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捷機器人:首家進入日本豐田的中國機器人企業|順德三核兩高系列調研⑬
視頻|科捷機器人:首家進入日本豐田的中國機器人企業
偌大的車間裡只有寥寥數人在電腦前操作機器,取而代之的是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工作時發出的整齊劃一的響聲,這就是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科捷機器人」)的生產車間場景。在這裡,數米高的龍門機器人只需幾秒鐘就可把物體搬運數十米;AGV移動機器人小車無需磁條導引,便可有序按預設路線行走。
8月上旬,順德高質量發展對標考察團前往青島,來到了科捷機器人調研。這家企業是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系統解決方案是該企業的拳頭產品。依靠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該企業挺進了行業翹楚的各條流水線,並成為了中國首家把智能製造生產線出口至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機器人企業。
「給我一個需求,還您一個自動化的夢工廠。」科捷機器人這樣一句口號令不少前來考察學習的順德企業家為之動容。在順德,儘管傳統製造業起步較早,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約順德製造業邁向高端的絆腳石之一。看到了科捷機器人無人化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順德企業家們對如何促進傳統製造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又有了新的認識。
科捷機器人產業園。企業供圖
精耕細作
爭當專精特新「小巨人」
青島是此行調研的順德企業家們最嚮往的城市之一。對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有迫切需求的他們,對當地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名氣早有耳聞。
事實上,青島高新區早在2013年就開始搶先布局、培育機器人產業,科捷機器人正是其中的鳳毛麟角。成立於2008年的科捷機器人,目前已成為行業領先的工業4.0解決方案服務商,其中注塑機械手和龍門機器人的產銷量位列全國第一。
科捷機器人生產車間一角。企業供圖
走進科捷機器人生產車間內,一臺臺龍門機器人正忙碌不已地分揀輪胎。這是該企業的第5代龍門機器人,最大設計速度可以達到4米/秒,加速度則可達5米/秒,其之分揀速度超出了不少企業家的想像。為何要稱之為「龍門」?科捷機器人董事長陶喜冰解釋稱,這套設備系根據空間坐標系設計,從側面看,就像一扇巨大的門佇立其中。
「這款龍門機器人完全顛覆了輪胎行業現有的生產模式。」 據科捷機器人副總經理徐鵬介紹,第五代龍門機器人一次性可負載相當於9個重型卡車的輪胎重量,機械臂跨度可達到13米,輪胎混裝正確率達到了100%,可節省人工90%以上。「原本動輒成百上千人的輪胎生產廠,幾乎實現了無人化。」
龍門機器人的最大設計速度可以達到4米/秒。羊建溶 攝
龍門機器人產品只是科捷機器人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研發製造的一部分。從智能立體倉儲系統到AGV/RGV智能物流輸送系統;從智能生產調度到三維仿真與狀態顯示,該企業從軟體、機器人系統/方案、物流三個環節構建了一套智能製造「鐵三角」模式。
這套工業4.0解決方案讓科捷機器人中國首家把智能製造生產線出口至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機器人企業,也讓該企業成為了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如今,該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線,已經服務了蘋果iPhone手機從4代到X代手機的生產。這也讓不少企業家明白,只有主動擁抱智能製造、擁抱工業4.0,才能走在行業前列,才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政企聯手
讓智造走進千企萬廠
事實上,在科捷機器人創辦之初,智能製造、機器換人等名詞還屬於「新鮮事物」,不少過度以市場為導向的製造業企業尚未意識到其之重要性。當被企業家們詢問為何能提前預知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時,陶喜冰緩緩道出了緣由。
原來,從事製造業多年的陶喜冰很早就發現,當生產車間人力過多時,生產線上的放射性物質、粉塵排放等有害物質都會讓工人的身體健康乃至人身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引發職業病。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也讓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從而使機器換人成為趨勢。
8月上旬,順德高質量發展對標考察團前往青島,來到了科捷機器人調研。羊建溶 攝
陶喜冰這一想法得到了來自青島市政府的支持。早在今年2月,青島市副市長耿濤就來到科捷機器人調研,並為該企業搭建了線上推介平臺。依託該平臺,科捷機器人在線上為來自醫療醫藥、機械製造、紡織、物流等行業的1000餘家企業提供了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政企強強聯手之下,科捷機器人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遍布了各行各業。華為、中策橡膠、順豐速運、宜家家居、索菲亞等都成了該企業的合作夥伴。在這其中,科捷機器人為宜家家居打造的一條木質家具加工生產線,讓順德企業家們駐足停留了許久。
在他們看來,順德家具享譽全球,但其生產過程還是較多依賴人工,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相比較於其他行業而言還是偏低。這條智能化家具生產線讓企業家們看到了順德家具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方向。
偌大的車間裡,只有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工作時發出的整齊劃一的響聲。企業供圖
「光靠人來生產,一定會被慢慢淘汰,我們的智能製造一定要跟上。」 佛山市澳蘊電器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威坦言,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招工難、用人難問題加深了他轉型智能製造的危機意識。「在我看來,怎樣依靠標準化、自動化、規範化管理運營提升企業效率、降低企業成本,這才是順德企業未來發展的普遍重點。」 譚威說。
【南方日報記者】羊建溶
【統籌】王基國 劉嘉麟
■編者按
8月3日至7日,由順德區委政研室發起、南方日報佛山新聞部組織,在前期區內調研基礎上攜手19名企業家,組成順德高質量發展對標考察團,5天跨越3000公裡,走訪深圳、合肥、青島三座城市的先進企業單位,政企媒社共探高質量發展之道。8月17日起,南方日報推出順德「三核兩高」系列調研報導,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