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微電子董事長 王樂康
明微電子王樂康:
專注驅動晶片賽道,自悟基業長青之道
⊙記者 黎靈希 ○編輯 全澤源
12月18日,在IPO之路上奔跑多年的明微電子如願登陸科創板,踏上資本市場新徵程。在此之前,明微電子已深耕驅動晶片領域十餘載。公司憑藉自主創新,成功開發了多款在國內技術領先、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晶片產品,在行業內擁有一席之地。
「我從10年前就開始以上市公司的標準來要求明微。」回顧IPO徵程、展望上市後的圖景,明微電子董事長王樂康表示,之前公司的發展受限於資金等問題,未來有了資本助力,相信公司必定大有改觀。據悉,公司目前在售產品約百種型號,但儲備的晶片技術可以擴展出上千個型號,延伸到多個應用領域產品上。
選對方向,長青可期
從成立到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王樂康與明微電子用了17年。在王樂康看來,集成電路行業不適合想賺快錢的人。「這個行業一定是需要積累的。」他告訴記者,明微電子自設立之初,就確定了要做集成電路領域的「長青者」,不追求一時的燦爛。
在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新的應用領域不斷湧現背景下,選對產品方向成為集成電路企業「長青」的關鍵之一。
2003年,王樂康及創業夥伴帶著1000萬元資金,從小家電等驅動晶片起步。此後,明微電子抓住LED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開發出LED顯示驅動晶片、LED照明驅動晶片等品類,產品應用逐步從家電延伸拓展到顯示、照明等領域。
為什麼是驅動晶片?王樂康告訴記者,一方面,集成電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面對不少風險,比如專用晶片的功能被系統級晶片集成、晶片對應的下遊產品隨著市場變化被淘汰等等。而電源類、驅動類晶片具有高壓、大電流等特徵,因工藝特殊,難以被主晶片集成。
2007年前後,國內LED市場升溫、LED市場應用範圍和規模持續擴大,但當時LED廠商常面臨晶片缺貨問題。「我們恰好有款用於DVD的數碼管驅動晶片與LED驅動晶片相似。」王樂康回憶,應LED公司需求,明微電子很快對晶片參數進行相應的修改,順利應用到了LED領域。
驅動晶片作為整機的心臟,不僅控制著LED的發光質量,降低功耗、提高壽命,還兼顧整體方案的電磁兼容等認證要求,對整機性能有著重要影響。隨著LED製造成本不斷降低、在下遊應用市場的不斷滲透,高效率的驅動晶片和驅動技術順應市場趨勢得到快速發展。
LED顯示驅動晶片、LED照明驅動晶片亦逐步成為明微電子的前兩大業務。2017年到2019年,明微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3.91億元及4.63億元,同期LED顯示驅動晶片業務收入佔比均在七成以上。
持續專注,不懈創新
「專注」對於集成電路企業也尤為重要。「這個行業誘惑太多,要想有所作為和技術積累就必須認準一個方向,一條道走到黑,尤其是作為公司掌舵者。」王樂康說,此前,觸控式家用電器興起,有公司高管非常看好該市場,提議公司開發家用電器觸控螢幕晶片,否則就要離職創業。「儘管失去一個研發高管很可惜,但我當時堅決不做。」
除專注於選定的產品方向之外,保持技術優勢和研發創新能力,亦是集成電路企業立足於激烈競爭中的「法寶」。明微電子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專利229項,同期同業可比公司的專利數目在60至180項不等。
「我們公司一直以研發創新為導向,只要符合未來技術的發展前景,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並投入研發費用。」王樂康表示,公司新品投片、製版、人員等研發費用投入,他都會第一時間同意,花多少錢都要投。
王樂康說:「這並不代表這個產品做出來一定要馬上轉化為業績,如果我們的資金實力不能實現迅速佔領該產品的市場,我們將優先申請專利,將技術儲備起來。」
在王樂康眼中,即便可能佔用較大的資金,但長期的技術儲備遠比短期業績重要。「我們在售產品大概百種型號,但是我們儲備的晶片技術可以擴展出上千個型號,延伸到多個應用領域產品上。」
借力資本,發力「三新」
為了保證足夠資金用於新品研發投入,王樂康對市場開拓一直持審慎態度。他坦言,公司在選擇客戶時,會嚴格控制信用帳期,但較短的信用帳期在一定程度上亦限制了公司與大客戶的合作及業務規模的擴張。
這讓王樂康自2010年起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明微電子更好地與資本市場對接,拓寬融資渠道。此次上市,明微電子計劃將募資用於智能高端顯示驅動晶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集成電路封裝項目、研發創新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於晶片設計企業而言,投建新產品項目、創新中心並不鮮見,但發展封裝生產線的企業卻不多。通常情況下,絕大部分晶片設計企業都採用Fabless模式,即只從事設計業務,將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分別委託給專業的晶圓廠和封測廠完成。
在交流的過程中,王樂康通過手機視頻向記者展示了公司封裝產線的情況。王樂康告訴記者,明微電子近年來在Fabless經營模式上適當向下遊延伸,分別於2014年、2017年開始自建測試以及部分封裝產線。
自建封裝產線,一方面是為了在生產旺季晶片封測廠商產能不足時,更好滿足公司訂單需求;另一方面有利於公司在封裝環節加強質量管理,持續推出高質量的產品。
「上市之後,我們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從新市場、新產品和新客戶三個方面將市場佔有率做大。」王樂康表示。
巴菲特談到自己成功心得時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長長的坡道。其實做產業何嘗不是如此。王樂康選擇了自認為很好的驅動晶片「坡道」,然後堅持在這個賽道方向「滾雪球」,如今已滾到了一個重要的坡道節點——登陸資本市場。面對上述所言的「三新」,遙望未來前景,明微電子的「雪球」還能滾多大?
王樂康希望明微電子能成為「全球驅動IC領域的領軍企業」。「我們將鞏固並發揮在驅動IC領域的研發技術優勢和智慧財產權積累,在封裝測試環節實現自我提升和品質把控,在技術前沿和尖端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用較高的產品附加值,以及穩定的盈利能力來回饋投資者的信賴與支持。」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