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復興圖強的精神力量
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 方 向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抗美援朝戰爭是捍衛國際正義、保衛新生共和國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戰爭,充分彰顯了志願軍將士能徵善戰、制勝強敵的英雄氣概,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愛國情懷,彰顯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為新中國大國地位奠定了基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樹立了重要裡程碑。當前,我們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民族復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時也面臨著艱巨任務和嚴峻挑戰,必須深刻汲取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奮力投身新時代強國強軍偉大事業。
一、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得益於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英明果敢的非凡領導力,推進復興圖強偉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半島危機,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全面考驗。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悍然進行武裝幹涉,並派遣第七艦隊入侵我國臺灣海峽,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鴨綠江畔,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地區,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誕生不到一年的新中國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戰爭威脅。是退縮妥協還是奮起應戰?中國共產黨從國家安全、民族發展遠景出發,作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的科學判斷,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明決策。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在關鍵時刻堅決出手、不勝不休,最終挽救了朝鮮危局,穩住了急轉直下的亞太局勢,為中國的建設發展贏得了長期安全的外部環境。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使中國共產黨經受了鍛鍊和考驗,也再次證明了全黨全國全軍擁有一個堅強的黨中央領導核心及其展現出的硬核領導力的極端重要性。在關係國家利益和民族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從來都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針鋒相對、敢於鬥爭。習主席強調:「沒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犧牲,不懈努力奮鬥,團結凝聚億萬群眾不斷走向勝利。」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沿著正確航向行穩致遠。
二、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彰顯了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勠力同心的強大凝聚力,推進復興圖強偉業必須堅持不懈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昂揚鬥志
毛澤東同志將抗美援朝勝利的經驗總結為「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與武裝到牙齒的帝國主義作鬥爭,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黨中央要求各地廣泛深入地進行抗美援朝教育,在全國組織領導聲勢浩大的社會動員,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人民戰爭熱潮。全國各族人民把抗美援朝看成自己的事、光榮的事,舉國同心支持這場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偉大抗爭,國內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社會團體以及海外華人,都匯聚到中國共產黨旗幟下,共商大計、共御強敵、共渡難關,形成強大的內聚力。人民群眾自願捐款捐糧捐物、籌集軍需物資,工人叫響「工廠即戰場,機器即槍炮」的口號,農民積極交納公糧,以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愛國增產競賽,保證國家經濟的恢復發展,供應前線龐大的戰爭需求。各地農民、汽車司機、鐵路員工、醫務工作者積極支前,自發組成運輸隊、醫療隊、擔架隊,開赴朝鮮戰場擔負繁重的勤務工作。廣大青年踴躍參軍,廣大城市、農村到處都是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民族的覺醒、人民的覺悟,是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抗美援朝戰爭使中國人民進一步堅定了國家認同、身份認同,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人民軍隊的力量,根基在人民。習主席指出:「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徵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為民擔當。要毫不動搖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奮鬥創造一切人間奇蹟,齊心協力推進復興圖強偉業。
三、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體現了志願軍將士捨生忘死、能徵善戰的過硬戰鬥力,推進復興圖強偉業必須持續努力鍛造戰勝強敵的鋼鐵雄師
抗美援朝戰爭是美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而不得不打的遭遇戰、阻擊戰。美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新中國還是一個剛剛從戰爭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農業國家,新中國的軍隊主要是一支由「小米加步槍」裝備起來的軍隊,海空軍剛剛起步,陸軍一個軍的火炮數量僅相當於美軍一個步兵師的54%。但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強敵、敢於鬥爭,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生死較量和殊死拼殺。在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對弈中,英雄的人民軍隊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發揚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秉持「三個不相信」英雄氣概,連續進行5次戰役,在三八線構築起銅牆鐵壁般的縱深防禦陣地,多次粉碎敵人的局部攻勢和「絞殺戰」「細菌戰」。志願軍以輕步兵對抗機械化部隊、以飢腸轆轆對抗一流後勤保障,創造了現代作戰條件下用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經典戰例和輝煌戰果,也使自身歷經血與火的嚴酷淬鍊,從單一陸軍向強大諸軍兵種合成軍隊躍進,邁入世界強軍之列。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國威軍威,鑄造了新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後盾,抗美援朝戰爭成為新生人民政權的立國之戰。從此,再也沒有人瞧不起中國。習主席深刻指出:「這一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現在,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國家安全進入高風險期,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挑戰明顯增多。人民軍隊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安全和發展大勢,堅決服從服務於黨的歷史使命,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著力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全面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牢靠安全保障。
四、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提升了新中國維護和平、捍衛正義的國際影響力,推進復興圖強偉業必須積極主動融入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
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了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而進行的重大國際鬥爭。中國歷來主張,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做主、自己來管。但美國出於稱霸世界和遏制共產主義的全球戰略,不顧聯合國憲章「不得幹預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內部管轄之事件」的規定,公然武裝幹涉朝鮮內戰。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了世界的正義而鬥爭」,通盤考慮戰爭全局,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義無反顧出兵朝鮮、以戰止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與朝鮮勞動黨、人民政府、人民軍團結協作、共同對敵,樹立了國際合作的典範。1958年10月,志願軍主動全部撤出朝鮮回國,再一次表明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真誠願望,受到了中朝人民的熱烈擁護和國際輿論的普遍讚譽。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在全世界樹立了「維護正義、熱愛和平」的中國形象。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中國率先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確立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的莊嚴承諾,促進了國際秩序向互相尊重、平等共處的方向發展。習主席反覆強調,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也將推動各國共同堅持和平發展。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和平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中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全球治理體系建設中,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
(來源:2020年第11期《黨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