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智慧財產權集團出品/文 行之知妹(微信公眾號:行之集團)
每個企業家都夢想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而想要通向成功,商標註冊是極重要的因素。因為通過宣傳商標,可以讓社會公眾認牌購買,從而進一步拓展市場,這才是商標註冊的真正價值所在。
作為在智慧財產權行業深耕十餘年的行之智慧財產權集團,遇到過商標註冊、商標糾紛、專利申請、科技項目諮詢等各式各樣的智慧財產權問題,也為企業家們提供過各式各樣的智慧財產權布局、保護方案。雖然這些知識點已是老生常談,網絡上也有各種解答,但不管是「新手企業」還是「老手企業」,還是會陷入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漩渦。
比如,華為。最近華為又「攤上事兒」了!因為其核心晶片上的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亮風臺」提前46天搶註,導致華為商標註冊無效。此前華為還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申訴。不過,並未得到支持。
這麼狗血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從頭捋捋。2017年9 月 2 日,華為曾在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移動端人工智慧晶片麒麟 970,而這一華為的核心晶片採用的就是HiAI移動計算架構。同年9月,華為又向媒體展示了HiAI的人工智慧特性。此後的三年裡,華為不斷推出HiAI生態2.0和HUAWEI HiAI 3.0。
於2017年11月10日,華為通過代理機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請註冊HiAI商標用於第9大類商品和服務,但是於2018年7月被駁回。原因就是開頭給大家說的,早在46天前,亮風臺已註冊該商標。
之後華為便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申訴,認為亮風臺的行為屬於《商標法》(2014年)第三十二條所禁止的,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力的商標之情形。
但在亮風臺方面看來,其申請註冊訴爭商標完全系善意,Hi與Ai並非臆造詞彙,均具有正面意義,同業者共同想到的可能性極高,不應因原告的龐大體量及市場影響力而受到特別優待,否則,難免有違市場自由競爭。
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裁定:不支持華為關於亮風臺的主張。
事件發布以來,網友們有的挺亮風臺,評論到「這名字什麼時候變成華為專屬的商標了?」、「仗著自己是華為已經開始明搶了」。也有的為華為感到惋惜,評論到「被合作夥伴擺了一道,看看華為的後續會怎麼辦」、「N年前華為就在使用HI系列的商標了」。
由此,再一次讓大家看到了商標註冊的重要性。商標註冊不僅是區分商品或服務的來源、保證商品或服務質量、形成品牌品味和文化認同,更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於商標註冊比別人晚一步的企業來說,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啊。不僅企業要喪失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而且還會反過來被商標搶註者起訴商標品牌侵權。一方面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會使企業苦心經營的品牌信譽和聲譽受損。
那麼#華為AI商標爭奪案敗訴# :晚申請46天,商標被合作方註冊。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了解更多智慧財產權行業資訊,解決企業智慧財產權問題,關注行之智慧財產權集團-全國智慧財產權服務品牌機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24h在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