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日雙方對比太強烈,是誰給日本的迷之自信?

2021-01-09 意說歷史觀

1941年,二戰因為日本一個狂妄的行為,帶來了轉變,全世界的被侵略國家開始歡呼他們即將取得勝利,因為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在網上,我們會看到一些說法,那就是日本在二戰險些戰勝美國,但其實日本的失敗是註定的,正所謂戰爭打得是經濟,我們來看看珍珠港前美日雙方經濟對比就大概能推算出戰爭的進程了。

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為 90 億美元,美國是 2000 多億美 元。日本年產鋼 580萬噸,年產彈藥可達 50 萬噸,美國產鋼 3300 多萬噸,是日本的六倍有餘,而且這時候的美國還沒有完全爆發戰爭潛力。

緊接著我們來看看其他對比: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而且,美國工廠水平遠遠高於世界上其他地區,所以當時美國人的軍工能力是很強的,絕不是日本比得上的。看完這些,我們就會發現美國的綜合國力遠遠高於日本。

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美國,雖然美國擁有強大的軍工廠,但還沒有完全開動,美國的軍艦總體上是遠遠少於日本的。但是,只要美國一參戰,他們的軍工廠就會完全開動,接下來我們看一組數據,就可以認識到二戰美國軍工廠的恐怖之處了:

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 洋艦9艘『驅逐艦63艘 、 潛艇147 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 (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 10 艘、巡洋艦 48 艘、驅逐艦355 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

看完這些數據,我們就大概能推算出戰爭進程了,在戰爭的初期仍是日本佔據優勢,但美國的戰爭潛力遠不是日本可以比較的,只要美國的戰爭機器全力開動,不管怎麼樣,日本必定會像歷史上一樣慘敗。日本是一個喜歡豪賭的民族,也正是這一點,使得二戰日本走上了滅亡之路,也幸好日本偷襲了美國,大大加快了二戰的進程。

相關焦點

  • 戰爭爆發前有什麼徵兆?看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日雙方如何博弈
    二戰期間,日本野心太大,不斷拉長戰線,最終資源耗盡,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更是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在二戰後期,日本在對華戰爭中日漸感到吃力,資源消耗厲害,後勤明顯跟不上戰爭消耗的速度。
  • 太平洋戰爭,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一場波及數億人口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美日兩國為了最後的勝利,在太平洋這個全球最廣闊的海域中殊死搏殺。無數的鋼鐵巨艦在太平洋的海面上衝殺,數不清的戰鬥機在太平洋的天空中搏擊,堪稱戰爭史上的絕筆。
  • 青梅煮酒《太平洋戰爭Ⅵ:美日對決》上市
    《太平洋戰爭Ⅵ:美日對決》青梅煮酒 著定價:68.00元ISBN:978-7-5143-8355-3現代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青梅煮酒的「太平洋戰爭」系列,自2015年在天涯社區連載後「太平洋戰爭」系列全景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同盟國的美、英等國,於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
  • 二戰時,在太平洋島嶼叢林中,美日兩軍的狙擊手,誰更勝一籌?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的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造成美軍3000餘人的重大傷亡,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太平洋戰爭之前,美日進行了秘密談判,蔣介石的應對方式是什麼
    在美日正式談判之前,私底下兩個國家,已經達成了協議《日美諒解案》,主要的內容為:一,日本在德國受到未參加國家的攻擊時,才會履行三國同盟的議案。二,日本可以承認中國的獨立,也可以從中國撤軍,可是美國必須承認「滿洲國」。三,希望美國能夠從中斡旋,讓蔣介石政府和汪精衛政府合併。四,日美兩國維持東南亞現狀,日本保證部隊東南亞使用武力。
  • 二戰中的日本為何在攻打中國後又有膽量發起太平洋戰爭?
    在1941年左右,美日雙方的矛盾與日俱增。首先是日本壟斷了中國佔領區的經濟,封鎖了長江航運,限制和打擊美國在華的經濟活動,而美國則拒不承認日本扶植的汪偽政權,並悄咪咪地對蔣介石進行援助,這使得日本相當不滿。
  •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戰役,美日殘酷對峙70天,日軍斷糧集體自殺
    1941年12月,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之後美日兩國在太平洋島嶼上展開了一系列島嶼爭奪戰。最著名的島嶼戰有瓜島戰役、琉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貝裡琉島戰役等等。在這些島嶼戰中,貝裡琉島戰役又是最血腥慘烈的一場戰役,美日殘酷對峙了70天。
  • 二戰中,日本為何在攻打中國之後,又有膽量發動太平洋戰爭?
    於是,美國和日本的矛盾愈演愈烈,美日雙方進行了長達九個月的談判,在這期間,日本做好了一切關於對日作戰的準備。在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日本將美國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將希特勒逼上了絕路。
  • 美日太平洋戰爭傷亡損失,打的日本徹底沒了信心
    自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不宣而戰,美國隨即宣布對日本宣戰,美日的戰場主要在太平洋地區,經過幾次大型戰役,將日本的有生軍力消耗殆盡。中途島戰役美方損失一艘航空母艦 307名官兵日方損失四艘航空母艦 陣亡3507人,此役日本聯合艦隊大損,數十年積累的海軍精銳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瓜達爾卡納爾戰役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馬紹爾群島戰役美軍陣亡和失蹤人數為568人,負傷2108人
  • 禍起1941:太平洋戰爭前日本軍政精英的選擇與判斷
    日本從此開始了全面稱霸亞洲的國家戰略,從日清戰爭中收穫的臺灣和朝鮮殖民地,早已不能滿足它;然而,侵華以及全面佔領中國,甚至向北與蘇聯為敵,向南覬覦英法荷殖民地、試圖搶奪東南亞資源並控制太平洋重要航道、與法西斯德意結盟,損害英美等國在遠東的利益,……這一切都招致了英美的強烈反感。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如何?
    首先是工業實力對比,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前,日本的工業產值約為90億美元,這還包括日本在中國的殖民掠奪;而美國的工業產值卻達到2000多億美元,是日本的20多倍。這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當時美國的任何一個工業州都抵擋上日本全國。
  • 日本打中國已很吃力有何底氣敢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這是個死局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 二戰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戰役: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的戰爭目標是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到1943年馬裡亞納海戰後,日軍的戰爭目標修改成了「確保皇國生存」。戰爭到了1945年4月份,日本的戰爭目標變成了「全民玉碎」。因為此時美國人帶著撲天蓋日一般的艦隊來踹日本的國門兒了!1945年4月,衝繩戰役爆發。
  • 如果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二戰的結局會是如何?
    太平洋戰爭是二戰時期的四大戰場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以海戰為主的戰場。太平洋戰場是與1941年12月7日美國偷襲珍珠港,截止於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無條件投降,前後共計持續近四年時間,戰場涵蓋了整個西太平洋,其海戰規模在人類戰爭史上無出其右。
  • 美日太平洋戰爭轉折之戰:塞班島登陸戰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應為西班牙人窮於應對美軍,無暇顧及這個遺落之地,德國乘機花錢買下了這個荒蕪的島嶼。很快到了1918年德國戰敗,1920年國聯把這裡委託給了日本。興高採烈的日本人把這個太平洋海洋性亞熱帶小島譽為彩帆島,從此這裡有了居酒屋,石頭小路,也有了日本來的拓荒民。在太平洋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這裡只有日本海軍第5特別根據地隊駐紮。
  • 戰場冤家,太平洋戰爭中的美日條約巡洋艦全方位對比
    而在1942年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海戰的主角便轉移到水面艦艇,戰列艦並不適合瓜達爾卡納爾附近的封閉水域,這使得巡洋艦在瓜達爾卡納爾戰役最初階段成為主要的水面戰鬥艦艇,而雙方都擁有龐大又勢均力敵的巡洋艦部隊,日本人有18艘重型巡洋艦,美國人也18艘重型巡洋艦,誰更勝一籌呢?
  • 《決戰中途島》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關鍵一戰!電影硬核不狗血!
    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都是圍繞著中途島之戰以及相關主要角色展開的。這部電影真的太刺激了,真實還原二戰時的太平洋戰役,空中的美日空軍大戰,美國轟炸機對決日軍航母。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經此一役,日本海軍受到「降維打擊」,美日海上實力反轉,從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 決戰西太平洋,美日海戰的宿命
    『 太平洋血戰 』 1943年,太平洋海域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發起馬裡亞納群島戰事及帛琉戰事 『美日對戰』 日本陸軍和海軍意識到馬裡亞納群島的防禦對國家存亡至關重要,日本海軍中將南雲中一和少將吉次齋藤
  • 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為什麼讓日軍吃盡苦頭?雙方夥食標準天差地別
    的確,在二戰中,軸心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都為這場戰爭付出了難以彌補的巨大代價。結果還是相對正義的一方,也就是同盟國集團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世界戰爭由眾多分散的戰場組成,那我們今天就拿二戰中最為著名的太平洋戰爭為例,來粗略的談一下交戰雙方最終輸贏的原因,究竟為何?說起太平洋戰爭,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日本與美國這兩大交戰雙方。其實這兩個國家在戰爭初期雖然在局部有小打小鬧,但並未上升到戰爭階段。
  • 《美日戰爭史》之珍珠港!日本以國運為賭注,贏了籌碼,輸了賭局
    日本在賭1940年,當日本和德國籤署同盟的時候日本就是在賭,日本在賭美國給自己再來點橄欖枝,你看看我已經有新相好的了,你美國不趕緊再來巴結巴結我,再來點好處,初期的戰爭美國為日本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石油。美國此舉再一次在日本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刀。實施石油禁運後,日本海軍的石油儲藏量僅能維持一年,日本沒有得到美國更多得支持,反而斷絕了美國得支持,可見日本在這場賭局中先輸了一場。美國也在賭在美日開戰之前,美國人一直認為日本會首先進攻菲律賓,為此美國制訂了一個「彩虹五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