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

2020-12-27 騰訊網

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睡?李玫瑾:超出最佳年齡段,影響成長發育。面對孩子分床這件事,真是令不少家長頭疼,有的家長頭疼的是給孩子分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甚至有的孩子都10幾歲了還和父母擠在一張床上。

前段時間小趙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剛生完二寶,小趙正好也探望一下。來到朋友家小趙就發現,朋友家大寶都已經8歲了,竟然還和朋友在一張床上睡覺。朋友說每天晚上哄完大寶哄二寶,整天累的自己迷迷糊糊的。這幸虧是二寶省事,如果二寶像大寶那時候一樣難纏,估計朋友早就廢了。

小趙問朋友,大寶都8歲了,怎麼還沒有分床?孩子這個年紀別說分床了,早都應該分房啦?朋友嘆了口氣回了四個字:一言難盡。

當初朋友在大寶3歲的時候,想過和大寶分床睡,可是大寶死活不自己睡,朋友也是想盡了辦法,但是只要讓大寶自己睡,大寶就用哭鬧來威脅自己,家裡老人一看到孩子哭鬧,就不忍心。於是孩子分床的事情在孩子3歲的階段就無疾而終。

後來朋友想著等孩子稍微大點,可能分床會容易些,可是誰知道孩子年齡越大分床越困難,有時候朋友陪孩子在自己床上睡,孩子睡著之後朋友回到自己床上,可是每次孩子半夜醒了都會再跑到自己的床上,這不最終這分床的事情也沒成功,直到現在二寶出生。

家長可能覺得和孩子分不分床沒啥大不了,反而和孩子和自己在一張床上還安全,省的家長擔心受怕,其實不然。如果家長在孩子該分床的年齡階段沒有分床,那後期家長會更麻煩。

李玫瑾直言: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

1.能適應的3歲分床

按照孩子成長情況來說3歲分床當然是最恰當的年齡階段,但是孩子3歲分床能不能成功還要取決於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的獨立性、適應性足夠強的話,3歲分床當然是最好的階段。

2.不能適應的4-5歲

如果在孩子3歲這個階段,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還不是特別強,家長也不要強行的給孩子分床,因為這樣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家長可以適當的往後推一推,家長再鍛鍊一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等到孩子4-5歲的時候再進行分床也是可以的。

3.最晚不能超過6歲

如果孩子4-5歲分床依然沒能成功,這個時候家長要重視起來啦!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如果再不和孩子分床後期會更難分開,而且家長和孩子完成分床的事情,最晚不能超過6歲。因為孩子越大對父母的依賴性越強,分離起來越困難。

當然和孩子分床這件事家長也不能操之過急,家長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選擇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一步一步的達到分床的目的。

如何幫孩子快速適應「分床」的生活

1.帶孩子一起裝飾自己的小床

要想讓孩子快速適應分床,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布置自己的房間和床,在床上放上孩子喜歡的小動物布偶,床上用的物品換成孩子喜歡的顏色等等。這樣孩子看著自己喜歡的裝飾,心理會有一些安全感,孩子適應起來會更快一些。

2.先分床,再分房

家長和孩子分床不要想著一步到位,有的家長給孩子分床的同時也進行了分房,其實這樣對孩子來說挺有挑戰性的。家長要遵循漸進一點點的來,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分床,也就是孩子和父母在一個房間但是各自在各自的床上,這樣孩子接受起來容易一些。

等到孩子適應了之後,家長可以再考慮給孩子分房。那個時候孩子已經習慣了自己睡覺,家長再給孩子分房,孩子也不會那麼牴觸。

家長一旦決定和孩子分床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有些孩子在分床的時候出現哭鬧的情況是正常的。家長不要看著孩子一哭,家長就心軟,這樣來來回回家長一旦妥協,孩子抓到了家長的把柄。

當然家長要想和孩子順順利利的把床分開,平時家長還是要多鍛鍊孩子的獨立性,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只要孩子內心有足夠的力量,對待分床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互動話題:您覺得孩子在多大分床合適呢?你家孩子分床時多大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好?李玫瑾:最少得這個年齡後,太早不行
    孩子該什麼時候和父母"分床睡"一直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之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如果長期和孩子一起睡覺不分床的話,那麼長久之下,孩子會形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在遇到挫折亦或是困難的時候,不會想著該如何解決,而是想著尋求父母的幫助,同時孩子的性格也會因此變得較為內向
  • 8歲男孩跟父母睡,一提分床就崩潰,他錯過了分床睡的4大好處
    當孩子大了,父母就會準備專用的兒童床和兒童房。分床睡是一件遲早要到來的事情,可是,很多父母就焦慮,擔心孩子沒有能力獨自睡覺,擔心哭鬧的孩子由此失去了安全感。分床睡是父母與子女的第一次分離。其實,分床睡很簡單,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4大好處。
  • 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最好不要超過最佳年齡,影響孩子發育
    關於孩子長大後什麼時候要跟媽媽分開睡的問題,是很多媽媽非常關注的育兒重點,有一些育兒專家提出孩子最好在3歲時就可以和媽媽分床睡了,最晚不超過6歲,對孩子有好處。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太小,遲一點分房睡也沒關係,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那分房睡究竟有什麼好處呢?下面4點就是分房睡對孩子的益處,父母快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研究多年的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出現了。」孩子身上產生的諸多問題,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埋下了根源。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
  • 李玫瑾教授:父母進步是孩子進步的前提,不打不罵就讓孩子服!
    年輕的父母也得到一塊玉,我們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用來打磨玉的工具常常是鋤頭。好多家長把孩子當作家裡的「老大」,處處給予特殊照顧,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心理學解釋讓人服氣,父母要重視別再睡錯了
    剛看了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視頻,講的是「為什麼3歲以內的孩子必須跟媽媽睡」,視頻中是這樣說的:廣州動物園有隻白老虎,很珍貴,動物園想給老虎配對,但是在國內很多動物園找了老虎配對,都被白老虎咬傷了。
  • 3歲分床睡坑娃無數,家長不要人云亦云,最佳時機應該是這個年紀
    在很多育兒新聞上,都可以看到一些這樣的言論,「孩子3歲了,一定要分床睡。」「如果不跟大人分開睡,對孩子的智力有影響。」 這讓很多家長認為,3歲時分床睡,似乎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分水嶺。可是,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一定要分床睡嗎?
  • 李玫瑾教授坦言: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李玫瑾教授雖然是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專家,但是在育兒方面也頗有建樹,經常給很多家長提出各種忠告,讓人們信服的是,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就像她曾經直言:別給孩子報這三種興趣班,不僅沒啥用,還浪費錢。現在的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比如舞蹈、繪畫、體育等各個方面,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當然有的興趣班不僅能夠讓孩子開拓思維,同時也能讓孩子提高成績,所以才會非常有市場。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李玫瑾直言:這4樣東西會影響娃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為何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分析兒童教育問題時能擊中要害?李玫瑾教授在做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時,發現成年人的大部分行為舉止都跟幼時的原生家庭環境、教育息息相關。李教授說,假如家長不做到這幾點,那孩子的情商智商再高都徒勞無功。李玫瑾教授,1977年就讀於人民大學哲學系,82年開始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研究犯罪心理學。
  • 李玫瑾直言:這4個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長大後情商高,做事也棒
    李玫瑾教授直言: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不僅情商高,做事也會幹淨利落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是比較有說服力的,很多家長都對她比較熟悉,不少家長會追著看她的講座,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造詣的,認為作為父母的,本就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可偏偏父母這份工作要求很低,誰都可以為人父母。
  • 李玫瑾:將孩子路堵死的往往是父母,別因為無心之詞斷了孩子前程
    李玫瑾:將孩子路堵死的往往是父母,別因為無心之詞斷了孩子前程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教授李玫瑾,憑藉其獨特的育兒觀受到眾多家長追捧,每場講座都很火爆,她提出的一些言論也被家長奉為育兒經。針對孩子「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李玫瑾曾做過一次講解。
  • 孩子小時候和誰睡,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父母一定要看
    最近,閨蜜丹丹跟我吐槽,說孩子現在跟她不親了。 原來,自從丹丹上班之後,孩子一直是奶奶幫忙帶,考慮到第二天要上班,孩子晚上也跟奶奶一起睡,加上有時候還會加班、出差,所以丹丹真正陪孩子的時間也相對較少。 現在孩子除了願意跟她玩會,其它時間就一直黏著奶奶。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太多孩子!分床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分床怎麼還有「分不分乾淨」一說呢?因為分床和分房睡這個事,它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絕對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般大約要持續一年左右。為什麼還要分順產和剖腹產呢?因為人們認為,剖腹產的孩子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出生以後對外界的聲響更加敏感,更可能缺乏安全感,故而需要更多的緩衝時間。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家長必讀)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在公開場合,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這樣公開呼籲。 源於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風靡全球,年輕的中國父母也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避免養成哭鬧的習慣。 李玫瑾教授不同意這種觀點。
  • 8歲兒子不願跟母親分床睡,分床睡別看年齡,有這3種表現就該分
    相信分床這件事令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並不是嚴格聽從父母話的機器,他們也是一個生命,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個體。不過他們的心智並不成熟,這就導致他們會和父母的認知出現偏差,在分床這件事上很多孩子表示抗拒,甚至選擇一直賴在父母的床上。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在公開場合,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這樣公開呼籲。 源於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風靡全球,年輕的中國父母也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避免養成哭鬧的習慣。 李玫瑾教授不同意這種觀點。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他將來的性格,家長別不放在心上!
    對於小孩子來說,睡覺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特別是小孩子跟誰睡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習慣了媽媽的的心跳,所以孩子天生就對母親有著特別的依戀。所以,孩子和誰一起睡,與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有關係的,特別是與三歲前兒童一起睡,會影響他們性格的形成。三歲內的孩子和誰睡很重要,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父母要重視!
  • 當孩子開始頂嘴,李玫瑾教授:家長學會這幾句話,孩子可能會出色
    當孩子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有的孩子低頭悶不做聲,默默的聽著家長說,有的孩子卻很不服氣,總是頂嘴反駁。孩子頂嘴,家長也很苦惱,部分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跟孩子吵起來。無論如何,孩子定頂嘴這件事,是非常值得家長關注的,這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倩倩是一個很煩躁的寶媽,自從她發現5歲兒子開始頂嘴的時候,倩倩忍不住了。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深度好文)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在公開場合,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這樣公開呼籲。源於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風靡全球,年輕的中國父母也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避免養成哭鬧的習慣。李玫瑾教授不同意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