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市韶山鄉:以產業興旺為引領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2020-12-27 紅網

紅網韶山市分站訊(通訊員 周瑩)近年來,韶山市韶山鄉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圍繞發展現代農業,以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為發展方向,立足科學規劃、全域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引進龍頭企業,促進村集體和村民收入「雙提升」,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位於韶陽村的韶峰山泉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面積為5500多平方米。按照規劃,該項目有茶葉生產車間、3條生產線,還有用於開展紅色培訓和現場體驗的水文化館、茶文化館和會議室等功能區。該項目建成以後,將通過安排貧困戶就業、村集體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群眾致富,助力脫貧攻堅。同時,由該村集體主導的扶貧產業——韶峰山茶葉基地也正在興建中。該基地致力於打造千畝茶園,將集中種植茶葉500畝,目前,已經完成近300畝的茶葉種植,並計劃在今冬再種植200畝。

「依託韶峰山,加上正在建設中的這兩個項目,就基本形成了韶陽村『一山一水一茶』的農業產業格局,這將是我們村實現鄉村振興最有力的引擎。」韶陽村相關負責人說道。

韶陽村幹部在基地種植茶葉。

同時,韶山鄉藉助「現代農業」東風,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在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面成效明顯。

雙石村地處韶山與湘鄉交界處,是韶山鄉最偏遠的一個村,過去由於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落後、產業結構單一、村集體經濟薄弱等原因導致脫貧攻堅後勁不足。如今,該村以「發展1個合作社,輪作2種農作物,規劃3個主導產業」的思路,不斷調整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和種植結構,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發展1個合作社」就是該村集體成立雙梅種養專業合作社,以發展合作社為核心,促進耕地流轉,壯大村集體經濟,並且圍繞「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工作模式,建立合作社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輪作2種農作物」即輪作紅薯和油菜,2019年,該紅薯基地總產約300餘噸,實現整體收益30多萬元,壯大村集體經濟6.7萬元。「規劃3個主導產業」就是規劃紅薯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商信息服務業為該村重點發展的三個主導產業。今年,該村以合作社為依託,利用村級閒置房屋作為澱粉加工廠房,購置設備,將紅薯加工成澱粉、粉條,形成深加工產業鏈,實現經濟效益提升。

雙梅合作社成員在製作紅薯粉。

韶前村的四清種養專業合作社,自2010年起在該村流轉土地260畝,建設水蜜桃、柑橘等水果基地,並於2012年8月註冊成立「韶山市四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一直以來,該合作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採取吸納就業、籤訂幫扶協議、免費發放樹苗、免費提供技術和回收果實並幫助銷售等方式,幫助全市600多戶貧困戶進行產業脫貧,預計到水果盛產期時,可帶動種植戶每畝增收1萬多元。

目前,韶山鄉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116家、家庭農場36個,其中以發展水稻、水果、花卉苗木種植和羊、魚養殖等產業為主。

除了有龍頭企業和現代農業的助力,韶山鄉的田園旅遊經濟也是一大特色。

位於黃田村的研學項目自2016年6月開辦以來,已接待深圳科普高中學生10餘批次,共1萬餘名學生,接待其他省市研學實踐學生8000餘名。

黃田村研學學生在進行捉魚比賽。

「我們村於2018年6月成立農家樂協會,目前註冊了農家樂營業執照的農戶有36家,一次可接待學生1000人,能接待住宿的農戶32家,可容納600名學生住宿。」黃田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該研學項目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農耕文化、德孝文化、紅色文化、農事和農耕體驗、新農村建設體驗、拓展訓練基地六方面。該項目是以村與研學機構合作的模式進行運作,近幾年來已為該村創收約10萬元。

一直以來,韶山鄉大力推進集現代農業、具有地區特色的產品、生態休閒、田園景觀為一體的特色鄉村發展模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目前,成功引進韶峰創意農業特色示範園、平裡田園綜合體、棠佳閣旅遊文化體驗園項目、華鑫公司等田園旅遊項目,進一步為實現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相關焦點

  • 產業興旺成為鄉村振興「主心骨」
    圖牧吉,蒙古語意為「牽駱駝的人」。名字來源早已不可考證,但多年來,圖牧吉鎮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卻切實印證了負重擔當、堅韌無畏的駱駝精神:沒有鬆懈、沒有放棄、沒有回頭,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希望。
  • 「鄉村振興」的湘潭時刻——湘潭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鄉村振興」的湘潭時刻 ——湘潭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深冬時節,撥開清晨的水霧朦朧,湘潭的鄉村顯露出「周道如砥,青綠盈目」的別樣風姿。自該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通過創新模式、統籌兼顧,不僅讓廣大蓮城鄉親「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同時,也激活了鄉村經濟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
  • 泉州市出臺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
    今年,在石獅鄉村振興辦的具體指導下,西偏村入選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該村的美麗升級,是石獅市推進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石獅永寧鎮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永寧鎮前埔村等6個村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石獅以試點示範為抓手,統籌「一村一策」發展項目,增強村級「造血」功能,目前村財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100%。
  • 促進產業興旺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落實好全會精神,眼下,阜陽各地多舉措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農業,持續拓寬農民增收門路,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產業興、群眾富。依靠發展農業產業,袁集鎮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215戶2866人全部脫貧,實現了「戶脫貧、村出列」。潁州區袁集鎮黨委委員 張磊說:「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通過產業帶動就業,我們將繼續堅持脫貧不放鬆,努力跑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確確實實通過發展產業帶動鄉村振興,讓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初心如磐謀新篇——磐石市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農業產業綠色高效,農村經濟繁榮穩定,農民收入大幅提升,鄉村環境生態宜居……幾年來,磐石市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為指引,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
  • 河南南召小店鄉:挖掘金點子下好鄉村振興的先手棋
    鳳凰周刊訊(記者沈俊偉 通訊員郭九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面對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發展現狀及諸多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河南省南召縣小店鄉黨委政府強弱項,補短板,不斷創新學習方式,拓展就業渠道,挖掘新方式、適應新情況、使小店鄉正在穩步向鄉村振興邁進。「學習強國+練兵比武」,成為貫穿黨員學習的金剛鑽。基層黨員隊伍的好壞決定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力的強弱。
  • 銀政協手 賦能基層黨建 ——首家「建行大學·黨建學堂」在韶山成立
    近日,韶山市委與中國建設銀行建行大學在湖南省韶山市三農培訓學校成功揭牌全國首家「建行大學·黨建學堂」。這是建設銀行以黨建引領為基礎,打造鄉村教育金融賦能新模式,以金融智慧賦能三農事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舉措,同時也是建行在「黨建」與「裕農」結合上的一個跨時代的裡程碑。
  •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 蘭州市鄉村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我市鄉村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交會和過渡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 寧化中沙鄉:水美茶鄉產業興 美麗鄉村正奮進
    強鄉村必先強產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中沙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聚焦特色產業培育,推動農業集聚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現代農業邁上新臺階,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全方位推進宜居、宜養、產業興旺的水美茶鄉建設。
  • 脫貧攻堅 周至縣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近年來,周至縣堅持以黨建引領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深化推進農村改革,做到農村產業興旺,農民持續增收,被省政府評為「現代農業強縣」,榮獲「中國獼猴桃之都」和「中國綠色生態農業先進縣」稱號。
  • 聚焦聚力產業興旺推進鄉村振興 著力補鏈延鏈強鏈推動高質量發展
    1月13日上午,市委書記羅聯峰來到鄭場鎮、毛嘴鎮,深入鄉村、工廠車間、工業園區實地調研,並聽取相關人士對制定完善我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的意見建議。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聚焦聚力產業興旺推進鄉村振興,著力補鏈延鏈強鏈,推動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 政校農職教共同體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無論是產業的振興、治理的振興,還是文化的振興、生態的振興,關鍵都是鄉民的發展。
  • 儀徵: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以來,儀徵市始終把「產業興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抓手,堅持園區化、產業化、特色化發展思路,不斷加大推進力度,狠抓措施落實,持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 鄉村振興的「楊凌答卷」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十三五」以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楊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指導下,緊盯「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引領示範區」目標定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步伐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繪就了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大美畫卷。
  • 濟寧泗水聖水峪:實施「黨建+產業振興」 實現強村富民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崔相遊 通訊員 徐通)近年來,濟寧市泗水縣聖水峪鎮以建設「生態名鎮、旅遊強鎮、文化大鎮」為目標,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通過黨建引領、典型示範、產業支撐、整體推進、彰顯特色等方式,以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
  • 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黨建引領聚合力 鄉村振興正當時
    「黨建+產業興旺」激活發展動力源以黨建引領村民致富,通過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產業能力,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生活會、黨員民主評議等活動,號召黨員先行、支部引領把力量凝聚在產業發展中,培養出了一批講黨性、懂經營、善管理、能帶富的農村黨員,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領頭雁」。
  • 美食+鄉創 看「風味蘆苞」的鄉村振興經
    實際上,腊味美食節只是蘆苞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三片聯動、百村共建」的總綱下,蘆苞以腊味美食節為契機,通過黨建引領、產業助推、文化賦能的路徑,走出一條鄉村振興路上的「蘆苞樣板」。蘆苞鎮委副書記、鎮長黎錦標表示,蘆苞已經連續三年舉行腊味美食節,充分展示了蘆苞鄉村振興的成果。今年以來,蘆苞以黨建引領統籌推進「五大振興」、以「三片一帶」建設為重點、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特色,積極推動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千年村落片區發展,在推動蘆苞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助力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
  • 為有源頭活水來——林西縣融合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十二吐鄉黨委書記謝豔麗說。該聯合社整合10家村級合作社大型農機具120多臺套,以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為紐帶,集農資供應、農機服務、土地流轉等服務於一體,為全鄉2萬畝耕地開展社會化服務,實現六村聯動、集體參與、共同發展。通過集中提供化肥、種子等農業資料和耕、翻、播等農機服務,惠及農民300餘戶,年節省生產成本近50萬元。肉牛產業是林西縣主導產業。
  • 日照武家曲坊村:產業興旺生活美 鄉村振興展新顏
    日照武家曲坊村:產業興旺生活美 鄉村振興展新顏 2020-12-18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踐新論」新發展階段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接續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我國高質量脫貧的重要路徑,更是貧困地區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二者目標一致。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都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確定的國家戰略安排,脫貧攻堅重點通過大規模資金、物資、人力等扶貧資源的集中投入,有效解決貧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問題,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