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渾身是刺,因為「藥食同源」,被吃成了「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2020-12-14 農本紀

導讀:古人因為要解決果腹的問題,就有了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豐富經驗,在《詩經》中就有相當多的記載,而今的人們要求食物美味又健康,也把目光投向了野生植物資源,即便渾身是刺也阻止不了國人!

說起刺五加這種野生植物,可能年長一點的東北人會覺得沒啥,不過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陌生,畢竟它是近幾年才逐漸火遍大江南北。刺五加,灌木,別名坎拐棒子、老虎潦,高度在1-6米,見到的刺五加1米多高的居多,從整體上看刺五加非常的「纖瘦」,不過它並不是一個好惹的主,除了樹葉、花以及果實外,通體帶刺,因為這個特點,也被叫做「一百針「,在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和山西都有分布,只生長在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說起這刺五加,在民間可是極受歡迎的,畢竟它可以說是渾身是寶。

在民間,刺五加的嫩葉被當成是極品野菜,不過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它的特殊味道以及苦味還是很讓人嫌棄的。刺五加不管是涼拌還是炒食都可以,也可作為餃子、包子的餡料,口感滑嫩爽口。至於刺五加的根皮則可以泡酒,製作成五加皮酒,或製成五加皮散,而種子可以榨成油或者製成肥皂。事實上古人對於刺五加的開發與利用已經是有很豐富的經驗了,甚至將其擺在和人參對等的位置上。

據了解《神農本草經》是最早記述刺五加功效的,並且將它列為上品,而南北朝的劉宋·雷斆著《炮炙論》中則記載五加皮有「陽人使陰,陰人使陽」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述:「五加治風溼瘻,壯筋骨,其功良深」,「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久服輕身耐老」。根據現代研究發現,刺五加確實有著很好的藥食同源的作用,所以重視養生的人們以及商販會大量收穫刺五加,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得野生刺五加資源極大消耗。為了可以做到合理開發刺五加,相關部門已經將其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了,並制定了積極的人工種植計劃。

本文由「農本紀」創作,從農本不易,與爾比肩立

相關焦點

  • 渾身是刺,嫩葉是上好的野菜,果實是兒時的零食,你們認識嗎?
    渾身是刺,嫩葉是上好的野菜,果實是兒時的零食,你們認識嗎?農村野草皆是寶,有些野草還是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草藥,對身體的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於生長在農村的朋友來說,多少也會認識一些野草,比如益母草、魚腥草、七葉一枝花、了哥王、千斤拔、火炭母、牛筋草、石蟾蜍等,這些都是農村常見的藥食同源的野草。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常見的野草,這種野草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叫做扛板歸。扛板歸又叫老虎脷、貓風車、蛇不過、刺荖、花麥簕、蛇倒退等別名。
  • 食藥同源中草藥之-- 刀豆
    功名成遂不還鄉。石做心腸,鐵做心腸,紅日三竿懶畫妝。虛度韶光,痩損容光,不知何日得成雙。羞對鴛鴦,懶對鴛鴦」來呵責他。                             於是,易祓怏怏回到家中,宋孝宗淳熙十二年,終於獲得殿試機會。因為高興緊張,他居然呃聲連連,全家束手無策,鄰居有位大娘見了,遂從家中菜園摘了把外形似刀的豆莢煮湯餵他食之,居然止住了。
  • 葛根作為藥食同源植物,有著悠久的歷史
    葛根作為藥食同源植物,在我國民間有著3000多年的食用歷史。作為名貴中藥材,也已有上千年悠久的歷史,是歷代清熱解毒、通脈醒酒、呵護肝腎的重要藥材。同時《神農本草經》說:「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粗壯似白茹的葛根塊,可以榨出略帶甘甜的根汁,煮之食用,亦可清熱解毒,祛燥消疹,葛根所含的異黃酮,還具有促進女性美容的效果。古往今來許多文學作品也有關於葛藤的描述。《全金元詞》:「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免葛藤叢裡,婆娑遊子,夢魂顛倒。」
  • 健脾安神 · 茯苓(藥食同源)
    茯苓是一種藥用價值非常廣泛的食材,可藥食兩用。伏苓在我國藥用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700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把它列為上品。茯苓形狀有多種,塊狀、球狀、橢圓狀均可見,表面粗糙,內部為白色或淡粉色,個大堅實者為佳。
  • 藥食同源︱榧子
    5、保護視力食用榧子對保護視力有益,因為它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對眼睛乾澀、易流淚、夜盲等症狀有預防和緩解的功效。治寸白蟲:榧子日食七顆,滿七日。(《食療本草》)治白蟲: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盡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經宿蟲消自下。
  • 藥食同源試點工作獲批准 子洲15萬畝黃芪迎來黃金髮展期
    人工切片該中心副主任李懷生介紹,藥食同源,即藥物可以作為食物。藥食同源獲批後,黃芪不僅可以作為藥品,還可進入食品領域,應用範圍將大幅度擴展,同時將減少企業前期費時費力的申報工作。2017年,該縣以國家衛健委幫扶為契機,啟動黃芪藥食同源物質申報工作,並按照藥食同源獲批的既定目標謀篇布局,委託中國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開展黃芪飲料、湯料包、阿膠等黃芪系列產品研發,產品已經面世,亟待上市。同時,國家衛健委幫助子洲引進陝煤集團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8億元,開工建設以黃芪保健品和黃芪功能食品為主的深加工項目,目前,配套設施建設完成。
  • 【藥食同源】榧子
    商品為紫杉科植物榧的乾燥成熟種子。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柀子,列為下品。明代汪穎說:"榧,有一種粗榧,其木與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大,僅圓不尖。《神農本草經》柀子即粗榧也"。《本草綱目》謂"榧生深山中,人呼為野杉,……大小如棗,其核長如橄欖核,有尖者不尖者,無稜而殼薄,黃白色,……以小而心實者為佳。"汪穎所說的粗榧與李時珍所說的不尖者似系一種,可能即為今日藥用的榧子。
  • 中國林科院資昆所在藥食同源植物餘甘子遺傳多樣性和居群動態研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為葉下珠屬(Phyllanthus)的重要食藥同源經濟樹種。世衛組織將其列為在世界範圍內推廣種植的三種保健植物之一。在中國,餘甘子廣泛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然而,由於近年來大量砍伐森林和開墾土地以及自然棲息地的惡化,該物種的野生資源急劇減少,迄今為止很難見到林相整齊的野生餘甘子林。
  • 藥食同源--紫蘇提取物
    其中以葉子完整、色紫香濃為上品,因人們發現其食藥兩用功效,現已進行人工種植。紫蘇葉(或帶嫩枝)於夏季枝葉茂盛時採收為佳,除去雜質,鮮用或曬乾備用。果實於秋季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備用。6——9月採收紫蘇梗,將打下葉子和果實後剩下的主莖切成段入藥。
  • 它沒有繁茂的粗枝大葉,渾身是刺,但卻是「最美」的植物
    後來了解到沙棘並不是屬於闊葉植物,應該是屬於針葉植物葉子很細小而且多也退化成了刺,所以並沒有那種茂密繁盛的粗枝大葉。就是這樣不起眼的植物,卻已經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兩億年,是在沙漠和高寒山區的惡劣環境中能夠生存的植物,在保護地球上沙棘功不可沒,說它是「最美」植物應該沒人反對吧。
  • 藥食同源草的約會——與大國醫智庫張志強教授一席談
    中華傳統文化傳遞著「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食借藥之力,藥助食之功」的理念,此為藥食同源。上古聖賢運用五維思維理論,指出天氣主生,地氣主養,中醫藥文學倡導「以自然之物養護自然之身」說的是中藥材取自天地,遵循自然,因作用廣泛而倍受推崇。
  • 楊尚真:要加快藥食同源中藥論證 推動中醫治未病的創新
    200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醫院推出預防保健服務的治未病中心(科),13年過去了,在預防保健服務工作中,治未病中心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並未能發揮到極致。究其原因,一是治未病未能進入醫保報銷程序;二是治未病中心未能擺脫中醫院獨立發展。因為,醫院的工作重點主要是治病救人。
  • 藥食同源之藿香
    藿香拉丁名 Agastacherugosa,別名排草香、把蒿、大葉薄荷,唇形科藿香屬芳香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的藥食同源植物,全國各地廣泛分 布,東北各主要山區、半山區,尤其是長白山區各縣均有較大面積野生 或半野生分布
  • 長在路邊的植物,渾身是刺無人要,殊不知價值珍貴,了解下
    長在路邊的植物,渾身是刺無人要,殊不知價值珍貴,了解下 仙人掌是一種觀賞植物,它的仙人掌周邊有刺,常常無人問津,很多人不知道仙人掌可做菜食用。
  • 藥食同源食材介紹
    給大家推薦幾個藥食同源的食材:茯苓、山藥、茴香、刀豆、甘草、杜仲、玫瑰花、牡蠣、肉桂、百合、決明子、芡實、赤小豆、酸棗、阿膠、枸杞子、生薑、乾薑、梔子、益智仁、桑葚、荷葉、蓮子、黃精、黑芝麻、葛根、萊菔子、蜂蜜、覆盆子、橘皮、薏苡仁、龍眼。
  • 藥食同源小產品 撬動國內大市場
    「香甜酸脆不吐渣,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雞爪」。12月19日,在 「2020'醉味黃精雞爪品嘗品鑑會」現場,一位貴陽市民發自內心的給予點讚。中康本草此次與醉味公司聯合開發黃精雞爪,就是利用貴州道地藥材、貴州雞爪、貴州大蒜、貴州辣椒、貴州花椒等當地原生態食材,打造一款藥食同源休閒健康食品,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這也是中康本草公司始終如一的追求」。中康本草公司總經理肖梟在品鑑會現場說。
  • 它是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是祛風溼熱之要藥,名字卻經常被叫錯
    為風藥中潤劑,散藥中補劑。」《本草分經》進一步明確:「凡風溼痺症、筋脈拘攣,無論新久,偏寒偏熱均用,為三痺必用之藥。」可以看出,秦艽具有祛風溼,清溼熱,止痺痛,退虛熱的功效,用於風溼痺痛,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溼熱黃疸,骨蒸潮熱,小兒疳積發熱。另外秦艽還有降血糖,消炎,抗菌,鎮痛,降血壓的作用。
  • 外來入侵物種的假人參,被國人開發成極品野菜,具有藥食同源之效
    導讀:近年來國人的口味逐漸轉向了蔬果,在這種情況下野菜野果就成了熱門食材,像是薺菜、香椿等都很受追捧。近年來又有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假人參」,迅速俘虜了國人的胃,硬生生被吃成了「天價」。由於假人參的特性——斷枝、斷根、種子都可以繁殖,所以在國外已經泛濫成災了,畢竟外國人是不吃這種植物的,不過假人參在我國,那可是極受歡迎的。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
  • 「藥食同源 茶養醫人」壽葉堂 您身邊的茶療專家
    從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至今,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健康中國」既是民生主題詞,也是國家發展主題詞。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下,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2009年,上海壽葉生物科技公司核心研發團隊成立,壽葉堂品牌自此問世。經過十年沉澱,十載經營,「壽葉堂」積極推進上市工作,產品也獲得了一致好評,同時,福系列產品開始進入北美市場,公司翻開了全新的發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