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療效兼得!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完成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

2021-01-07 健康中國—上海站

近日,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年僅33歲的主治醫師陳雋在主任醫師王家東、科主任王卓穎的保駕和主診醫師周秦毅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了仁濟醫院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後兩天出院,患者對手術效果及美容效果十分滿意。

據統計,國內甲狀腺癌發病率男性約0.8-0.9/10萬,女性約2.0-2.2/10萬。傳統的甲狀腺手術往往會給頸部增添一條或長或短的疤痕,成為不少女性患者「心中永遠的痛」,而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不會損傷頸部肌膚,具有的美容效果優勢凸顯,不僅可以達到完全切除甲狀腺腫瘤的診療目的,而且真正做到了「體表無痕」,為患者帶來福音。

患者小畢是一名34歲年輕女性,自己發現頸部腫塊1月有餘後至仁濟醫院就診,超聲顯示為左側甲狀腺4cm的腫塊,由於患者對美容效果要求較高,希望實現頸部無疤痕,經多次溝通後,王家東主任決定為其行經口腔鏡甲狀腺切除術。

據王家東主任介紹,傳統甲狀腺手術的切口一般為6釐米左右的橫切口,術後會在頸部留下明顯的疤痕,部分患者因疤痕體質等原因甚至會有較為明顯的疤痕疙瘩。相對於其他的腔鏡手術,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是在口內行切口,但是從口內切口到頸部甲狀腺部位並無自然腔隙,要求醫生在皮下創建手術空間,在此過程中醫生需要越過下頜骨這個天然骨性障礙,才能抵達手術部位。同時,經口途徑的甲狀腺手術,與頭頸外科既往開展的經胸乳徑路的全腔鏡甲狀腺手術擁有完全相反的手術視角,醫生需要自上而下進行手術操作,並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保護甲狀旁腺和喉返神經功能,這些都要求手術醫生必須具備紮實高超的手術技能。

王家東、王卓穎經過多次溝通,決定通過在口腔前庭,即是牙齒前方和嘴唇後方之間的部位切口建腔,總長不超過3cm,向頸部逐漸游離皮膚,建立甲狀腺手術的操作空間,在腔鏡下完整切除甲狀腺腫瘤,實現頸部無疤痕。手術時長共計2小時,過程順利,術後患者恢復好,無聲音嘶啞、飲水嗆咳、低鈣抽搐等併發症。

仁濟醫院頭頸外科成立於2013年,目前開展甲狀腺,甲狀旁腺,腮腺,頜下腺,先天性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神經鞘膜瘤,神經纖維瘤等各類頭頸部良惡性腫瘤手術,年均完成手術量2500餘臺,其中甲狀腺惡性腫瘤1500餘臺,位列上海前三甲。頭頸外科自2014年開展了經胸乳全腔鏡甲狀腺手術,目前累計完成200餘例。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以及患者對手術美容要求的不斷的提高,年輕醫生勇於探索創新,向腔鏡甲狀腺手術領域難度最高的一種術式——經口腔鏡甲狀腺腫瘤切除發起挑戰。本次手術為我院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相信,隨著臨床實踐的開展,該術式因其所具有的美容效果優勢顯著,將會為更多愛美的甲狀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作者:袁蕙芸 葉佳琪

相關焦點

  • 這家醫院38場微創外科手術向全球同行直播 涉頭頸外科、泌尿...
    此次直播周,共設5個專題手術日,總計38場手術現場直播,由來自浙江省人民醫院頭頸外科、泌尿外科、胃腸胰外科、肝膽胰外科及微創外科、肛腸外科、心胸外科、婦科等多個外科的38位專家進行微創手術直播演示及學術講座,33位全國專家全程講解與點評,共同帶來外科「乾貨」盛宴。
  • 手術切除甲狀腺竟然可以不留疤?本文告訴你切口藏在哪裡
    「這種手術方式,在確保外表不留疤痕的情況下,達到和傳統甲狀腺切除術一樣的效果,能夠把腫物全部清理乾淨。」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胃腸兩腺外科副主任張磊對喬女士說。
  • 西安成功實施世界首例磁錨定懸吊腔鏡甲狀腺切除術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利用磁錨定懸吊技術,經口入路實施腔鏡甲狀腺切除術獲得成功。經科技查新,該技術為世界首例。磁錨定懸吊技術再立新功據介紹,該手術在呂毅教授磁外科團隊指導下,由耳鼻喉頭頸外科張少強主任、姚小寶副主任醫師和寇博醫師共同完成。據呂毅介紹,一般傳統開放甲狀腺切除術術後留下的瘢痕極大地影響患者頸部外觀,不可避免地給患者造成了心理負面影響。
  • 醫聯體發布 || 4月10-11日上海仁濟醫院專家坐診信息
    坐診通知4月10-11日 周五-周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五官科(甲狀腺) 張奕 副主任醫師
  • 專家指出:甲狀腺腫瘤一定...
    經門診檢查,發現腫塊竟然是10餘年前的甲狀腺癌再次復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頭頸外科主任王卓穎團隊不僅成功為其成功實施了甲狀腺癌根治術,還通過鄰近皮瓣移植,完美修復了巨大切口,幾乎看不出明顯疤痕。患者術後四天即順利出院。患者今年51歲,曾於10餘年前接受過甲狀腺手術,術後她認為自己已經痊癒,因此並未遵照醫囑進行定期隨訪。
  • 醫聯體發布 || 5月8日上海仁濟醫院專家坐診信息
    醫聯體發布 || 5月8日上海仁濟醫院專家坐診信息 2020-04-29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首例!仁濟醫院用9歲肝源同時救一對罕見病雙胞胎!
    圖說: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夏強團隊成功施行了劈離式肝移植手術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2歲雙胞胎兄弟罹患重度肺炎、低血糖、酸中毒,罪魁禍首竟是罕見遺傳代謝病。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夏強團隊用一個來自外省市的9歲孩子的肝源,為這對罹患肝糖原累積症的雙胞胎兄弟成功施行了劈離式肝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首例通過兒童劈離肝移植技術用一個供肝同時救治一對肝糖原累及症雙胞胎患兒獲成功的案例。目前雙胞胎兄弟已經撤除呼吸機,順利康復中。據仁濟醫院肝臟外科主任夏強教授介紹,肝糖原累積症是一種罕見的嬰幼兒先天性隱性遺傳性糖原代謝紊亂性疾病。
  • 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人民網長沙8月5日電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教授劉立明團隊成功為吳先生做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 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完成多例高難度經鼻內鏡顱底術
    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完成多例高難度經鼻內鏡顱底術 2020-12-2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煙臺毓璜頂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祝您闔家安康、新春快樂
    煙臺毓璜頂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向支持衛生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恭祝大家身體健康、闔家幸福、新春快樂!     回首2019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醫院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的幫助下,醫療事業穩步前進,為更好的服務膠東百姓努力奮鬥。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創瓣膜團隊再創全國TAVR手術記錄日前,華西醫院心外雜交手術室內產生了一項新的全國紀錄——單中心經心尖TAVR手術總例數突破150,並且成為全國唯一過百的中心。2014年3月,華西心外微創瓣膜團隊開展了全國首例經心尖TAVR手術。
  • 永州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順利召開
    11月28日,由永州市衛健委、市醫學會主辦,永州市中心醫院承辦的永州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第一次會議在冷水灘華豐華天大酒店順利召開。來自全市各縣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及相關專業醫師共8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永州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主委鄭鵬凌主持。
  • 仁濟醫院:上海第一所西醫醫院的故事
    戰火中的中國白衣天使仁濟醫院的新院舍落成,原打算舉行開幕典禮,但因淞滬抗戰而取消。戰爭爆發,一下子讓外科手術量激增。此時擔任仁濟醫院外科主任的,是牛津大學畢業的中國第一代海歸西醫牛惠霖。聽聞祖國需要,他毅然回來,在仁濟醫院設立骨科病房,這是上海最早設立的骨科專業病房,葉衍慶任主任。戰火的殘酷,反映在手術上。當時醫院開展的手術大多為闌尾切除、腹股溝疝修補術、痔核切除和截肢手術4種。截肢手術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外科手術。
  • 仁濟醫院西院成功完成一例...
    仁濟醫院西院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 2020-11-25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省首個甲狀腺減重代謝外科聯盟成立
    12月13日,由山西白求恩醫院、同濟山西醫院牽頭成立了我省首個甲狀腺減重代謝外科聯盟,就臨床診療、學術交流、業務培訓等方面廣泛展開合作,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臨汾市中心醫院、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等來自省內的30餘家醫院成為聯盟單位。
  • 博學明辨 慎思篤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開放床位83張,年手術量達5500臺,年門診量26萬人次。 近年來科室在保持傳統業務範圍的基礎上,瞄準學科發展前沿,積極開拓新的領域,確立了以耳顯微耳神經側顱底外科、人工耳蝸植入、頭頸腫瘤外科、小兒耳鼻咽喉科、內窺鏡微創外科等為重點,帶動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其它亞專業共同發展的格局。
  • 瀋陽民生耳鼻喉醫院完成一例巨大甲狀腺腫物切除手術
    魯網5月11日訊 4月25日下午,瀋陽民生耳鼻喉醫院完成一例高難度、高風險、高技術含量的甲狀腺腫物切除手術,成功切除在患者體內生長20餘年,大小約為7*7*10cm的巨大腫物……    二十年前,本溪滿族自治縣的劉女士在頸部發現一個小包塊。
  • 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仁濟醫院血液科今年6月獲準成為浦東新區唯一一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捐獻採集移植中心昨日,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在此完成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甲冠東方-甲狀腺腫瘤專科聯盟的成立
    據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作為全國最大的甲狀腺癌診治中心,目前年完成手術量6000餘臺,同時開展甲狀腺腫瘤腔鏡手術、機器人手術等先進治療技術。此外在複雜、難治性以及復發轉移的甲狀腺癌治療中形成了「復旦腫瘤」的經驗和做法。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走進郴州
    200餘名來自全省各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教授及各大醫院相關學科技術骨幹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的新成果、新進展與新趨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唐金勇當選為郴州市醫學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