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劉世雄總想走出農村到城市生活。大學畢業後,在武漢工作兩年的劉世雄選擇回到家鄉種植溫室蔬菜。
深秋季節,記者來到肅州區東洞灘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一座座日光溫室整齊排列,四通八達的道路上。車輛穿梭往來,種植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種植經驗,26歲的劉世雄就是其中一員。他說:「我要在溫室蔬菜種植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劉世雄和父母住在肅州區東洞鎮四號村1組,家裡還有個正在上大學的弟弟。劉世雄大學學的專業與農業無關,但憑著刻苦好學,很快掌握了蔬菜種植相關知識,並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分享給其他種植戶。
「在戈壁種植蔬菜學問可大了,從授粉到收穫,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創新應用。我在種植上遇到疑難問題時,就會向區上及鎮上的專業技術員請教,他們無償提供技術指導,對我們農戶幫助很大。」劉世雄說。
劉世雄是東洞灘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第一批搭建日光溫室的農戶之一。那一年,他家建了兩座現代化溫室,每座花費23萬元,享受到了10萬元補貼。當時,劉世雄在溫棚種植了辣椒、西紅柿等蔬菜,棚均純收入達1萬元,這讓劉世雄及家人著實高興了一陣子。嘗到了甜頭的劉世雄在各級物資與技術的幫扶下,不斷擴大種植規模,6座日光溫室陸續建了起來,收益也穩步增加。
「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我家蔬菜能夠種植兩到三茬。今年蔬菜的價格穩定,6座溫室的毛收入達16萬元。下一步,我計劃發展電商業務,用好品質的蔬菜去佔領市場份額,讓天南地北的消費者都能夠品嘗我們的優質戈壁蔬菜。」劉世雄說,熊蜂授粉讓蔬菜品質更優,他家的西紅柿、辣椒、黃瓜等蔬菜在超市銷售,價格高出同類蔬菜5%。
好政策為回鄉創業青年提振了信心。除了東洞鎮的6座溫室外,劉世雄還在果園鎮租賃了16座溫室。他說:「我要把種植蔬菜當作事業來做,不斷擴大種植規模,與園區種植戶抱團發展,打造品牌,把戈壁蔬菜做大做強,真正實現增收。」
來 源:《酒泉日報》
記 者:周愛玲 通 訊 員:劉麗蓉
編 輯:王文萱
甘肅省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1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