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追著患者跑——三明醫改新見聞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鄉村醫生追著患者跑——三明醫改新見聞

2020年12月15日 18:54: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 題:鄉村醫生追著患者跑——三明醫改新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弘毅

  對於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古鏞鎮和平村72歲的村民謝三同來說,每兩個月和村醫黃金華的一次「健康約定」,已經雷打不動地堅持了4年。

  黃金華穿著白大褂、背著醫藥包的忙碌身影,迎著朝陽準時出現在村中。來到謝三同的家裡,黃金華認真地為謝三同測了血壓,詳細詢問最近服藥、飲食、作息等情況後叮囑說:「血壓控制還不錯,記得每天早上按時服藥,兩周到衛生所拿一次藥。」

  八年前,謝三同患上高血壓。當時的和平村沒有鄉村醫生,她自己嘗試服用草藥和保健品等,也多次到縣醫院就診,但血壓控制一直不理想。「那時候看個病折騰大半天,自己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服藥也斷斷續續。」謝三同說。

  從2016年開始,三明醫改走向「全民健康」新階段,在全市12個縣市區組建總醫院,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資源,構建緊密型醫療共同體,並在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延伸辦公立性質的村衛生所,幾百位曾經在村裡當「個體戶」的「赤腳醫生」被衛生院「收編」。

  黃金華就是第一批和鄉鎮衛生院籤約的鄉村醫生。由單幹的「個體戶」轉為緊密型醫共體成員後,他的職責發生了重大轉變:「過去我每天坐在診所等村民上門看病抓藥,現在我是轄區內1000餘名村民的健康『守門人』,每天最多一半時間在診所,剩下半天走村入戶。村民們的健康情況直接關係到我的績效。」

  謝三同2016年籤約家庭醫生後,感觸頗深:「過去是我們上醫院找醫生,現在是醫生上門噓寒問暖。」有了黃金華定期「手把手」的健康體檢、用藥指導和日常生活飲食、運動等健康提醒,4年來,謝三同的血壓得到很好控制,身體狀況大為好轉。

  而通過參與公共衛生和村民健康管理,黃金華的薪酬待遇同過去相比也有了大幅上升。過去他每年收入不超過3萬元,如今的收入由診費、公共衛生服務、藥品補貼等多項構成,去年收入5萬多元。

  三明市副市長張元明介紹說,黃金華這樣曾經的「赤腳醫生」在改革中迎來新生,通過加入到公共衛生服務中,不僅提升了收入和業務水平,更造福了千萬百姓,讓基層醫療發生了顛覆性變化,讓群眾的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村醫的「新生」也滿足了老百姓就近看病需求。目前,三明基層診療量已達到54.72%,「小病在村(社區),康復回村(社區)」的診療機制正在漸漸形成。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焦點

  • 三明醫改路:「天下第一難」這樣解
    八年過去了,三明醫療改革改得怎麼樣了?三明市民怎麼看待這個改革?未來可持續嗎?為什麼患者看病費用能下降這麼多?相比三明醫改前,2019年,陳瑞幫老人一年少花了8600餘元,自付比例僅為10%。三明患者看病為什麼能省這麼多?
  • 三明醫改:求解世界性難題的改革樣本
    然而,更深層次的動因,卻是醫療、醫藥體制長期存在的「頑疾」:醫保基金的巨大浪費,不合理的醫藥體制,有悖醫院治病救人的宗旨,讓一些患者蒙受著「看冤枉病、吃冤枉藥、花冤枉錢」的「二次傷害」。醫改千頭萬緒,從哪裡打響「第一槍」?三明瞄準了虛高的藥價。
  • 三明實踐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醫改答卷​​​​​...
    三明實踐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醫改答卷​​​​​​​ 2020-12-23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明醫改:向頑瘴痼疾開刀
    這些變化來自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醫保支付改革為槓桿的市縣鄉村「全民健康四級共保」工程,即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共同守護百姓健康。這原本是一座在福建省經濟發展並不算亮眼的城市,它所做的醫改布局和取得的成效在此後聞名遐邇。
  • 看三明醫改計劃如何「乘風破浪」|醫聯體|總醫院|醫改|醫保|醫療|...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及秘書處去年先後到三明召開了現場會,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還專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總結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6個方面的醫改經驗。三明醫改|省上支持2017年, 福建省委醫改專題會和第八次省醫改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將醫聯體建設試點任務交給三明,省領導給予悉心指導和鼎力支持,為三明持續大膽探索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b .
  • 求醫問藥不再難 三明醫改如何敢為天下先
    2017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三次會議上,高度肯定三明醫改經驗,指出「三明醫改方向是正確的、成效是明顯的,要注意推廣」。2019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再次強調要總結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這幾年,全國各地共有1400多批、1.7萬餘人次考察學習「三明醫改」。「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 一個地級市的自救如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明醫改始末
    十幾個部門的中堅人員聚在一起,他們清楚地知道問題和痛點,沿著問題捋順政府責任和醫院定位,打斷藥品耗材的鏈條,提高醫生陽光收入。但也因此,這個看似「不複雜」的醫改遭到各方壓力、幾近夭折。 除夕夜的那通來電,讓三明醫改絕路逢生,徹底改變了故事走向。詹積富進京匯報之後,三明醫改的道路越走越寬。多方護航下,這個山區小城趟出的道路正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
  • 善用改革開新局,看三明如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時任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組長的詹積富說,再難也要改! 2012年4月,三明揮出醫改「第一刀」:對輔助性、營養性、過往有過高回扣歷史的129種藥品品規,實施重點監控,醫院院長要審批籤字,開具處方的醫生要籤字備案。 執行的第一個月,三明全市藥品支出就下降1670多萬元。
  • 善用改革開新局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時任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組長的詹積富說,再難也要改!2012年4月,三明揮出醫改「第一刀」:對輔助性、營養性、過往有過高回扣歷史的129種藥品品規,實施重點監控,醫院院長要審批籤字,開具處方的醫生要籤字備案。執行的第一個月,三明全市藥品支出就下降1670多萬元。
  • 善用改革開新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聲名鵲起之後,「三明醫改造成大量醫護人員辭職」「三明醫改是靠財政硬撐著,根本長久不了」「三明遭到藥品經銷商聯合抵制」……諸多議論廣泛流傳。面對質疑,三明人以一項項改革應對,堅信唯改革才有出路。堵住「以藥養醫」的老路,醫生收入怎麼保障?
  • 醫改第九年,主任醫師最高年薪近60萬,這個地方如何做到的?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2021年,三明醫改邁入第9個年頭。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收入會降低嗎?2021年1月4日,三明市衛健委曬出了2011-2019年三明市醫務人員年薪情況,一個字:漲!1月12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國務院醫改小組諮詢專家李玲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三明醫改實現了讓好醫生得到好收入。」李玲教授分析,雖然醫生收入上漲,但醫生薪資與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無關,避免部分醫生的不正確醫療行為讓老百姓吃冤枉藥、做冤枉檢查.醫生看病對症實治,老百姓看病不花一筆冤枉錢,最終還是讓患者嘗到醫改的紅利」。
  • 三明樹立醫改先鋒地方樣本,央媒:就是要盯住堵點、痛點發力
    而在8年前,福建三明醫改也將第一槍瞄準了藥價虛高,由此樹立起醫改先鋒的地方樣本。事實表明,只要真刀真槍推進改革,難題就不愁解,群眾就能得實惠。醫改一向被視作世界性難題,箇中關係盤根錯節,涉及利益錯綜複雜,但這決不能成為不改、慢改的理由。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集中體現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體制性弊端也日益浮現。「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 一心一意是三明
    三明是福建的三明,更是中國的三明。三明是我們國家步入新發展階段的一個側影,也是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的一段華章。聚精會神,請看三明:一次次創舉,一次次破題,踮著腳尖往上跳,朝著偉大夢想奮力奔跑「美味源自千錘百鍊。」三明的沙縣小吃,以這麼一句響亮的口號,行走天下,漂洋過海。
  • 一心一意是三明!
    大家的目光都盯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度和力度,也就是「醫改」。這是個全球性的難題。各方利益主體攪和在一起,相互纏繞,一團麻。試著理順一下吧,「線頭」都尋不見!醫改掣肘,三明出手。病人到底是誰?是用來「開發」的?是可以「製造」的?醫生到底是誰?是藥品「銷售員」?是市場「弄潮兒」?要把根本性問題搞清楚。
  • 向改革創新要動力——福建三明踐行新發展理念紀實之三
    和「三明林改」一樣為眾人所知的「三明醫改」,也是逼出來的。作為老工業城市,三明退休人員多、贍養負擔重,一方面是財政難以支撐,醫保統籌基金「穿底」;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這成了三明醫改的直接動力。
  • 【開啟新徵程】向改革創新要動力——福建三明踐行新發展理念紀實之三
    和「三明林改」一樣為眾人所知的「三明醫改」,也是逼出來的。作為老工業城市,三明退休人員多、贍養負擔重,一方面是財政難以支撐,醫保統籌基金「穿底」;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這成了三明醫改的直接動力。
  • 創新醫改|長沙跳馬鎮衛生院:緊密型鄉村一體化管理築牢基層衛生...
    編者按:健康是幸福之基,醫改關係民生福祉。日前,長沙市進行2019年度醫改工作綜合評估,10家單位獲評「醫改創新突出單位」。如何通過醫改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點?醫改工作如何跟隨時代發展而創新變革?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走進10家「醫改創新突出單位」,深入探尋長沙醫改之道。
  • 三明答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三明踐行記
    這裡是三明——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在此發芽開花,三明醫改成為全國引領典型,林業改革先行一步,沙縣小吃走向全國……為什麼是三明?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為三明改革發展指引方向、明確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通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關注三明發展,牽掛著三明人民。
  • 各大媒體聚集三明——揭秘其DRG試運行成效?
    11月24日,採訪團來到三明市區圍繞著三明近年的改革工作做了採訪,其中「三明醫改紅利」吸引了採訪團的目光,經過一系列的現場考察和全方面的採訪(如下圖),採訪團了解到三明市作為中國醫改的先鋒者,經歷了治理「以賺錢為中心」階段和以「治病為中心」階段後,目前已穩步進入 「以健康為中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保障體系的第三階段。
  • ...實行耗材集中採購……廣東將這樣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中央深改會議聽取三明市、福建省醫改工作匯報,充分肯定三明醫改方向是正確的、成效是明顯的,要求注意推廣。三明市醫改明星,其在醫療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方向,一直都走在全國的前列,成為醫改界的典範,改革成果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