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半導體行業(細分領域晶片、設備材料)深度報告

2020-12-15 騰訊網

一、半導體行業概況

國內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但需求供給嚴重不平衡,高度依賴進口,國產核心晶片自給率不足10%。

2000年和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佔全球份額

5G和AI技術

科創板提供了硬科技企業投資退出渠道,資本市場積極布局包括半導體在內的科創板熱點賽道

科創板行業分布

二、半導體行業產業鏈結構

半導體行業產業鏈

三、AI晶片行業

AI晶片主要包括GPU、FPGA、ASIC三種技術路線,分為雲端訓練晶片、雲端推理晶片和邊緣推理晶片

AI晶片下遊應用

AI晶片在邊緣側主要包括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智能安防、自動駕駛四大應用場景

AI晶片下遊應用

四、5G晶片

手機射頻前端晶片市場規模受單機射頻晶片價值增長的驅動

在移動終端設備穩定出貨的背景下,隨著通信網絡向5G升級,射頻器件的數量和價值量都在增加,射頻前端晶片行業的市 場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從2010年至2018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以每年約13.10%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接近190億美元

射頻前端各組件增速不同。濾波器作為射頻前端最大的細分市場,市場空間將從2018年的8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225億美元,年增長率19%,這一增長主要來自高質量BAW濾波器的滲透;PA的市場空間將會從50億美金增長到70億美金,年增 長率7%,主要是高端和超高頻段PA市場的增長,將彌補2G/3G市場的萎縮

全球射頻前端晶片市場競爭格局

目前,射頻前端市場集中度高,國外廠商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貿易戰帶來的國產化需求是國內射頻廠商最大 的機會

射頻前端的集成化使得未來收購、併購成為資本重要的退出手段,收購、併購也是晶片企業做大做強的途徑之一

五、物聯網晶片

物聯網高速發展,具有通用性以及與物聯網連接相關的上遊產業最先受益

隨著相關的通信標準的落地、通信和雲計算技術的發展,物聯網已從最初的導入期進入 現在的成長期

從產業鏈傳導的角度看,物聯網將從「快速聯網」到「規模聯網+應用服務」,具有通 用性以及與物聯網連接相關的上遊產業鏈環節將最先受益,包括通信晶片、傳感器、無線模組等

物聯網產業結構

物聯網晶片產業圖譜

六、存儲晶片

2018年存儲器市場規模突破1600億美元,是半導體第一大領域,佔30%,國際巨頭佔據市場

存儲晶片行業圖譜

七、光晶片

高速率光晶片國產化率低,高功率雷射晶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高端(高速率、高功率)光晶片行業進入壁壘高、投入大、周期長、難度大,尤其是晶片的材料生長、晶片設計、晶片工 藝製程、晶片封裝等是光晶片研發與製造的核心

光晶片產業圖譜

八、車用晶片

汽車網聯化、智能化和電動化發展趨勢推動車用晶片向高頻、單片集成、低功耗等方向發展

九、第三代半導體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壓、高頻、高溫性能,廣泛應用於光電、射頻、功率領域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SiC、GaN、 金剛石等,因其禁帶寬度≥2.3電子伏 特(eV),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 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熱導率、 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 高鍵合能等優點,滿足現代電子技術 對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抗輻 射等惡劣條件的新要求

5G基站建設推動GaN射頻市場高速增長

射頻器件是無線通信設備的基礎性零部件,在無線通信中負責電磁信號和數位訊號的轉換和接收與發送,是無線連接的 核心

過去十年來,國防應用一直是推動GaN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現在這些技術正在從軍用轉向商用 由於高頻性能優異,未來大部分Sub-6GHz以下宏基站都將採用GaN器件,2019年至2021年為5G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期,也將是氮化鎵器件替換LDMOS的關鍵期

第三代半導體行業圖譜

十、MEMS晶片

MEMS晶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感知

MEMS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機電系統,是將微電子與精密機械結合發展起來的工程技術,尺寸在 1 微 米到 100 微米量級,採用了集成電路的先進位造工藝,和傳統產品相比,MEMS 具有微型化、產能高、可大批量生產、 成本低等優勢

MEMS技術廣泛應用於各種傳感器晶片,核心功能是把物理信號轉換為電子設備能夠識別的電信號,是人工智慧、物聯 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感知基礎和數據來源,MEMS在生物、光學、射頻、機械等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

美國、歐洲、日本三分MEMS天下,國內MEMS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

國內 MEMS 產業鏈布局完整,但總體而言產業還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

設計和代工環節有待加強,代工製造以6英寸和8英寸產線為主,封測環節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產品在精度和敏感度等性能指標上與國外存在很大的差距,應用領域正從手機、汽車走向VR/AR、物聯網

2018年全球MEMS市場競爭格局

十一、半導體設備

晶圓製造是設備佔比最大的環節,光刻、刻蝕、薄膜沉積佔比最大,行業巨頭集中

十二、半導體材料

晶圓製造和封裝材料市場細分多,單一細分市場規模小,行業巨頭集中

半導體材料市場更細分,單一產品的市場空間很小,少有純粹的半導體材料公 司;半導體材料往往只是某些大型材料廠商的一小塊業務,例如陶氏化學公 司,杜邦,三菱化學,住友化學等公司,半導體材料業務只是其電子材料事業 部下面的一個分支;儘管如此,由於半導體工藝對材料的嚴格要求,就單一半 導體化學品而言,僅有少數幾家供應商可以提供產品

矽片巨頭集中在日本、韓國、德國、 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僅有少數幾家企 業具備8英寸半導體矽片的生產能 力,而12英寸半導體矽片主要依靠進口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材料崛起
    國家大基金是半導體行 業風向標,國家大基金二期將更加注重對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的投資。大基金二期以 半導體產業鏈最上遊的材料及設備為著力點,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加速國 產替代的進程,國內半導體材料公司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 半導體「畫布」之大矽片行業深度報告
    據 Gartner 預計,2017-2022 年增速最快的半導體終端應用領域是工業電子和汽車電子,將成為未來幾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其中,工業電子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可達 12%。隨著工業從規模化走向自動化、智能化,工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將帶動工業電子需求的增長。汽車電子 2017-2022 年預計複合增長率為 11%。
  • 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
    化合物半導體在寬禁帶、電子遷移率 上遠高於單晶矽,尤其適用於射頻、光電子、功率半導體。1.2 從礦石到晶片矽片(又稱晶圓,wafer)是光伏、半導體行業廣泛使用的基底材料。半導體矽片佔半導體製造材料市場規模比重約 37%,位於半導體製造三大核心材料之 首。半導體材料材料按應用領域分為晶圓製造材料和封裝材料。晶圓製造端材料包括矽晶 圓、光刻膠、光掩膜版、特種氣體、CMP 拋光材料、溼電子化學品、濺射靶材等組成,後 端封裝材料包括導線架和基板、陶瓷封裝、封裝樹脂、焊線和黏合劑等。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而從華力集成、華虹無錫廠和積塔半導體產 線的設備招標情況看,薄膜沉積設備的國產化率分別為 6%、16%和 33%。整體來看,CVD 設備的國產化率 約為 2%-5%,PVD 設備的國產化率約為 10%-15%,國產化率仍比較低。國內廠商中,已有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瀋陽拓荊和中晟光電等在細分領域可實現國產替代。
  • 半導體封測行業深度報告:景氣向上,旭日初升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一、半導體景氣復甦,封測環節有望深度受益(一)低迷之後,5G、AI 驅動新一輪景氣度提升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有效保障。2014 年 9 月,國家正式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現已全部投資完畢,總投資額達 1387 億元,投資範圍涵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其中,集成電路製造領域佔比 67%,設計和封測環節分別佔比 17%、10%,裝備與材料佔比 6%。
  • 電子行業119頁深度報告:IC設計、半導體製造、消費電子
    報告要點:本土 IC 設計亟待成長,精選賽道享雙重紅利功率器件傳統應用需求穩定,新興領域為行業賦能半導體製造是電子行業底部支柱,國產化趨勢持續向好設 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來說有放大和支撐作用,確立了整個產業可達到的硬性尺寸標 準邊際值。半導體設備對行業周期變化敏感,行業周期性變化必然伴隨產能的增減和產品技術 的迭代。工藝變革對應設備技術的迭代,產能變化對應設備數量需求的變化,新一輪 增長周期有望帶動設備需求。
  • 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化學機械拋光CMP深度研究
    半導體製造工藝推動 CMP 行業發展 化學機械拋光材料種類繁雜。其中,中 國大陸集成電路銷售規模從 2158 億元迅速增長到 2018 年的 6531 億元,複合增速為 20.27%,遠超全球其他地區,全球半導體產業加速向大陸轉移。集成電路一般分為設 計、製造和封測三個子行業,在製造和封測行業中,均需要大量的半導體新材料支持。2018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產值為 51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68%。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1、 集成電路景氣回暖,集成化趨勢持續推進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上遊由 EDA、材料、設備三大行業構成,中遊由晶片設計、制 造、封測三大環節構成,下遊由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子、傳感器四大品類構成。2019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為 597.5 億美元,較 2018 年下降了 7.4%。晶片製造 設備是半導體專用設備行業需求最大的領域。根據 Gartner 統計數據,2019 年全球 晶片製造廠商設備支出為 554.80 億美元,預計 2021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開始復 蘇,2024 年將增長至 602.14 億美元,2020 年-2024 年 CAGR 為 6.27%。
  • 半導體設備之封裝設備行業專題報告
    3.1.ASM Pacific(0522.HK)ASM Pacific Technology Ltd.是一家主要從事半導體及電子行業機械及材料 生產業務的中國香港投資控股公司,公司業務覆蓋中國、英國、新加坡及馬來西 亞等地。
  • 電子行業深度報告:新時代、新格局、新機遇
    目前我國電子企業主要主導產業鏈中後段的製造和封測環節,附加值較高的材料、設計等 領域則主要由歐、美、日、韓主導。我們預計,未來五年政策及資金有望加大對集成電路等底 層技術的支持力度,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以及基本工程軟體等領域都將是中期發展的重 要突破口。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全產業鏈視角看半導體檢測設備
    本報告對半導體檢測設備的定義為廣義上的半導體檢測設備。(3)檢測對象標準化程度不一樣:半導體檢測設備檢測對象為定製化 晶片,面板檢測設備檢測對象為相對標準化的顯示面板。不同場景、 不同製程的晶片檢測基本是定製化的設備。因此,某一公司的半導體 檢測設備產品即使在某一個領域做的很成熟,但是橫向擴張存在天然 的障礙。
  • 半導體產業鏈深度研究報告:厲兵秣馬,邁入「芯」徵程
    AI 晶片作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基石,是承載算法、產生算力、為各個應用領域賦能智 慧的核心載體。隨著深度學習算法的快速發展,各個應用領域對算力提出愈來愈高的要 求,傳統的晶片架構無法滿足深度學習對算力的需求,因此,具有海量數據並行計算能 力、能夠加速計算處理的 AI 晶片應運而生並快速發展。
  •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
    摘要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我們在2019年9月發布了首篇面板行業深度報告,偏重於市場角度,主要基於LCD和OLED兩大市場進行分析
  • 半導體行業深度: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 給予「看好」評級
    原標題:半導體行業深度: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給予「看好」評級   機構:申萬宏源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鍍膜與刻蝕兩環節設備合計約 50%,是國產替代的主力領域,相關公司有望從中受益。從晶圓線投資額細分看,半導體設備投資佔產線總投資的 75%-80%。而設備投資中,晶圓製造環節佔 比約 80%,封裝環節佔比約 6%,測試環節佔比約 9%。
  • 電子行業133頁深度報告:5G+AI,晶片國產化
    半導體行業增速重回增長態勢,看好2021年高景氣行業:8寸線緊張趨勢加劇, 功率產品率先漲價;半導體設備產線拉動,純國產線2021年拉動效應顯著;智能化及電動化帶動汽車半導體高增長。2、消費電子:移動物聯網時代開啟,供應鏈有望強者恆強。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北方華創:國產設備龍頭 北方華創作為設備龍頭,深度受益本輪晶圓廠擴建大潮,公司業務涵蓋集成電路、LED、光伏等多個領域,多項設備進入14納米製程。此外,EDA、材料、設備並稱為集成電路的三大基礎,EDA面向設計和製造,材料、設備面向製造和封測。如果不考慮下遊應用,半導體的全產業鏈主要可以分為IC設計、IC製造、IC封測、EDA軟體、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等六個主要環節,下文將分別研究這六個環節的行業現狀及A股中的國產替代潛力股。
  • 深度解析: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半導體設備總市值幾百億美元,支撐著全球上萬億的電子軟硬體大生態,設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有著放大和支撐作用,其確立了整個半導體產業可達到的硬性尺寸標準邊際值。因此,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製造的基石。本次分享的《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市場研究報告》(文末附下載)對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深度解析。
  • 光大證券:全球半導體行業2019Q4景氣拐點或現
    投資建議:全球半導體景氣見底,積極把握半導體產業鏈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投資機會。3、中微公司深度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未來研發+併購瞄準世界龍頭——中微公司新股定價報告中微公司: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公司是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主要產品包括刻蝕設備和MOCVD設備。2018年實現營收16.39億元,同比增長68.66%;淨利潤9086.92萬元,同比增長248.55%。
  • 新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發展空間廣闊,萬億市場爆發
    其中,95%的計算機和伺服器通用處理器的高端專用晶片、70% 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和絕大多數儲存晶片均對進口依賴嚴重。裝備製造領域中,95% 以上高檔數控工具機、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精 加工生產線上的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新材料投資規模穩步提升,行業發展機遇挑戰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