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廣安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有多少了解呢?點...

2020-12-22 小平故裡手機臺

(原標題:【在線訪談】你對「廣安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有多少了解呢?點進來看看吧!)

昨天下午15點,由市政府辦公室主辦、市政府門戶網站承辦的《在線訪談》直播節目,邀請到廣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圍繞「廣安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這一主題,就廣安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示範市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來的?廣安又將如何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示範市?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接下來

一起來回顧昨天下午舉行的《在線訪談》節目內容

7月23日,市委五屆十次全會作出了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的決定。市委這個決定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做出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和城市群建設重大部署。今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正式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7月10日,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為落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繪就了四川路線圖。7月23日,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全面對標對表落實國家戰略和省委部署,科學回答了廣安「怎麼看」「怎麼幹」等重大問題。市委全會主要從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市級層面三個維度深刻分析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豐富內涵。

從國家層面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作出的戰略決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黨中央著眼「兩個大局」、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戰略決策。黨中央賦予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極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具體就是「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著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同時,黨中央也提出了「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7個方面重大工作。我的理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前所未有地強化了成渝地區引領西部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使命和政治擔當。

從省級層面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加快建設經濟強省、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戰略引領。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部署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以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主幹帶動、多支競發的良好態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一幹多支」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一幹多支」發展也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省委《決定》指出,切實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發展使命,要求全省上下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以「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為重要支撐,強化川渝互動、極核帶動、幹支聯動,推動重點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成勢。

從市級層面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的戰略機遇。廣安擁有小平故裡、緊鄰重慶兩大比較優勢,同時也有交通邊緣化、經濟弱小化兩大弱項短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廣安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新的重大機遇,其戰略牽引力、政策推動力和發展支撐力前所未有,為改變「人口多、底子薄、欠發達、不平衡」的基本市情,補齊發展弱項短板,在做好區域協同發展大文章、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提供了戰略機遇。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涉及到廣安的具體事項有哪些?

省委彭清華書記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廣安深度融入重慶發展,先後3次到廣安調研,為廣安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把方向、指路徑、明對策。省委《決定》中直接或間接涉及廣安的表述有近30處,對廣安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指明定位、明確任務、寄予厚望。其中,有6處直接涉及到廣安的內容需要我們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

一是在強化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協作方面,省委明確「支持廣安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的發展定位。

二是在推動川渝毗鄰地區聯動發展方面,省委支持廣安與重慶市渝北區共建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

三是在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省委《決定》提出,著力推進渝西高鐵等前期工作,開工廣安至鎮巴高速公路項目,爭取遂廣黔高鐵納入國家規劃,協同建設嘉陵江、渠江航運樞紐,推動港口資源深度融合。事關廣安長遠發展的兩條高鐵及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得到了省裡支持。

四是在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方面,省委《決定》提出,高水平推進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

五是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推進區域內嘉陵江、渠江等生態廊道建設。

六是在推進體制創新方面,省委《決定》提出,在川渝合作示範區等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點。

大家都知道,廣安是全省首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也是全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範區,省裡明確支持廣安全面參與國際國內產業分工,積極探索開展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點。

今年以來,廣安在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市委高度重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今年1月6日召開的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要搶抓機遇,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廣安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擔當作為,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市委先後召開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深入研究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問題,組織各地各部門回答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什麼」「廣安要什麼」「廣安幹什麼」三個問題,提前謀劃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7月18日,市委舉辦了市級領導幹部和縣處級主要負責同志讀書班,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展學習研討,為開好市委全會作了思想動員和理論準備。

二是在全市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我為廣安『十四五』發展規劃獻一策」活動,面向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徵集到建議意見近1.3萬條,我們通過分類梳理、篩選工作性建議推送到區市縣、園區、市直相關部門研究辦理的就有1190條,部分建議內容吸納進入市委《意見》。

三是高規格、高水平舉辦了智匯廣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廣安怎麼幹」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國家部委和四川、重慶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主要有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陳光志、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唐利民、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以及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經濟合作局等部門的領導,共同研討廣安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去建設的戰略路徑,幫助我們準確把握「三個廣安」,即國家「大盤子」中的廣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廣安、全省戰略布局中的廣安。

四是聘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團隊為廣安編制「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6月15日,在北京召開了廣安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課題開題會議,邀請到了國務院參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憲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委10餘位司領導為廣安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助推廣安「進城入圈」布局未來。

五是打好「對接牌」,市直各部門和各區市縣、園區積極主動赴川渝兩省市對口部門銜接匯報、爭取支持,與重慶市兩江新區、渝北區、合川區、長壽區、墊江縣等毗鄰地區開展對接交流、共商合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批重大事項得到省級相關部門支持,和重慶市有關部門、毗鄰區縣籤署了一批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一批合作事項。比如,與重慶市渝北區共同研究打造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與重慶市合川區等7個區縣籤訂戰略協議,共建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這些工作為廣安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搶佔了先機、奠定了基礎。

《中共廣安市委關於深入貫徹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的意見》有哪些主要內容?

市委《意見》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和彭清華書記來廣安調研時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主線貫穿和統攬全篇。市委《意見》圍繞「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的目標和七大重點任務來展開,共分8個部分、29條具體措施,繪製了一幅清晰的廣安「施工圖」。

第一部分是:搶抓重大戰略機遇,擔負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歷史使命,主要包括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基本思路,重點解決認識、站位和工作要求等問題。

第二部分是: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加快推進一體化發展,主要包括加強城市發展規劃協同、顯著提升中心城區能級、科學規劃共建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支持毗鄰縣城融合發展、扶持壯大一批重點場鎮,重點解決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中心性不強,縣域經濟競爭力弱、中心場鎮帶動作用不大等問題。

第三部分是:加快構建一體化發展大通道,建設川東渝北區域綜合交通樞紐,主要包括規劃建設連結雙核重大交通項目、完善城際交通路網體系、聯動發展長江上遊航運、建設川東渝北物流基地,重點解決交通邊緣化的問題。

第四部分是:突出產業協作互補,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主要包括建設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成渝協作共興工業產業基地、建設成渝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基地,重點解決產業結構不優、發展質量不高、經濟弱小化等問題。

第五部分是: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促進社會事業互惠便利,主要包括促進教育資源合作共享、加強醫療衛生聯動協作、推進養老服務共建共享,重點解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問題。

第六部分是: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主要包括共建綠色生態廊道、共推跨界汙染治理、共構綠色發展方式,重點解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等問題。

第七部分是:著力推進改革創新,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主要包括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點、深入探索跨區域合作發展路子、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持續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重點解決區域融合體制機制不暢、市場機制不活、服務環境不優、科技轉化能力較弱等問題。

第八部分是:建立工作落實保障體系,凝聚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強大合力,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用好用足政策、健全推進機制,重點解決黨建引領、力量統籌、激發內生動力、政策保障等問題。

應該怎樣把握廣安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目標定位?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緊盯「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其中,「一極」是統攬性目標,「兩中心兩地」是支撐性定位。省委《決定》立足「一極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從成都極核、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川渝毗鄰地區4個類別對重點區域協同發展作出部署。

廣安屬於川渝毗鄰地區,也是成渝地區重要節點城市,省委明確「支持廣安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的定位。市委《意見》強調,要緊盯「一極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按照省委對廣安的戰略定位,堅持「一盤棋」思維、「一體化」理念,繼續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在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中率先突破、加快成勢。力爭到2025年,與成渝雙核全面協同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實質性成效,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形成,城市發展能級大幅提升,優勢產業集群效應凸顯,協同開放水平顯著提高,生態宜居水平明顯改善,基本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

圍繞上述目標,該如何發力推動呢?

黨中央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出了7個方面重點任務。省委《決定》從交通、產業、改革開放創新、生態、公共服務等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市委《意見》堅持對標對表、細化落實,明確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必須認真落實黨中央提出的重點任務和省委《決定》作出的涉及廣安的重大部署,從補短板、打基礎、增動力、利長遠出發,提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推動規劃融合,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加快構建一體化發展大通道;突出產業協作互補;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著力推進改革創新等。

廣安將如何推進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

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是市委將省委「作戰圖」變為「施工圖」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我們主要是推動與重慶及毗鄰地區實現規劃統籌共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作共興、生態共治共保、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謀劃搭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平臺,積極探索創新合作體制機制,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探路者、先行者作用,同時實現廣安自身的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

一是科學編制全市「十四五」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主動對接重慶都市圈規劃和重慶市國土空間規劃,加強城市發展規劃協同。

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突出和增強中心城區吸附能力,顯著提升中心城區能級。

三是科學規劃共建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加強與重慶市渝北區聯動發展,統籌推進基礎配套、產業互補、城市功能完善,促進產業、人口及資源要素高效集聚,共同打造重慶北部產業新城。

四是支持毗鄰縣城融合發展,推進規劃同圖、基礎同網、產業同鏈、生態同建、服務同享。

五是立足資源稟賦、地理區位、產業基礎、歷史文脈、發展潛力等實際,培育一批中心場鎮和特色集鎮。

科學規劃共建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新區有哪些「新」亮點?

建設新區,不是單純搞一個工業園區,而是要著力承接重慶主城都市區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打造一座「宜業宜居宜遊現代產業新城」。總的來說,新區建設發展,可以用4個「新」來概括。

一是新起點。新區是在今年1月省政府批覆設立的省級園區—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的基礎上,在實施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個國家戰略大背景下,升級拓展而建設的,可以說是又一個新徵程的開始,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新機遇。

二是新城市。新區規劃將注重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注重功能分區和城市留白,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公園城市,建設成為重慶主城都市區新型衛星城。

三是新業態。新區堅持綠色低碳無汙染引進項目,重點發展汽摩製造等先進位造業以及臨空經濟、現代物流、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配套完善醫療、教育、商業、住宅等城市功能。

四是新體制。新區重點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廣安將與渝北區聯合成立新區開發建設領導決策機構和市場化的運營管理平臺,統一規劃藍圖,統一政策標準,同步推進實施,力爭儘快取得實效。

8月3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在渝北區組織召開了新區規劃建設啟動會,川渝兩省市的發改委領導到會指導,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新區的規劃範圍、功能定位、建設模式等,確定了新區建設的組織領導機構。8月13日,市委李建勤書記帶隊前往重慶市渝北區考察學習,共商新區建設大計,標誌著新區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兩地將共同把新區打造成為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和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下一步,我們將把「抓規劃、抓基礎、抓政策、抓項目、抓資金」作為工作抓手,認真落實工作部署,與渝北區共同加快編制新區建設總體方案和發展規劃。方案獲得川渝兩省市批覆後,與渝北區聯合印發發展規劃,將按照方案和規劃加快推進新區建設,在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應有的擔當和作為。

未來幾年廣安將怎樣破解交通邊緣化短板,如何主動對接川渝交通網絡規劃,交通項目又是怎麼安排的?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必須打頭陣。我市正在搶抓機遇,打好交通攻堅戰,加快推進機場、高鐵、快速通道、繞城環線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抓緊補齊交通短板,構建鐵公機水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川東渝北區域綜合交通樞紐,讓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暢通。

一是堅持規劃一體化。4月14日,我市與重慶市合川區、渝北區、長壽區等7個區縣籤署了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的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八方將統籌協調,形成交通領域協同發展模式。目前,我市正在編制全市「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加強與重慶市「十四五」規劃銜接,與重慶共同爭取遂廣黔高鐵納入國家鐵路「十四五」建設規劃,加快形成「十字形」交匯的高鐵樞紐格局;積極爭取廣安機場納入國家民航「十四五」建設規劃,力爭更多重大交通項目納入國家、省上規劃。7月2日,川渝兩省市交通部門聯合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我市有3條高速公路、6條跨省際幹線公路納入該方案,從規劃上確保一體化發展。

二是堅持項目一體化。我市從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四好農村路」、水路等6個方面著手,推動在建項目加快進度,規劃項目早日開工,為未來形成鐵公機水立體通道打下基礎。其中,加快廣安機場及空港經濟區規劃建設,爭取早日開工建設西渝高鐵廣安段。加快推進重慶市域鐵路渝(重慶)合(合川)線向廣安延伸、重慶至廣安城際鐵路研究論證工作,參與重慶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加快廣安過境高速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等項目建設,推動廣安過境高速西環線、城口經宣漢至大竹至鄰水東槽至重慶、武勝至潼南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暢通加密高速公路主通道。

三是堅持運輸一體化。推動各區市縣全面開通渝廣定製客運,讓老百姓能夠擁有更多出行選擇。推動渝廣之間「一卡通」全面落地。推動渝廣兩地道路運輸執法互認機制全面落地。推動渝廣毗鄰地區鄉鎮之間農村客運互聯互通。聯動發展長江上遊航運,推動廣安港與重慶港口資源深度融合,建好「無水港」,全面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建設川東渝北物流基地。

市委《意見》提出的6大重點任務中,有一項就是「突出產業協作互補」。未來幾年廣安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是經濟之本,推進產業協作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中之重。廣安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腹地,與成渝兩地經貿往來頻繁,全市50%的工業項目為重慶配套,每年60%的遊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推動與成渝地區的產業協作,既有產業高度契合的「天時」之助,又有緊鄰重慶的「地利」之便,還有人文相融的「人和」之勢。市委《意見》指出,著力構建產業體系,以培育壯大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352」現代服務業體系為重點,突出抓好成渝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成渝協作共興工業產業基地、成渝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基地等建設,推動與成渝地區產業相互依託、相互借力、相互融合。

市委《意見》指出,要把產業尤其是支柱產業做大做強,依託重慶發達的汽車產業,在鄰水縣等地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汽車、摩託車核心零配件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入成渝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壯大汽摩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車、輸變電裝備等裝備製造產業。支持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園等融入成渝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打造「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支持廣安經開區能源化工產業園建設全省千億級綠色化工產業基地。支持成都·廣安「雙飛地」生物醫藥產業園等融入成渝大健康產業集群,建設國家級原料藥生產基地、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還將支持華鎣市玄武巖纖維產業園等融入成渝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先進材料集群化、專業化、融合化發展。

市委《意見》提出的6大重點任務中,有一項是「著力推進改革創新」。廣安怎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創新?

省委《決定》指出,在川渝合作示範區等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試點。這是經濟區內政府間為適應市場一體化發展,在不改變現有行政隸屬關係前提下,形成維護共同利益的制度安排,有利於打破行政「壁壘」,加快形成統一開放市場。市委《意見》強調,要高舉改革、開放、創新三面旗幟,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創新,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蓄勢賦能。

在改革方面,重點是以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為載體,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點,與重慶毗鄰區縣在經濟管理體制、規劃管理體制、利益分享機制、用地用電用氣等方面開展改革探索。

在開放方面,重點是總結推廣開展「三大合作」、建設「三大園區」的經驗,因地制宜探索開放合作新機制、新模式;用好廣安海關平臺,爭取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四川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

在政務服務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構建標準統一的市場準入體系,在戶籍、社保、就業、人才、治安防控等方面加強合作。

在創新方面,重點是以中科院玄武巖纖維研究院、輸變電產學研中心等為載體,推進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型企業的合作,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建成省級創新型城市。

相關焦點

  •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繪好「空間藍圖」
    深入磋商,共同編制相關規劃,這只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圍繞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目標,抓實工作舉措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局以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為引領,發揮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規劃引領、管控約束、要素保障」作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加快推進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為我市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貢獻自然資源規劃力量。
  • 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這些市州有新動作
    廣元市委書記、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菲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全面加速的新階段,為成渝地區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描繪了宏偉藍圖,為廣元市謀劃「十四五」發展、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了戰略指引。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9個城市有響應了
    兩大「硬核」會議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成為「熱門話題」。短短一周內,不僅有「主角」成都的迅速響應,四川很多城市也打開擁抱之姿,積極謀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篇文章。廣安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城市*圖片來源:廣安發布1月6日,中共廣安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廣安舉行。
  • 為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 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貢獻...
    擔使命 青春在服務大局中奮發有為10月20日,「唱響雙城記·創享青春夢」廣渝毗鄰地區青創直播間開播,主播為網友推薦最具特色的「廣渝味」。這場直播活動不僅能夠推動廣安、重慶兩地青年加快「進城入圈」,齊聲唱好「雙城記」,為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貢獻青春力量,還能帶動廣安、重慶兩地的企業進行溝通交流,資源共享、抱團發展,共同做大做強。
  • 加快「兩城」建設 爭創省級新區 攀枝花要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但,看似處於成渝邊緣的攀枝花,卻一直在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而努力。早在今年1月初,攀枝花市委提出,要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隔半年,攀枝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具體路徑,就已經明確。 攀枝花為什麼、憑什麼去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攀枝花在其中,又能做些什麼?
  • 各方熱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實施區域布局
    、作出示範成都既是全省經濟發展主幹,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極核。離成都近,德陽、綿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重慶毗鄰,廣安、遂寧等地要扮演的角色也不難理解。但對距離「雙核」相對較遠的其他重要節點城市,該怎麼理解它們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係?「省內其他重要節點城市從來都不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的『旁觀者』。」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明洪認為。
  • 深度丨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廣安和合川打頭陣
    四川在線記者 劉川 何浩源4月15日至17日,四川省委主要領導在廣安和達州調研時指出,川東北經濟區各市要把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謀劃推動工作的大邏輯,多唱「融入之歌」,多彈「協作之調」,多做「發展之功」,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向東向開放走廊和川渝陝甘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
  • 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名單出爐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1月8日,重慶市經信委和四川省經信廳發布《關於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的公告》,公布了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名單。去年10月,重慶市經信委和四川省經信廳根據《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加快推進成渝兩地產業合作園區的建設,共同研究出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創建管理辦法》,並啟動首批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創建申報工作。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邏輯
    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概念 2016年3月30日,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成渝城巿群發展規劃》,將成渝城市群範圍劃定為:重慶市的27個區(縣)以及開縣、雲陽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北川縣、平武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
  • 川渝機關事務青年幹部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培訓班開班
    11月18日下午,川渝機關事務青年幹部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培訓班在小平幹部學院開班。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郭春英作開班講話。 此次培訓為期3天,課程設置緊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內容,採取課堂教學、激情教學、現場教學等多種培訓方式,對60餘名機關事務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參訓人員還將前往鄧小平故裡、華鎣山等地參觀學習。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事記
    三月份3月12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常務副省市長協調會議第一次會議在成都召開。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因新冠肺炎疫情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3月23日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召開。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三是要凝心聚力攜手同進,共同建設一批產業合作示範園區。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力爭成渝地區能夠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珏表示,會議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了深入系統的謀劃和部署,為下一步工作定下任務書、繪製路線圖,極大地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和決心。
  • 重慶銀行全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銀行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今年以來,重慶銀行在成都、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及渝西片區超過70%的機構實現信貸增長,在成渝地區新增貸款投放逾900億元,是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當之無愧的金融生力軍。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前世今生
    從 規 劃 試 點 到 國 家 戰 略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前世今生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後,離不開規劃部門和區域經濟學者們十幾年的群策群力。實際上,在數年之前,有關機構已經啟動對成渝經濟區的研究和論證。
  • ...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決策部署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
    一、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定力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這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發展使命。必須增強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貫徹省委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應勢而動、乘勢而上,率先突破、作出示範,確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各項任務在遂寧落地落實。   (一)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堅持「12345」發展思路 加快創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縣
    近日,嶽池縣委書記鄭鵬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將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抓機遇、謀發展、創未來,加快創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縣。堅持目標導向,理清工作思路。按照省委賦予廣安的發展定位,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嶽池縣提出「12345」發展思路。「1」是「一縣」的總體目標,即創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縣。
  •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
    圖片來源:省政府辦公廳8月29日,省委常委、副省長羅文在廣安調研時強調,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部署,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把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作為重要抓手,把重點項目作為重要支撐,奮發有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中國人壽全方位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近期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中國人壽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扛起主動作為的責任擔當。根據協議約定,中國人壽將推進險資入川資金中的1000億元用於支持四川省重大項目建設、國企改革和金融創新試點、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三農」是民生之本,關乎雙城百姓的「菜籃子」。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國人壽財險四川分公司已累計為超60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近65億元,受益農戶達近6萬戶次,為穩住成渝地區的「菜籃子」「果園子」撐起金融保護傘。
  • 川渝籤訂專家資源共享協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服務團成立
    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賴榮,重慶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黎勇(正廳局級)出席專家與受援單位見面會並講話,共同見證了川渝專家資源共享協議籤訂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服務團成立。在專家與受援單位見面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四川省專家智力服務基層紀錄片《智慧花開蜀地春》,籤訂了《川渝專家資源共享協議》,成立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服務團,聘用了四川省專家服務團專家。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些動作也太快了吧!
    這列夕發朝至「點對點」貨物班列的開行,也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背景下,為提高成都、重慶之間的貨物運輸效率探索試點的一條新通道。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後續,中歐班列(成渝)還將根據抗疫期間貨物運輸需求,進一步擴大班列服務開行範圍,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