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仁濟醫院頭頸外科年僅33歲的主治醫師陳雋在主任醫師王家東、科主任王卓穎的保駕和主診醫師周秦毅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了仁濟醫院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後兩天出院,患者對手術效果及美容效果十分滿意。
據統計,國內甲狀腺癌發病率男性約0.8-0.9/10萬,女性約2.0-2.2/10萬。傳統的甲狀腺手術往往會給頸部增添一條或長或短的疤痕,成為不少女性患者「心中永遠的痛」,而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不會損傷頸部肌膚,具有的美容效果優勢凸顯,不僅可以達到完全切除甲狀腺腫瘤的診療目的,而且真正做到了「體表無痕」,為患者帶來福音。
患者小畢是一名34歲年輕女性,自己發現頸部腫塊1月有餘後至仁濟醫院就診,超聲顯示為左側甲狀腺4cm的腫塊,由於患者對美容效果要求較高,希望實現頸部無疤痕,經多次溝通後,王家東主任決定為其行經口腔鏡甲狀腺切除術。
據王家東主任介紹,傳統甲狀腺手術的切口一般為6釐米左右的橫切口,術後會在頸部留下明顯的疤痕,部分患者因疤痕體質等原因甚至會有較為明顯的疤痕疙瘩。相對於其他的腔鏡手術,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是在口內行切口,但是從口內切口到頸部甲狀腺部位並無自然腔隙,要求醫生在皮下創建手術空間,在此過程中醫生需要越過下頜骨這個天然骨性障礙,才能抵達手術部位。同時,經口途徑的甲狀腺手術,與頭頸外科既往開展的經胸乳徑路的全腔鏡甲狀腺手術擁有完全相反的手術視角,醫生需要自上而下進行手術操作,並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保護甲狀旁腺和喉返神經功能,這些都要求手術醫生必須具備紮實高超的手術技能。
王家東、王卓穎經過多次溝通,決定通過在口腔前庭,即是牙齒前方和嘴唇後方之間的部位切口建腔,總長不超過3cm,向頸部逐漸游離皮膚,建立甲狀腺手術的操作空間,在腔鏡下完整切除甲狀腺腫瘤,實現頸部無疤痕。手術時長共計2小時,過程順利,術後患者恢復好,無聲音嘶啞、飲水嗆咳、低鈣抽搐等併發症。
仁濟醫院頭頸外科成立於2013年,目前開展甲狀腺,甲狀旁腺,腮腺,頜下腺,先天性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神經鞘膜瘤,神經纖維瘤等各類頭頸部良惡性腫瘤手術,年均完成手術量2500餘臺,其中甲狀腺惡性腫瘤1500餘臺,位列上海前三甲。頭頸外科自2014年開展了經胸乳全腔鏡甲狀腺手術,目前累計完成200餘例。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以及患者對手術美容要求的不斷的提高,年輕醫生勇於探索創新,向腔鏡甲狀腺手術領域難度最高的一種術式——經口腔鏡甲狀腺腫瘤切除發起挑戰。本次手術為我院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相信,隨著臨床實踐的開展,該術式因其所具有的美容效果優勢顯著,將會為更多愛美的甲狀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作者:袁蕙芸 葉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