒體關注|一臺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的抉擇
    「賭博式手術」如何抉擇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治療包括切除多個臟器,然後進行臟器重建,一般來講包括切除部分胃、膽總管、膽囊、胰頭、十二指腸以及空腸的上段,然後進行胰腺空腸的吻合,膽管空腸的吻合,還有胃空腸的吻合,手術過程複雜且創傷很大,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概率也很高。
  • 挑戰半骨盆腫瘤切除及個體化精準重建成功!
    近日,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楊吉龍主任手術團隊在軟組織腫瘤組負責人邢汝維主任的帶領下,為一例骨盆區域巨大滑膜肉瘤患者順利實現了骨盆腫瘤的關節外切除,並完成了骨盆的精準個性化重建,堪稱精彩。
  • 仁濟泌尿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腎癌患者保腎手術
    央廣網上海12月8日消息(記者楊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腎臟腫瘤治療團隊日前為一名年僅33歲的VHL症候群(Von Hippel-Lindau Disease)合併多發性腎臟腫瘤患者進行開放性保腎手術獲成功。
  • 26歲姑娘肚子長了10釐米大腫瘤 高難度手術切除病灶留住脾臟
    5月31日,小嵐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就診,腹部CT提示女孩胰腺體尾部直徑10cm大小囊實性腫物,與脾門和脾血管關係密切,初步診斷為胰體尾囊腺瘤可能性較大,需要行手術切除。同時,胰腺體尾部和脾臟的解剖關係密切膠著,脾臟的動、靜脈走行於胰腺實質內,並有許多分支進入胰腺,傳統的手術通常會將脾臟和胰腺(體尾)一併切除,這造成了脾臟的「無妄之災」。而脾臟被認為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它的抗感染和免疫作用逐漸被大家所重視,完全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腫瘤切除術(LSPDP)中,保留脾動靜脈的Kimura術式更有利於保障脾臟功能,對患者更為有益。
  • 左腎被切除部分後,他的右腎5個腫瘤越長越大!33歲的他得了罕見遺傳病
    右腎竟然有5個腫瘤?小劉(化名)今年33歲,2013年在一次體檢中發現雙腎多發腫瘤、囊腫,檢查發現小劉得的是VHL症候群合併雙腎多發性腫瘤,一種罕見遺傳病。四年前,小接受左腎部分切除手術。沒想到,今年警報再次響起:小劉右腎的5個腫瘤越長越大。
  • 重達10斤,盆腔巨瘤如排球大小!繼發深靜脈血栓命懸一線,仁濟醫院...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祝捷團隊聯合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多學科合作,成功為一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切除直徑22釐米,重達近10斤的子宮肌瘤。
  • 黑龍江省醫院腹腔鏡下為患者成功切除拳頭大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 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完成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
    近日,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年僅33歲的主治醫師陳雋在主任醫師王家東、科主任王卓穎的保駕和主診醫師周秦毅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了仁濟醫院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後兩天出院,患者對手術效果及美容效果十分滿意。
  • 26歲姑娘肚子長了10釐米大腫瘤!高難度手術切除病灶留住脾臟
    為了儘可能保障女孩的脾臟功能,醫院為她行了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Kimura法切除術,術後6天女孩順利出院。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26歲女孩兒施行了完全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腫瘤切除術(LSPDP),這一手術屬於肝膽外科領域的高難度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6天後順利出院。
  • 湖南省婦科腫瘤學術峰會召開在即,全省招募手術直播志願患者
    全國著名婦瘤大咖同臺論道,頂尖婦瘤專家主刀做手術,手術費援助高達6000元……湖南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專業委員會第十次學術年會將於本周末舉辦,全國及全省眾多著名婦瘤專家教授將齊聚長沙,開展臨床醫學難點研討、疑難手術演示與手術治療援助等
  • 膠質瘤是惡性的顱內腫瘤,為什麼還要手術切除?
    談「瘤」色變是每一個腫瘤患者在被確診時的第一反映,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腫瘤的時候,很容易想到是癌症,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癌症,腫瘤有良性也有惡性,只有惡性的才被稱為癌症。
  • 老人自以為是發福長肉 醫生:你肚子裡有個大腫瘤
    今年73歲的鮑婆婆至今都不敢想像,自己「變胖」的原因竟然是肚子裡重達10餘斤的腫瘤,猶如一個大西瓜。手術切除了腫瘤家住貴陽市經開區的鮑婆婆,今年73歲,體型肥胖,有高血壓及冠心病病史。鮑婆婆回憶說,兩年前她感覺肚子變大,起初還以為是身上長肉,並未重視,直到今年1月份,腹痛突發疼痛才前往醫院就診,結果診斷報告讓她大吃一驚:盆腔巨大腫瘤(左側卵巢位置)。發現病情後,鮑婆婆輾轉多家醫院就診,然而,由於年齡大,又患有心血管疾病,手術風險較大,為此,多家醫院未進行手術治療。
  • 重量達13.6斤,腹內腫瘤如西瓜大,金山醫院多學科協作順利切除
    重量達13.6斤,腹內腫瘤如西瓜大,金山醫院多學科協作順利切除 2020-12-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人多次手術背部腫塊成「小丘陵」,醫生九小時手術成功切除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骨軟組織科順利完成一例背部惡性腫瘤切除術後復發,腫瘤再次擴大切除,游離複合組織移植修復巨大創面的手術。 據悉,該患者已安全度過顯微手術危險期,各項生命體徵平穩,皮瓣成活良好,已經順利出院回家。
  • 才33歲,左腎已部分切除,右腎又要因為腫瘤全切!這個遺傳病要當心
    才33歲,小劉(化名)就已經因為雙腎腫瘤做過左腎部分切除,今年,他的右腎又要因為腫瘤長大而切除!「我不能沒有希望地活下去!」他趕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幸運地保住了右腎。為什麼這個年輕人會多發腫瘤?
  • 湖南省腫瘤醫院醫生挑戰世界難題 「生命禁區」切除腫瘤
    紅網時刻7月24日訊(通訊員 彭璐 鍾喆)腦幹,它幾乎管轄著生命的一切,相比較大腦的其他部位,腦幹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重要的生理功能,長期以來被稱為腦部手術的「禁區」。而延髓腫瘤切除,更是「世界難題」,能闖進這個「禁區」,不僅需要神經外科醫生藝高膽大,更要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
  • 胸壁腫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8 版)
    對於大部分胸壁腫瘤而言,手術是其主要的治療方式,術後造成的大範圍胸壁缺損又需要進行胸壁重建[3]。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和植入器械的發展,胸壁腫瘤切除手術和胸壁重建手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臨床中可選擇的重建材料和方法眾多,但是尚缺乏高級別臨床證據對各種胸壁重建技術和重建材料進行比較。胸壁重建的手術方式主要依據術者的經驗和個人傾向進行選擇,如何正確合理使用重建材料尚無明確規範。
  • 七旬老人胰腺腫瘤手術切除保留脾臟 為國內首例
    由於蔡女士身患多種疾病,且具有並發的可能性,為防患手術中病情的變化,提前預備了多套治療方案。整個手術選擇保留脾臟,切除的組織包括全胰腺、十二指腸、胃大部、膽囊及膽管等,此聯合型手術將關聯腫瘤一次性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