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把全部股權質押給淘寶
這些天,蘇寧公關忙著闢謠、報案、再闢謠、再報案。
但是,媒體還是找到權威消息,稱張近東父子已將蘇寧全部股權質押給淘寶。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披露:蘇寧控股集團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已經將公司股權出質給淘寶,出資人為張近東、其子張康陽,總出質股數為10萬股,合計出質股權數額10億元人民幣。
蘇寧質押股權,是為了向淘寶借錢,這意味著,蘇寧被傳資金緊張,並非空穴來風。
當然,蘇寧說自己很正常,「股權質押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對蘇寧易購戰略發展和正常經營無實質影響。」
對於蘇寧一系列的回應話術,筆者都持理解態度。
因為很少有公司願意看到自己的負面新聞,即使是負面新聞,也千萬不要與財務有關。
一旦有謠言稱公司發生財務問題,銀行為了保本,可能就不願給它融資了。而供應商看到銀行的大動作,也會引發恐慌,要求公司必須以現金提貨,這就會造成公司現金不足。消費者擔心公司無法提供可靠的售後服務,也不願購買公司產品了。
總之,謠言會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一家本來沒有事的公司,可能都會被搞得周轉不靈了,更別說本來就有事的公司。
蘇寧的傳聞到底是不是真的,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但蘇寧此次把股權質押給淘寶,絕不僅僅是一次正常的商業的合作,背後暗藏玄機。
債務壓力
2020年,羅永浩飾演羅永浩,為我們上演了一出「真還傳」,全國人民都知道羅永浩欠債了,也知道他在努力還債。
但是,蘇寧到底背負了多大的債務,又還得怎麼樣了,少有人知。
蘇寧電器是蘇寧的核心,但從2017年到2019年,蘇寧電器的資產負債率分別是68.38%、69.81%、73.76%,一路攀升。而且在這段時間,其現金流持續為負,分別為-45.81億元、-84.53億元、-177.81億元。
截至6月末,蘇寧電器總負債規模達到3002.8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3.81%。
就在今年11月,「千億國企」永煤控股一筆10億的到期債券違約了,整個信用債市場都慌了,接著冀中能源、紫光集團、南山集團、恆大等國企、上市公司都出事了,投資者都認為它們是絕不會違約的。
蘇寧易購的多隻債券也受到波及,為了重振投資者信心,蘇寧計劃花30億購回債券,但這仍然改變不了蘇寧債券到期的事實。
下周可能會有很多媒體關注蘇寧的還債情況,因為蘇寧的其中2隻債券將於下周陸續到期,合計規模高達100億。
這樣來看,淘寶此時向蘇寧借10億元,算得上是江湖救急。
一位接近蘇寧的人士稱,「蘇寧目前已經通過各種辦法籌措到了資金,相信蘇寧會按時按期足額兌付下周即將到期的債券。」
蘇寧家大業大,東邊不亮西邊亮,資本是有一定的騰挪空間的。
蘇寧能否按期還債,下周就會揭曉。
蘇寧怎麼了?
大家可能會問,蘇寧為什麼會背負這麼巨大的債務壓力呢?
首先,蘇寧在戰略投資恆大上出現失誤。
2017年,恆大地產以借殼深深房回歸A股為由,引入1300億戰略投資,蘇寧給恆大投了200億。
但受政策影響,恆大回歸A股的美夢幻滅了。
原本蘇寧是想把這200億投資收回來,用去還債的,但後來這筆戰略投資變成了普通股長期持有,也就是說,這200億暫時拿不回來了。蘇寧自然承受著巨大的償債壓力。
當然,這只是個例,如果一家公司因為一次投資失敗就活不下去了,那這家公司就太脆弱了。
其次,蘇寧犯了和萬達一樣的錯誤,那就是瘋狂擴張。
近幾年,蘇寧併購了Kakogawa、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資產管理公司、天天快遞物流業務等,此外,還在一年內開了4000多家蘇寧小店,覆蓋全國246個城市。
但瘋狂擴張的結果,就是現金流吃緊。於是,蘇寧又開啟了「賣賣賣」模式。
從2014年至今,蘇寧賣掉了幾十家門店、子公司,PPTV股權、阿里股票。
蘇寧靠變賣資產賺錢,憑藉自身高超的「財技」,上演著資本騰挪大法。
一方面,蘇寧可能是為了砍掉不賺錢的業務,從而集中資源發展優質業務。但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蘇寧在掩蓋自己的資金困境。
第三,蘇寧雖然家大業大,但是主營業務不佳。
蘇寧控股集團在零售、地產、金融三大板塊都有布局,分別對應蘇寧易購、蘇寧置業、蘇寧金融。
蘇寧易購是蘇寧的主業,但蘇寧易購不賺錢,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張近東1990年創立蘇寧,以電器零售起家。蘇寧和國美開啟了「美蘇爭霸」,並贏了國美,一躍成為中國連鎖零售行業的龍頭老大。
蘇寧易購的業務在2011年登峰造極,公司營收達到938.89億,淨利潤達到48.21億元。但從2012年開始,蘇寧易購盈利開始下滑,從2014年開始,蘇寧易購扣非淨利潤轉負,一直持續至今。
蘇寧在主業不賺錢的情況下,蘇寧靠著賣賣賣和副業賺錢。靠著資本騰挪大法,蘇寧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這種模式又能持續多久呢?
蘇寧渡劫
蘇寧面臨著債務壓力,而且馬上要償還,這對蘇寧來說,確實是渡劫。
企業都有困難的時候,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影響,蘇寧目前的困境只是全球大環境的一個縮影。
對蘇寧來說,這一劫是必須挺過去的,但此後,蘇寧還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蘇寧易購發展得不溫不火,被天貓、京東、拼多多甩在了後面。
從用戶眼中來看,蘇寧易購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服務質量問題,這一問題又牽涉到蘇寧的內部管理問題。蘇寧發展近三十年,如何平衡新老員工的利益,都是巨大的挑戰。此外,蘇寧還要處理各大供應商的問題。
總之,蘇寧要想辦法讓主業賺錢,因為靠變賣資產賺錢並非長久之計,也無法真正緩解債務壓力。
作者: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