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人文的、歷史的、科技的、學術的、宗教的、工業的、政治的等等,個性散發出獨特的氣息,氣息是有溫度的。倫敦是國際化綜合性大都市,她開放包容,以上因素都有體現,她的溫度是多彩的。
政治的溫度——白金漢宮。白金漢宮始建於1703年,1837年正式成為王宮,此後一直是英國王室的府邸。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自1952年即位以來,幾乎每年都會邀請來訪的國家元首到白金漢宮或溫莎城堡做客。而白金漢宮的待客之道,堪稱英倫典範的最高標準。從華威大學到白金漢宮,我們用了2.5個小時。白金漢宮門口聚集著很多來觀看騎兵換崗的人們。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踮起腳尖,今天懸掛了英國國旗,說明女王不在家,估計去溫莎度周末了。我們來遲了,只看到騎兵進入白金漢宮的身影。後面跟來了一隊步兵,說實話,並沒有我想像得那麼壯觀威武,步兵個頭高矮不同,走起路來也不帶風,騎兵的馬匹慵懶得搖搖晃晃,絲毫沒有戰鬥力d 感覺,比起天安門廣場國旗護衛隊的威嚴肅穆,差遠啦。
人文的溫度—— 聖詹姆斯公園 。聖詹姆斯公園,17世紀時查理二世聘請法國景觀設計師造景,19世紀初在英國著名建築師納許進一步美化之下,至今成為倫敦市中心最美麗的公園。聖詹姆斯公園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的小動物們,松鼠,鴿子,女王鴨等都悠閒自在的享受著周末時光,他們時不時走到遊人面前討食,追著你不放,很有主人的感覺。一隻松鼠蹲在鐵柵欄上,打量著來往的客人。在這裡,樹葉綠了又黃,黃了又落,落了又長,四季交替,記錄著時間的軸線延伸。
民俗的溫度——香奈兒牌路燈,火爆的老常家。
香奈兒牌路燈。從白金漢宮門前的大道一路走來,穿過水師提督門,我們的面前是特拉法加廣場,繼續往右邊走,一路是各種雕塑、紀念碑、各國使館,英國政府各部門辦公大樓等,突然路燈上的香奈兒標誌吸引著我停下了腳步,原來這背後有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1920年代末,英國第二任威斯敏斯特公爵休·理查·阿瑟·格羅斯溫那在一個蒙特卡洛的派對上認識了當時已年過不惑的可可·香奈兒,然後便不可自拔地墜入了暗戀的深淵。這位英俊的「官三代」一往情深地把自己的爵位標誌W與Chanel的商標肩並肩刻於他管轄的威斯敏斯特城區的眾多路燈,還向時尚女王求了婚,可惜的是香奈兒拒絕了。我在想,這種追愛模式是否有佔用公共資源之嫌疑?
火爆的老常家。倫敦是一個包容的國際大都市,GDP全球城市排名第6,這裡也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中餐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看完歌劇魅影,我們驅車前往預定的湖南菜館-老常家。小小的餐館人氣爆滿,預定的也要等位。在等餐的閒暇,我開始瀏覽照片牆,不得了,好多明星大腕都在呢。孟非,宋丹丹,六小齡童,廖凡等等都來過這家餐館,都和老闆留下了合影。再仔細一看,這裡是湖南商會倫敦駐點。奇怪的是我們並不是慕名而來,而只是把它當作街邊的小店,撞上了。更沒讓我們失望的是菜品地道一流,光碟行動一如既往。
建築的溫度——倫敦眼、倫敦塔橋和倫敦塔。
倫敦眼,全稱可口可樂倫敦眼,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倫敦眼建立之初是一個臨時建築,但後來倫敦市政府發現它太能掙錢,於是決定保留下來,後來被可口可樂公司收購,現在的門票上都冠名了可口可樂。乘坐倫敦眼,俯瞰泰晤士河和整個倫敦城是來倫敦的必打卡。
倫敦塔橋是倫敦最具象徵性的地標建築,也是泰晤士河上出鏡率最高的一座大橋。倫敦塔橋的設計在世界橋梁建築業中有一定地位。兩岸兩座用花崗石和鋼鐵建成的高塔,高約6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支撐著兩岸的塔,下層橋面可讓行人通過,也可供車輛穿行。如果巨輪鳴笛而來,下層橋面能夠自動往兩邊翹起,此時行人可改道從上層通過。橋內設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橋中購物、聊天或憑欄眺望兩岸風光。不過倫敦塔橋給我的印象可能沒有這般美好,主要是走在上面不時散發的濃烈的尿騷味。
倫敦塔不是塔,實質是一所監獄。倫敦塔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幣廠、宮殿、天文臺、避難所和監獄,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最後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塔連接著泰晤士河,介於倫敦塔橋和倫敦橋中間。它有一個水下入口,罪犯通過船被運進塔內,然後鐵門關上。防禦工事做得很細緻,入不可逃,出可入河入海。倫敦塔的歷史始於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去世,其姐夫徵服者威廉被加冕,但時任諾曼第公爵的威廉聲稱自己作為遠親也曾被許諾為王位繼承人。威廉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打敗了英國國王哈羅德,之後派出了先遣部隊到倫敦建造這麼一個堡壘並為他的凱旋入城做準備。
文化的溫度——歌劇魅影。來華威之前,Doctor Fei建議我們來英國一定要做三件事:泡一次吧,看一場劇,享用一頓下午茶。起先我對看劇沒有多大興趣,畢竟不是學英語出身,而且現代電影產業那麼發達,誰還看劇呀?但等我真正與歌劇近距離接觸後,我的觀點被顛覆。在倫敦劇院欣賞歌劇《魅影》,我買了一張25磅的票,全場最低票價(奔著睡覺去的)。座位不太好找,在場工引導下,三樓拐角處靠門第一個位置,可以看到大半個舞臺,站起來伸長脖子能看到剩下的部分。這位置完全沒有影響我對魅影的投入,全場不懂他哼唧唱什麼,但為魅影落淚三次,我想這就是歌劇的魅力所在吧。歌劇魅影的主要劇情是這樣的:在巴黎的一家歌劇院裡,怪事頻繁地發生,原來的首席女主角險些被砸死,劇院出現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虛幻男聲。這個聲音來自住在劇院地下迷宮的「幽靈」,他愛上了女演員克麗斯汀,暗中教她唱歌,幫她獲得女主角的位置,而克麗斯汀卻愛著劇院經紀人拉烏爾,由此引起了嫉妒、追逐、謀殺等一系列情節。而最終「幽靈」發現自己對克麗斯汀的愛已經超過了個人的佔有欲,於是釋放了克麗斯汀,留下披風和面具,獨自消失在昏暗的地下迷宮裡。
科技的溫度——格林尼治天文臺。格林尼治天文臺,於1675年創建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園,是世界上著名的綜合性天文臺。17世紀的時候,英國航海事業獲得空前發展,海上航行急需精確的經度指示。1674年,喬納·摩裡爵士向國王查理二世提議,應該為軍械署的測量工作建設一個天文臺。於是,國王查理二世任命約翰·弗蘭斯蒂德在倫敦格林尼治建造天文臺。1675年8月10日。國王查理二世下令安放奠基石,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創建工程正式開始。天文臺修建完工後,國王查理二世設立皇家天文學家職位,由約翰·弗蘭斯蒂德擔任。約翰·弗蘭斯蒂德上任後,致力於校正天體運動星表和恆星位置的工作.並負責測量正確的經度。中學地理課一直是我最喜愛的科目,本初子午線也是我心中想要朝聖的聖地,當時就想如果哪一天我能橫跨本初子午線,該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二十年後的今天,我的願望實現了。格林尼治天文臺主要的目的是用來測算時間的,博物館裡陳列了不同時期的時間測量儀器。1997年,皇家天文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珍貴遺產。在格林尼治,遊人可以調手錶,對準世界上最標準的時間。
宗教的溫度——聖保羅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英國第一,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里斯多福·雷恩在17世紀末完成,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來倫敦的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從酒店出發直奔聖保羅大教堂。這裡是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成婚的地方,這裡埋葬著納爾遜將軍等很多名人,這裡有數不盡的故事和歷史。教堂宏偉壯觀,彩繪玻璃熠熠生輝。帶上講解器,你可以了解關於它的每一個細節。
歷史的溫度——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大英博物館,這是我來倫敦的重頭戲,壓軸戲,也是離開倫敦前的最後一站。下午2:00,我們聘請了一位資深講解員,由她帶領我們瀏覽博物館。全館的展品有5萬餘件,我們重點走訪了古希臘館,古埃及館和中國館。古希臘館最值得稱讚的是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線條多樣的雕塑,肌肉的張力,皮膚的彈性都被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堪稱絕品。古埃及館,最感興趣的是它的木乃伊,有一尊是被打開的婦人,她的腹部有一個洞,是當初清理內臟的通道,牙齒頭髮尚在,全身呈現褐色,乾癟萎縮。古埃及人相信人會死而復生,留下軀殼是為了復活做準備。中國館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史箴圖》,這很久都沒有被展出了,這次也只展示2周,我們很幸運,趕上了。這幅圖實質是教導後宮佳麗如何做皇帝的女人,色彩和線條柔和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