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從幾K到千兆網絡,網速不斷提升。提到網速,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是網線吧!大家都知道,網絡傳輸無非三種方式:同軸線纜、網線、光纖。同軸線纜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基本被淘汰,目前網線和光纖就成為了網絡信號傳輸中最重要的兩種載體。在信號傳輸中,光纖有很多優勢,如傳輸距離長、信號穩定、衰減小、高速率等,符合我們對網絡的任何苛刻要求,完全分分鐘秒殺網線,但為什麼網線卻是被普遍使用呢?
光纖主要優勢不言而喻,但是缺點也無法避免。首先光纖布線成本高,光纖的價格相對於網線將近翻了一倍,而光纖網卡要比千兆網卡貴很多,將近10倍;其次光纖布線可行性差,光纖的信號傳輸載體是玻璃芯很難走直角;最後一點是因為光纖維護很不方便,光纖容易損壞,光纖焊接需要專業機器,網線則更加簡單。
目前,怎樣才能利用光纖優勢,完成高質量的網絡布線呢?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光纖跳線(成品線),避免了布線時走預埋對光纖的損傷,水平布線使用光纖跳線,讓網速得到最大的提升。
問題又來了,對於網線而言,光纖和光纖跳線,很多人並不了解,其實很簡單,跟著小編走起。
1、光纖結構
光纖裸纖一般分為三層:
第一層:纖芯——中心的高折射率玻璃纖芯(單模芯徑一般為9μm;多模芯徑為62.5/50μm)
第二層:包層——中間為低折射率矽玻璃包層(直徑一般為125μm)
第三層:塗覆層——最外是保護加強用的塗層(保護光纖不受外界的損傷,同時又增加光纖的柔韌性)
2、光纖的種類
按傳輸方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簡稱:MM)中心玻璃芯較細(芯徑一般為9μm),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模式」用於描述光信號在光纖玻璃纖芯內的傳播方式——即模式是光的傳播路徑。因此,單模光纖中,光沿著一條路徑傳播;而在多模光纖中,光在多條路徑中傳播。)單模光纖纖芯徑很小,理論上只允許單一傳播途徑的直進光入射至光纖內,並在纖芯內作直線傳播。適用於遠距離傳輸。
多模光纖(Multi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由於多模光纖的芯徑較大,可容許不同模式的光於一根光纖上傳輸,各個模式的傳播常數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纖的帶寬窄,色散大,損耗也大,適用於中短距離光纖通信系統。
3、光纖跳線的種類
(1)LC型光纖跳線:方型連接頭,採用操作方便模塊化插孔(RJ)閂鎖機理製成,是連接SFP光模塊的連接器,常用於路由器當中。
(2)SC型光纖跳線:矩形連接頭,採用插拔銷閂式緊固方式,是連接GBIC光模塊的連接器,常用於路由器和交換機上。
(3)ST型光纖跳線:圓頭連接頭,採用卡扣緊固,常用光纖配線架上。
(4)FC型光纖跳線:圓形光纖連接頭,外部採用金屬材質,採用螺絲扣緊固,一般用在ODF光纖配線架。
(5)MPO/MTP型光纖跳線:由兩個高精度塑料成型的連接器和光纜組成,採用小型化設計,密度大連接穩定可靠。芯數多,體積小的光纖跳線,應用於高密度集成光纖線路環境中。
對於光纖和光纖跳線,你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你認為光纖可以取代網線嗎?