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捷機器人:首家進入日本豐田的中國機器人企業

2020-12-16 騰訊網

科捷機器人:首家進入日本豐田的中國機器人企業|順德三核兩高系列調研⑬

視頻|科捷機器人:首家進入日本豐田的中國機器人企業

偌大的車間裡只有寥寥數人在電腦前操作機器,取而代之的是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工作時發出的整齊劃一的響聲,這就是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科捷機器人」)的生產車間場景。在這裡,數米高的龍門機器人只需幾秒鐘就可把物體搬運數十米;AGV移動機器人小車無需磁條導引,便可有序按預設路線行走。

8月上旬,順德高質量發展對標考察團前往青島,來到了科捷機器人調研。這家企業是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系統解決方案是該企業的拳頭產品。依靠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該企業挺進了行業翹楚的各條流水線,並成為了中國首家把智能製造生產線出口至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機器人企業。

「給我一個需求,還您一個自動化的夢工廠。」科捷機器人這樣一句口號令不少前來考察學習的順德企業家為之動容。在順德,儘管傳統製造業起步較早,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約順德製造業邁向高端的絆腳石之一。看到了科捷機器人無人化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順德企業家們對如何促進傳統製造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又有了新的認識。

科捷機器人產業園。企業供圖

精耕細作

爭當專精特新「小巨人」

青島是此行調研的順德企業家們最嚮往的城市之一。對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有迫切需求的他們,對當地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名氣早有耳聞。

事實上,青島高新區早在2013年就開始搶先布局、培育機器人產業,科捷機器人正是其中的鳳毛麟角。成立於2008年的科捷機器人,目前已成為行業領先的工業4.0解決方案服務商,其中注塑機械手和龍門機器人的產銷量位列全國第一。

科捷機器人生產車間一角。企業供圖

走進科捷機器人生產車間內,一臺臺龍門機器人正忙碌不已地分揀輪胎。這是該企業的第5代龍門機器人,最大設計速度可以達到4米/秒,加速度則可達5米/秒,其之分揀速度超出了不少企業家的想像。為何要稱之為「龍門」?科捷機器人董事長陶喜冰解釋稱,這套設備系根據空間坐標系設計,從側面看,就像一扇巨大的門佇立其中。

「這款龍門機器人完全顛覆了輪胎行業現有的生產模式。」 據科捷機器人副總經理徐鵬介紹,第五代龍門機器人一次性可負載相當於9個重型卡車的輪胎重量,機械臂跨度可達到13米,輪胎混裝正確率達到了100%,可節省人工90%以上。「原本動輒成百上千人的輪胎生產廠,幾乎實現了無人化。」

龍門機器人的最大設計速度可以達到4米/秒。羊建溶 攝

龍門機器人產品只是科捷機器人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研發製造的一部分。從智能立體倉儲系統到AGV/RGV智能物流輸送系統;從智能生產調度到三維仿真與狀態顯示,該企業從軟體、機器人系統/方案、物流三個環節構建了一套智能製造「鐵三角」模式。

這套工業4.0解決方案讓科捷機器人中國首家把智能製造生產線出口至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機器人企業,也讓該企業成為了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如今,該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線,已經服務了蘋果iPhone手機從4代到X代手機的生產。這也讓不少企業家明白,只有主動擁抱智能製造、擁抱工業4.0,才能走在行業前列,才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政企聯手

讓智造走進千企萬廠

事實上,在科捷機器人創辦之初,智能製造、機器換人等名詞還屬於「新鮮事物」,不少過度以市場為導向的製造業企業尚未意識到其之重要性。當被企業家們詢問為何能提前預知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時,陶喜冰緩緩道出了緣由。

原來,從事製造業多年的陶喜冰很早就發現,當生產車間人力過多時,生產線上的放射性物質、粉塵排放等有害物質都會讓工人的身體健康乃至人身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引發職業病。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也讓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從而使機器換人成為趨勢。

8月上旬,順德高質量發展對標考察團前往青島,來到了科捷機器人調研。羊建溶 攝

陶喜冰這一想法得到了來自青島市政府的支持。早在今年2月,青島市副市長耿濤就來到科捷機器人調研,並為該企業搭建了線上推介平臺。依託該平臺,科捷機器人在線上為來自醫療醫藥、機械製造、紡織、物流等行業的1000餘家企業提供了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政企強強聯手之下,科捷機器人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遍布了各行各業。華為、中策橡膠、順豐速運、宜家家居、索菲亞等都成了該企業的合作夥伴。在這其中,科捷機器人為宜家家居打造的一條木質家具加工生產線,讓順德企業家們駐足停留了許久。

在他們看來,順德家具享譽全球,但其生產過程還是較多依賴人工,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相比較於其他行業而言還是偏低。這條智能化家具生產線讓企業家們看到了順德家具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方向。

偌大的車間裡,只有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工作時發出的整齊劃一的響聲。企業供圖

「光靠人來生產,一定會被慢慢淘汰,我們的智能製造一定要跟上。」 佛山市澳蘊電器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威坦言,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招工難、用人難問題加深了他轉型智能製造的危機意識。「在我看來,怎樣依靠標準化、自動化、規範化管理運營提升企業效率、降低企業成本,這才是順德企業未來發展的普遍重點。」 譚威說。

【南方日報記者】羊建溶

【統籌】王基國 劉嘉麟

■編者按

8月3日至7日,由順德區委政研室發起、南方日報佛山新聞部組織,在前期區內調研基礎上攜手19名企業家,組成順德高質量發展對標考察團,5天跨越3000公裡,走訪深圳、合肥、青島三座城市的先進企業單位,政企媒社共探高質量發展之道。8月17日起,南方日報推出順德「三核兩高」系列調研報導,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舉辦
    )、俄羅斯機器人協會 (RAR)、日本機器人協會(JARA)、美國機器人協會(RIA)、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會(VDMA R+A)共同支持下召開。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主論壇,工作人員展示機器人功能 (青島高新區管委 供圖)為規範企業生產,促進企業新品研發,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還發布了《床椅一體化機器人通用技術規範》(CRIA 0001-2020)、《戶外地面巡檢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CRIA 0002-2020)、《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通用技術規範》(CRIA
  • 九號機器人成為首家進入阿里巴巴園區舉辦產品體驗活動的出行企業
    7月16日,由九號機器人和天貓攜手舉辦的「717天貓電動車節」線下體驗活動,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正式拉開帷幕。活動現場設置了卡丁車挑戰賽、電動滑板車產品體驗、平衡車產品體驗,自平衡電動摩託演示等多個互動區域,在展示九號機器人旗下產品的同時還有豐富有趣的體驗項目,吸引了大量阿里員工前往觀摩體驗。活動現場實況還在天貓平臺上同步直播。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成功舉辦
    本屆大會由青島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CMIF)、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KAR)、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俄羅斯機器人協會 (RAR)、日本機器人協會(JARA)、美國機器人協會(RIA)、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會
  • 中國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企業
    而機器人的發展與人工智慧密不可分,機器人也是人工智慧的落地應用之一。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家庭機器人,都可以完成人工智慧的升級改造。足式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在中國,像波士頓動力公司這樣具有極高技術能力的足式機器人的企業並不多。
  • RBR全球機器人50強榜單出爐 中國企業入圍幾家?
    日前,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公布了第五個年度「RBR50名單」——2016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50家機器人公司排行榜。那麼,在這一榜單中又有幾家中國公司上榜呢?   RBR全球機器人50強榜單出爐 中國企業入圍幾家?
  • 【最全】日本工業機器人大盤點
    圖蟲創意 眾所周知,日本素有機器人王國的美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在2014年之前也是世界最大的應用國和消費國(目前被中國連續取代)。機器人技術源於美國,卻在日本得到了產業化規模發展,當前日本製造的工業機器人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應用上,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大約有95萬臺,其中日本就佔了38%,位居各國之首,可以說是佔據了世界機器人產業的半壁江山,除了機器人技術先進、品種齊全,機器人企業更是多如牛毛。
  • 日本足式機器人發展概要及四足機器人商業化探索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日本的科技企業也開始在四足機器人商業化方面進行探索。例如,索尼公司面向家庭消費市場推出的四足機器人Aibo至今仍不斷地進行產品的迭代改良。廣瀨茂男教授製作的四足機器人(左)與索尼研發的Aibo機器狗(右)2.液壓驅動使得足式機器人運動性能實現突出雖然日本各大企業及學術機構在足式機器人的研發上一直投入巨大,但足式機器人受電機驅動的性能制約也導致日本企業近年在足式機器人的突破進展有所減少
  • 凝心聚力 乘勢而上,走近送餐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擎朗智能
    2018年10月,擎朗智能的送餐機器人及收臺機器人成功登陸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餐廳,主要用於跑堂送餐,從選定桌號發出任務指令,到準確無誤的送餐到位。在海外市場,擎朗智能的機器人產品已經遍布美國、德國、加拿大、西班牙、義大利、希臘、比利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60+個海外國家和地區。隨著擎朗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日俱增,未來在國際市場的有望進一步提升。
  • 擎朗送餐機器人落地日本首家智慧圖書館
    飲食店や醫療機関向けに開発された中國メーカーの配膳ロボットをベースに、移動棚製造の金剛(熊本市)などが司書らの要望を聞きながら、図書館業務を支援するようなロボットの開発を目指す。近日,熊本市的熊本森都心廣場圖書館,開始了機器人承擔書籍搬運的實證實驗。
  • 各省工業機器人產量排名 上海:中國工業機器人一哥
    尤其是發那科,已經完整布局汽車、家電、食品三大製造領域,自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開發了超過260個機器人產品系列,涵蓋裝配、搬運、焊接、鑄造、碼垛等全系列產品類型。 今年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奠基,建成後總建築面積約為269976平方米,是現有一期、二期面積之和的4倍之多,總投資額高達15.8億元。
  • 全球機器人行業權威榜單RBR50 揭曉!極智嘉是唯一獲獎中國企業!
    智能物流機器人企業極智嘉 (Geek+) 繼2019年獲獎後蟬聯RBR TOP50,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代表了「中國智造」在機器人領域的最強實力。RBR50榜單是全球機器人行業的權威大獎,每年《機器人商業評論》會從商業模式、技術創新和影響力等方面進行評估,甄選出全球機器人行業50強,該榜單被公認為是產業發展風向標。
  • 2020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TOP50
    2020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TOP50RK企業備註1工業富聯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2匯川技術目標是推進工業文明,共創美好生活3新松涵蓋機器人全產業價值鏈4大疆致力於用技術與創新力為世界帶來全新視角5埃斯頓以創造中國機器人的世界品牌為使命6博實致力於民族裝備工業的振興7拓斯達堅持「讓工業製造更美好」的品牌主張8埃夫特機器人『智』造智能化裝備
  • 豐田研發HRS機器人 未來或將用於老年人護理工作
    豐田的最新款人形機器人T-HR3可通過佩戴式控制裝置進行操控,視覺眼鏡使得用戶得以通過機器人的攝像頭看清周邊環境。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該款機器人可作為護工,照料長期臥床的病人或在災區替代救援人員。豐田的人力保障機器人是一款機器人,豐田預計該款機器人將從實驗室走入民眾的家中。該款機器人功能齊全,配有輪子及伸縮臂,在頂部擁有一款視屏顯示器,兩個眼睛是一款攝像頭,呈現類似人臉的外觀輪廓。詳見正文。
  • 中國機器人產業鏈TOP50之零部件的國產化力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9年,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的國產化率分別達到了30.12%、22.86%、25.88%。 與此同時,在後疫情時期,不少中小企業自動化升級改造需求進一步釋放,機器人有望在更多的行業及領域裡滲透。同時伴隨著2021年進入「十四五規劃」的「元年」,在中國製造由大向強邁進中,工業機器人產業上下遊勢必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面對疫情逆勢上揚去年對於機器人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汽車行業下滑、新冠疫情衝擊等影響,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一度面臨下滑危機,但像新時達、中科新松等頭部企業積極化危為機,實現逆勢上揚。」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
  • 我國首家!人工智慧機器人博物館落戶遠東理工學院
    我國首家!你想獲得更多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相關知識嗎?22日,我國首家人工智慧機器人博物館落戶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此博物依託上海太敬集團與其創辦的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共同打造的具有國內一流水準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科創中心。
  • 節卡機器人獲協作機器人行業最大單筆融資,開啟全球新格局
    在汽車行業,節卡機器人已成為豐田、本田、大眾等汽車巨頭的全球協作機器人供應商;在3C電子行業,節卡被全球行業頭部企業引入,助力小批量多品種類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智能化改造和升級。節卡機器人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被客戶認可,也因此被眾多國際客戶評價為「協作機器人最佳實踐者」。  通過不斷地深耕,節卡機器人已奠定協作機器人行業領導地位,為終端客戶和廣大集成商提供精準協作機器人落地方案。
  • 卡諾普神轉折,從控制器到機器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年1月9日,新年伊始,卡諾普第二屆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大會暨高峰論壇在「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完美收官。   來自全球80多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領軍人物參與此次盛會。大會以「聚勢揚帆·共「普」新篇」為主題,論合作、謀發展,旨在打造卡諾普新生態,譜寫合作新篇章。
  •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僅有碧桂園、格力等6家造機器人
    9月28日訊,今日「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重磅出爐!該榜單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並且這也是中國企業聯合會連續第19年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從規模上看,2020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6.0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8.75%。
  • ...諸春華|埃斯頓機器人|中國機器人|埃斯頓|工業機器人|拓斯達
    埃斯頓執行總裁諸春華諸春華表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連續8年位列全球第一位,每年度銷量佔比全球35%以上,但整體產業仍然處在大而不強的狀態中。因此,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需要藉助強勁的生態鏈帶來持續的競爭力,同時也對機器人的性能、可靠性、易用性、智能化、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