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藝術:怎麼「批評」,下屬才會「聽」?

2020-12-15 靈犀有心M

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下屬做錯事需要對其提出批評。不懂領導藝術的上司,由於批評方式不對,很容易將氣氛搞得劍拔弩張,引起下屬的牴觸逆反情緒,從而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那麼,在實際工作中,當下屬做錯事,怎麼「批評」,下屬才會聽,並且能夠聽進去呢?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

1、批評之前,先對其做得對的部分進行肯定,再逐漸過渡到不對的部分。

應用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在說出令人不快的事情之前,先給對方一些肯定,就更容易讓對方接受接下來的否定。這一點就跟理髮師為人剃鬍須之前,要先用肥皂潤滑的原理是一樣的。

李芳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在辦公室負責文秘內勤工作。有一次,上級領導要下來調研,領導安排李芳撰寫一份匯報材料。李芳因為在校期間學的是中文專業,寫慣了文學氣息的東西,一時半會兒摸不透公文寫作訣竅,所以雖然費了很大勁,但是寫出來的東西還是擺脫不了學生氣和文學氣。

為了不打擊李芳的工作積極性,領導是這樣做的:

首先,領導非常中肯地誇讚了李芳的文筆和文學素養,對李芳寫出來的稿件從邏輯性到知識儲備再到遣詞造句方面,給予了很大的肯定;

然後,肯定完之後,對李芳說「但是,有一點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我們這次是要迎接上級領導過來調研,如果匯報材料能夠再公文化一點就好了。」

在這種批評方式下,李芳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領導的批評和建議,迅速明白自己的寫作缺點,也並未因受到批評而挫敗工作積極性,反而工作熱情更高。

2、批評之前,先談談你自己的過錯,再逐漸過渡到對方的過錯。

假如在批評別人之前,先承認自己也有很多缺點和不對的地方,那麼批評的話語聽起來就沒有那麼刺耳了。

我們還拿剛才李芳的例子來談。領導在李芳身上看到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影子,知道每個年輕人剛踏入工作崗位,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他深諳李芳這樣的年輕人心理。如果他在批評的時候這樣說:

「看到你,使我想起了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樣子。我剛參加工作那會兒跟你現在比起來差遠了,我那會兒自覺自己在學校時文筆還不錯,認為公文寫作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但是我連續寫了好幾篇,到領導那裡都通不過,自己還特別義憤填膺,感覺領導不懂得欣賞自己的作品。現在回想起那時候的自己,才明白當初自己的文章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然後,在此基礎上,指出李芳文章的問題:「你的文章比我那時候寫的好太多了,但就是措辭上再注意一點就更完美了」。

這樣的批評方式,李芳一定非常願意接受。

3、給對方留足面子,沒有人喜歡被當眾批評。

這一點非常重要,但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很多上司會公然在其他人面前批評下屬,再加上批評方式過於直接,就會讓下屬很難堪,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從容挫傷工作積極性。其實,這種傷害,原本只需要幾分鐘的思考或者幾句貼心的話語就能夠輕易化解或避免。

去年年底開民主生活會之前,辦公室的一位副科長找到我,跟我說「你要是對我有什麼意見,我希望你能私下裡給我提出來,我不想讓你在大會上,在那麼多人面前公然批評我的缺點,我心裡接受不了。」

這位副科長非常坦誠地向我表達了自己能夠接受的批評方式,其實她的心理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心理。沒有人喜歡被當眾批評。

即使你手握真理,對方大錯特錯,也請給對方留個面子。讓對方丟臉,除了會摧毀他的自尊心以及引起他對你的牴觸情緒之外,對工作改進和提升沒有任何幫助。

4、用引導代替命令,用「我們」代替「你」。

還拿上面李芳的事情為例,我們試著對比兩種批評方式,大家看哪一種更容易讓人接受:

第一種:「你第3部分的3個段落之間邏輯有問題,把它改成XXXXX,上午下班前抓緊改完交給我」

第二種:「我們這個匯報材料的第3部分,如果改成XXXXX,是不是會稍微好一點?」

很明顯,第二種批評方式,對方更容易接受,而且不會產生任何牴觸情緒。因為,它用商量引導、徵求意見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而且用「我們」代替了「你」,沒有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站在她的對立面,反而是一起在商量「我們的」事情。

這個技巧很容易讓人改正錯誤,因為它保護了對方的自尊心,讓對方感到備受重視,所以能夠得到配合而不引發逆反心理。

無論何時,永遠記住:即使出發點是好的,也不要用頤指氣使的命令去批評別人。將命令改為問句來引導,不僅聽起來更悅耳,而且還可以激發創造力。

看完上面幾個批評藝術,有沒有覺得茅塞頓開呢?有時候,不同的講話方式,確實是可以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溝通效果。尤其是作為領導來說,有技巧的批評,更容易觸達到下屬心裡,從而有利於工作的良性開展,知道了就在工作中用起來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領導喜歡批評自己看中的下屬?領導不傻,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領導喜歡批評自己看中的下屬?領導不傻,看完你就明白了在職場,領導和下屬的關係是一言一語說不清的。我們每個人遇到的領導、下屬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的人生經歷,生活體驗也就不一樣。在公開場合,領導也喜歡批評自己看中的下屬,第一個就是因為要避嫌。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在職場和領導關係太好了,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對下屬都會有一些不好的傳聞。傳聞和謠言能夠傷害一個人的內心,那些語言就像一把把尖刀,直插入他們的內心。所以領導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看中的下屬,不想要他們被謠言傷害。
  • 員工犯錯,優秀的領導做好了這3件事,比批評員工更有效!
    我們認為,在職場,領導們會批評錯誤。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我們都不敢去看領導,因為害怕受到嚴厲的批評。但有比批評下屬更有效的方法,領導應該多用這些方法。博德法則曾指出:「當下屬受到很多批評時,他們往往只記得第一個批評,而第二個批評往往因為忙於思考反駁第一個批評的理由而不聽。
  • 領導批示下屬,下屬情緒激動,語言過激怎麼辦?
    雖然他知道你是為他好,但是因為強烈的自尊心受挫,內向型的下屬往往會語音激動。這時候做領導的,也要從自身出發,是不是考慮面對內向型的下屬批評的時候,單獨找個機會,事後在團隊中進行適當的經濟處罰。二、如果下屬是屬於外向型。外向型往往表現為開朗、活潑、感情外露、好表現自己。同樣是剛才的背景:領導讓外向型的下屬去做一件事情,下屬沒有辦好。
  • 下屬不尊重領導怎麼辦?詳細解釋把頑石變成金子的領導藝術
    下屬不尊重領導怎麼辦?詳解幾個點頑石成金領導藝術:先甄別出下屬不尊重領導的具體情況、根源從領導自己身上找根源,解決領導自身的問題用磨難點化能力低、脾氣大、情商低的下屬用威懾力鎮住那些能力普通、情商高的下屬用領導力徵服那些能力強、情商不高的下屬用利益捆綁那些能力強、情商高的主力下屬下屬有問題,責任都在領導,下屬不成長,責任還在領導。
  • 領導無私,下屬才會真心追隨
    而在選拔領導時,「如何對待有功之人」可謂難中之難。換言之,對於有功者,應以賞金來褒獎;至於領導,則必須讓真正合適的人來當。至於能夠勝任領導的條件,如前面所述,首先必須無私,即具備「大德」之人。這份無私的品德中還包括博愛和體恤,或者說「仁心」。如果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西鄉提倡的「敬天愛人」。其次是上進心,能夠真誠虛心地向他人(包括下屬)學習。
  • 批評:對同級忌聲色俱厲,對領導忌響鼓重錘,對下級忌電閃雷鳴
    把「忠言」與「苦藥」等同,足見批評的話確實不中聽,通常是「逆耳」、「刺耳」的,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從「愛護、關心、保護」的目的出發,發自內心的批評,只因語言逆耳,遭被批評者牴觸,甚至反戈一擊的例子。按理說,領導者應該具有「聞過則喜」的雅量,但領導的威嚴總是需要維護的,「明目張胆」的挑戰是大多數領導者難以容忍的。如果批評的矛頭直指領導,以所謂的「眾議」迫使領導在「拒絕批評」和「接受批評」兩者中立即作出抉擇,結果十有八九是要碰壁的。因此,批評領導,宜用商討式、啟發式、迂迴式,切忌「響鼓重錘」。
  • 下屬犯錯後別總是批評,用好這三個方法,下屬心服口服
    當下屬在工作中出現失誤,並且給公司造成損失後,很多領導人都會第一時間進行批評,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改正時間;當下屬出現失誤後,不能總是想著批評,而是利用溝通的方式,幫助下屬改正和成長,才能夠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出現;即便領導著急的批評下屬,相信目的都是相同的。
  • 領導收拾不聽話下屬常用的四招!厚黑但實用!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和領導對著幹的人,這種人還有一技之長,要麼有專業上的特長,要麼有比較靠譜的關係,要麼性格比較倔強,要麼就屬於漂泊不定的跳槽族,對於這些人,不是那麼順利聽領導的話,領導通常會用下面這些方法來對付他們,看看你領教過哪一個方法呢?【1】直接來硬的,你不是不服嗎?
  • 領導對下屬滿意時,也不能輕信這三句話,多數是領導的套路
    很多人在面對領導的誇獎時,心裡都會十分的開心,通常也會更加賣力的工作,要是沒有任何防備心理的年輕人,在工作中肯定會吃一些虧;現實的職場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現代年輕,缺乏職場經驗,經常掉進別人挖好的陷阱中;可能有些人在公司裡特別的努力,而且也特別的聽領導話,可是努力一段時間後
  • 我故意挑了犯錯下屬殺一儆百,結果他背地裡反駁,怎麼樹立威嚴?
    領導發現了,狠狠的批評了我半個小時:你不懂可以問啊?怎麼這麼點小事也辦不好?……其實他羅羅嗦嗦一堆,他在說第一句的時候,我已經聽不下去了,心裡想的都是如何反駁他:啊,我這第一次,沒有經驗,你還想我怎樣?你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啊?
  • 處在老闆和下屬的中層領導怎樣做,才能讓老闆滿意讓下屬服從
    有些門店單位中,員工聽老闆口令的多,服從店長分配,但是對中層領導的命令都不怎麼買帳。有句老話說得好,沒有不會打仗的兵,只有不會布陣的將。雖然這句話在職場中並不是完全絕對,但大多數情況依然適用。要想團隊服從指令,中層領導的以身作則很重要就像前面說的故事,一個門店經理,如果要求下屬嚴格遵守單位制定的規定,但是自己卻經常觸犯,根本起不來示範的作用,如果下屬觸犯而做出懲罰,那麼結果可想而知,這樣的行為,完全起不到表率作用,又如何讓下屬完全服從呢?
  • 不善待下屬的領導,都是這三種結果,你的領導屬於哪一種?
    在職場上,那些不善待下屬,打壓下屬,甚至搞各種潛規則和套路來對下屬進行管理,靠投機鑽營爬上去的領導,最後的結果都不是太好,通常情況下會是下面這三種結果,對照一下你的領導屬於哪一種結果。【1】下臺——下屬心不齊,難出業績,也就難有政績,下臺者十之八九。
  • 組織部長:高明的領導,都善於給下屬面子,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在一個地區或一個單位工作,人人都想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領導的認可。下屬處於被領導的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掙,另一方面還要靠領導者給。因為,一方面,下屬與領導本身所處的地位不同,他人不會拿下屬與領導作比較;另一方面,「強將手下無弱兵」,人們普遍認為下屬素質好是領導能力強、會帶兵的結果,所以推介下屬不但不會貶低自己,反而會給自身的形象增色。二是實事求是地推介。
  • 如何解決忙死領導,閒死下屬的問題?
    領導忙死,下屬閒死,從根本上看原因有三個解決方案也源於其根本原因:1、領導角色定位錯亂這類管理者常常會覺得「我是管理者,所有的事情都找我是對的」,尤其是當發生重大突發事情時,或者管理者自己不在場時候,整個團隊就全亂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下屬,敢給領導拍桌子瞪眼了?這些原因很無奈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下屬越來越難管了,感覺好像沒人怕領導一樣,剛剛上班的年輕人一言不合,說辭職就辭職,已經上班了,幾年的人慢慢的都變成了老油條,幹工作越來越沒有激情,根本不把領導的批評,放在眼裡,你說你的,他幹他的,上班十年以上的,下屬更是眼裡沒誰了,永遠都是在做表面工作,應付過去,不讓領導發脾氣就是了
  • 怎麼拒絕下屬借錢?糾結這種問題的,要麼下屬狠,要麼領導狠!下
    為什麼領導只欺負你?為什麼同事也欺負你?為什麼下屬更欺負你?原因就一個:你不懂拒絕!如果你想有高水平的拒絕術,想成為人際關係的高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枝職場,並私信我們加入拒絕實戰群,從零開始教你具體操作!
  • 遇到做事不得勁的下屬,領導應該怎麼辦?
    為此我有和他聊天,問他怎麼這麼忙,是人手不夠嗎?還是什麼原因。然後他和我抱怨,老闆開的工作就3、4千。所以招聘的服務員、廚師都不得力,於是很多事情不得不自己來做。於是每天都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看著他那疲憊的面容和忙碌的身影,我還是硬下心來和他說,他這樣不行。而照成他這麼忙碌的現狀也是由他自己和員工一起造成的。
  • 和領導相處請牢記,領導不喜歡的三種恭維一定不能做,切記!
    作為下屬,你可以給領導提意見,但是你沒有權力和義務去評價領導。這其實已經超出了你們的責任和範圍。雖然領導也問過,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說:「領導看得起我,我怎麼能評價你呢?」就算不想違心撒謊,也可以提前說一句:「領導,你想聽真話,還是聽假話」,要記得給自己留條後路。2、迫使領導表明自己的立場為什麼領導對主管不滿意?
  • 領導說「你看著辦」,事後卻批評你,面對這樣的領導該怎麼辦?
    小龍聽了之後,馬上跟領導匯報。領導一聽,說:這件事你自己看著辦就好了!之後,領導也沒有再給任何的指示!小龍也不好再繼續說什麼,就退出領導的辦公室。之後,他自己想辦法就去處理了。經過調查,小龍找到了倉管的違規證據,就去匯報給領導。領導一看,有點批評的意思:你這樣的調查方式有點張揚,不能去訪談其他員工,這些要在私底下進行。小龍一聽,內心覺得有點委屈。他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問題,而且他也找到了證據。當初問領導的時候,領導說:你看著辦!現在按照小龍自己的意願去做了,卻被領導批評!
  • 領導不懂下屬對自己的9種心態,會死得很難看
    上下級關係中,下屬喜歡領導的,不多。領導喜歡下屬的,更少。大多數下屬,見了領導,總想躲。換句話說,討人喜歡的領導,不多。當然,領導生來不是討人喜歡的。領導如果想改善與下屬的關係,關鍵何在?準確了解下屬內心對領導的真實心態。如果連下屬的真實心態都不了解,就很難發現上下級關係中存在的真實問題,關係怎麼可能改善?下屬的心態,源自他對領導的認知,對領導的認知源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