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忙死,下屬閒死,從根本上看原因有三個解決方案也源於其根本原因:
1、領導角色定位錯亂
這類管理者常常會覺得「我是管理者,所有的事情都找我是對的」,尤其是當發生重大突發事情時,或者管理者自己不在場時候,整個團隊就全亂了,甚至於癱瘓,都在等領導出面拿主意、甚至帶頭去解決。
作為管理者應當明白自己作為組織團隊的首腦雖然擔負全部責任,但並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做,領導應當是充分利用所有人的能力、資源來確保最終做的事情出效果即可,這樣的目標是管理終極的目標,那麼基於這樣的目標但從自己來做是遠遠無法應付所有的事情的,即便自己可以做還要預想以後更多更難的事情還是需要下屬去做,這時候就必須讓下屬的做、去打磨鍛鍊。
這種情況多見於初任管理者的人員,因為原來只是個執行者,突然到了管理崗會覺得只要帶頭做好事就好了,這樣的出發點就完全錯誤。
要扭轉這樣的情形必須從分工開始。徹底的對下屬工作範疇進行分工,能夠讓每件事都能找到人。分工不能單純地進行某某人負責某某事,這樣單點的對事很容易在事情以外的情形上找不到人,應當以職能也就是一個面來分工,某某負責某個板塊職能的全部事情為其負責人。而自己則作為整體的統籌、監督、協調角色,對一些存在接口協作、極少數突發無法界定負責人的工作進行指派安排。
我常常告訴一些新任管理者,在管理中期的時候,你要想方設法讓自己「輕鬆」,你越「輕鬆」證明你的工作分配有序、責任到人了。當然,這裡的輕鬆指的身體上的輕鬆,思想上管理者無法輕鬆。
2、領導管理思想錯誤
我以前見過一些管理者,在下屬執行某些工作時,專業技術不行管理者就直接衝上去攬起來自己做,這類管理者常說讓下屬做還不如自己做,又快又好。
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下屬不會的永遠不會、做不好的永遠不好、做領導的永遠自己搶來做,責任還是在領導。
管理的責任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管理者要對下屬進行技能能力素養的指導教育或者要創造條件讓下屬獲得指導教育,一方面是提升團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是讓下屬自身又能力上的發展以保留員工,管理者缺失了這個職能本身也是一種失職的表現。
這類情形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下屬不會做、做不好也要讓下屬做,自己只能在這個過程中指導下屬。這裡比較重要的是,上級指導下級時候只能授之以漁,當下屬不會某種技術方案是你可以指導他技術的思想、給予他一些案例、在他的方案基礎上多問一些為什麼讓他自己找出問題,而不能直接告訴下屬你怎麼怎麼做之類的,雖然最後還是下屬做出來的,但是核心的技術層面卻是你的思想成果那本質上下屬仍舊沒有學會。
3、領導無法調動下屬
這類情形是管理問題比較嚴重的情形,常常見於管理者無法鼓動團隊的積極性導致大家做事很被動管理者不得已自己參與執行工作,有的情形更為嚴重的是下屬不服從管理者的管理行為,管理者無奈自己來做。
這種情形的產生根源在於長期管理者缺乏自身管理影響力、內部管理機制的不合理,導致員工做事被動,刻意逃避工作。
解決這類情況除了本身對缺失、不合理的機制進行改善外,管理者自身可以適當的參與「執行」,以做帶頭作用。比如某些複雜繁重任務,自己牽頭的指揮、或者擔任某個環節的負責人。但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強化自身角色以及下屬職能,讓大家看出「領導都參與了,自己也不得不參與」,同時對執行優良的下屬予以獎勵、執行差的給予處罰批評等。這個過程管理者必須是臨時性的,比如完成項目一定階段就退出,只在其中一定階段出現,讓大家知道你只是臨時參與,你更重要的職責是監督監控領導,長期介入後自己就陷入原來自己忙死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