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電動車起火到底有多可怕?
今年4月,上海一戶居民家中發生了兩輪電動車電池充電時突然爆炸起火,短短100秒時間,引發兩起火災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而造成這巨大悲劇的起火原因,僅僅是一輛電氣線路短路的兩輪電動車。
其實關注過電動兩輪車充電的人都知道,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及火災事故頻發且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由此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事故暴露出電動自行車在生產標準、產品質量、停放充電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聚焦兩輪電動車的安全之殤,讓「奪命100秒」的人間悲劇不再重演,日漸成為有著「科技向善」追求之心的前沿創業者們的使命和擔當。
安全困擾「千億市場」玩家
作為一個具有剛需、高頻、下沉特點的海量出行市場,包括電動自行車在內的兩輪車是大眾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痛點的重要方式,也是城市出行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目前國內的保有量達到3億輛,2019年的產能達到3700萬輛。隨著去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強制實施,機構預測2019年-2024年這一市場的存量換車需求將達到2.1億輛,這將推動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別。
千億級市場正在快速開啟,但「安全」依然是困擾兩輪電動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以上海為例,今年以來,上海市已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381起,造成20人死亡,僅8月份就有12人因為電動自行車起火事件而不幸喪生。公安機關調查表明,上述起火事件均為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故障引發,這其中,過度充電以及電池故障等又是引發時間的幾大主要原因。
「安全問題本質上還是上下遊技術標準問題。」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換電業務涉及的電動車、電池、換電櫃的標準還不統一,需要上下遊企業多方分工、相互協同,才能推動標準的落地。
2017年進入兩輪電動車市場,在意識到市場充電技術標準缺乏的現狀時,王振飛決定站出來,寧德時代等產業鏈上龍頭企業,牽頭制定《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技術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用電動汽車領域更高的技術標準、智能化技術以及物聯網體驗,來打造更為安全、智能的電動兩輪自行車,並推動行業整體轉型升級。
「兩輪電動車是一個民生產業,如何保證普通消費者的出行安全、讓電動車行業能夠更好的融入城市的公共運輸系統,是生產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猛獁電動創始人王振飛談到。
今年 8月 31日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組織召開了國家標準 《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技術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徵求意見稿研討會,對 「電 池 包 標 準 外 形 及 尺 寸 」、「充電接口形狀及規格」以及「充換電櫃與鋰離子電池BMS通信協議」等多方面標準進行界定和規範, 旨在加強充電環節的標準化和智能化管理,更進一步提升充電安全。據王振飛透露,上述標準將有望在明年出爐,並儘快實施。
猛獁電動以全新標準強勢入局
作為《規範》國家標準起草組組長單位之一,王振飛以及他的猛獁電動也是行業標準的優先踐行者。在去年8月猛獁電動推出的 「新國標」電動自行車M6,就首創了內置充電器,通過MCCU系統控制器將電機控制、電源控制和車載充電機三合一高度集成,從而避免充電器被盜和水/塵造成的電氣火災風險,讓充電更安全。同時,該車採用和特斯拉同等規格的汽車級21700動力電芯,自主開發了汽車級BMS,可以實現整車OTA,並搭配280mm超長腳踏、280mm高液壓減震和2.75英寸超寬輪胎。
另外,由於「新國標」電動車大多採用了鋰離子電池,對於充換電方面的安全性要求更加重視。猛獁又據此推出了全球首款採用無線充電模組的智能調度換電櫃E10。該解決方案包括客車規級Pack、無線充電模組和恆溫換電櫃以及人工智慧調度系統等多個創新設計,有效的解決高效換電、安全充電和智能管理及調度的行業痛點。
參照汽車行業的特點,電動兩輪車的安全遠不止於車那麼簡單,要保證車輛的安全,需要有更強大的管理體系和智能監控體系,能夠「防患於未然」。雖然電動兩輪車在中國的推廣普及有20年的歷史,但這一行業長期以來的低端無序競爭,讓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能力,去通過智能化的方案解決上述問題。有數據顯示,在行動支付、大的智慧出行、智慧型手機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電動兩輪車的智能化普及率還不足5%。
要解決這一問題,全新的猛獁出行推出了運力管理和智能調度系統AI Delivery,基於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實現對車輛的及時監控。比如在城市快遞、外賣等即配行業,猛獁出行推出的這一遠程管理系統可以通過AI Delivery輕鬆掌握車輛的精準裡程數、電池電量、車輛健康狀況、騎手駕駛行為和行駛軌跡,從而可以優化配單模式和提升調度效率;騎手也可以通過猛獁即配App實時了解車輛信息、一鍵體檢和救援。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效率,猛獁電動還推出了BaaS PLUS猛獁電動智能電池服務,為用戶提供電池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換電、電池租用及升級服務。電池終身免費質保,用戶無需擔憂電池故障和衰減;終身免費換電,讓用戶3秒內極速換得一個保持最佳工況的智能電池,方便同時降低安全風險;同時,猛獁電動率先開創了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電池可租可買,在提升消費靈活性的同時,電池的集中管理和規範充電,對於整個行業安全性的提升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80%的品牌或面臨淘汰
「中國國內電動自行車廠商眾多,行業較為分散。行業內的企業將進一步整合,大量企業可能由於資質問題而被淘汰出局。」一位行業人士告認為,同質化、價格戰仍是行業的痛點,而新國標的出臺和實施,從技術層面上為行業設立門檻,倒逼全行業向高端化調整,也進一步推動了整個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有實力企業有望呈現「馬太效應」,而實力不強、技術落後者將被淘汰出局,這一比例可能達到80%。
與此同時,充電換電背後涉及物聯網、智能城市管理,出局者空餘的市場空間,將由具備技術和資本實力的企業填充取代。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成為兩輪出行企業謀求下一步發展的核心門檻。
據王振飛透露,目前猛獁團隊將近400人,有70%都是研發人員,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電動汽車級別的三電系統(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和整車控制器自主正向研發),並提供基於物聯網雲服務、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無線充電等核心技術的充換電運營和服務平臺。
而在獲得螞蟻金服的A輪投資後,猛獁旗下充電業務不僅具備基於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核心技術,還依託螞蟻金服的賦能,最終實現了用戶使用支付寶掃碼充電的便捷服務體驗,物業公司無人值守的智能化運營管理,以及全面的人工智慧運維和監控服務支撐,全鏈條的打通讓其獲得更多市場合作夥伴的青睞,據了解,目前猛獁已與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多家百強物業集團深度合作。
「電動兩輪車背後隱藏著一個二三四線城市裡幾乎毫無數據抓手的藍海市場」,王振飛說,憑藉供應鏈、產品差異化和豐富的服務附加值,以及新零售和數位化銷售終端的全面布局等競爭優勢,猛獁將有望成為這個藍海市場的黑馬。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