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電動車跑不了長途,那麼我就去一個最遠的地方!」2014年8月,特斯拉首批車主王振飛開始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從青海西寧駕駛特斯拉Model S抵達西藏拉薩。
自駕是王振飛最愛的事情,「忘卻一切日常,縱情山水之間,與自然對話」。他認為人在面對自然、返璞歸真的同時,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曾獨自開車走過川藏線,也曾在美國的「66號公路」快意馳騁。但當他決定要開著電動車走青藏線時,身邊的朋友都認為這是一個 「瘋狂的舉動」。
那時候電動車在一線城市都屬於前衛的高科技「大玩具」,充電樁遠不如當下便利,加之青藏線海拔起伏、路途艱險,一般的新手司機都很難完成全線穿越,更何況一輛電動車。
但王振飛堅持一試。經過周密的計劃,他最後完成了穿越青藏線的壯舉,並在沿途的13個城鎮建設了33個目的地充電樁。「作為特斯拉的車主,既然我知道充電樁有多麼重要,那麼我為什麼不自己參與建充電樁呢?即使我只把這件事情當做公益事業做也很值得,只要能帶領大家進入新能源汽車的時代,讓大家認可綠色出行的理念。」
我希望做一點事情,能夠產生價值
在成為特斯拉車主之前,王振飛是一位產品經理,曾在英特爾和愛國者公司任職。「產品經理最大的特點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達成目標。」王振飛說。產品經理出身讓他看待技術發展時獨有的前瞻,而對於馬斯克的崇拜又讓他與別的產品經理相比,多了一些瘋狂和理想主義情懷。
不滿足在大公司做一顆「螺絲釘」,2008年他開始了創業。從開啟知識付費的第一代兒童學習機到超前入局比特幣世界,完成個人資本原始積累後,王振飛總感覺:「錢雖然賺了,但感覺好像很空虛,沒創造什麼能說服自己的社會價值」。
在2014年他剛成為特斯拉車主時,大眾對於新能源車的接受度遠未有今天那麼高,但產品經理出身的王振飛從車身上直觀的感受到了電動車帶給消費者的全新體驗,全新的能源模式也有助於汽車消費更加的環保。作為一個天生具有使命感和前瞻意識的人,王振飛感覺電氣化將成為汽車行業的未來,因為當時充電問題成為他日常行車過程中最大的痛點,閒不住的王振飛又想著做點什麼。
他拿出了500萬的自有資金、組建團隊、研發技術、落地協調,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幫助更多人解決充電難題,這是充電網誕生的背景。「我現在是處於想在行業有建樹和想改變世界中間的狀態,我想努力往這個方向走,改變世界顯然難度很大,但是參與其中也挺好的。我覺得新能源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以我以充電作為這個生態中的一環來參與進來了。」
從電動汽車行業進入電動兩輪車行業,創立猛獁電動,用王振飛自己的話來說,讓人感覺有點「降維」,但他卻覺得這事兒「值得一試」。 中國的電動兩輪車市場保有量達到2.5億輛,是普羅大眾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但現在的電動兩輪車市場,因為客單價相對較低、沒有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標準,導致安全問題頻出,不僅影響消費體驗,投資人也都不願意大規模進入。
站在商業邏輯上,新的技術一開始都不是普惠,而是會優先利好那些高溢價以及高附加值的行業,以及有能力為此買單的人群。雖然目前中國的乘用車市場年銷量都超過2000萬輛,但依然有無車家庭和消費者,在王振飛看來,最好的科技應該是普惠的,如何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享受到出行行業技術變革帶來的安全和便利性,是他努力的方向。
「如果能夠有一款既安全環保、使用又便利的兩輪電動車,那麼就可以解決很多中等距離出行的需求,對於環境和大城市的交通擁堵,都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王振飛說。
站在科技與人性之處
在公司初命名時,王振飛選擇了「猛獁」這一具象的形象來作為公司的名字。「猛獁象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但他並不兇猛,相反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安全感』。」王振飛說。
安全感是王振飛和他的猛獁想要帶給消費者的最基本的體驗和保障。每年都有大量的電動自行車起火事件發生,讓人痛心,我們希望帶給消費者最為核心的價值就是安全。」為了這個目標,王振飛做了很多事。
首先是將產品做到極致。比如說線束設計,線束是隱藏在車身內部的排線,它好比人體血管,連接著車輛的各個「器官」。它足夠堅韌、可靠,才能讓車真正實現安全。為提升線束的防水等級、壽命和可靠性,猛獁研發專家們前後花費一年時間,尋找10餘家供應商,更換了數十種方案,經歷三百多個日與夜,終於完成了獨創性線束設計。如果你拆開一輛猛獁電動,你會發現裡面線束排布工整漂亮,在最隱秘的地方都要做到最好。
「我們是電動車行業裡面唯一一家在產品層面跟特斯拉非常接近的,從電池到整車到充電到換電,全部都是自己做的公司。我們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王振飛說。
其次,猛獁還在電動自行車領域首推21700汽車級動力電芯 +全自動成組工藝電池包,超聲波同向鋁絲焊 PACK工藝以及電動汽車級BMS(電池管理系統) +Canbus總線+國際通信協議。第三,王振飛本人還在牽頭制定電動兩輪車行業新國標。
作為一名創業「老兵」,王振飛的目標並不是財富自由和地位提升,而是為用戶和社會創造價值。而這也是創業者能夠產生顛覆式創新的前提。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有這樣一句話,「『蘋果』是這樣一家將複雜技術變得簡單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站在科技與人性的交匯之處。」而蘋果在手機市場取代諾基亞、三星,很大程度是因為一開始就秉承了這樣的初心,技術創新的最大價值並非技術本身,而是能夠為廣大的普通消費者帶來顛覆式的體驗。
正是因為站在科技與人性的交匯處,從這一立場出發。猛獁的電動車能夠根據不同用戶的畫像來對市場進行細分,並推出相應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比如,為了讓快遞員、騎手等兩輪電動車使用的高頻人群提供更安全和智能的體驗,猛獁曾聯合蜂鳥即配共同推出了騎手專用智能防盜解決方案,無鑰匙啟動和鎖車,騎手離車後車輛和智能餐箱可自動上鎖,使用體驗智能便捷。猛獁即配新國標電動車M6B採用了專業的人體工程和減震設計,280mm的減震長度和2.75cm超寬輪胎,給騎手更佳的騎行舒適性和更好的餐品避震保護。
「隨著消費升級, 兩輪電動車市場似乎更像是幾年前的手機行業,製造產能、供應鏈、產品差異化和營銷渠道都是決定市場變革的重要因素。」 王振飛的初心,也是希望能夠將電動汽車上才有的技術平民化,帶給大眾出行更多的人性關懷。「比如說,電動車上過街天橋需要推行,讓很多人尤其是女性車主感覺吃力,我們就在車上增加了推行輔助功能。」這些點滴細節,在他看來,都是值得去做的事。
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敏銳的洞察力、強大的執行力,團隊協作和配合,缺一不可。但僅僅擁有這些,還不夠,對於王振飛來說,不以財富實現為目的,堅持創新,更多是基於一種信念和理想,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是英雄,就永遠在路上」!
在完成穿越青藏線、創辦充電網後,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談到:「我很期待未知的感覺,反正我已經上路了,on the road。」現在的他,為了改變大眾的出行體驗再次衝鋒在前,享受「on the road」的痛苦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